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伴随着中国电子产品制造企业的大力发展,对于集成电路行业颁布了一系列的优惠扶持政策,尤其是集成电路光掩模制造企业快速崛起,但在发展同时也遇到了很多问题,除了技术同源、产品同质化、创新不足外,企业如何通过科学合理成本控制管理来获得可持续的发展,在规范集成电路光掩模制造企业成本核算方法方面值得研究探讨。
关键词:光掩模制造企业;成本核算方法;作业成本法;探讨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近年来,随着中国集成电路行业年增幅屡居世界领先地位,回看这种增长的主要技术动力来自于硅片制造光刻技术的成熟发展,而硅片光刻技术中光掩模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正是集成电路行业长盛不衰的关键。其中光掩模制造是集成电路产业链中工艺、设备、管理技术中要求最高,资金投入比重最大的关键工序。任何商业化的集成电路制造都离不开光刻掩模版这一核心产业。
(二)集成电路光掩模制造企业的基本特点
1.投资巨大,收回投资的周期漫长
光掩模制造是一个非常依赖设备的产业,目前光掩模制造设备主要来源于进口,设备的精密性令其价格非常昂贵,并且这些设备都必须在高度无尘的环境中运行,从而确保产品质量。因此,大量生产设备和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是光掩模制造的第一大特点。另一方面光掩模制造设备投入相对较高而产量效率偏低,企业收回投资的周期漫长。
2.生产制造过程技术含量高、更新速度快
作为集成电路产业前道的光掩模制造,是微细加工技术的代表,在生产过程中对设备的精密程度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涉及到机、电、光学、有机化学、量子力学等诸学科理论,使诸学科理论在掩模制造设备上得到有效的统一,洁净环境的需求,使车间的设计、运营过程都有别于其他行业。
20世纪末我国在集成电路加工方面,所呈現出来的水平是5μm,在这之后逐步经历了从3到0.18μm的发展过程。现今国际水平为7纳米,我国与之相差约为3-4代。
3.进入与退出行业壁垒较高
首先,集成电路制造水平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军事国防实力,欧美发达国家实行高端光掩模制造设备对中国禁运的措施来保护其白身利益,高昂的设备价格阻挡很多潜在竞争者。
其次,光掩模行业从业人员并不是很多,人才资源相对较少,新进入者的人员培养费用和时间成本较高。
最后,光掩模制造业因其设备价格昂贵,因此固定成本很高,和变动成本比较,公司会有很高的经营杠杆,小幅度的销售量下降都会导致公司的赢利下降。而且由于设备的专用性,公司的退出壁垒非常高。
第二章 G公司光掩模制造企业成本核算方法实施现状
(一)案例分析
G公司为光掩模制造企业,隶属于中央某集团公司,是为承担国家重点科研保障任务而组建的多元化股份制公司。现有研发大楼、生产厂房、动力厂房以及配套用房,共计22000多平方米。公司的销售业务主要以集成电路设计公司定制的掩模版为主;内部结构设置有市场部、物资部、财务部、生产部、人事部、CAD及总经理室。该企业目前成本核算方法仍采用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本文以G公司生产制造成本为例,探讨集成电路光掩模企业成本核算方法。
(二) G公司光掩模制造企业成本核算方法现状
1.成本核算方法落后
