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作者根据自己多年工作经验,论述了如何进行房屋维修加固技术的选择及实施,并提出地基基础设计及加固方法合理选择的前提是详尽掌握场地的地质条件和软弱土的性状。
关键词:地基基础;房屋维修;地基加固
Abstract: The author based on their years of work experience, discusses how housing repair and reinforcement technology selection and implementation, and proposed foundation design and reinforcement method is premised on a reasonable choice of venue detailed grasp of the geological conditions and the soft soil traits.
Keywords: foundation; housing maintenance; foundation reinforcement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砖混结构房屋在我国原有民用及工业建筑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在这些房屋中可能由于设计不周、施工质量差、施工现场管理不善、使用功能的改变及抗震等级的调整等方面的原因,造成建筑物不能满足安全性、适用性、耐久性中某项或几项功能的要求,为完善其功能要求、延长其使用壽命需对建筑物进行维修、加固。在欧美发达国家用于结构加固改造的投资已占建筑业总投资的50%以上,20世纪50年代我国开始了对混凝土结构加固的处理,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加固工程量自1997年来,年递增量达30%以上,到2000年加固工程量突破100万m2。经过50多年的发展及一些新型材料如碳纤维等加固技术的引进、研究、工程运用,相关加固技术规程的出台,进一步促进了我国加固技术的发展。
一、房屋维修加固技术的选择及实施
基础加固技术。对已有建筑物出现裂缝、倾斜、影响正常使用,如果是由于地基基础原因引起的或已有建筑需加层改造,荷载增加及邻近修筑较深的新建筑物基础等,原有建筑物地基基础承载力和变形不能满足要求时,应首先加固地基基础,加固既有建筑物地基基础的方法可以概括为:基础加宽技术、变换基础类型、墩式或桩式托换技术、地基加固技术和综合加固技术。
砖砌体及钢筋混凝土构件加固技术。砖砌体加固方法主要有:水泥灌浆法(用微膨胀水泥砂浆或水玻璃砂浆压力灌缝),增设或扩大壁柱法以及增设构造柱、圈梁法,扩大砌体截面法,配筋喷补加固法。以上加固方法中,水泥灌浆法适用于非砌体自身承载力不足情况下产生砌体变形裂缝后的补偿,但对提高砌体承载力不明显;扩大砌体截面法主要用于砌体承载力不足,但砌体尚未压裂,或仅有轻微裂缝,缺点是占用截面较大。对钢筋混凝土构件,若为表层缺损,常采用抹水泥浆、水泥砂浆。对深层缺损,可采用比原砼强度高一级的细石砼灌筑或水泥压浆、化学灌浆补强;若构件抗力不足,结构上需加固,传统方法是喷补砼、增大截面或增设支点以及外包钢、粘钢加固。随着结构加固研究的深入及发展,加固的材料及方法越来越多,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碳纤维、玻璃纤维、芳纶纤维)用于结构加固就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加固方法。
二、砖混房屋地基基础加固技术分析
既有建筑地基基础经检测,由于勘察、设计、施工或使用不当造成建(构)筑物沉降或沉降差超过有关规定,建构(筑)物出现裂缝、倾斜、影响正常使用,甚至危及安全。或已有建筑需加层改造,荷载增加及邻近修筑较深的新建筑物基础等,原有建筑物地基基础承载力和变形不能满足要求时,需要采用合理的地基基础加固技术。加固设计时,首先要复核决定基础是否需要进行加固。房屋经过一段时间使用后,随着时间的增长,地基土逐渐被压实,孔隙率和含水率逐渐减少,重度逐渐增加,地基土变硬,承载力日益提高。因而已有结构原有基础的复核除了应满足现行《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砼结构设计规范》等国家有关规范标准外,地基承载力等技术参数宜根据现场地质勘察确定。
(一)混凝土套或钢筋混凝土套加宽基础技术
基础加宽技术适用于既有建(构)筑物的地基承载力或基础面积尺寸不满足设计要求时的加固。基础加宽的费用较低,施工也较方便,有条件时应优先考虑,除非周围场地限制或基础埋置深,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大,要开挖大量土石方,直接导致加固费用增加等原因不宜采用此技术。基础加宽应重视加宽部分与原有基础部分的连接,对刚性基础加宽后应满足刚性角要求,对柔性基础应满足抗弯要求。
