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国家大力推进职业教育的同时,职业教育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可是德育教育凸显的问题层出不穷。因此,德育教育的现状是淡化了生活层面的内容,演化成知识教育,强调对认知、记忆等的训练和培养,缺失与学生真实生活的结合。这必须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重视,从而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职业院校的德育教育。
【关键词】德育教育;实效性;现状;途径
素质教育的本质是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和社会亚文化环境的影响,素质教育并不像我们想象得那么顺利,尤其是德育教育现在面临着一个无奈的局面:学生难教,德育实效性低。这就对学校德育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一、高校德育教育的现状
要有效开展德育教育,必须充分认识到高校德育教育的现状,只有清醒地分析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才能有的放矢,取得实效。目前高校德育教育具有以下特點。
(一)个人理想和道德的沦丧
理想和道德的沦丧其实是整个中华民族的最大危机。现在的学生不可避免地被社会大熔炉所影响,从而出现了信仰缺失、不讲道德、不讲礼仪等不良现象。不少学生胸无大志,贪求安逸与享乐,好吃懒做,目无尊长,破坏自然,对老师忤逆……这样的学生在高校不在少数。
(二)缺乏团结和信任
心理健康面临巨大挑战。良好的道德教育应该是将学生的价值观、道德观、思维方式和心理素质与外界社会完美结合起来的成果[1]。其中,健康的心理是良好道德的必备素质。当今学校,多数学生为独生子女,据了解,这些学生在学习上的厌学、人际交往上的惧怕与嫉妒、个性与性格的自卑、个体发展方面的逆反心理及社会适应方面的生活恐惧症等心理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有的学生心理相对闭锁,加之父母对其期望值过高,片面要求学习成绩而忽视道德教育等,不可避免地造成他们出现某些心理障碍。
(三)追捧时尚,误解爱情
如今学生的爱情观是“只要曾经拥有,不要天长地久”,在校园等公共场合随处可见亲吻搂抱、搭建爱巢的痕迹,传统意义上认为的低俗行为在他们心目中演变成了众人追逐的“时尚”。
(四)追求个性,以丑为美
学生们把言语出格、奇装异服视为“个性”,从而在校园中引领了一股所谓的“潮流”,无形中遮盖了传统意义的美,不利于校园文化的建设。
二、职业教育中德育教育的途径
很多时候,家长将老师看作学生人生的导师,将学生的一切交由学校负责,学生的一切错误都将是老师的过失。可是在社会发展的今天,受多元化思想的影响,学生已越来越多地从社会、家庭、伙伴等多渠道获得并形成了自己的道德观念和行为模式。
(一)家庭教育
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说过:“学校教育是主体,社会教育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外部环境、补充和扩展,而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基础。”[2]家庭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是直接的,是与孩子人生成长道路息息相关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说的正是这个意思,父母是孩子的影子,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他们的点点滴滴。所以在德育教育中,要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积极性,要正确引导家庭配合学校的教育工作,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发挥出巨大的潜能。邀请家长走进校园,参加观摩活动。因为在职业院校,我们很容易看到很多孩子纵然学习成绩不佳,但是在其他方面很优秀,如唱歌、书法、主持等等,邀请家长到校观摩,使家长看到孩子们优秀的另一面,给予他们肯定。
(二)学校教育
繁杂的社会现象、多元化的思想以及多样的生活方式导致人的道德观念多样化,这成为影响德育的重要障碍,导致了德育教研的实效性很差[3]。认真研究和学习其他院校德育教育的成功经验和基本方法,有针对性地开展德育教育,对职业教育的德育教育改革发展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第一,加强课程建设,更新观念。在德育课程设置上要更新观念,必须有一个新的认识。不能一讲到德育总认为是政治教育,在无形中将两者化为等号。其实不然,政治不能涵盖德育,德育是人性教育,它的目的是培养人的德行,而培养人的德行的目的是让人过道德生活,并在生活中实现对善的追求,享受善所带来的幸福[4]。从根本上讲,德育和德育课程就是要教会受教育者怎么做人,做怎样的人,凡与人相关的思想、观念、规范,都可称为德育。
渗透性德育课程。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说过:“教学可以产生思想,而教育形成品格,教育不能脱离教学。”新课程每门学科的三维教学目标中除了要准确把握本学科教学中“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方面的目标,还要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德育的目标和内容,这是德育教育的最好素材[4]。学科的课程知识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不同学科各有侧重。因此,学校要求任课教师在承担知识传承的同时必须承担起德育任务,要深入挖掘学科内在的德育因素,每节课都要确立“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目标[5],并积极创设适合学生的德育教育情境,将德育目标落到实处。
