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药学教学内容理论性较强,教学方法相对单一,适时适度引用一些中药典故和古诗词等趣话杂谈,可缓解学生紧张状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传承文化美德,加深记忆。
[关键词]中药学;典故;古文学;体会
中药学内容丰富,但由于侧重于性味归经、功效、治证等理论性知识的介绍,课堂教学往往显得乏味、刻板,学生学习起来也比较困难、枯燥。因此在中药教学中,适时适度地介绍一些中药典故、和药物相关文学、用药案例等则可以打破沉闷紧张的学习气氛,让学生的思维变得活跃起来,从而激发更高的学习热情,对该药物理解记忆更加深刻。现介绍体会如下。
1 趣话药名由来,激发学习兴趣
中药品种成千上万,药物名称也是花、叶、草、根、动物、矿物等等包罗甚广。其中有些药物的药名听起来不但非常优美,而且耐人寻味。殊不知,这些有趣的药名背后,往往蕴涵着一些深刻的寓意。教师在介绍某些药物时,如果通过故事介绍药名,就会使学生产生悬念,进而对此药物产生学习兴趣,印象深刻。比如补骨脂,具有补益骨髓的作用,补骨脂治病,有这样一个故事。唐朝元和年间,75岁高龄的郑相国出任海南节度使,那里雨水充足,空气潮湿,因水土不服而患上阳气衰绝之症。他服用了许多种壮阳药物,丝毫不见好转。元和七年,来自河陵国舶主李摩诃知道郑相国病情后,便主动到郑处传授补骨脂治此病的方法。七八天后,郑渐觉精神好转,又过了半月,竟然众疾皆除,体健如初。郑离开海南,将此方传授他人。自己常服,得享高龄。其实,这正是补骨脂一药温肾壮阳功效的充分体现。随着药物名称和作用特点的介绍,教师可进一步解释关于补骨脂的诸多功效。如《药性论》载:补骨脂“主男子腰疼,膝冷囊湿,逐诸冷痹顽,止小便利,腹中冷。”《开宝本草》记载:补骨脂“主五劳七伤,风虚冷,骨髓伤败,肾冷精流及妇人血气坠胎。”教师通过这种方式把药物介绍给学生,不但使学生懂得了药名的来历,而且引发学生学习兴趣,为药物的理论学习奠定基础。
2 突出药物特点,加深记忆
中药种类繁多,容易忘记,更容易混淆。为了掌握所学知识,除了系统归纳、总结,加强记忆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学习技巧也是辅助识记的一种方法。许多的中药典故都突出了药物的某些主要作用。比如仙鹤草有较强的止血作用,为了突出这种功能,可以在讲解完这个功效后,给学生引入典故。传说古有两个秀才进京赶考,由于行途劳热,一个流起了鼻血,山野之中无医无药,二人非常焦急,正在此时,一只白鹤衔草飞来,流鼻血的秀才把草放入口中咀嚼,不多时,鼻血竟止住了,为感谢白鹤送药之情,秀才便称此草为仙鹤草。通过典故引入,可强化学生对某些药物的突出作用的记忆,有时甚至是终身的记忆。
3 传承古代文化,陶冶性情
中药学源自于古人的劳动实践,与中国古代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一些中药的应用史,常常内寄着深厚的古代文化底蕴。夏秋之交,花事寂寥,但有一种呈蓝紫色,或呈黄绿色,或呈紫红色的花,在两两成对的绿叶间和茎梗上绽放,这便是著名的高山花卉——龙胆草。它和杜鹃、报春合称为我国“三大天然名花”,有诗赞誉其“不卧龙宫卧山林,一样青光若照人。可爱峰恋三俏妹,陵游开处振金铃。”李时珍说,“龙胆,相火寄在肝胆,有泻无补,故龙胆益肝胆之气,正以其能泻肝胆之热也。”诸如此类,学生既能在诗情画意的氛围中,感受古文学的美,又能抓住药物特性,加深对药物主要作用的记忆,可谓一举两得。
4 弘扬传统美德,美化心灵
中药趣话是我国几千年来民族文化的结晶,不但联系了生活实例便于临床使用,而且深寓中华传统美德于其中,使学习者心灵产生共鸣。有一种植物,治疗妇女病有奇效,人们称之为益母草。民间对其来历有这样一段传说:很久以前,有一位张氏妇女,她身边有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张氏生儿子的时候,留下瘀血腹痛之疾,一直未能治愈。儿子整天上山打柴换钱为母亲治病,但不见好转。有一天,外地来了一位郎中,说他有一方可治。儿子说,不论多少钱也要给母亲治病。郎中明知他拿不出钱,但念他一片孝心,就在太阳将要落山的时候,肩扛锄头,身背药篓,悄悄进山了。张氏儿子尾随其后,他见郎中挖的草药,叶呈手掌状,开淡红色小花,知道那是自己上山砍柴常见的野草。于是,他采了这种草,煎汤给母亲喝,不过几日,母亲的病竟渐渐好了起来。后来,人们就叫这种草为益母草。后来人们把益母草的药效编成歌:“益母草,味辛甘,诸阴悉入性微寒,既可安胎又利产,行血养血是当然。化恶毒,疗疔疮,消除浮肿效尤良,头风血虚目疾治,隐疹发痒先煎汤。”如此等等,学生在学习中药过程中不但掌握了药物的应用知识,而且会受到我国几千年来传统美德的熏陶,潜移默化中受到更深的教育。
在中药学教学中运用一些趣味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在掌握药物的主要内容之余了解到我国传统中药知识的丰富和历史的悠久,以及由此而生的中药文化,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珍惜现有学习机会,以便将来更好地为人类健康事业服务。