传统成本法,是以产品作为成本分配对象、以单位产品耗用某种资源占当期该类资源消耗总额的比例(如人工工时、机器工时)作业间接制造成本分配依据,也就是以成本论成本。其财务核算成本更多的是考虑符合会计准则的要求或者会计制度要求而忽略其行业的特殊性,目前G公司成本计算分为材料成本的归集和分配、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两部分,直接人工和间接人工按照生产工时进行分配,而变动制造费用、固定制造费用和折旧参照机器工时进行分配;辅助生产用材料未考虑作业动因,而是按实际领用一次性消耗列入当期成本费用。
2.备品备件成本处理不科学
掩模制造企业备品备件成本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消耗件的成本,一类是备件的成本。所谓消耗件成本是指使用更换周期较短且当年分摊的成本,备件成本是指金额较大且更换时间较长的备品备件成本。而目前企业多数以当月发生费用一次性在当月消耗入当期成本,未考虑贵重备件的使用周期。
3.企业固定成本占成本总额比重高,单一分配方法导致成本失真
在光掩模制造企业,主要采用高度的自动化生产系统,其产品成本结构与其它行业明显不同。该行业直接人工成本和直接制造费用占比较低,而间接制造费用占比约占企业总成本总额的50%左右,小规模的掩模制造企业甚至更高;其间接制造费用的发生与直接人工成本占比严重失衡。使用传统形式的“数量基础成本核算”无法保证分配制造费用的准确性,导致不同产品之间的“成本转移”,严重扭曲单位产品成本占比。例如,折旧不考虑作业动因采用机器工时单一分配,水电费用的分配也采用标准的机器工时分配,这种做法缺乏相关性。必然导致成本的高估或者低估,导致产品成本信息的波动或不准确,结果是------企业若低估产品成本,则可能是账面上的盈利而实际是亏本;若高估产品成本,则意味着低估了该产品的真实边际利润,企业将会被竞争者抢占市场,丢失客户,进而引起成本控制失效,经营决策失误。
第三章 光掩模制造企业成本核算方法的准确性探讨
(一)成本核算准确性的意义
在市场经济条件之下,企业面临着全面的竞争,伴随成本控制不断增加的不利因素,如企业内部资源的耗费、原材料及能源价格的不稳定等,利润空间不断缩小。且伴随市场有效需求比较稳定,成熟产品的销售价格可提升的空间小,所以更多的制造企业要从自身的优化做起,加大本身成本管控。成本管理重要的是确保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在这样基础上才能发挥成本管理。制造类的生产企业,普遍所用的是作业成本法,这种方法可提供及时、准确,提升决策、计划,促进企业管理水平提升。 1.成本核算关系到制造企业产品的市场定位
制造业的产品品种多、结构复杂,所以要结合企业及产品特性拟定目标,企业要做为成本中心,工作内容仅是针对制造阶段成本,按照工艺部门设定的消耗定额,对公司内部的消耗量差异进行简单考核,企业成本管理核心在于总部设计、工艺成本目标的拟定。针对企业总部技术部门设置的独立目标成本,例如成熟产品和新研发产品等,按照相应的原则制定具体目标,例如成熟产品需要对工艺标准进行考虑,按照企业发展历史和同行业先进性原则;针对新研发的产品则要遵循利润优先原则。若设计方案利润存在偏差,需要对原因进行判定,明确责任部门,提高新研究产品在市场报价以及产品设计等多个方面的精细化,优化新研究产品成本,为开拓市场奠定基础。
2.成本核算关系到制造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
做好成本管理基础工作以及成本核算和控制的基础荼,是明确成本管理有效开展的关键所在。
(1)践行额度管理方法,针对原材料要设置消耗定额,做好成本核算工作,实现人力、财力、物力资源的有效分配。
(2)建立全面性的原始成本记录,做好成本计划编制工作,为成本考核提供依据,连接成本流程。
(3)充分配置企业人力资源,将专业性强以及有潜力的财务工作者放置于成本管理重要工作岗位,调动工作积极性。
(4)加大对财产物资验收的控制力度,针对材料收发以及半成品生产等环节均要有严格的计量、以此确保成本核算真实性。