常规性德育活动课程。每周一次的主题班会、每学年两次的安全法制宣传活动、每年一次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周、入学时的新生军训,这些常规性德育活动的开展形式相对固定,都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有组织地逐步落实学校德育内容的最佳途径之一。学校将建立比较规范的活动机制,并把这些活动直接纳入课程管理,以课程的规范来实施这些常规性德育活动。德育课程每学期都开设,由辅导员监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德育表现。德育课程的考核方式,考试成绩占50%,平时成绩占50%,平时成绩由辅导员根据学生日常德育表现给予考核。
第二,在德育课程教学手段上要采用多样化教学,不能再“满堂灌”,不能一味地讲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和观念,用共产主义思想来统一全国人民的思想。应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特点,分阶段地开设不同的德育课程。每学期都安排有德育类课程,如伦理学、心理学、道德价值课、礼仪课。德育教育是一项长期工程,而良好的行为习惯、思想意识也是慢慢形成的。礼仪教育有利于提升德育的实效性,提高大学生的道德修养,有利于校园文化建设。学校应根据学生所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将思想性和操作性相结合,可开设必修礼仪类课程,如形体礼仪、社交礼仪、文明礼仪知识大讲堂。改革整个教学过程,进行情景式教学。灌输的缺点不在于内容,而在于方法的不合理性,当运用强迫的非理性的方法进行教学,而不考虑教育者是否愿意,是否能够接受时,就是进行道德灌输。教师要多设置一些情景,让学生身体力行,亲自感受,从中得益。 第三,提高德育实效是一个系统的工程。要提高德育实效,首先要更新德育观念,弄清楚德育最根本的目标所在,并且选择适当的内容、方法、模式等。德育过程的特殊性使得德育目的的达成要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在这一过程中,教育者本身的素质也是德育实施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因而要提高教师的职业素质与道德修养。对于承担德育课程的教师来说,应首先通过培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养,多方面地学习,从而领悟整个课程体系。教师只有先做到知與行的统一、自律与他律的统一,才能更好地要求学生。教师要真正担负起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职责,且必须把这内在动机转化为行动,用教师道德的基本原则规范自己的言行,运用于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实践中,以提高实践效果。
第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学校要为学生创设一个“时时受教育,处处受感染”的德育环境。通过搭建校园教育平台,组织校园艺术周、艺术节、学生社团等各种有声有色的活动,既丰富了校园文化,又浓厚了校园文化氛围,进而为学生营造一个充满活力的校园教育新风貌。
(三)社会公德教育
目前一些社会公德的沦丧让我们不禁拷问德育教育。高职生均处于思想比较活跃但心智未完全成熟的阶段,必须注意社会环境对他们的影响,要建立一个惩恶扬善的社会伦理机制。良好的道德环境离不开合理公正的道德奖惩,这就必须发挥社会舆论的威慑力,对丑恶现象给予鞭笞,从而让他们改过,对崇高的行为给予褒奖和支持,使其发扬光大。
20世纪以来,科技进步促进了生产力的迅猛发展、全球化的不断加快,使人们越来越重视经济利益;加上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大多数人的注意力集中于技术教育、业务能力培训,注重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却忽视了人的道德教育和伦理教育。同时,学校的道德教育逐渐让位于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和培训,进而导致道德教育课程形同虚设。道德教育的淡化与削弱导致的道德问题、社会问题越来越多,这不得不引起我们对道德教育现状的担忧和重视。面对新形势和任务,德育教育中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和养成教育,注重自觉实践、自主参与,会充分调动学生主体活动的积极性,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6]。德育工作必须在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的共同努力下才能体现实效性,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彭友良.高职院校德育实效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3.
[2]张琳.关于职业院校德育教育实效性的思考[J].辽宁教育,2012(10):66-68.
[3]李玲波.增强高校德育教育实效性的新思考[A].德育论丛(第一辑)[C].云南省中国近代史研究会,2011:4.
[4]李伟东.德育教育实效性思考[J].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版),2011,3(02):78-79.
