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说明当今的社会环境下,学校体育教学面临的形势、问题和日益发展起来的群众体育运动形成的鲜明对比,如何把二者融合在一起更好的为教育事业和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以及对体育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群众体育 学校体育 融合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2-0184-02
纵观当今世界,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十分注重教育的发展。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造就更多的高素质人才,为国家民族的发展注入更加强劲的发展动力。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虽然经济总量居世界前列,但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排在第一百几十位,是属于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我们国家如果不能在教育上有所突破,就意味着我国将很难缩小与发展国家的差距。也就难以实现中华民族强国的梦想,在这种形势下,在新的世纪,开始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可以说课改势在必行,它是形势发展的需要。在这几年当中,体育课程改革使广大体育教师对健康教育教材定位的思考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改革后的体育与健康课程,从体育扩展到体育与健康,内涵扩大了,增加了增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健康教育内容,把有关身体发育、增进健康的基本知识和方法都纳入一本教材,在实践中取得了巨大的成果。但是课堂体育对有些学生的吸引力并不是很大,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方面由于应试教育下学生家长还是重视智育而轻视体育,学生的课业负担重,很少参与体育活动,也没有时间去参与体育活动,时间一长体育锻炼变得可有可无,体育课在学生心目中也就不占有重要地位。
另一方面,各地方为了促进学生多参加体育活动,在中学升高中的考试中增加了体育学科的考试内容,可以说一定程度上对学生参与体育锻炼起到了督促的作用,但同样也有应试教育的影子,学生们为了成绩能够达标,只针对考试的几个项目进行练习,并不是来自于内心的真正动力,从另一个角度讲反倒增加了学生的反感和负担。
再有,就是体育项目开设的少。从体育运动本身来讲,有些运动项目是紧张、刺激并伴有危险性的,一旦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发生危险或受伤,会给学生本人带来伤害,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学习,同时也带来了经济方面的损失,甚至给学校和体育教师带来法律上的纠纷,学校为了保证学生在体育课中的安全,有些体育项目被砍掉或减少内容了,如铅球、单杠等项目;有的则是受场地、器材、资金投入等影响加上班级人员多无法普及开展如乒乓球、羽毛球等项目,体育课显得单调乏味,引不起学生的兴趣。
与之相反,近几年群众体育发展比较快,形式多样、人员参与面广,有些群众组织已经达到相当大的规模。从1995年6月20日由国务院发布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以来,尤其是申奥的成功和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极大的激发了民众的体育热情。为了更广泛地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增强人民体质,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中国的群众体育工作以构建全民健身体系为目标,积极践行“人文奥运”理念,全力唱响“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主题。各级体育部门、单项运动协会、行业体协和社会各界积极动员、组织、服务广大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全民健身活动,把人民群众关注奥运、支持奥运的热情转化为积极投身全民健身的自觉行动,为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营造了浓厚的健身氛围,在全社会形成了健康文明、蓬勃和谐的良好风尚。
小康的生活富足和余暇时间的延长,也给人们提供了更多的锻炼休闲机会;虽然受公共体育场地严重欠缺,以及群众体育事业经费严重短缺等因素影响,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群众体育的发展,但是激烈的市场竞争和都市“文明病”的流行,使人们对“健康第一”的认识进一步强化,人们尽可能从紧张的工作和生活中抽出时间参与到体育运动中去,有的到健身中心跳操和器械锻炼;有的到公园广场练太极拳、跳民族舞、滑轮滑、跳绳;有的到体育场馆打篮球、乒乓球和羽毛球;近几年户外运动开始兴起,有的群众利用节假日参加登山、远足等户外运动,可以说群众体育发展的很快。
从我市的群众体育发展来看除了有传统的篮球、乒乓球俱乐部外和健身中心外,最近几年又新增加了户外运动、轮滑、漂移和花样跳绳等俱乐部,每天晚上在各个广场都有很多群众参与到各种项目当中去,他们有各自的活动区域,在音乐的伴奏下,跟随领作人员非常投入地进行练习,场面非常壮观,动感十足,引来许多观众驻足观看,不乏有人也想参与到其中去,在这些人群当中学生的身影不占少数。
