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五一”黄金周,已经成为图书销售中的一个重要时间段。经验表明,许多公众假日,大中城市的书店都会出现读者爆满的场景。在刚刚过去的黄金周,这种情况如期而至。以北京市为例,几个大型图书城——西单图书大厦、王府井书店以及中关村图书大厦都出现了读者“人山人海”、“摩肩接踵”的场面;北京春季书市场面火爆,大约70万人次光顾了书市,国家图书馆,也是“座无虚席”。
各个书城、书店纷纷使出各种解数,进行各种促销活动,很多出版社也在各大书店举行签售等活动。有些城市,为了满足读者的阅读需要,还举行了大型书市,有些已经成为既叫好又叫座的传统文化活动。
回顾 “五一”图书市场,不难发现一些特点。
文学图书:收复失地
“五一”期间,从大型书店传来的信息让很多人大呼意外。因为卖得最火的几乎全是文学类图书。《诛仙(6)》、《兄弟(下部)》、《狼烟北平》、《莲花》,以及《达·芬奇密码》、《骗局》等书,占据了销量排行的前几位。读者对于文学类图书表现出如此浓厚的兴趣,确实出乎了所有业内人士的估计。如此多的文学图书在“五一”销售获得成功,是否意味着文学图书已经再次成为了读者的宠儿呢?
一、 从数量上看,文学类优秀作品增多。
回顾去年的图书市场,能够占据图书销售前列的文学图书有余华的《兄弟(上部)》、明晓溪的《会有天使替我爱你》以及丹·布朗的《达·芬奇密码》。《兄弟(上部)》叫好叫座,让纯文学图书再次看到了机会。明晓溪的《会有天使替我爱你》畅销全年,也让人领略了默默无闻的作者凭借作品走红的奇迹。而丹·布朗凭借《达·芬奇密码》的余威,推出了《数字城堡》也大获成功。这些图书的畅销,让业内看到了文学图书的巨大市场潜力。更为去年“80后”概念淡出出版界留下的出版真空,找到了新鲜的空气。
二、国内原创力量复苏。
“五一”期间畅销的文学图书当中,国内作家的作品占据大半份额。玄幻文学旗手萧鼎、纯文学作家代表余华、凭借《亮剑》一举成名的都梁以及赛车写作两不耽误的韩寒,国内作者的新作不断,显示了国内作者对文学图书创作的信心。这和前两年丹·布朗在国内文学图书出版上的一枝独秀相比,确实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另一个有趣的现象是,这些国内作家现在热销的都是新作,至少也是一个系列的更新。国内文学图书作者的创作能够坚持下来,从中也不难看出,他们的作品市场前景还是被出版者看好的。这反过来也再次证明,文学图书的出版,正在迎来新的春天。
京味小人书:阅读经典与时尚
“五一” 北京地坛书市,京味小人书大行其道。所谓京味小人书就是“老版小人书”的重新出版。比如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的四大名著、人民美术出版社“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系列”丛书、河北美术出版社“抗日英雄谱系列”丛书以及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的“世界文学名著系列”图书等。虽然京味小人书在书市上10万元的销售额并不是什么大数字,但是京味小人书畅销本身,却对出版界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一、 经典作品的出版价值再发现。
京味小人书,都是旧版小人书的重新出版,可以说是迎合了读者的怀旧情怀。但是,更重要的是那些旧版小人书的内容确实非常优秀。即使以现在的眼光来看,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小人书,无论是文字的雕琢还是绘画的精致,确实都经得起时间考验,这让人想起了几年前文学名著出版热。经典的图书,是能够经得起时间考验的。而这样的图书,重新出版也有利可图。
二、 小人书的时尚特色值得期待。
小人书,图文并茂,生动活泼。这恰恰和目前国外流行的口袋本漫画书非常相似。因此,也可以说京味小人书实质上是中国特色的口袋漫画。近年来,出版界一直看好国内漫画出版的巨大潜力,而且漫画出版在国内取得了很大发展。但是漫画出版遇到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读者范围一直集中在青少年,成年人读者一直非常少。
京味小人书的读者中,成年人占据了很大的比重。这一方面是因为这些成年人是看着这些小人书长大的,有怀旧情节。但也说明,国内的成年人,对于漫画图书还能够在某种条件下接受。这无疑为漫画出版的成年人阅读找到了一个重要的思路。
在漫画出版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在读者对于休闲阅读需求提高的情况下,京味小人书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出版时机。虽然,书市上10万元的销售额有些微不足道,但是,只要把握住机会,京味小人书的发展不可限量。
各个书城、书店纷纷使出各种解数,进行各种促销活动,很多出版社也在各大书店举行签售等活动。有些城市,为了满足读者的阅读需要,还举行了大型书市,有些已经成为既叫好又叫座的传统文化活动。
回顾 “五一”图书市场,不难发现一些特点。
文学图书:收复失地
“五一”期间,从大型书店传来的信息让很多人大呼意外。因为卖得最火的几乎全是文学类图书。《诛仙(6)》、《兄弟(下部)》、《狼烟北平》、《莲花》,以及《达·芬奇密码》、《骗局》等书,占据了销量排行的前几位。读者对于文学类图书表现出如此浓厚的兴趣,确实出乎了所有业内人士的估计。如此多的文学图书在“五一”销售获得成功,是否意味着文学图书已经再次成为了读者的宠儿呢?