(二)基础托换法
原理:当原地基持力层的工程性能较差,通过加大原基础截面无法满足要求时,可改变基础持力层,将全部荷载或部分荷载通过竖向构件传递到好土层。墩式托换技术是通过在原基础下设置墩式基础,使基础坐落在较好的土层上,以满足承载力和变形要求,即直接在被托换建(构)筑物的基础下挖坑后浇筑砼的托换加固,也称为坑式托换。锚杆静压桩是锚杆与静力压桩形成的一种桩基施工工艺,运用于淤泥、淤泥质土、粘性土、粉土和人工填土等地基上,其工作原理就是利用建筑物的自重,先在基础上埋设锚杆,借锚杆反力,通过反力架用千斤顶将预制好的桩逐节压入在基础中开凿出来的桩孔内,当压桩力达到(1.5~2)倍荷载时便可以认为已满足桩的设计要求,然后浇灌C30早强微膨胀砼,将桩与基础连在一起,当砼达到强度后,该桩便可立即承受荷载。
(三)基础加宽法
一般采用钢筋混凝土“马鞍”法,即在基础顶墙体上按适当距离凿洞加小梁,再在基础两侧浇注侧板,与基础成为一整体,此法适用于砖石基础,若为钢筋混凝土条基,则采取凿出底板主筋,增焊钢筋,并加宽加厚底板混凝土。此法是较常用的方法,关键是新旧基础的牢固结合,保证其成为一整体,共同工作。
(四)改变房屋承重体系法
一般砖混结构房屋多采用横墙承重体系,非承重墙的地耐力一般多有富余。在进行房屋增层时,可将增层部分的荷载分布到非承重墙上,使增层部分的非承重墙变为承重墙,而承重墙变为非承重墙,改变房屋承重体系,以便充分利用上部结构,地基和基础的承载力。经过改变后的房屋承重体系,增层部分适当采用轻质砌体材料,就有可能不处理或少处理地基及基础,而达到增层的目的。
四、关于地基加固处理中有关问题的探讨
(一)地基基础设计及加固方法合理选择的前提是详尽掌握场地的地质条件和软弱土的性状
目前我市地基勘察管理工作比较混乱。市政、水利、铁路、采矿等部门以及市内一些非专业性勘察单位,由于技术水平不一,采用的规程标准不一致,造成不少失误和浪费。如轻亚粘土液化判别及处理新近沉积土层的划分杂填土的性状判定等都存在不少问题。因此加强勘察工作的统一管理,建立必要审查制度是减少失误和浪费的较好途径。
(二)软弱地基的加固处理尽管建国年来我市在软弱土加固
处理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但还是远远赶不上基本建设的要求由于设计方法、质量检验、施工机具等不够统一和完善,加之在经济管理上还存在某些问题。如工程承包,地基处理另议,该部分费用由甲方建设单位全部负担某些施工单位以产值作为完成任务的指标,采用新技术节约了工程费用,反被认为是完不成任务,因此限制了新技术的开发应用。
关键词:地基基础;房屋维修;地基加固
Abstract: The author based on their years of work experience, discusses how housing repair and reinforcement technology selection and implementation, and proposed foundation design and reinforcement method is premised on a reasonable choice of venue detailed grasp of the geological conditions and the soft soil traits.
Keywords: foundation; housing maintenance; foundation reinforcement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砖混结构房屋在我国原有民用及工业建筑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在这些房屋中可能由于设计不周、施工质量差、施工现场管理不善、使用功能的改变及抗震等级的调整等方面的原因,造成建筑物不能满足安全性、适用性、耐久性中某项或几项功能的要求,为完善其功能要求、延长其使用壽命需对建筑物进行维修、加固。在欧美发达国家用于结构加固改造的投资已占建筑业总投资的50%以上,20世纪50年代我国开始了对混凝土结构加固的处理,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加固工程量自1997年来,年递增量达30%以上,到2000年加固工程量突破100万m2。经过50多年的发展及一些新型材料如碳纤维等加固技术的引进、研究、工程运用,相关加固技术规程的出台,进一步促进了我国加固技术的发展。
一、房屋维修加固技术的选择及实施
基础加固技术。对已有建筑物出现裂缝、倾斜、影响正常使用,如果是由于地基基础原因引起的或已有建筑需加层改造,荷载增加及邻近修筑较深的新建筑物基础等,原有建筑物地基基础承载力和变形不能满足要求时,应首先加固地基基础,加固既有建筑物地基基础的方法可以概括为:基础加宽技术、变换基础类型、墩式或桩式托换技术、地基加固技术和综合加固技术。