3.成本核算与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有紧密关系
制造企业要发挥出产品生产的优势,针对成本费用、制度进行对标,突破传统限制,完善标准管理。对于企业当中的同质产品,进行工艺购买价格、费用产生情况的对标,针对差距,采用拓展采购渠道、控制采购成本、完善制度流程等方法,让企业战略目标得以实现,取长补短、移植优势资源,促进企业总体管理水平的快速提高。
(二)以作业成本法核算成本
作业成本法是将间接成本和辅助费用更准确地分配到产品和服务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集成电路光掩模制造行业,除体现其技术密集型的特征外,产业竞争激烈,其价值高昂的制造设备带来高额折旧费用和维护费用等间接费用的分摊,需要以成本动因作为分配标准,将企业的生产过程细化为各项作业,将所有作业成本分配给成本计算对象,准确计算产品成本。作业成本法是传统成本会计系统的一种替代方法。面对成本扭曲问题;传统形式的成本会计无法提供与成本相关的管理信息;从成本核算的角度分析其优点主要体现在:1、明确财务业绩贡献人员和侵蚀人员。2、按照生产量、组织结构以及资源成本出现的变化,准确预测成本,明确利润以及资源要求。3、掌握企业耳中不良财务业绩出现的源头。4、对形成成本的作业流程进行跟踪。5、加强管理人员者成本观念,为生产提供动力。6、加强企业议价能力。7、对生产产品进行准确定位。
因为作业成本法是通过作业的方式实现成本分摊,所以制造批次产品中形成的成本非常容易被甄别。将产品直接成本、间接成本扣除后,企业才会获得产品利润率。作业成本法能够分开考虑批次产品成本,对于计算产品利润率有很大帮助,也可以更加准确的定位产品与服务。
1.辅助材料的成本处理方法
在掩模制版企业辅助材料特指显影液、光刻胶、蚀刻液、化学试剂、特种气体、各种源(镭射源),辅料更换的有两种,一种是按频次更换,一种是按产量更换。这样企业就需要把辅助消耗材料折算到每一作业工序,计算其辅助消耗量,再依据其材料价值计算其单位成本费用。例如:显影液可跟据工艺制程可以理论计算其每分钟单位消耗量,依据其工艺制造时间,可计算该产品在该工序总的显影液消耗量,依据材料价格可以计算每片产品的显影液消耗成本。
2.折旧费用的处理方法
光掩模制造设备投入相对较高而产量偏低,不同掩模版的加工时间受IC设计的精度、难度影响较大。例如:曝光机设备加工的总产量可按掩模版3、1、0.8、0.5、0.35、0.18、0.11微米等产品类别来进行划分(前提:市场需求确保的情况下),各大类别产品所耗用的机器工时基本是固定的,对于此类设备,可以按产量法来分配折旧费用。
另外掩模制版企业也可以依据作业工序(仅指单台设备加工)在该设备加工的产品工时数进行分配,此处的工时仅指掩模版3、1、0.8、0.5、0.35、0.18、0.11微米等产品在工序上的运作时间,即机器的时间,不包括该产品在该工序上的等待加工的时间。在以工时数作为分配依据时,企业还需综合考虑设备的开机率、设备使用效率等因素,从而能更准确的核算折旧费用的成本费用/单位时间。
3.备品备件成本处理
价值较低的消耗成本配件可以归入当月修理费用中;备件成本价值较高的可以由企业生产制造部门或设备部门估计该备件的使用寿命,或根据历史记载数据来判定其使用周期,或采用1年作为备件的平均使用寿命分期摊销至12个月中,并入企业修理费用中。备品备件成本归集仍需要按工序来归集和分配。
4.设备签约维保合同的技术服务费与一般修理费成本处理
由于掩模高端设备资源的稀缺,设备及维修基本为原厂商垄断,在掩模制造行业中设备护技术服务的惯例是每年簽订一次,合同中已明确服务期限,企业技术服务费可以参照备品备件的方法处理,并按工序归集和分配。一般修理费只占总修理费的1%~2%,对企业成本影响较小,依据重要性原则企业完全可以将该费用并入一般制造费用按工时进行分配。