[关键词]中药学;典故;古文学;体会
中药学内容丰富,但由于侧重于性味归经、功效、治证等理论性知识的介绍,课堂教学往往显得乏味、刻板,学生学习起来也比较困难、枯燥。因此在中药教学中,适时适度地介绍一些中药典故、和药物相关文学、用药案例等则可以打破沉闷紧张的学习气氛,让学生的思维变得活跃起来,从而激发更高的学习热情,对该药物理解记忆更加深刻。现介绍体会如下。
1 趣话药名由来,激发学习兴趣
中药品种成千上万,药物名称也是花、叶、草、根、动物、矿物等等包罗甚广。其中有些药物的药名听起来不但非常优美,而且耐人寻味。殊不知,这些有趣的药名背后,往往蕴涵着一些深刻的寓意。教师在介绍某些药物时,如果通过故事介绍药名,就会使学生产生悬念,进而对此药物产生学习兴趣,印象深刻。比如补骨脂,具有补益骨髓的作用,补骨脂治病,有这样一个故事。唐朝元和年间,75岁高龄的郑相国出任海南节度使,那里雨水充足,空气潮湿,因水土不服而患上阳气衰绝之症。他服用了许多种壮阳药物,丝毫不见好转。元和七年,来自河陵国舶主李摩诃知道郑相国病情后,便主动到郑处传授补骨脂治此病的方法。七八天后,郑渐觉精神好转,又过了半月,竟然众疾皆除,体健如初。郑离开海南,将此方传授他人。自己常服,得享高龄。其实,这正是补骨脂一药温肾壮阳功效的充分体现。随着药物名称和作用特点的介绍,教师可进一步解释关于补骨脂的诸多功效。如《药性论》载:补骨脂“主男子腰疼,膝冷囊湿,逐诸冷痹顽,止小便利,腹中冷。”《开宝本草》记载:补骨脂“主五劳七伤,风虚冷,骨髓伤败,肾冷精流及妇人血气坠胎。”教师通过这种方式把药物介绍给学生,不但使学生懂得了药名的来历,而且引发学生学习兴趣,为药物的理论学习奠定基础。
2 突出药物特点,加深记忆
中药种类繁多,容易忘记,更容易混淆。为了掌握所学知识,除了系统归纳、总结,加强记忆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学习技巧也是辅助识记的一种方法。许多的中药典故都突出了药物的某些主要作用。比如仙鹤草有较强的止血作用,为了突出这种功能,可以在讲解完这个功效后,给学生引入典故。传说古有两个秀才进京赶考,由于行途劳热,一个流起了鼻血,山野之中无医无药,二人非常焦急,正在此时,一只白鹤衔草飞来,流鼻血的秀才把草放入口中咀嚼,不多时,鼻血竟止住了,为感谢白鹤送药之情,秀才便称此草为仙鹤草。通过典故引入,可强化学生对某些药物的突出作用的记忆,有时甚至是终身的记忆。
3 传承古代文化,陶冶性情
中药学源自于古人的劳动实践,与中国古代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一些中药的应用史,常常内寄着深厚的古代文化底蕴。夏秋之交,花事寂寥,但有一种呈蓝紫色,或呈黄绿色,或呈紫红色的花,在两两成对的绿叶间和茎梗上绽放,这便是著名的高山花卉——龙胆草。它和杜鹃、报春合称为我国“三大天然名花”,有诗赞誉其“不卧龙宫卧山林,一样青光若照人。可爱峰恋三俏妹,陵游开处振金铃。”李时珍说,“龙胆,相火寄在肝胆,有泻无补,故龙胆益肝胆之气,正以其能泻肝胆之热也。”诸如此类,学生既能在诗情画意的氛围中,感受古文学的美,又能抓住药物特性,加深对药物主要作用的记忆,可谓一举两得。
4 弘扬传统美德,美化心灵
中药趣话是我国几千年来民族文化的结晶,不但联系了生活实例便于临床使用,而且深寓中华传统美德于其中,使学习者心灵产生共鸣。有一种植物,治疗妇女病有奇效,人们称之为益母草。民间对其来历有这样一段传说:很久以前,有一位张氏妇女,她身边有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张氏生儿子的时候,留下瘀血腹痛之疾,一直未能治愈。儿子整天上山打柴换钱为母亲治病,但不见好转。有一天,外地来了一位郎中,说他有一方可治。儿子说,不论多少钱也要给母亲治病。郎中明知他拿不出钱,但念他一片孝心,就在太阳将要落山的时候,肩扛锄头,身背药篓,悄悄进山了。张氏儿子尾随其后,他见郎中挖的草药,叶呈手掌状,开淡红色小花,知道那是自己上山砍柴常见的野草。于是,他采了这种草,煎汤给母亲喝,不过几日,母亲的病竟渐渐好了起来。后来,人们就叫这种草为益母草。后来人们把益母草的药效编成歌:“益母草,味辛甘,诸阴悉入性微寒,既可安胎又利产,行血养血是当然。化恶毒,疗疔疮,消除浮肿效尤良,头风血虚目疾治,隐疹发痒先煎汤。”如此等等,学生在学习中药过程中不但掌握了药物的应用知识,而且会受到我国几千年来传统美德的熏陶,潜移默化中受到更深的教育。
在中药学教学中运用一些趣味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在掌握药物的主要内容之余了解到我国传统中药知识的丰富和历史的悠久,以及由此而生的中药文化,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珍惜现有学习机会,以便将来更好地为人类健康事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