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血过程中发生非标量的原因分析

来源 :临床输血与检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10745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预防和控制非标量的产生,减少血液报废,笔者对本站2004年1月~2005年6月采血车无偿献血15317人次中发生非标量的168例进行统计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其他文献
HBsAg是乙肝病毒感染的最主要病原标记和直接证据之一.目前临床常规检测HBsAg主要采用ELISA法,但是由于酶活力的变化及操作误差,利用传统的结果判断标准(cut off值法),对于低
采供血业务信息的质量管理是血站全面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业务数据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各项工作的决策和发展;数据档案的完善安全是血站发展的基础。笔者结合几年来血站业
自1998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的实施以及对无偿献血的大力宣传,公民献血意识及热情逐年提高,人们逐渐认识到无偿献血才是解决临床用血和提高血液质量的唯一途径.为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是临床诊断肝功能的指标之一,也是国家和部队献血相关规定中献血者健康检查的必检项目之一。笔者对驻地部队无偿献血者进行HBsAg、抗-HCV、抗-HIV、ALT和
血型鉴定是无偿献血者献血前必做的检验项目,由于受室外工作环境、温度等因素的影响,初筛血型定型错误不可避免.笔者调查了30 467名无偿献血者初筛血型报告,发现有244例定型
近年来。随着我国法治化制度建设的不断加强。公民的法律意识的快速提高,医患纠纷呈上升趋势。目前输血纠纷已成为血站、医院与受血者之间的主要医患纠纷,其中输血相关丙型肝炎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颁布实施以来,无偿献血工作迈上了新台阶。上海市流动采血车的采血工作量逐步增加,计划无偿献血任务逐年减少。为促进无偿献血工作持续健康发展,减少血
自1985年首例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peripheral blood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PBSCT)治疗急性白血病(AML)患者获得成功以来,PBSCT的发展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已成为治疗恶性血
现代输血中,成分输血特别是红细胞成分的输注占有重要地位.自本院推广成分输血以来,笔者对2002年3月~2004年1月的尿毒症透析患者进行了120例次的红细胞成分为主的输血,现将结
肿瘤患者感染革兰阴性杆菌的机会较多,其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的主要机制是产β-内酰胺酶(B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