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深入开展,中国新闻业正经历着一个世俗化的过程,这一过程具有个体性、区域性、娱乐性、互动性的特征。然而,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不稳定因素,造成了新闻世俗化过程中的缺陷。为了避免新闻世俗化过程中产生的消极影响,应该加强政府的宏观导向和媒介的自身调整。
关键词:新闻世俗化 原因 特征 缺陷 未来发展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深入,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观念和价值取向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民主、竞争、参与、开放的观念深入人心,主体意识日趋强烈。人们不再盲目崇拜、畏惧权威,而是从自身利益的角度进行理性的思考,关注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事物。新闻业也因此经历了一场浩大的世俗化运动,其主要表现就是新闻世俗化。
新闻世俗化的涵义
世俗化的概念有两个基本意义:“其一是随着科学的发展,普遍主义与理性原则取代神学教条;其二是指一种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注重现世的善的生活,而不是来世的生活方式,世俗化表明信仰力量的消解和宗教禁忌的瓦解”。因此,世俗化就是肯定现世生活、肯定感官享受、肯定大众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以具体功利为追求、以感官为满足、以眼前利益为目标的价值取向,是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社会转变的尺度。而建立在此基础上的新闻世俗化,即是以大众为收视对象,采用平民的视角,站在百姓的立场,报道与大众利益密切关联、满足大众心理感官需要的新闻。大众的利益既包括经济利益,也包括安全、公正、道德、荣誉、审美等社会价值利益,而心理感官需求则是人们对事物的好奇、趣味等的心理满足。
新闻世俗化的原因
受众需求。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新闻信息的接收者由原来体制下的受众变成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新闻消费者。人们为了缓解生活和生存的压力,宣泄情绪,在筛选信息时,增加了对能传达出与他们切身利益密切结合、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软新闻的需求。
政策体现。随着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全面贯彻,“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要求的提出,给关注民生、体验民情、反映民意的新闻世俗化提供了成长的土壤。党中央强调,要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作为深化新闻改革的突破口。2003年3月,《关于进一步改进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新闻报道的意见》要求大力减少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报道,将重要版面、黄金时段让位给群众和基层,使新闻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2003年8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焦点访谈》演播室赠言:“与人民同行、与祖国同在、与世界同步、与时代同进。”
科学技术发展。电子数字技术的发展、网络的完善,DV等数码产品的普及,标志着21世纪进入了“人人都是记者”的时代,也促进了新闻世俗化的进一步发展。河南电视台《DV观察》是一档电视杂志式的DV专栏节目,由普通百姓用DV拍摄。所有节目在整体上表现出纯现场的原生态展现和无配音播报,以绝对的平民视角,关注百姓身边的新鲜事、有趣事、感人事,记录人生百态,反映社会万象。
