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茂荫(1798—1865),字椿年,号子怀,是中国晚清时期以清正廉洁、直言敢谏而声震朝野的名臣,是马克思《资本论》中唯一提到的中国人。笔者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开始研究这个人物,至今近四十年。近期编辑《王茂荫研究文辑》,发现与王茂荫有关的几件珍贵藏品均未在媒体披露和介绍过,有的鉴赏起来还容易生发错觉。这里,特撰文考辨说明,并配以图片飨读者。
藏品之一:王茂荫手书《朱柏庐治家格言》(图1-1、图1-2)
朱柏庐(1617—1688),名用纯,字致一,是明末清初出于江苏昆山的教育家,他治学教授以程朱为本,提倡知行并进,道德文章为世人敬仰。其以“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起笔,以“为人若此,庶乎近焉”结尾的全文516字的《治家格言》,世称《朱子家训》,被中国传统教育奉为启蒙读物,影响深远。
清末民国间,这篇《朱子家训》仍然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深受程朱传统儒学影响的王茂荫,将朱柏庐的《朱子家训》奉为圭臬,顶礼膜拜。他一笔一画,正正楷楷地将朱柏庐的《治家格言》书写下来,精装裱后悬挂厅堂。他书写的这幅《朱柏庐治家格言》钤有印章两方,一为白文“王茂荫印”,一为红文“辛壬联捷进士”。后一方印章是王茂荫于清道光十一年辛卯(1831)在北闱(京师)考中举人,次年即道光十二年壬申(1832)应礼部试联捷成进士之后刻治的。王茂荫手书这幅《朱柏庐治家格言》,很可能是在道光十二年之后至道光末年(1832—1850)。 该藏品系国家文物,现由歙县博物馆收藏。
藏品之二:咸丰皇帝册封王茂荫父母的诰命(图2)
在封建社会,父母因子贵而受到诰封,而且是以子之官职诰封,这已成惯例。
道光十二年(1832),三十五岁的王茂荫高中进士后,先后任户部主事、员外郎。从道光十五年(1835)起,王茂荫的祖父母、父母、伯祖父母、叔祖父母,一再受到皇上诰封。道光二十八年(1848),王茂荫奉旨被记名以御史用,同年三月,父亲王应矩病逝,他回家守制。道光三十年(1850)服阕,咸丰元年(1851)六月他回京供职,这时道光皇帝已死,咸丰皇帝奕詝即位,经过十多年浮沉郎署年过“天命”的王茂荫进入仕宦坦途。咸丰元年七月,他被补授户部广西司员外郎,八月补授陕西道监察御史。咸丰皇帝第一次向王茂荫父母颁发册封的“奉天诰命”,是在咸丰二年(1852)三月初八日。这“奉天诰命”,系印制在淡红与米黄色相间的绫缎上,上印有满、汉文,文中点明王茂荫当时的官职是陕西道监察御史。一个半多世纪后,这件珍贵藏品现由中国徽州文化博物馆收藏。
王茂荫父母以上三代再次受到册封,是在咸丰六年(1856)冬,王茂荫在《家训和遗言》中提到过此事。咸丰三年(1853)十一月初,王茂荫被擢升为户部右侍郎兼管钱法堂事,官届正二品。咸丰六年冬,其祖宗三代,均覃恩受二品封典。
藏品之三:同治皇帝册封王茂荫父母的诰命(图3)
笔者一直以为,王茂荫祖宗三代受到皇帝册封只是道光、咸丰年间的事,他在同治元年(1862)复出后,直到同治四年六月在籍去世,似乎不再有被皇上册封之荣。事实证明这个推断有误。
今年7月5日,笔者在歙县博物馆查阅有关资料,据该馆负责人介绍,馆中藏有一件王茂荫父母受晋封的“奉天诰命”。应笔者所请,该负责人将这件“奉天诰命”图片相赠。经反复考辨,这“诰命”虽然是对王茂荫父母的诰封,但它明显不是咸丰的“诰命”,而是同治的“诰命”。“诰命”中将王茂荫父亲王应矩由“前赠资政大夫”晋封为“吏部右侍郎加二级”,晋赠王茂荫母亲洪氏为“一品夫人”。而“吏部右侍郎”这个职务,是王茂荫同治元年复出之初,先署理(代理)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再补授工部右侍郎兼管钱法堂事务之后,才于同治二年二月奉旨调任的。