5.动力费用成本处理
集成电路制造行业其动力费用类似固定成本,掩模制造企业也不例外,动力费用多少与其产量相关性不强。光掩模产品关键工序为曝光工序,为能更好的体现收入、成本配比原则,企业可以考虑采用曝光工序工时进行分配;或者可以综合考虑曝光工序工时权重、检测工序工时权重等多工序因素,按权重占比综合计算多工序工时,按综合计算工时进行分配。
第四章 结论
(一)本文的研究成果
本文提出了适合集成电路掩模制造企业的生产特点的作业成本核算方法,运用作业成本法作业动因与资源消耗的相关性、可靠性,提升成本核算信息质量,加强成本计算信息的决策有用性;在技术高新化、管理高度信息化、生产自动化、高额资本投入、质量高要求这些特点不仅集成电路掩模行业乃至整个集成电路制造行业均都具有,其他制造企业也部分程度上具有上述特点,因此,作业成本法不仅适用于集成电路掩模制造行业,对企业产品种类多,成本准确性要求高;制造费用占产品成本比重大;企业生产或业务流程复杂等这类型的制造类企业也具有参考借鉴意义。
(二)企业应用可能出现困难
目前我国企业对作业成本法运用起步相对国外较晚,作业动因选择的准确性是成本核算的基础,由于作业动因的选择也存在主观性,作业成本法的使用效果有可能受到影响。从国外企业运用作业成本法的经验可以看出,作业成本法从设计、组织、到初步实施,人力、财力、物力及花费时间都投入较高,规模较小的企业不适合采用作业成本法。集成电路制造企业通常都具有一定的规模,企业应在不影响企业正常营运的前提下试点推行。
参考文献:
[1]尹学恺.基于作业成本法的制造企业产品定价决策应用研究——以A电子制造公司为例[D].天津大学,2015.
[2]高振玉.上海凸版光掩模有限公司竞争战略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
[3]赵建华.集成电路封装测试企业成本管理模式及应用研究——基于S公司的案例分析[D].上海海事大学,2007.
[4]周卫平.集成电路制造行业生产成本管理模式及其应用[D].复旦大学,2000.
(作者单位:无锡中微掩模电子有限公司)
关键词:光掩模制造企业;成本核算方法;作业成本法;探讨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近年来,随着中国集成电路行业年增幅屡居世界领先地位,回看这种增长的主要技术动力来自于硅片制造光刻技术的成熟发展,而硅片光刻技术中光掩模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正是集成电路行业长盛不衰的关键。其中光掩模制造是集成电路产业链中工艺、设备、管理技术中要求最高,资金投入比重最大的关键工序。任何商业化的集成电路制造都离不开光刻掩模版这一核心产业。
(二)集成电路光掩模制造企业的基本特点
1.投资巨大,收回投资的周期漫长
光掩模制造是一个非常依赖设备的产业,目前光掩模制造设备主要来源于进口,设备的精密性令其价格非常昂贵,并且这些设备都必须在高度无尘的环境中运行,从而确保产品质量。因此,大量生产设备和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是光掩模制造的第一大特点。另一方面光掩模制造设备投入相对较高而产量效率偏低,企业收回投资的周期漫长。
2.生产制造过程技术含量高、更新速度快
作为集成电路产业前道的光掩模制造,是微细加工技术的代表,在生产过程中对设备的精密程度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涉及到机、电、光学、有机化学、量子力学等诸学科理论,使诸学科理论在掩模制造设备上得到有效的统一,洁净环境的需求,使车间的设计、运营过程都有别于其他行业。
20世纪末我国在集成电路加工方面,所呈現出来的水平是5μm,在这之后逐步经历了从3到0.18μm的发展过程。现今国际水平为7纳米,我国与之相差约为3-4代。