[5]李文,李红.关于增强高校德育教育实效性的若干思考[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3(S2):37-38.
[6]刘卫.加强大学生德育教育实效性的思考[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196-197.
【关键词】德育教育;实效性;现状;途径
素质教育的本质是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和社会亚文化环境的影响,素质教育并不像我们想象得那么顺利,尤其是德育教育现在面临着一个无奈的局面:学生难教,德育实效性低。这就对学校德育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一、高校德育教育的现状
要有效开展德育教育,必须充分认识到高校德育教育的现状,只有清醒地分析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才能有的放矢,取得实效。目前高校德育教育具有以下特點。
(一)个人理想和道德的沦丧
理想和道德的沦丧其实是整个中华民族的最大危机。现在的学生不可避免地被社会大熔炉所影响,从而出现了信仰缺失、不讲道德、不讲礼仪等不良现象。不少学生胸无大志,贪求安逸与享乐,好吃懒做,目无尊长,破坏自然,对老师忤逆……这样的学生在高校不在少数。
(二)缺乏团结和信任
心理健康面临巨大挑战。良好的道德教育应该是将学生的价值观、道德观、思维方式和心理素质与外界社会完美结合起来的成果[1]。其中,健康的心理是良好道德的必备素质。当今学校,多数学生为独生子女,据了解,这些学生在学习上的厌学、人际交往上的惧怕与嫉妒、个性与性格的自卑、个体发展方面的逆反心理及社会适应方面的生活恐惧症等心理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有的学生心理相对闭锁,加之父母对其期望值过高,片面要求学习成绩而忽视道德教育等,不可避免地造成他们出现某些心理障碍。
(三)追捧时尚,误解爱情
如今学生的爱情观是“只要曾经拥有,不要天长地久”,在校园等公共场合随处可见亲吻搂抱、搭建爱巢的痕迹,传统意义上认为的低俗行为在他们心目中演变成了众人追逐的“时尚”。
(四)追求个性,以丑为美
学生们把言语出格、奇装异服视为“个性”,从而在校园中引领了一股所谓的“潮流”,无形中遮盖了传统意义的美,不利于校园文化的建设。
二、职业教育中德育教育的途径
很多时候,家长将老师看作学生人生的导师,将学生的一切交由学校负责,学生的一切错误都将是老师的过失。可是在社会发展的今天,受多元化思想的影响,学生已越来越多地从社会、家庭、伙伴等多渠道获得并形成了自己的道德观念和行为模式。
(一)家庭教育
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说过:“学校教育是主体,社会教育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外部环境、补充和扩展,而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基础。”[2]家庭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是直接的,是与孩子人生成长道路息息相关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说的正是这个意思,父母是孩子的影子,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他们的点点滴滴。所以在德育教育中,要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积极性,要正确引导家庭配合学校的教育工作,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发挥出巨大的潜能。邀请家长走进校园,参加观摩活动。因为在职业院校,我们很容易看到很多孩子纵然学习成绩不佳,但是在其他方面很优秀,如唱歌、书法、主持等等,邀请家长到校观摩,使家长看到孩子们优秀的另一面,给予他们肯定。
(二)学校教育
繁杂的社会现象、多元化的思想以及多样的生活方式导致人的道德观念多样化,这成为影响德育的重要障碍,导致了德育教研的实效性很差[3]。认真研究和学习其他院校德育教育的成功经验和基本方法,有针对性地开展德育教育,对职业教育的德育教育改革发展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第一,加强课程建设,更新观念。在德育课程设置上要更新观念,必须有一个新的认识。不能一讲到德育总认为是政治教育,在无形中将两者化为等号。其实不然,政治不能涵盖德育,德育是人性教育,它的目的是培养人的德行,而培养人的德行的目的是让人过道德生活,并在生活中实现对善的追求,享受善所带来的幸福[4]。从根本上讲,德育和德育课程就是要教会受教育者怎么做人,做怎样的人,凡与人相关的思想、观念、规范,都可称为德育。
渗透性德育课程。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说过:“教学可以产生思想,而教育形成品格,教育不能脱离教学。”新课程每门学科的三维教学目标中除了要准确把握本学科教学中“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方面的目标,还要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德育的目标和内容,这是德育教育的最好素材[4]。学科的课程知识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不同学科各有侧重。因此,学校要求任课教师在承担知识传承的同时必须承担起德育任务,要深入挖掘学科内在的德育因素,每节课都要确立“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目标[5],并积极创设适合学生的德育教育情境,将德育目标落到实处。