竞争的结果。面对新闻行业激烈的竞争,本土化和贴近性成了地方节目最强有力的竞争武器,而新闻世俗化盘活了本地新闻资源,在接近性、贴近性上具有得天独厚的地域化优势。2002年以来,我国掀起了一股电视民生新闻热。这些电视民生新闻栏目在差异化竞争中找到了各自合适的定位,在内容上独具区域性,贴近本土受众,真实并具有服务性,彰显出浓重的人文关怀,激起受众的地域心理认同,进而为广大受众接受并认可。
新闻世俗化的特征
个体性。新闻的世俗化让新闻叙事策略正逐渐走出单一的“宏大叙事”而趋向于个人化即“私人叙事”。总体趋势是由关注事件到关注人物的重心偏移。其中对人物的关注,由关注群体转向关注个体;由关注社会精英转向关注普通百姓;由关注衣食住行转向关注喜怒哀乐。“宏大叙事”不再居于强势地位,“个人”开始成为叙事的主体。
区域性。新闻世俗化对于地域性的强调已成为一种竞争性的策略与价值诉求,通过对区域性资源的充分开掘与利用,激发区域性受众的价值认同。新闻世俗化既是各区域表现自己的题材,也是媒体实现价值的题材。在各媒体竞争中,由于各区域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经济发展不同,新闻的具体内容也不同,比如说武汉民生新闻、南京民生新闻以及成都民生新闻,这些都是无法克隆的,凸显了区域媒体的优势。
娱乐性。我国的新闻世俗化现象,明显带有社会转型期的特征。一方面是媒体的市场化改革,企业利润最大化原则转化为对发行量、收视率的追逐;另一方面,我国正处于转轨与转型同步的特殊时期,社会市场化程度不高,发展不平衡,受众的信息需求层次和种类差别很大。娱乐化现象成了媒体争夺受众的一条便捷途径,因此在媒体实际操作中,各种煽情性、刺激性的犯罪新闻、灾害事件、花边新闻成了报道的内容。有的甚至从严肃的政治、经济新闻中挖掘出娱乐价值,走新闻故事化、新闻文学化的道路。新闻报道的娱乐化趋向,在一定程度上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对改变说教式、僵化式报道模式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增加了新闻报道的贴近性。
互动性。以往媒介将既定的价值或者观念,通过自己搭建起的话语平台传播给受众,然后说服受众来接受。整体的传播方式是一种单向度的,民众(受众)始终处于一种“弱势”的地位。而新闻的世俗化为大众提供了一个话语平台,将受众的话语引入到新闻传播的过程之中,实现价值观念的“互动”。民众的话语权通过媒介平台得到了某种程度的保障。
新闻世俗化的缺陷
琐碎化。一些媒体把注意力过多地放在了鸡毛蒜皮、家长里短的普通琐事上,满足于各类原生素材的堆积。大到突发事件,小到个人纠纷都详加报道,结果新闻成了百姓琐事的堆砌。连篇累牍,日复一日如此,最终造成了受众的审美疲劳。现在大多民生新闻节目在被异化的理念的指导下,将有限的新闻资源聚集于残缺不全的、价值低下的琐碎事件的记录,将吵架、纠纷、口角等鸡毛蒜皮之事,以及打、砸、抢的新闻通过屏幕予以放大,给观众呈现出的是“乱哄哄”的“拟态环境”,这种环境导致观众对社会的认识与实际情况发生偏差,给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表面化。琐碎化必然导致表面化。在报道事件当中,一些媒体无暇分析新闻事件背后的深层原因,没有进行深入的挖掘和理性的评判,只在事件的表象上做文章,抢一时之先,吐一时之快,对媒体的责任和义务置之不理。因此,报道形式过于单一,风格日趋雷同,丧失了个性和对受众的吸引力。受众过度沉溺于媒介提供的表层信息中,就会降低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的热情,而满足于“被动的知识积累”,并且在休闲娱乐中淡化或放弃了理性判断和世界观重建的意愿,放逐了对生活的反思以及对人生真善美的价值判断,逐渐对社会现实产生麻木心理,进而丧失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批判能力。而与此同时,媒体把主要精力放在寻求新闻的表面消遣价值上,也会使得新闻媒体丧失社会责任,弱化其社会功能,削弱其舆论监督引导作用。
庸俗化。为满足受众简单的娱乐心理,一些媒体刻意展示难登大雅之堂的花边新闻和市侩新闻,大大降低了新闻的品质和格调。例如某电视台关于“莫斯科人质事件”报道中,竟然开展短信有奖竞猜“有多少名人质”。一些娱乐新闻、体育新闻也热衷于报道明星名人的隐私,有的甚至还滑向恶俗。
窄众化。现在大多数媒体错把“民生”当“市民”。“民生新闻”中的“民”应该是民生新闻的主体,所有具有公民权的自然人都可以被称为“民”,包括市民和农民。但是,许多“民生新闻”电视节目中的“民”是有局限性的,所谓“民生新闻”充其量也只能算是“市民新闻”,“民生新闻”所遗忘的农民,恰恰是最庞大而且是最需要媒体关注的弱势群体。媒体不能忽视他们作为新闻主体的重要性,他们在“民生新闻”中的缺席与“三贴近”原则背道而驰,这也会使媒体津津乐道的平民视角、人文关怀显得苍白无力。