其实,王茂荫之子王铭诏、王铭慎所作《子怀府君行状》中已讲明这件事,原话是这样说的:“府君讳茂荫……三代均以府君贵,封赠如其官。高祖貤赠光禄大夫吏部右侍郎加二级,曾祖、祖均诰赠光禄大夫吏部右侍郎加二级;高祖妣氏方貤赠一品夫人,钦旌节孝;曾祖妣氏方、祖妣氏洪均诰赠一品夫人,继祖妣氏吴诰封一品夫人”。
同治皇帝这件“奉天诰命”,系印于褐、米黄、白等多色相间的绫缎上,原件现藏歙县博物馆。因收藏进馆时原件尾部就已不存,落款年限便无可考得。这“奉天诰命”可能颁发于王茂荫逝世后不久。
藏品之四:吴大廷挽王茂荫诗系叙(图4)
吴大廷,字桐云,号小酉腴山馆主人,湖南沅陵人,是一位居官清廉而有魄力的人物。他小王茂荫二十六岁,晚王氏两年离世。他与王茂荫交往始于咸丰八年(1858),并从学于王茂荫。王茂荫将自己养病期间亲自编辑的四册奏稿“藏诸巾笥,不以示人”,却让吴大廷“尽发其覆而遍读”,相互间心契非同一般。王茂荫曾为吴大廷先父母作传,吴大廷为王茂荫祖母方太夫人和父母作传。
同治四年六月二十二日(公历1865年8月13日)午后申时,王茂荫病逝于新迁居的歙县水南义成村的“天官第”。他谢世后,给他送挽联挽词的当朝大臣和生前好友甚多,其中有祁雋藻、宋晋、曾国藩、李鸿章等人送的挽联。而与王茂荫心契非同一般的吴大廷、吴棠、易佩绅等人却不见有挽联挽辞(当年王茂荫的玄孙王自珍曾抄录了近二十幅缅怀王茂荫的挽联,赠送笔者,亦不见有吴大廷、吴棠、易佩绅等人送的挽联或挽辞),笔者对此一直很纳闷。读王经一先生《王茂荫年谱》,方知当年吴大廷曾送过挽辞。今年7月5日,在歙县博物馆如愿见到吴大廷当年送的挽辞,这挽辞系写在白版绫上,原件纵42厘米,横116厘米,挽辞前有叙后有诗。文自上而下、自右而左书写,共20行,每行2至10字不等。落款“吴大廷拜稿”之后,钤有两方印白文“吴大廷印”与红文“桐云”。全辞为:
余交公京师,在咸丰戊午,其时公已请告,为录其谏章数十藏之。壬戌公再起用,以书抵余,访问时事。余就所知者答之,未至京,而公已谳狱山左,羁滞年余,奉讳捉里。甲子三月公归自京师,余适赴皖,不期而晤于安庆,执手唏嘘者久之,阅日别去。今年夏犹屡得公书,不谓遽成古人,伤哉! 直声清节似公难,再起东山志未殚。芒履麻衣悲皖国,青灯浊酒忆长安。音书断绝绕三月,生死凄凉已万端。犹有谏章留篋笥,编摩他日怕重伤。
小诗系叙恭挽子怀先生大人灵次
吴大廷拜稿
藏品之五:翁同龢书赠王善夫条幅(图5)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笔者在歙县博物馆见到一副楹联,上联是“琴书自娱绵之日月”,下联是“松乔协轨宜乎昆仑”,上联题款“善夫一兄大人正之”,下联题款“叔平翁同龢”。当时,笔者知道这楹联书写者翁同龢,便是做过光绪皇帝老师的江苏常熟人翁同龢,其字叔平,别号松禅,是晚清著名的政治家和书法艺术家,而“善夫一兄大人”为何人,则不得而知。1985年10月,全国明史学术研讨会在黄山汤泉宾馆举行,期间应研讨会东道主安师大校长张海鹏教授之托,笔者以徽州地区社科联副主席兼秘书长、《徽州社会科学》主编身份赴会,协助会务组带领与会专家学者赴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歙县考察,在歙县博物馆又看到这副悬挂着的楹联,这时我已知道这“善夫”其实就是王善夫(名经守),他是王茂荫的长孙。1995年首届国际徽学学术研讨会在黄山市举办时,带领专家学者去歙县参观考察,仍然看到这副楹联,并向几个专家学者作了简略介绍。近日,笔者去歙县博物馆查阅有关资料,得到这件藏品(文物)的图片。现特撰文字,作一介绍。
