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语文训练必须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和国情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和国情教育必须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渗透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健康的审美观和高尚的爱国主义精神,提高社会主义觉悟。”有人说,语文是语言的艺术,教学是对人的艺术,语文教育更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艺术,它的博大精深在于它的最终目的绝不仅仅是看书写字,它更应是贯穿学生全部生活中的生存能力的培养和对事物审美鉴赏能力的塑造,对学生品质、意志、修养的熏陶。其中的作文教学既是作文知识的传授,又可以是语言艺术的演示,同时亦是渗透思品教育的载体。其丰富的词汇、生动的语句、广博的内容、真切的情感,能够深深地吸引学生,感染学生,使学生听之悦耳,品之悦心,思之悦神……此时抓住这一契机,根据所教内容和特点,别出心裁不着痕迹地对学生实施思想教育,定使学生铭刻于心。下面,笔者以爱国主义教育和远大理想教育为例谈谈初中作文教学中的思想教育。
一、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写作
爱国主义教育不管在何时何地都是思想品德教育的核心,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种思想意识的侵蚀,拜金主义思想正不断抬头。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思想正不断淡化——面对如此情况,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是痛心疾首的,但是強行向学生灌输爱国思想是否能达到自己的目的呢?显然是不行的,弄不好反而适得其反。而通过一系列的作文活动却能很好的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熏陶。
例如:在庆国庆60周年活动中,学校为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制作反映“家庭大变化、家乡大变化、祖国大变化”的展板,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内部动机,使学生切实从中受到教育。我们抓住契机,让学生配合图片,搜集资料写作文,并向学生表明:写好了将作为展板内容在全校展出。学生知道写好了有用,内部动机充分调动起来,在情感的激励下,他们满怀信心的去查找资料,请教老师,请教家长,了解中国社会六十年来的巨大变化。变要我说为我要说,要我写为我要写,要我做为我要做。用稚嫩生动的语言去表达自己对共和国六十年沧桑巨变的认识,表达对祖国母亲的热爱。有许多同学写出了《我与爷爷比童年》、《我家三次搬新房》、《祖国在我心中》等文章。学生在文中写到:“60多年过去了,在这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草房变楼房,农村象城市,城市象花园,越来越漂亮。看一看我们身上穿的衣裳,餐桌上的饭菜,装饰的新房……从衣食住行到生老病死,从城市建设到农村发展,无一不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国人民终于站起来了!”有一位同学竟将作文题目定为《昨天、今天、明天》,表达了对历史的认识及对美好未来的憧憬。文中写到:“中国在过去的60多年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主义新中国改变了旧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人民当家做主,民族富强团结,国民经济欣欣向荣,能源生产蒸蒸日上,科技事业突飞猛进,文化事业繁荣兴旺,改革开放更使祖国如虎添翼,使人民走上了富裕之路。这一切的一切,是任何时代都不能相比的。我爱心中的祖国。是它给了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让我们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在平坦的操场上运动嬉戏,在internet网上浏览冲浪。有这样优越的条件,怎能不让我们奋发图强?我为成长在祖国的怀抱而骄傲,为自己的祖国而自豪!回首往事,展往未来,有党的英明领导,有中华民族的勤劳勇敢,我们今后的生活会更美好,花更红,水更清,天更蓝。我为祖国而自豪,祖国在我心中。”有一位同学在10月份的一篇日记中写道:爷爷告诉我,中国60年的变化是巨大的,爸爸说,家乡十几年来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我相信他们的话,因为我家这几年的变化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还有的同学在“祖国在我心中”演讲时谈感受说:“我虽然没有经历过祖国60年的变化,但我能从爷爷谈起1960年和谈起今天的不同表情中,体会到这是一个多么了不起的变化。同学们,为了将来能够在对我们的孩子们谈起中国下一个60年时,也能无比自豪。
文如其人,言为心声,学生在这样的状态下写文章,有话可说、有话可写;文章不是无情物,学生通过写作文,激起了对祖国变化的赞叹和对祖国母亲的热爱。
二、在作文活动中贯彻崇高而远大的理想教育
“志当存高远。”三国时,诸葛亮在留给其后代子孙的著作中写下了这句话,的确,大千世界,浩浩尘寰,庸庸碌碌过一生的人不计其数,然而久经磨砥、矢志不渝,最终问鼎胜利女神宝冠的人也为数不少,这固然与他们个人的勤奋与努力息息相关,但每个成功者的历史上都书写着他们立志的高与远。
嵇康曾说过:人无志,非人也。张载也曾说过:人若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无成,正因为有了这些名人的榜样,于是人们在孩子幼小时就培养他们“立长志,立远志”的性情,他们在经历风风雨雨之后懂得:人的一生要在漫长中度过,犹如黑夜行船,一个最远最亮的航标灯是最好的指导者,有了它们,你才会乘风破浪前时,而不至在黑夜中迷失方向,人的一生又如在困苦中度过,犹如攀登山峰,有人志在半山坡,有人则更钟情于山顶的风景,其最终呢?“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归属于谁自然尽在不言中。的确,并非所有的大志都能如人所愿地实现,不过试想一下,一个人连立志的念头都没有,他又怎么能摘到果实呢?如果你确实渴望过果实,即使没有成功,也会说我曾经为此努力过。
现在有的学生学习劲头不足,究其原因,也许复杂多样,但没有崇高的理想和远大的志向无论如何也应算是其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没有追求,没有为理想而奋斗的意志、品质,必然会混天度日,碌碌无为地生活着。因此,如何帮助学生树理想,定目标,是关系到怎样增强学生的学习欲望,怎样使学生提高进取意识的重大问题。
