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不断发现,不断探索,不断收获,是高中学生在学习中必须具备的素质。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为学生不断地创造发现的机会,培养发现的意识。
关键词:高中语文 新视野 新发现
语文以语言教育为基础,而语言是人们发展过程中必须掌握的基本交流工具,因此这就决定了语文教育具备人性化功能的特点。所以,从总体上看,语文教育具有了促进人的发展的特殊本质,语文教育就是人的发展教育。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拓展学生的视野,让学生有新的发现,新的收获,这样才能真正地实现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多角度审视语文教育,从学生的生理、心理、社会等诸多因素出发,对学生进行教学引导,在教学内容上尽可能地扩大空间,在教学上尽可能采用多种教学手段。高中语文教师要让学生在新视野中,有新发现,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横看成岭侧成峰,多角度激发学生想象力
我们说要对语文教学进行丰富化,并不是说要把语文教育人为地复杂化,而是说在教学中尽可能地拓宽學生的视野,让学生在更多的知识信息中进行选择、吸收和消化。而且语文本身的特性,就决定了语文教育本身就是个复杂的综合体。为了探求语文知识,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得到更多的收获,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有必要让学生产生“横看成岭侧成峰”的多角度的审视意识。语文知识的丰富性,就在于其在丰富内容之上,有着广阔想象空间。语文的复杂性,也就为语文思想的多元化提供了可能生存的土壤。语文教师在教学中的任务就是不断地拔高学生的思维,不断地开拓学生的成长空间,而这些都是建立在学生广阔的视野的基础之上的。
如,在《六国论》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把课文的内容进行扩展,从战国时期的历史背景出发,在教学中加入相关的历史资料,实现“文史结合”。如教师可以以“纵横捭阖”为教学起点,从苏秦、张仪、鬼谷子这些著名的历史人物着手,加入一些人物的传奇故事,让学生对战国时期的背景和人物生存状态有更多的认识,这也有助于学生对文本的认识。而在增加学生认知范围的情况下,也可以让学生对“纵”与“横”发表自己的看法。如,再引入刘向的《战国策序》:“苏秦为从,张仪为横,横则秦帝,从则楚王,所在国重,所去国轻。”这段文字,让学生对“所在国重,所去国轻”的观点进行判断,从“爱国”的角度出发,这样的观念是否过于个人主义?或者说这样的观点,是否符合人才流动的规律?通过这样的多种资料综合,让学生在相同的资料中,找到不同的看法。
二、联系实际,引发学生进行思考
高中学生由于生活经历有限,再加上学习压力较为沉重,所以在学习中较少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只把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专注于课本知识。这对学生的成长是极为不利的,无论是素质教育,还是应试教育,都必须要让学生开阔视野,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学校,在生活中学到更多的知识。正所谓“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这是一个读书人应该具备的基本品质。所以,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积极地引导学生将视线转向课堂之外,联系实际,寻找新的知识点。这一点,教师也不必刻意地要把课堂变成一个社会性的课堂,而是说在教学中根据教学的内容进行引申,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不断地扩大学生的视野。
如,在《拿来主义》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将时空往前推移,让学生看看当前我国文化的生存状态,让学生思考当前我们对外来文化的态度是否科学合理,是否理性。鲁迅尖锐的观点,在当前社会中仍有积极的意义,在对待文化的态度上,我们是否坚持了“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思想核心?教师通过这样的提问,让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的相关文化现象,如麦当劳和肯德基在中国的流行,是否意味着我们的消费文化被侵略,而这样的文化介入对我国的消费文化和消费心理是否有消极的影响?笔者在教学中,就有学生提出这样的一个观点:“正是快餐文化的引入,导致现在的人心理浮躁,急功近利。”而与此同时,也有同学提出不同意见,说:“文化是无国界的,文化的传播没有对错之分,快餐文化的介入,并不是现代人急功近利的直接原因,现代人的急功近利是受拜金主义的影响。”在这样的教学引导之下,学生可以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进行反思,可以引发学生进行不断的思考,让学生在辩论中,发现更多的问题,并在其中不断地进行总结,并对自己的思想观念进行调整和更新。
此外,教师也可以通过联系实际发生的事情,让学生在写作教学中有更多的收获。毕竟现在高中学生的作文存在模式化、空洞化的倾向,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学生写作过于感性,没有对自己感受到的实际生活进行观察,没有在寻常的事件中找到自己的新观点。而这样的联系实际,可能会有效地引导学生对常规事物进行思考,并得到新的看法。
三、结束语
教育就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发现、不断进步的过程。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不断地放开视野,不断地进行探索,在学习中有更多的发现。学生只有在更丰富的知识空间中,才能取得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何伟玲.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策略[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2.费洪珍.语文课堂个性化教学初探[J].吉林教育.2010年01期.