3.进入与退出行业壁垒较高
首先,集成电路制造水平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军事国防实力,欧美发达国家实行高端光掩模制造设备对中国禁运的措施来保护其白身利益,高昂的设备价格阻挡很多潜在竞争者。
其次,光掩模行业从业人员并不是很多,人才资源相对较少,新进入者的人员培养费用和时间成本较高。
最后,光掩模制造业因其设备价格昂贵,因此固定成本很高,和变动成本比较,公司会有很高的经营杠杆,小幅度的销售量下降都会导致公司的赢利下降。而且由于设备的专用性,公司的退出壁垒非常高。
第二章 G公司光掩模制造企业成本核算方法实施现状
(一)案例分析
G公司为光掩模制造企业,隶属于中央某集团公司,是为承担国家重点科研保障任务而组建的多元化股份制公司。现有研发大楼、生产厂房、动力厂房以及配套用房,共计22000多平方米。公司的销售业务主要以集成电路设计公司定制的掩模版为主;内部结构设置有市场部、物资部、财务部、生产部、人事部、CAD及总经理室。该企业目前成本核算方法仍采用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本文以G公司生产制造成本为例,探讨集成电路光掩模企业成本核算方法。
(二) G公司光掩模制造企业成本核算方法现状
1.成本核算方法落后
传统成本法,是以产品作为成本分配对象、以单位产品耗用某种资源占当期该类资源消耗总额的比例(如人工工时、机器工时)作业间接制造成本分配依据,也就是以成本论成本。其财务核算成本更多的是考虑符合会计准则的要求或者会计制度要求而忽略其行业的特殊性,目前G公司成本计算分为材料成本的归集和分配、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两部分,直接人工和间接人工按照生产工时进行分配,而变动制造费用、固定制造费用和折旧参照机器工时进行分配;辅助生产用材料未考虑作业动因,而是按实际领用一次性消耗列入当期成本费用。
2.备品备件成本处理不科学
掩模制造企业备品备件成本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消耗件的成本,一类是备件的成本。所谓消耗件成本是指使用更换周期较短且当年分摊的成本,备件成本是指金额较大且更换时间较长的备品备件成本。而目前企业多数以当月发生费用一次性在当月消耗入当期成本,未考虑贵重备件的使用周期。
3.企业固定成本占成本总额比重高,单一分配方法导致成本失真
在光掩模制造企业,主要采用高度的自动化生产系统,其产品成本结构与其它行业明显不同。该行业直接人工成本和直接制造费用占比较低,而间接制造费用占比约占企业总成本总额的50%左右,小规模的掩模制造企业甚至更高;其间接制造费用的发生与直接人工成本占比严重失衡。使用传统形式的“数量基础成本核算”无法保证分配制造费用的准确性,导致不同产品之间的“成本转移”,严重扭曲单位产品成本占比。例如,折旧不考虑作业动因采用机器工时单一分配,水电费用的分配也采用标准的机器工时分配,这种做法缺乏相关性。必然导致成本的高估或者低估,导致产品成本信息的波动或不准确,结果是------企业若低估产品成本,则可能是账面上的盈利而实际是亏本;若高估产品成本,则意味着低估了该产品的真实边际利润,企业将会被竞争者抢占市场,丢失客户,进而引起成本控制失效,经营决策失误。
第三章 光掩模制造企业成本核算方法的准确性探讨
(一)成本核算准确性的意义
在市场经济条件之下,企业面临着全面的竞争,伴随成本控制不断增加的不利因素,如企业内部资源的耗费、原材料及能源价格的不稳定等,利润空间不断缩小。且伴随市场有效需求比较稳定,成熟产品的销售价格可提升的空间小,所以更多的制造企业要从自身的优化做起,加大本身成本管控。成本管理重要的是确保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在这样基础上才能发挥成本管理。制造类的生产企业,普遍所用的是作业成本法,这种方法可提供及时、准确,提升决策、计划,促进企业管理水平提升。 1.成本核算关系到制造企业产品的市场定位