于是每到我在新接手初一时,在学生进校伊始我都会在理想教育上大做文章。在作文活动中举行各种理想教育的活动,如阅览名人传记;和师长口头交流我长大了想干什么;办一份以“我的理想”为主题的手抄报;举办“我的理想”演讲比赛……再汇总自己的所有资料写一篇以“理想“为话题的作文。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认识到树立远大的理想是一个人成才的前提;认识到每个人都应该树立起远大的理想;认识到理想离自己并不遥远;也认识到在实现理想的路途中并不是一番风顺的,只有克服困难不停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理想的彼岸。
一、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写作
爱国主义教育不管在何时何地都是思想品德教育的核心,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种思想意识的侵蚀,拜金主义思想正不断抬头。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思想正不断淡化——面对如此情况,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是痛心疾首的,但是強行向学生灌输爱国思想是否能达到自己的目的呢?显然是不行的,弄不好反而适得其反。而通过一系列的作文活动却能很好的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熏陶。
例如:在庆国庆60周年活动中,学校为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制作反映“家庭大变化、家乡大变化、祖国大变化”的展板,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内部动机,使学生切实从中受到教育。我们抓住契机,让学生配合图片,搜集资料写作文,并向学生表明:写好了将作为展板内容在全校展出。学生知道写好了有用,内部动机充分调动起来,在情感的激励下,他们满怀信心的去查找资料,请教老师,请教家长,了解中国社会六十年来的巨大变化。变要我说为我要说,要我写为我要写,要我做为我要做。用稚嫩生动的语言去表达自己对共和国六十年沧桑巨变的认识,表达对祖国母亲的热爱。有许多同学写出了《我与爷爷比童年》、《我家三次搬新房》、《祖国在我心中》等文章。学生在文中写到:“60多年过去了,在这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草房变楼房,农村象城市,城市象花园,越来越漂亮。看一看我们身上穿的衣裳,餐桌上的饭菜,装饰的新房……从衣食住行到生老病死,从城市建设到农村发展,无一不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国人民终于站起来了!”有一位同学竟将作文题目定为《昨天、今天、明天》,表达了对历史的认识及对美好未来的憧憬。文中写到:“中国在过去的60多年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主义新中国改变了旧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人民当家做主,民族富强团结,国民经济欣欣向荣,能源生产蒸蒸日上,科技事业突飞猛进,文化事业繁荣兴旺,改革开放更使祖国如虎添翼,使人民走上了富裕之路。这一切的一切,是任何时代都不能相比的。我爱心中的祖国。是它给了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让我们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在平坦的操场上运动嬉戏,在internet网上浏览冲浪。有这样优越的条件,怎能不让我们奋发图强?我为成长在祖国的怀抱而骄傲,为自己的祖国而自豪!回首往事,展往未来,有党的英明领导,有中华民族的勤劳勇敢,我们今后的生活会更美好,花更红,水更清,天更蓝。我为祖国而自豪,祖国在我心中。”有一位同学在10月份的一篇日记中写道:爷爷告诉我,中国60年的变化是巨大的,爸爸说,家乡十几年来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我相信他们的话,因为我家这几年的变化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还有的同学在“祖国在我心中”演讲时谈感受说:“我虽然没有经历过祖国60年的变化,但我能从爷爷谈起1960年和谈起今天的不同表情中,体会到这是一个多么了不起的变化。同学们,为了将来能够在对我们的孩子们谈起中国下一个60年时,也能无比自豪。
文如其人,言为心声,学生在这样的状态下写文章,有话可说、有话可写;文章不是无情物,学生通过写作文,激起了对祖国变化的赞叹和对祖国母亲的热爱。
二、在作文活动中贯彻崇高而远大的理想教育
“志当存高远。”三国时,诸葛亮在留给其后代子孙的著作中写下了这句话,的确,大千世界,浩浩尘寰,庸庸碌碌过一生的人不计其数,然而久经磨砥、矢志不渝,最终问鼎胜利女神宝冠的人也为数不少,这固然与他们个人的勤奋与努力息息相关,但每个成功者的历史上都书写着他们立志的高与远。
嵇康曾说过:人无志,非人也。张载也曾说过:人若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无成,正因为有了这些名人的榜样,于是人们在孩子幼小时就培养他们“立长志,立远志”的性情,他们在经历风风雨雨之后懂得:人的一生要在漫长中度过,犹如黑夜行船,一个最远最亮的航标灯是最好的指导者,有了它们,你才会乘风破浪前时,而不至在黑夜中迷失方向,人的一生又如在困苦中度过,犹如攀登山峰,有人志在半山坡,有人则更钟情于山顶的风景,其最终呢?“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归属于谁自然尽在不言中。的确,并非所有的大志都能如人所愿地实现,不过试想一下,一个人连立志的念头都没有,他又怎么能摘到果实呢?如果你确实渴望过果实,即使没有成功,也会说我曾经为此努力过。
现在有的学生学习劲头不足,究其原因,也许复杂多样,但没有崇高的理想和远大的志向无论如何也应算是其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没有追求,没有为理想而奋斗的意志、品质,必然会混天度日,碌碌无为地生活着。因此,如何帮助学生树理想,定目标,是关系到怎样增强学生的学习欲望,怎样使学生提高进取意识的重大问题。
于是每到我在新接手初一时,在学生进校伊始我都会在理想教育上大做文章。在作文活动中举行各种理想教育的活动,如阅览名人传记;和师长口头交流我长大了想干什么;办一份以“我的理想”为主题的手抄报;举办“我的理想”演讲比赛……再汇总自己的所有资料写一篇以“理想“为话题的作文。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认识到树立远大的理想是一个人成才的前提;认识到每个人都应该树立起远大的理想;认识到理想离自己并不遥远;也认识到在实现理想的路途中并不是一番风顺的,只有克服困难不停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理想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