因此,体育教学仅仅局限于原有的目标和项目是远远不够的,体育教学必须突破原有的形式和内容,不断吸纳新的项目,只有这样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快速发展的群众体育为我们提出了新的平台,同时也提供了发展的机遇。如果在我们的体育课堂上加入群众体育的因素必然会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体育课的参与热情,从而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那么怎样将群众体育项目融入到体育课当中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在体育课堂中增加新的内容。有些群众体育项目是非常适合学生来练习的,比如说花样跳绳,其特点是变化大、花样多、节奏感强,而学生又特别喜欢新鲜刺激的事物,有较强的表现欲望,加上学生接受能力强,身体柔韧性和协调性好,肯定会受到广大学生的欢迎的,既可以作为学习内容,也可以作为热身项目来做。
2.作为课间操或大课间的活动内容。国家为了增加学生的户外运动时间提出很多硬性要求也采取了多种形式,从大课间到现在的阳光体育,都是为了增强学生体质采取的措施。结合场地特点可以把毽球、跳绳带入大课间的活动中来,可以作为课间操的内容和活动手段。
3.对于有些技术性、安全性要求比较高,需要特定场地的项目,我们可以通过第二课堂的形式来对学生进行开放。比如滑板和轮滑,对学员的身体、场地、安全等方方面面都要考虑进去,而且学习人员不宜太多,人多照顾不到容易发生危险。像羽毛球、乒乓球对场地硬件设施和数量要求高的项目也可以通过一定的要求以兴趣小组或第二课堂的形式来进行。
在这种形势下,对广大体育教师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体育教师要善于学习,要善于接纳新鲜事物。体育教师对于新出现的体育项目一定要懂,否则,学生问你,一问三不知,那教师的形象在学生心目当中会大打折扣。另外体育教师对于新出现的体育项目一定要会,甚至要精,你会了才能去教别人,学得精做得好才能带动其他人参与到活动中来,也有利于项目的推广。
其次体育教师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怀着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思想去工作,是不会取得多大成绩的。体育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部分,其好坏直接关系到教育的成败。体育教师只要对教育事业有高度的热情,对国家、社会、家庭有高度的责任感,才会在工作中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才能把体育教学当成毕生的事业来做。
最后,体育教师要有进取心和创新能力。时代是不断向前发展的,社会的需求是不断改变的,对体育教学的要求也不会一成不变。社会需要有创造型的教育,教育需要创造性的人才,体育教师更要不断地探索与研究出更好的教育手段、教育方法和教学内容,使我们的体育教学永远都有新鲜感,不断有新的东西呈现给学生,永远跟上时代的步伐,所以教师应具备终身学习和改革创新的能力,使学校体育教学永远是一棵常青树。
总之,群众体育和学校体育不是两个对立的个体,学校体育是群众体育的前提和基础,群众体育是学校体育的延续和发展,二者内容形式相通都是体育运动项目,目标一致都是为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服务,任何一方的发展都会对另一方起到促进的作用,因此,从事群众体育和学校体育工作人员要跟上时代的步伐,推动体育事业大步前进,为社会、为中华民族的前进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论我国群众体育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徐林川
[2]我国群众体育的发展走向与对策姜丽萍
【关键词】群众体育 学校体育 融合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2-0184-02
纵观当今世界,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十分注重教育的发展。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造就更多的高素质人才,为国家民族的发展注入更加强劲的发展动力。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虽然经济总量居世界前列,但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排在第一百几十位,是属于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我们国家如果不能在教育上有所突破,就意味着我国将很难缩小与发展国家的差距。也就难以实现中华民族强国的梦想,在这种形势下,在新的世纪,开始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可以说课改势在必行,它是形势发展的需要。在这几年当中,体育课程改革使广大体育教师对健康教育教材定位的思考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改革后的体育与健康课程,从体育扩展到体育与健康,内涵扩大了,增加了增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健康教育内容,把有关身体发育、增进健康的基本知识和方法都纳入一本教材,在实践中取得了巨大的成果。但是课堂体育对有些学生的吸引力并不是很大,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方面由于应试教育下学生家长还是重视智育而轻视体育,学生的课业负担重,很少参与体育活动,也没有时间去参与体育活动,时间一长体育锻炼变得可有可无,体育课在学生心目中也就不占有重要地位。
另一方面,各地方为了促进学生多参加体育活动,在中学升高中的考试中增加了体育学科的考试内容,可以说一定程度上对学生参与体育锻炼起到了督促的作用,但同样也有应试教育的影子,学生们为了成绩能够达标,只针对考试的几个项目进行练习,并不是来自于内心的真正动力,从另一个角度讲反倒增加了学生的反感和负担。
再有,就是体育项目开设的少。从体育运动本身来讲,有些运动项目是紧张、刺激并伴有危险性的,一旦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发生危险或受伤,会给学生本人带来伤害,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学习,同时也带来了经济方面的损失,甚至给学校和体育教师带来法律上的纠纷,学校为了保证学生在体育课中的安全,有些体育项目被砍掉或减少内容了,如铅球、单杠等项目;有的则是受场地、器材、资金投入等影响加上班级人员多无法普及开展如乒乓球、羽毛球等项目,体育课显得单调乏味,引不起学生的兴趣。