制造业的产品品种多、结构复杂,所以要结合企业及产品特性拟定目标,企业要做为成本中心,工作内容仅是针对制造阶段成本,按照工艺部门设定的消耗定额,对公司内部的消耗量差异进行简单考核,企业成本管理核心在于总部设计、工艺成本目标的拟定。针对企业总部技术部门设置的独立目标成本,例如成熟产品和新研发产品等,按照相应的原则制定具体目标,例如成熟产品需要对工艺标准进行考虑,按照企业发展历史和同行业先进性原则;针对新研发的产品则要遵循利润优先原则。若设计方案利润存在偏差,需要对原因进行判定,明确责任部门,提高新研究产品在市场报价以及产品设计等多个方面的精细化,优化新研究产品成本,为开拓市场奠定基础。
2.成本核算关系到制造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
做好成本管理基础工作以及成本核算和控制的基础荼,是明确成本管理有效开展的关键所在。
(1)践行额度管理方法,针对原材料要设置消耗定额,做好成本核算工作,实现人力、财力、物力资源的有效分配。
(2)建立全面性的原始成本记录,做好成本计划编制工作,为成本考核提供依据,连接成本流程。
(3)充分配置企业人力资源,将专业性强以及有潜力的财务工作者放置于成本管理重要工作岗位,调动工作积极性。
(4)加大对财产物资验收的控制力度,针对材料收发以及半成品生产等环节均要有严格的计量、以此确保成本核算真实性。
3.成本核算与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有紧密关系
制造企业要发挥出产品生产的优势,针对成本费用、制度进行对标,突破传统限制,完善标准管理。对于企业当中的同质产品,进行工艺购买价格、费用产生情况的对标,针对差距,采用拓展采购渠道、控制采购成本、完善制度流程等方法,让企业战略目标得以实现,取长补短、移植优势资源,促进企业总体管理水平的快速提高。
(二)以作业成本法核算成本
作业成本法是将间接成本和辅助费用更准确地分配到产品和服务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集成电路光掩模制造行业,除体现其技术密集型的特征外,产业竞争激烈,其价值高昂的制造设备带来高额折旧费用和维护费用等间接费用的分摊,需要以成本动因作为分配标准,将企业的生产过程细化为各项作业,将所有作业成本分配给成本计算对象,准确计算产品成本。作业成本法是传统成本会计系统的一种替代方法。面对成本扭曲问题;传统形式的成本会计无法提供与成本相关的管理信息;从成本核算的角度分析其优点主要体现在:1、明确财务业绩贡献人员和侵蚀人员。2、按照生产量、组织结构以及资源成本出现的变化,准确预测成本,明确利润以及资源要求。3、掌握企业耳中不良财务业绩出现的源头。4、对形成成本的作业流程进行跟踪。5、加强管理人员者成本观念,为生产提供动力。6、加强企业议价能力。7、对生产产品进行准确定位。
因为作业成本法是通过作业的方式实现成本分摊,所以制造批次产品中形成的成本非常容易被甄别。将产品直接成本、间接成本扣除后,企业才会获得产品利润率。作业成本法能够分开考虑批次产品成本,对于计算产品利润率有很大帮助,也可以更加准确的定位产品与服务。
1.辅助材料的成本处理方法
在掩模制版企业辅助材料特指显影液、光刻胶、蚀刻液、化学试剂、特种气体、各种源(镭射源),辅料更换的有两种,一种是按频次更换,一种是按产量更换。这样企业就需要把辅助消耗材料折算到每一作业工序,计算其辅助消耗量,再依据其材料价值计算其单位成本费用。例如:显影液可跟据工艺制程可以理论计算其每分钟单位消耗量,依据其工艺制造时间,可计算该产品在该工序总的显影液消耗量,依据材料价格可以计算每片产品的显影液消耗成本。