关键词:高中语文 新视野 新发现
语文以语言教育为基础,而语言是人们发展过程中必须掌握的基本交流工具,因此这就决定了语文教育具备人性化功能的特点。所以,从总体上看,语文教育具有了促进人的发展的特殊本质,语文教育就是人的发展教育。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拓展学生的视野,让学生有新的发现,新的收获,这样才能真正地实现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多角度审视语文教育,从学生的生理、心理、社会等诸多因素出发,对学生进行教学引导,在教学内容上尽可能地扩大空间,在教学上尽可能采用多种教学手段。高中语文教师要让学生在新视野中,有新发现,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横看成岭侧成峰,多角度激发学生想象力
我们说要对语文教学进行丰富化,并不是说要把语文教育人为地复杂化,而是说在教学中尽可能地拓宽學生的视野,让学生在更多的知识信息中进行选择、吸收和消化。而且语文本身的特性,就决定了语文教育本身就是个复杂的综合体。为了探求语文知识,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得到更多的收获,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有必要让学生产生“横看成岭侧成峰”的多角度的审视意识。语文知识的丰富性,就在于其在丰富内容之上,有着广阔想象空间。语文的复杂性,也就为语文思想的多元化提供了可能生存的土壤。语文教师在教学中的任务就是不断地拔高学生的思维,不断地开拓学生的成长空间,而这些都是建立在学生广阔的视野的基础之上的。
如,在《六国论》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把课文的内容进行扩展,从战国时期的历史背景出发,在教学中加入相关的历史资料,实现“文史结合”。如教师可以以“纵横捭阖”为教学起点,从苏秦、张仪、鬼谷子这些著名的历史人物着手,加入一些人物的传奇故事,让学生对战国时期的背景和人物生存状态有更多的认识,这也有助于学生对文本的认识。而在增加学生认知范围的情况下,也可以让学生对“纵”与“横”发表自己的看法。如,再引入刘向的《战国策序》:“苏秦为从,张仪为横,横则秦帝,从则楚王,所在国重,所去国轻。”这段文字,让学生对“所在国重,所去国轻”的观点进行判断,从“爱国”的角度出发,这样的观念是否过于个人主义?或者说这样的观点,是否符合人才流动的规律?通过这样的多种资料综合,让学生在相同的资料中,找到不同的看法。
二、联系实际,引发学生进行思考
高中学生由于生活经历有限,再加上学习压力较为沉重,所以在学习中较少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只把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专注于课本知识。这对学生的成长是极为不利的,无论是素质教育,还是应试教育,都必须要让学生开阔视野,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学校,在生活中学到更多的知识。正所谓“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这是一个读书人应该具备的基本品质。所以,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积极地引导学生将视线转向课堂之外,联系实际,寻找新的知识点。这一点,教师也不必刻意地要把课堂变成一个社会性的课堂,而是说在教学中根据教学的内容进行引申,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不断地扩大学生的视野。
如,在《拿来主义》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将时空往前推移,让学生看看当前我国文化的生存状态,让学生思考当前我们对外来文化的态度是否科学合理,是否理性。鲁迅尖锐的观点,在当前社会中仍有积极的意义,在对待文化的态度上,我们是否坚持了“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思想核心?教师通过这样的提问,让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的相关文化现象,如麦当劳和肯德基在中国的流行,是否意味着我们的消费文化被侵略,而这样的文化介入对我国的消费文化和消费心理是否有消极的影响?笔者在教学中,就有学生提出这样的一个观点:“正是快餐文化的引入,导致现在的人心理浮躁,急功近利。”而与此同时,也有同学提出不同意见,说:“文化是无国界的,文化的传播没有对错之分,快餐文化的介入,并不是现代人急功近利的直接原因,现代人的急功近利是受拜金主义的影响。”在这样的教学引导之下,学生可以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进行反思,可以引发学生进行不断的思考,让学生在辩论中,发现更多的问题,并在其中不断地进行总结,并对自己的思想观念进行调整和更新。
此外,教师也可以通过联系实际发生的事情,让学生在写作教学中有更多的收获。毕竟现在高中学生的作文存在模式化、空洞化的倾向,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学生写作过于感性,没有对自己感受到的实际生活进行观察,没有在寻常的事件中找到自己的新观点。而这样的联系实际,可能会有效地引导学生对常规事物进行思考,并得到新的看法。
三、结束语
教育就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发现、不断进步的过程。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不断地放开视野,不断地进行探索,在学习中有更多的发现。学生只有在更丰富的知识空间中,才能取得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何伟玲.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策略[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2.费洪珍.语文课堂个性化教学初探[J].吉林教育.2010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