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护理干预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所产生的影响。 方法:对我院接收的8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将患者分组为对照组和干预组两组患者,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干预组使用早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 结果:干预组Fugl-Meyer评定状况达到Ⅴ的17例,占42.5%,高于对照组18.8%,达到Ⅳ的干预组14例,占35.0%,优于对照组6.1%。 结论:在对两组患者进行护理后,干预组的临床生活质量变化比较大,患者的运动恢复能力对比对照组要优秀,因此该方式能够对患者的生存质量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早期护理干预; 改善生存质量; 影响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5-0207-02
暴力和冲击会导致患者发生颅脑损伤(head injury),临床中患者的致病原因多是因为交通事故、工伤等[1]。此次我院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使用早期护理干预的方式来进行护理,探讨其临床护理效果,现有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集本院收治入院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80例,其中男51例,女29例,年龄18~39岁,平均(28.0±7.1)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0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本院收治的8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实施急诊抢救,第一时间进行气管插管,建立呼吸道,保证呼吸顺畅,同时给予骨折部位包扎固定,止血等急救措施,建立静脉通道给予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符合手术条件的患者立即进行手术治疗。
1.3 护理方法
1.3.1 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临床中对已经确诊的患者采取头高脚低的平卧体位,为患者建立静脉通道,及时补液。为患者进行身体清洁和护理,定时的翻身拍背。患者临床中会有体温上升的情况,需要密切留意,及时的通知医生,防止脑水肿。
1.3.2 干预组 对照组除了进行基础护理外,还有早期护理干预。
(1) 呼吸道护理 将患者的头部垫高,使用平卧体位,将头部侧偏,避免被呕吐堵塞气道。头高脚低能够帮助患者静脉回流,改善颅内压,给患者提供较好的手术条件[2]。
(2) 建立静脉通道 颅脑损伤早期,患者的生命体征波动较大,需要对患者快速建立静脉通道,及时的进行输液,防止脱水,控制血容量[3]。(3) 消化道护理 由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昏迷时间均在12 h以上,因此为维持身体基本所需除了进行补液外,在对昏迷72 h以上患者还应给予鼻饲胃管。应给予易消化的流质食物,如低脂肪、高蛋白、高热量等食物,每4 h胃管注入1次[4]。
(4) 心理护理:患者进入医院接受治疗,护理人员应该积极主动的为患者进行接待,和患者进行交谈,询问患者的病情和基本情况,这样能够为护理提供参考,如果患者处于昏迷状态,应该和患者的家属进行交谈,安抚家属的情绪,护理人员的思考角度应该是以家属的角度来思考,因为家属的心理情绪波动和询问都是正常的,护理人员必须要有耐心,为患者进行解答。护理人员尽可能的以家属的角度来思考,获取家属信任。为患者及其家属提供一些健康知识能够对病情稳定的患者提供比较好的护理基础,对于手术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也能够有足够的了解,在进行健康宣教的时候,应该对患者的文化程度和年龄进行了解,针对性的进行[5]。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GCS预后评价:
干预组GCS预后评价状况达到5分的9例,占22.5%,优于对照组5.0%;达到4分轻度残疾患者为14例,占35.0%,优于对照组12.5%,干预组无一例死亡病例,优于对照组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GCS评分状况比较 例(%)
组别5分4分3分2分1分
干预组(n=40)9(22.5)14(35.0)9(22.5)8(20.0)0
对照组(n=40)7(17.5)9(22.5)12(30.0)10(25.0)2(5.0)
2.2 Fugl-Meyer评定状况:
出院时干预组Fugl-Meyer评定状况达到Ⅴ的17例,占42.5%,高于对照组18.8%,达到Ⅳ的干预组14例,占35.0%,优于对照组6.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出院Fugl-Meyer评定状况比较 例
组别ⅠⅡⅢⅣⅤ
干预组(n=40)2251417
对照组(n=38)387119
3 讨论
颅脑损伤临床中比较普遍,患者一旦出现该类疾病,其生命受到威胁,该疾病的死亡率非常高。我国在上世纪的60年代就已经有了"急性闭合性路脑损伤的分型"标准,对患者的昏迷情况和生命体征进行分型为轻、中、重三型[6],重型的患者临床中死亡率超过了70%,所以必须要对其引起重视。医务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时候,需要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以此为前提进行治疗,而患者自身的病情变化也是比较快,这也是其死亡率较高的一个原因。所以,早期的护理干预是为患者积极的治疗争取时间,对患者的外伤进行评估是非常重要,了解患者的损伤情况和脏器损伤情况,把握好患者的生命体征,这样才能够针对性的处理,避免感染和并发症[7]。
在为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生活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恢复,患者生活质量有了明显的提升,临床中死亡率和致残率也有所改善,因此对于患者的恢复而言,早期护理干预是非常好的方式[8],临床中可以广泛的使用。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护理的时候,需要注意自身能力的提升,用更好的护理服务来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 董春燕.重型颅脑损伤临床护理分析[J].中国民族民间醫药杂志,2013,17(9):127.
[2] 韩艳会.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呼吸道的护理[J].内蒙古中医药,2013,23(8):165-166.
[3] 安静,王毓,韩博.90例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偏瘫患者行早期康复的护理观察[J].黑龙江医学,2013,9(9):844-845.
[4] 赵春玲.重型颅脑损伤急诊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观察[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3,4(8):271-273.
[5] 王素霞.优质护理模式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开颅术后综合生存质量的影响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3,26(9):149-151.