2.折旧费用的处理方法
光掩模制造设备投入相对较高而产量偏低,不同掩模版的加工时间受IC设计的精度、难度影响较大。例如:曝光机设备加工的总产量可按掩模版3、1、0.8、0.5、0.35、0.18、0.11微米等产品类别来进行划分(前提:市场需求确保的情况下),各大类别产品所耗用的机器工时基本是固定的,对于此类设备,可以按产量法来分配折旧费用。
另外掩模制版企业也可以依据作业工序(仅指单台设备加工)在该设备加工的产品工时数进行分配,此处的工时仅指掩模版3、1、0.8、0.5、0.35、0.18、0.11微米等产品在工序上的运作时间,即机器的时间,不包括该产品在该工序上的等待加工的时间。在以工时数作为分配依据时,企业还需综合考虑设备的开机率、设备使用效率等因素,从而能更准确的核算折旧费用的成本费用/单位时间。
3.备品备件成本处理
价值较低的消耗成本配件可以归入当月修理费用中;备件成本价值较高的可以由企业生产制造部门或设备部门估计该备件的使用寿命,或根据历史记载数据来判定其使用周期,或采用1年作为备件的平均使用寿命分期摊销至12个月中,并入企业修理费用中。备品备件成本归集仍需要按工序来归集和分配。
4.设备签约维保合同的技术服务费与一般修理费成本处理
由于掩模高端设备资源的稀缺,设备及维修基本为原厂商垄断,在掩模制造行业中设备护技术服务的惯例是每年簽订一次,合同中已明确服务期限,企业技术服务费可以参照备品备件的方法处理,并按工序归集和分配。一般修理费只占总修理费的1%~2%,对企业成本影响较小,依据重要性原则企业完全可以将该费用并入一般制造费用按工时进行分配。
5.动力费用成本处理
集成电路制造行业其动力费用类似固定成本,掩模制造企业也不例外,动力费用多少与其产量相关性不强。光掩模产品关键工序为曝光工序,为能更好的体现收入、成本配比原则,企业可以考虑采用曝光工序工时进行分配;或者可以综合考虑曝光工序工时权重、检测工序工时权重等多工序因素,按权重占比综合计算多工序工时,按综合计算工时进行分配。
第四章 结论
(一)本文的研究成果
本文提出了适合集成电路掩模制造企业的生产特点的作业成本核算方法,运用作业成本法作业动因与资源消耗的相关性、可靠性,提升成本核算信息质量,加强成本计算信息的决策有用性;在技术高新化、管理高度信息化、生产自动化、高额资本投入、质量高要求这些特点不仅集成电路掩模行业乃至整个集成电路制造行业均都具有,其他制造企业也部分程度上具有上述特点,因此,作业成本法不仅适用于集成电路掩模制造行业,对企业产品种类多,成本准确性要求高;制造费用占产品成本比重大;企业生产或业务流程复杂等这类型的制造类企业也具有参考借鉴意义。
(二)企业应用可能出现困难
目前我国企业对作业成本法运用起步相对国外较晚,作业动因选择的准确性是成本核算的基础,由于作业动因的选择也存在主观性,作业成本法的使用效果有可能受到影响。从国外企业运用作业成本法的经验可以看出,作业成本法从设计、组织、到初步实施,人力、财力、物力及花费时间都投入较高,规模较小的企业不适合采用作业成本法。集成电路制造企业通常都具有一定的规模,企业应在不影响企业正常营运的前提下试点推行。
参考文献:
[1]尹学恺.基于作业成本法的制造企业产品定价决策应用研究——以A电子制造公司为例[D].天津大学,2015.
[2]高振玉.上海凸版光掩模有限公司竞争战略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
[3]赵建华.集成电路封装测试企业成本管理模式及应用研究——基于S公司的案例分析[D].上海海事大学,2007.
[4]周卫平.集成电路制造行业生产成本管理模式及其应用[D].复旦大学,2000.
(作者单位:无锡中微掩模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