常规性德育活动课程。每周一次的主题班会、每学年两次的安全法制宣传活动、每年一次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周、入学时的新生军训,这些常规性德育活动的开展形式相对固定,都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有组织地逐步落实学校德育内容的最佳途径之一。学校将建立比较规范的活动机制,并把这些活动直接纳入课程管理,以课程的规范来实施这些常规性德育活动。德育课程每学期都开设,由辅导员监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德育表现。德育课程的考核方式,考试成绩占50%,平时成绩占50%,平时成绩由辅导员根据学生日常德育表现给予考核。
第二,在德育课程教学手段上要采用多样化教学,不能再“满堂灌”,不能一味地讲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和观念,用共产主义思想来统一全国人民的思想。应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特点,分阶段地开设不同的德育课程。每学期都安排有德育类课程,如伦理学、心理学、道德价值课、礼仪课。德育教育是一项长期工程,而良好的行为习惯、思想意识也是慢慢形成的。礼仪教育有利于提升德育的实效性,提高大学生的道德修养,有利于校园文化建设。学校应根据学生所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将思想性和操作性相结合,可开设必修礼仪类课程,如形体礼仪、社交礼仪、文明礼仪知识大讲堂。改革整个教学过程,进行情景式教学。灌输的缺点不在于内容,而在于方法的不合理性,当运用强迫的非理性的方法进行教学,而不考虑教育者是否愿意,是否能够接受时,就是进行道德灌输。教师要多设置一些情景,让学生身体力行,亲自感受,从中得益。 第三,提高德育实效是一个系统的工程。要提高德育实效,首先要更新德育观念,弄清楚德育最根本的目标所在,并且选择适当的内容、方法、模式等。德育过程的特殊性使得德育目的的达成要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在这一过程中,教育者本身的素质也是德育实施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因而要提高教师的职业素质与道德修养。对于承担德育课程的教师来说,应首先通过培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养,多方面地学习,从而领悟整个课程体系。教师只有先做到知與行的统一、自律与他律的统一,才能更好地要求学生。教师要真正担负起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职责,且必须把这内在动机转化为行动,用教师道德的基本原则规范自己的言行,运用于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实践中,以提高实践效果。
第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学校要为学生创设一个“时时受教育,处处受感染”的德育环境。通过搭建校园教育平台,组织校园艺术周、艺术节、学生社团等各种有声有色的活动,既丰富了校园文化,又浓厚了校园文化氛围,进而为学生营造一个充满活力的校园教育新风貌。
(三)社会公德教育
目前一些社会公德的沦丧让我们不禁拷问德育教育。高职生均处于思想比较活跃但心智未完全成熟的阶段,必须注意社会环境对他们的影响,要建立一个惩恶扬善的社会伦理机制。良好的道德环境离不开合理公正的道德奖惩,这就必须发挥社会舆论的威慑力,对丑恶现象给予鞭笞,从而让他们改过,对崇高的行为给予褒奖和支持,使其发扬光大。
20世纪以来,科技进步促进了生产力的迅猛发展、全球化的不断加快,使人们越来越重视经济利益;加上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大多数人的注意力集中于技术教育、业务能力培训,注重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却忽视了人的道德教育和伦理教育。同时,学校的道德教育逐渐让位于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和培训,进而导致道德教育课程形同虚设。道德教育的淡化与削弱导致的道德问题、社会问题越来越多,这不得不引起我们对道德教育现状的担忧和重视。面对新形势和任务,德育教育中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和养成教育,注重自觉实践、自主参与,会充分调动学生主体活动的积极性,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6]。德育工作必须在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的共同努力下才能体现实效性,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彭友良.高职院校德育实效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3.
[2]张琳.关于职业院校德育教育实效性的思考[J].辽宁教育,2012(10):66-68.
[3]李玲波.增强高校德育教育实效性的新思考[A].德育论丛(第一辑)[C].云南省中国近代史研究会,2011:4.
[4]李伟东.德育教育实效性思考[J].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版),2011,3(02):78-79.
[5]李文,李红.关于增强高校德育教育实效性的若干思考[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3(S2):37-38.
[6]刘卫.加强大学生德育教育实效性的思考[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196-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