一、 从数量上看,文学类优秀作品增多。
回顾去年的图书市场,能够占据图书销售前列的文学图书有余华的《兄弟(上部)》、明晓溪的《会有天使替我爱你》以及丹·布朗的《达·芬奇密码》。《兄弟(上部)》叫好叫座,让纯文学图书再次看到了机会。明晓溪的《会有天使替我爱你》畅销全年,也让人领略了默默无闻的作者凭借作品走红的奇迹。而丹·布朗凭借《达·芬奇密码》的余威,推出了《数字城堡》也大获成功。这些图书的畅销,让业内看到了文学图书的巨大市场潜力。更为去年“80后”概念淡出出版界留下的出版真空,找到了新鲜的空气。
二、国内原创力量复苏。
“五一”期间畅销的文学图书当中,国内作家的作品占据大半份额。玄幻文学旗手萧鼎、纯文学作家代表余华、凭借《亮剑》一举成名的都梁以及赛车写作两不耽误的韩寒,国内作者的新作不断,显示了国内作者对文学图书创作的信心。这和前两年丹·布朗在国内文学图书出版上的一枝独秀相比,确实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另一个有趣的现象是,这些国内作家现在热销的都是新作,至少也是一个系列的更新。国内文学图书作者的创作能够坚持下来,从中也不难看出,他们的作品市场前景还是被出版者看好的。这反过来也再次证明,文学图书的出版,正在迎来新的春天。
京味小人书:阅读经典与时尚
“五一” 北京地坛书市,京味小人书大行其道。所谓京味小人书就是“老版小人书”的重新出版。比如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的四大名著、人民美术出版社“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系列”丛书、河北美术出版社“抗日英雄谱系列”丛书以及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的“世界文学名著系列”图书等。虽然京味小人书在书市上10万元的销售额并不是什么大数字,但是京味小人书畅销本身,却对出版界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一、 经典作品的出版价值再发现。
京味小人书,都是旧版小人书的重新出版,可以说是迎合了读者的怀旧情怀。但是,更重要的是那些旧版小人书的内容确实非常优秀。即使以现在的眼光来看,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小人书,无论是文字的雕琢还是绘画的精致,确实都经得起时间考验,这让人想起了几年前文学名著出版热。经典的图书,是能够经得起时间考验的。而这样的图书,重新出版也有利可图。
二、 小人书的时尚特色值得期待。
小人书,图文并茂,生动活泼。这恰恰和目前国外流行的口袋本漫画书非常相似。因此,也可以说京味小人书实质上是中国特色的口袋漫画。近年来,出版界一直看好国内漫画出版的巨大潜力,而且漫画出版在国内取得了很大发展。但是漫画出版遇到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读者范围一直集中在青少年,成年人读者一直非常少。
京味小人书的读者中,成年人占据了很大的比重。这一方面是因为这些成年人是看着这些小人书长大的,有怀旧情节。但也说明,国内的成年人,对于漫画图书还能够在某种条件下接受。这无疑为漫画出版的成年人阅读找到了一个重要的思路。
在漫画出版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在读者对于休闲阅读需求提高的情况下,京味小人书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出版时机。虽然,书市上10万元的销售额有些微不足道,但是,只要把握住机会,京味小人书的发展不可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