王善夫,行名经守,又名联生,歙南杞梓里人,王茂荫长孙。王茂荫有三子四孙,三子即长子铭诏,次子铭慎,三子铭镇;四孙即长孙经守(号善夫,亦称善卿,三房铭镇出),次孙经宇(长房铭诏出),三孙经宬、四孙经宷系同胞兄弟(均二房铭慎出)。王善夫生于咸丰二年(1852)八月十七日,长大后与堂弟王经宇等经商闽浙,左贾右儒,喜交名流,琴书自娱,是一方人物。
抗日战争爆发前,供职上海《时事新报》馆的歙县义成人朱曼华在《光明》半月刊1937年6月10日出版的第三卷第一号上发表过《王茂荫宅内读书记》,其中提到王善夫和他的儿子王采南。朱曼华约生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他在文中写道:“我生也晚,当我出世的时候,已见不着王茂荫,他的孙王善卿已近六十(按:实为六十三),重孙王采南已经是三十五六岁的中年人了”。朱曼华家与王茂荫故居“天官第”贴隔壁,父亲亦经商,他到王氏宅内读私塾,是在民国四五年间(1915—1916),其时,“王茂荫的孙王善夫还健在,不过下巴已经飘着斑白的胡须”,他是一个“胖胖的挺着大肚皮的老人,手里老是捏着两个连壳都摩挲红了的胡桃。但他顶爱小人,当我们从他身前经过时,他总是用摩挲胡桃的手掌抚摩我们的头顶。”其子王釆南,则“完全是一个书生,那双近视眼的眼睛却不戴眼镜,看起人来,眼皮几乎眯成一条缝”。文中还透露一个信息:“王善夫和王采南父子俩每天生活是下棋、看书,在庭院里浇花草”。这恰如翁同龢联中所云“琴书自娱绵之日月”。
王善夫卒年不详,待考。他生有二子,长子王采南,辈名桂鋆(釆南为号),次子辈名桂培,号丹铭。据传,桂培终生未娶,无嗣。王采南生有三子:自厚、囗囗(名待考)、自霭。王采南先生晚景凄凉,三个儿子中,老大老二都死得早,晚年几乎靠卖古书古字画和古董度日。王自厚娶妻江氏,民国四年(1915)生芳烈。芳烈自幼丧父,生活一向艰辛。他生前曾告诉笔者,其父享年仅二十七,祖父王采南弃世于1945年。据闻,王芳烈娶妻张凤仙,亦未育有子女。王芳烈卒于1990年,临终前将先祖王茂荫亲自撰辑的《奏稿》四册捐于歙县档案馆。
藏品之一:王茂荫手书《朱柏庐治家格言》(图1-1、图1-2)
朱柏庐(1617—1688),名用纯,字致一,是明末清初出于江苏昆山的教育家,他治学教授以程朱为本,提倡知行并进,道德文章为世人敬仰。其以“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起笔,以“为人若此,庶乎近焉”结尾的全文516字的《治家格言》,世称《朱子家训》,被中国传统教育奉为启蒙读物,影响深远。
清末民国间,这篇《朱子家训》仍然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深受程朱传统儒学影响的王茂荫,将朱柏庐的《朱子家训》奉为圭臬,顶礼膜拜。他一笔一画,正正楷楷地将朱柏庐的《治家格言》书写下来,精装裱后悬挂厅堂。他书写的这幅《朱柏庐治家格言》钤有印章两方,一为白文“王茂荫印”,一为红文“辛壬联捷进士”。后一方印章是王茂荫于清道光十一年辛卯(1831)在北闱(京师)考中举人,次年即道光十二年壬申(1832)应礼部试联捷成进士之后刻治的。王茂荫手书这幅《朱柏庐治家格言》,很可能是在道光十二年之后至道光末年(1832—1850)。 该藏品系国家文物,现由歙县博物馆收藏。
藏品之二:咸丰皇帝册封王茂荫父母的诰命(图2)
在封建社会,父母因子贵而受到诰封,而且是以子之官职诰封,这已成惯例。