砖砌体及钢筋混凝土构件加固技术。砖砌体加固方法主要有:水泥灌浆法(用微膨胀水泥砂浆或水玻璃砂浆压力灌缝),增设或扩大壁柱法以及增设构造柱、圈梁法,扩大砌体截面法,配筋喷补加固法。以上加固方法中,水泥灌浆法适用于非砌体自身承载力不足情况下产生砌体变形裂缝后的补偿,但对提高砌体承载力不明显;扩大砌体截面法主要用于砌体承载力不足,但砌体尚未压裂,或仅有轻微裂缝,缺点是占用截面较大。对钢筋混凝土构件,若为表层缺损,常采用抹水泥浆、水泥砂浆。对深层缺损,可采用比原砼强度高一级的细石砼灌筑或水泥压浆、化学灌浆补强;若构件抗力不足,结构上需加固,传统方法是喷补砼、增大截面或增设支点以及外包钢、粘钢加固。随着结构加固研究的深入及发展,加固的材料及方法越来越多,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碳纤维、玻璃纤维、芳纶纤维)用于结构加固就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加固方法。
二、砖混房屋地基基础加固技术分析
既有建筑地基基础经检测,由于勘察、设计、施工或使用不当造成建(构)筑物沉降或沉降差超过有关规定,建构(筑)物出现裂缝、倾斜、影响正常使用,甚至危及安全。或已有建筑需加层改造,荷载增加及邻近修筑较深的新建筑物基础等,原有建筑物地基基础承载力和变形不能满足要求时,需要采用合理的地基基础加固技术。加固设计时,首先要复核决定基础是否需要进行加固。房屋经过一段时间使用后,随着时间的增长,地基土逐渐被压实,孔隙率和含水率逐渐减少,重度逐渐增加,地基土变硬,承载力日益提高。因而已有结构原有基础的复核除了应满足现行《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砼结构设计规范》等国家有关规范标准外,地基承载力等技术参数宜根据现场地质勘察确定。
(一)混凝土套或钢筋混凝土套加宽基础技术
基础加宽技术适用于既有建(构)筑物的地基承载力或基础面积尺寸不满足设计要求时的加固。基础加宽的费用较低,施工也较方便,有条件时应优先考虑,除非周围场地限制或基础埋置深,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大,要开挖大量土石方,直接导致加固费用增加等原因不宜采用此技术。基础加宽应重视加宽部分与原有基础部分的连接,对刚性基础加宽后应满足刚性角要求,对柔性基础应满足抗弯要求。
(二)基础托换法
原理:当原地基持力层的工程性能较差,通过加大原基础截面无法满足要求时,可改变基础持力层,将全部荷载或部分荷载通过竖向构件传递到好土层。墩式托换技术是通过在原基础下设置墩式基础,使基础坐落在较好的土层上,以满足承载力和变形要求,即直接在被托换建(构)筑物的基础下挖坑后浇筑砼的托换加固,也称为坑式托换。锚杆静压桩是锚杆与静力压桩形成的一种桩基施工工艺,运用于淤泥、淤泥质土、粘性土、粉土和人工填土等地基上,其工作原理就是利用建筑物的自重,先在基础上埋设锚杆,借锚杆反力,通过反力架用千斤顶将预制好的桩逐节压入在基础中开凿出来的桩孔内,当压桩力达到(1.5~2)倍荷载时便可以认为已满足桩的设计要求,然后浇灌C30早强微膨胀砼,将桩与基础连在一起,当砼达到强度后,该桩便可立即承受荷载。
(三)基础加宽法
一般采用钢筋混凝土“马鞍”法,即在基础顶墙体上按适当距离凿洞加小梁,再在基础两侧浇注侧板,与基础成为一整体,此法适用于砖石基础,若为钢筋混凝土条基,则采取凿出底板主筋,增焊钢筋,并加宽加厚底板混凝土。此法是较常用的方法,关键是新旧基础的牢固结合,保证其成为一整体,共同工作。
(四)改变房屋承重体系法
一般砖混结构房屋多采用横墙承重体系,非承重墙的地耐力一般多有富余。在进行房屋增层时,可将增层部分的荷载分布到非承重墙上,使增层部分的非承重墙变为承重墙,而承重墙变为非承重墙,改变房屋承重体系,以便充分利用上部结构,地基和基础的承载力。经过改变后的房屋承重体系,增层部分适当采用轻质砌体材料,就有可能不处理或少处理地基及基础,而达到增层的目的。
四、关于地基加固处理中有关问题的探讨
(一)地基基础设计及加固方法合理选择的前提是详尽掌握场地的地质条件和软弱土的性状
目前我市地基勘察管理工作比较混乱。市政、水利、铁路、采矿等部门以及市内一些非专业性勘察单位,由于技术水平不一,采用的规程标准不一致,造成不少失误和浪费。如轻亚粘土液化判别及处理新近沉积土层的划分杂填土的性状判定等都存在不少问题。因此加强勘察工作的统一管理,建立必要审查制度是减少失误和浪费的较好途径。
(二)软弱地基的加固处理尽管建国年来我市在软弱土加固
处理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但还是远远赶不上基本建设的要求由于设计方法、质量检验、施工机具等不够统一和完善,加之在经济管理上还存在某些问题。如工程承包,地基处理另议,该部分费用由甲方建设单位全部负担某些施工单位以产值作为完成任务的指标,采用新技术节约了工程费用,反被认为是完不成任务,因此限制了新技术的开发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