与之相反,近几年群众体育发展比较快,形式多样、人员参与面广,有些群众组织已经达到相当大的规模。从1995年6月20日由国务院发布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以来,尤其是申奥的成功和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极大的激发了民众的体育热情。为了更广泛地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增强人民体质,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中国的群众体育工作以构建全民健身体系为目标,积极践行“人文奥运”理念,全力唱响“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主题。各级体育部门、单项运动协会、行业体协和社会各界积极动员、组织、服务广大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全民健身活动,把人民群众关注奥运、支持奥运的热情转化为积极投身全民健身的自觉行动,为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营造了浓厚的健身氛围,在全社会形成了健康文明、蓬勃和谐的良好风尚。
小康的生活富足和余暇时间的延长,也给人们提供了更多的锻炼休闲机会;虽然受公共体育场地严重欠缺,以及群众体育事业经费严重短缺等因素影响,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群众体育的发展,但是激烈的市场竞争和都市“文明病”的流行,使人们对“健康第一”的认识进一步强化,人们尽可能从紧张的工作和生活中抽出时间参与到体育运动中去,有的到健身中心跳操和器械锻炼;有的到公园广场练太极拳、跳民族舞、滑轮滑、跳绳;有的到体育场馆打篮球、乒乓球和羽毛球;近几年户外运动开始兴起,有的群众利用节假日参加登山、远足等户外运动,可以说群众体育发展的很快。
从我市的群众体育发展来看除了有传统的篮球、乒乓球俱乐部外和健身中心外,最近几年又新增加了户外运动、轮滑、漂移和花样跳绳等俱乐部,每天晚上在各个广场都有很多群众参与到各种项目当中去,他们有各自的活动区域,在音乐的伴奏下,跟随领作人员非常投入地进行练习,场面非常壮观,动感十足,引来许多观众驻足观看,不乏有人也想参与到其中去,在这些人群当中学生的身影不占少数。
因此,体育教学仅仅局限于原有的目标和项目是远远不够的,体育教学必须突破原有的形式和内容,不断吸纳新的项目,只有这样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快速发展的群众体育为我们提出了新的平台,同时也提供了发展的机遇。如果在我们的体育课堂上加入群众体育的因素必然会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体育课的参与热情,从而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那么怎样将群众体育项目融入到体育课当中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在体育课堂中增加新的内容。有些群众体育项目是非常适合学生来练习的,比如说花样跳绳,其特点是变化大、花样多、节奏感强,而学生又特别喜欢新鲜刺激的事物,有较强的表现欲望,加上学生接受能力强,身体柔韧性和协调性好,肯定会受到广大学生的欢迎的,既可以作为学习内容,也可以作为热身项目来做。
2.作为课间操或大课间的活动内容。国家为了增加学生的户外运动时间提出很多硬性要求也采取了多种形式,从大课间到现在的阳光体育,都是为了增强学生体质采取的措施。结合场地特点可以把毽球、跳绳带入大课间的活动中来,可以作为课间操的内容和活动手段。
3.对于有些技术性、安全性要求比较高,需要特定场地的项目,我们可以通过第二课堂的形式来对学生进行开放。比如滑板和轮滑,对学员的身体、场地、安全等方方面面都要考虑进去,而且学习人员不宜太多,人多照顾不到容易发生危险。像羽毛球、乒乓球对场地硬件设施和数量要求高的项目也可以通过一定的要求以兴趣小组或第二课堂的形式来进行。
在这种形势下,对广大体育教师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体育教师要善于学习,要善于接纳新鲜事物。体育教师对于新出现的体育项目一定要懂,否则,学生问你,一问三不知,那教师的形象在学生心目当中会大打折扣。另外体育教师对于新出现的体育项目一定要会,甚至要精,你会了才能去教别人,学得精做得好才能带动其他人参与到活动中来,也有利于项目的推广。
其次体育教师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怀着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思想去工作,是不会取得多大成绩的。体育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部分,其好坏直接关系到教育的成败。体育教师只要对教育事业有高度的热情,对国家、社会、家庭有高度的责任感,才会在工作中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才能把体育教学当成毕生的事业来做。
最后,体育教师要有进取心和创新能力。时代是不断向前发展的,社会的需求是不断改变的,对体育教学的要求也不会一成不变。社会需要有创造型的教育,教育需要创造性的人才,体育教师更要不断地探索与研究出更好的教育手段、教育方法和教学内容,使我们的体育教学永远都有新鲜感,不断有新的东西呈现给学生,永远跟上时代的步伐,所以教师应具备终身学习和改革创新的能力,使学校体育教学永远是一棵常青树。
总之,群众体育和学校体育不是两个对立的个体,学校体育是群众体育的前提和基础,群众体育是学校体育的延续和发展,二者内容形式相通都是体育运动项目,目标一致都是为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服务,任何一方的发展都会对另一方起到促进的作用,因此,从事群众体育和学校体育工作人员要跟上时代的步伐,推动体育事业大步前进,为社会、为中华民族的前进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论我国群众体育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徐林川
[2]我国群众体育的发展走向与对策姜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