[6] 谢文芝.早期护理干预对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生存质量的作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9):66-67.
[7] 柴士花.53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2(6):105-106.
[8] 张亚丽.重型颅脑损伤的观察及护理[J].健康大视野:医学版,2013,3(3):220.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早期护理干预; 改善生存质量; 影响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5-0207-02
暴力和冲击会导致患者发生颅脑损伤(head injury),临床中患者的致病原因多是因为交通事故、工伤等[1]。此次我院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使用早期护理干预的方式来进行护理,探讨其临床护理效果,现有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集本院收治入院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80例,其中男51例,女29例,年龄18~39岁,平均(28.0±7.1)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0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本院收治的8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实施急诊抢救,第一时间进行气管插管,建立呼吸道,保证呼吸顺畅,同时给予骨折部位包扎固定,止血等急救措施,建立静脉通道给予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符合手术条件的患者立即进行手术治疗。
1.3 护理方法
1.3.1 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临床中对已经确诊的患者采取头高脚低的平卧体位,为患者建立静脉通道,及时补液。为患者进行身体清洁和护理,定时的翻身拍背。患者临床中会有体温上升的情况,需要密切留意,及时的通知医生,防止脑水肿。
1.3.2 干预组 对照组除了进行基础护理外,还有早期护理干预。
(1) 呼吸道护理 将患者的头部垫高,使用平卧体位,将头部侧偏,避免被呕吐堵塞气道。头高脚低能够帮助患者静脉回流,改善颅内压,给患者提供较好的手术条件[2]。
(2) 建立静脉通道 颅脑损伤早期,患者的生命体征波动较大,需要对患者快速建立静脉通道,及时的进行输液,防止脱水,控制血容量[3]。(3) 消化道护理 由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昏迷时间均在12 h以上,因此为维持身体基本所需除了进行补液外,在对昏迷72 h以上患者还应给予鼻饲胃管。应给予易消化的流质食物,如低脂肪、高蛋白、高热量等食物,每4 h胃管注入1次[4]。
(4) 心理护理:患者进入医院接受治疗,护理人员应该积极主动的为患者进行接待,和患者进行交谈,询问患者的病情和基本情况,这样能够为护理提供参考,如果患者处于昏迷状态,应该和患者的家属进行交谈,安抚家属的情绪,护理人员的思考角度应该是以家属的角度来思考,因为家属的心理情绪波动和询问都是正常的,护理人员必须要有耐心,为患者进行解答。护理人员尽可能的以家属的角度来思考,获取家属信任。为患者及其家属提供一些健康知识能够对病情稳定的患者提供比较好的护理基础,对于手术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也能够有足够的了解,在进行健康宣教的时候,应该对患者的文化程度和年龄进行了解,针对性的进行[5]。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GCS预后评价:
干预组GCS预后评价状况达到5分的9例,占22.5%,优于对照组5.0%;达到4分轻度残疾患者为14例,占35.0%,优于对照组12.5%,干预组无一例死亡病例,优于对照组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GCS评分状况比较 例(%)
组别5分4分3分2分1分
干预组(n=40)9(22.5)14(35.0)9(22.5)8(20.0)0
对照组(n=40)7(17.5)9(22.5)12(30.0)10(25.0)2(5.0)
2.2 Fugl-Meyer评定状况:
出院时干预组Fugl-Meyer评定状况达到Ⅴ的17例,占42.5%,高于对照组18.8%,达到Ⅳ的干预组14例,占35.0%,优于对照组6.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出院Fugl-Meyer评定状况比较 例
组别ⅠⅡⅢⅣⅤ
干预组(n=40)2251417
对照组(n=38)387119
3 讨论
颅脑损伤临床中比较普遍,患者一旦出现该类疾病,其生命受到威胁,该疾病的死亡率非常高。我国在上世纪的60年代就已经有了"急性闭合性路脑损伤的分型"标准,对患者的昏迷情况和生命体征进行分型为轻、中、重三型[6],重型的患者临床中死亡率超过了70%,所以必须要对其引起重视。医务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时候,需要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以此为前提进行治疗,而患者自身的病情变化也是比较快,这也是其死亡率较高的一个原因。所以,早期的护理干预是为患者积极的治疗争取时间,对患者的外伤进行评估是非常重要,了解患者的损伤情况和脏器损伤情况,把握好患者的生命体征,这样才能够针对性的处理,避免感染和并发症[7]。
在为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生活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恢复,患者生活质量有了明显的提升,临床中死亡率和致残率也有所改善,因此对于患者的恢复而言,早期护理干预是非常好的方式[8],临床中可以广泛的使用。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护理的时候,需要注意自身能力的提升,用更好的护理服务来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 董春燕.重型颅脑损伤临床护理分析[J].中国民族民间醫药杂志,2013,17(9):127.
[2] 韩艳会.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呼吸道的护理[J].内蒙古中医药,2013,23(8):165-166.
[3] 安静,王毓,韩博.90例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偏瘫患者行早期康复的护理观察[J].黑龙江医学,2013,9(9):844-845.
[4] 赵春玲.重型颅脑损伤急诊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观察[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3,4(8):271-273.
[5] 王素霞.优质护理模式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开颅术后综合生存质量的影响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3,26(9):149-151.
[6] 谢文芝.早期护理干预对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生存质量的作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9):66-67.
[7] 柴士花.53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2(6):105-106.
[8] 张亚丽.重型颅脑损伤的观察及护理[J].健康大视野:医学版,2013,3(3):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