道光十二年(1832),三十五岁的王茂荫高中进士后,先后任户部主事、员外郎。从道光十五年(1835)起,王茂荫的祖父母、父母、伯祖父母、叔祖父母,一再受到皇上诰封。道光二十八年(1848),王茂荫奉旨被记名以御史用,同年三月,父亲王应矩病逝,他回家守制。道光三十年(1850)服阕,咸丰元年(1851)六月他回京供职,这时道光皇帝已死,咸丰皇帝奕詝即位,经过十多年浮沉郎署年过“天命”的王茂荫进入仕宦坦途。咸丰元年七月,他被补授户部广西司员外郎,八月补授陕西道监察御史。咸丰皇帝第一次向王茂荫父母颁发册封的“奉天诰命”,是在咸丰二年(1852)三月初八日。这“奉天诰命”,系印制在淡红与米黄色相间的绫缎上,上印有满、汉文,文中点明王茂荫当时的官职是陕西道监察御史。一个半多世纪后,这件珍贵藏品现由中国徽州文化博物馆收藏。
王茂荫父母以上三代再次受到册封,是在咸丰六年(1856)冬,王茂荫在《家训和遗言》中提到过此事。咸丰三年(1853)十一月初,王茂荫被擢升为户部右侍郎兼管钱法堂事,官届正二品。咸丰六年冬,其祖宗三代,均覃恩受二品封典。
藏品之三:同治皇帝册封王茂荫父母的诰命(图3)
笔者一直以为,王茂荫祖宗三代受到皇帝册封只是道光、咸丰年间的事,他在同治元年(1862)复出后,直到同治四年六月在籍去世,似乎不再有被皇上册封之荣。事实证明这个推断有误。
今年7月5日,笔者在歙县博物馆查阅有关资料,据该馆负责人介绍,馆中藏有一件王茂荫父母受晋封的“奉天诰命”。应笔者所请,该负责人将这件“奉天诰命”图片相赠。经反复考辨,这“诰命”虽然是对王茂荫父母的诰封,但它明显不是咸丰的“诰命”,而是同治的“诰命”。“诰命”中将王茂荫父亲王应矩由“前赠资政大夫”晋封为“吏部右侍郎加二级”,晋赠王茂荫母亲洪氏为“一品夫人”。而“吏部右侍郎”这个职务,是王茂荫同治元年复出之初,先署理(代理)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再补授工部右侍郎兼管钱法堂事务之后,才于同治二年二月奉旨调任的。
其实,王茂荫之子王铭诏、王铭慎所作《子怀府君行状》中已讲明这件事,原话是这样说的:“府君讳茂荫……三代均以府君贵,封赠如其官。高祖貤赠光禄大夫吏部右侍郎加二级,曾祖、祖均诰赠光禄大夫吏部右侍郎加二级;高祖妣氏方貤赠一品夫人,钦旌节孝;曾祖妣氏方、祖妣氏洪均诰赠一品夫人,继祖妣氏吴诰封一品夫人”。
同治皇帝这件“奉天诰命”,系印于褐、米黄、白等多色相间的绫缎上,原件现藏歙县博物馆。因收藏进馆时原件尾部就已不存,落款年限便无可考得。这“奉天诰命”可能颁发于王茂荫逝世后不久。
藏品之四:吴大廷挽王茂荫诗系叙(图4)
吴大廷,字桐云,号小酉腴山馆主人,湖南沅陵人,是一位居官清廉而有魄力的人物。他小王茂荫二十六岁,晚王氏两年离世。他与王茂荫交往始于咸丰八年(1858),并从学于王茂荫。王茂荫将自己养病期间亲自编辑的四册奏稿“藏诸巾笥,不以示人”,却让吴大廷“尽发其覆而遍读”,相互间心契非同一般。王茂荫曾为吴大廷先父母作传,吴大廷为王茂荫祖母方太夫人和父母作传。
同治四年六月二十二日(公历1865年8月13日)午后申时,王茂荫病逝于新迁居的歙县水南义成村的“天官第”。他谢世后,给他送挽联挽词的当朝大臣和生前好友甚多,其中有祁雋藻、宋晋、曾国藩、李鸿章等人送的挽联。而与王茂荫心契非同一般的吴大廷、吴棠、易佩绅等人却不见有挽联挽辞(当年王茂荫的玄孙王自珍曾抄录了近二十幅缅怀王茂荫的挽联,赠送笔者,亦不见有吴大廷、吴棠、易佩绅等人送的挽联或挽辞),笔者对此一直很纳闷。读王经一先生《王茂荫年谱》,方知当年吴大廷曾送过挽辞。今年7月5日,在歙县博物馆如愿见到吴大廷当年送的挽辞,这挽辞系写在白版绫上,原件纵42厘米,横116厘米,挽辞前有叙后有诗。文自上而下、自右而左书写,共20行,每行2至10字不等。落款“吴大廷拜稿”之后,钤有两方印白文“吴大廷印”与红文“桐云”。全辞为:
余交公京师,在咸丰戊午,其时公已请告,为录其谏章数十藏之。壬戌公再起用,以书抵余,访问时事。余就所知者答之,未至京,而公已谳狱山左,羁滞年余,奉讳捉里。甲子三月公归自京师,余适赴皖,不期而晤于安庆,执手唏嘘者久之,阅日别去。今年夏犹屡得公书,不谓遽成古人,伤哉! 直声清节似公难,再起东山志未殚。芒履麻衣悲皖国,青灯浊酒忆长安。音书断绝绕三月,生死凄凉已万端。犹有谏章留篋笥,编摩他日怕重伤。
小诗系叙恭挽子怀先生大人灵次
吴大廷拜稿
藏品之五:翁同龢书赠王善夫条幅(图5)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笔者在歙县博物馆见到一副楹联,上联是“琴书自娱绵之日月”,下联是“松乔协轨宜乎昆仑”,上联题款“善夫一兄大人正之”,下联题款“叔平翁同龢”。当时,笔者知道这楹联书写者翁同龢,便是做过光绪皇帝老师的江苏常熟人翁同龢,其字叔平,别号松禅,是晚清著名的政治家和书法艺术家,而“善夫一兄大人”为何人,则不得而知。1985年10月,全国明史学术研讨会在黄山汤泉宾馆举行,期间应研讨会东道主安师大校长张海鹏教授之托,笔者以徽州地区社科联副主席兼秘书长、《徽州社会科学》主编身份赴会,协助会务组带领与会专家学者赴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歙县考察,在歙县博物馆又看到这副悬挂着的楹联,这时我已知道这“善夫”其实就是王善夫(名经守),他是王茂荫的长孙。1995年首届国际徽学学术研讨会在黄山市举办时,带领专家学者去歙县参观考察,仍然看到这副楹联,并向几个专家学者作了简略介绍。近日,笔者去歙县博物馆查阅有关资料,得到这件藏品(文物)的图片。现特撰文字,作一介绍。
王善夫,行名经守,又名联生,歙南杞梓里人,王茂荫长孙。王茂荫有三子四孙,三子即长子铭诏,次子铭慎,三子铭镇;四孙即长孙经守(号善夫,亦称善卿,三房铭镇出),次孙经宇(长房铭诏出),三孙经宬、四孙经宷系同胞兄弟(均二房铭慎出)。王善夫生于咸丰二年(1852)八月十七日,长大后与堂弟王经宇等经商闽浙,左贾右儒,喜交名流,琴书自娱,是一方人物。
抗日战争爆发前,供职上海《时事新报》馆的歙县义成人朱曼华在《光明》半月刊1937年6月10日出版的第三卷第一号上发表过《王茂荫宅内读书记》,其中提到王善夫和他的儿子王采南。朱曼华约生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他在文中写道:“我生也晚,当我出世的时候,已见不着王茂荫,他的孙王善卿已近六十(按:实为六十三),重孙王采南已经是三十五六岁的中年人了”。朱曼华家与王茂荫故居“天官第”贴隔壁,父亲亦经商,他到王氏宅内读私塾,是在民国四五年间(1915—1916),其时,“王茂荫的孙王善夫还健在,不过下巴已经飘着斑白的胡须”,他是一个“胖胖的挺着大肚皮的老人,手里老是捏着两个连壳都摩挲红了的胡桃。但他顶爱小人,当我们从他身前经过时,他总是用摩挲胡桃的手掌抚摩我们的头顶。”其子王釆南,则“完全是一个书生,那双近视眼的眼睛却不戴眼镜,看起人来,眼皮几乎眯成一条缝”。文中还透露一个信息:“王善夫和王采南父子俩每天生活是下棋、看书,在庭院里浇花草”。这恰如翁同龢联中所云“琴书自娱绵之日月”。
王善夫卒年不详,待考。他生有二子,长子王采南,辈名桂鋆(釆南为号),次子辈名桂培,号丹铭。据传,桂培终生未娶,无嗣。王采南生有三子:自厚、囗囗(名待考)、自霭。王采南先生晚景凄凉,三个儿子中,老大老二都死得早,晚年几乎靠卖古书古字画和古董度日。王自厚娶妻江氏,民国四年(1915)生芳烈。芳烈自幼丧父,生活一向艰辛。他生前曾告诉笔者,其父享年仅二十七,祖父王采南弃世于1945年。据闻,王芳烈娶妻张凤仙,亦未育有子女。王芳烈卒于1990年,临终前将先祖王茂荫亲自撰辑的《奏稿》四册捐于歙县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