同质化。由于新闻世俗化的准入门槛较低,市场容量有限,导致了许多新闻媒体的内容大同小异,经常会碰到从标题到内容以及结构完全一致的新闻,媒体千人一面。新闻的同质化还主要反映在不同地区的节目类型相似,缺乏地域特色和本土文化内涵;节目构成、主持风格、采编播手段、节目包装以至节目内容都存在严重的趋同现象。这样,媒体的公信力就会大打折扣,而且这样的市场份额不可能是一个相加的关系,有可能是重叠的关系,甚至也可能是相减的关系。各家媒体传达给受众的也只能是重复的信息。
新闻世俗化的发展
为了避免新闻世俗化的缺陷,推进新闻世俗化的健康发展,应该从加强以下两方面入手:
第一,政府要发挥其宏观导向作用。①舆论导向。媒介是实现社会舆论导向的阵地,在政府的舆论宏观调控中显得尤为重要。政府要改变以前硬性监控的模式,政府的主流舆论导向,一定要从媒介的实际出发,探索媒介的常态增量空间,增加政府调控的可信度和质量。②法制导向。通过加快新闻立法的步伐、加速新闻传播相关法律的起草,完善现有的规章制度,明确媒介及从业人员的职责与义务。依法对新闻媒体实现有效监管,减少媒介发展的“制度壁垒”。
第二,媒体要加强自身的调整。①发挥自身优势,找准独特定位。随着受众通过大众媒介满足获取信息、接受知识、了解社会等基本需求后,高层次的归属感、信任、尊重、审美、娱乐、自我实现等需求进一步凸显。今后媒体的定位重点应当放在较高层次的“自我”、“超我”需求的开发与满足上,而不能仅仅停留在较低层次的“本我”层面。②报道内容要深化。要抓住热点、难点、焦点问题,挖掘其与民生的深层关系,注意从民生的视角采访、写作、编辑,突出服务性、时效性、贴近性。新闻节目要引导观众寻求积极向上和健康的生活方式,而不是迎合某些人的低级趣味和心理失衡;要给观众以希望和力量,而不是消极悲观甚至失望;要尽量做到不把所有琐碎的生活问题都作为民生新闻加以报道,而是把生活中发现的有着相同实质的琐碎线索进行梳理和挖掘,使琐碎的线索变得有价值和有意义。③报道形式要创新。新闻媒体要力避跟风和模仿,力避形式内容的雷同和单一。媒体采编队伍要提高对信息的甄别能力、分析能力和驾驭能力,在以质取胜的同时,突出个性和创造性,形成自己的特色。④加强新闻媒体的行业自律与从业队伍建设。在政府加强他律的同时,新闻媒体也要加强行业自律。加强队伍建设,首先是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新闻从业人员的道德水准直接影响着媒体的总体道德水平和社会道德的发扬与保护。其次是加强职业教育,包括提高新闻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和理论水平。此外,还要培养新闻从业人员的整体协作意识,使其端正从业态度,尊重事实,遵循新闻传播规律。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新闻媒体担负着巨大的责任,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因此必须克服新闻世俗化过程中出现的种种弊端。
参考文献:
1.尹学朋:《当代中国政治文化世俗化发展之趋向》,《学术探索》,2004(4)。
2.姚劲松、郭辉:《从生存规律分析民生新闻的现状及突破》,《学术前沿》,2006(7)。
3.赵振杰:《新闻的世俗化及其走向》,河南大学, 2003年硕士论文。
4.岳健能、房尚文:《“新闻娱乐化”的成因与对策研究》,《新闻知识》,2008(12)。
5.王璇、王青:《世俗化与反世俗化——理论述评》,《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2)。
(张祖乔为西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讲师,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访问学者;刘辉为西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06级学生)
编校:赵 亮
关键词:新闻世俗化 原因 特征 缺陷 未来发展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深入,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观念和价值取向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民主、竞争、参与、开放的观念深入人心,主体意识日趋强烈。人们不再盲目崇拜、畏惧权威,而是从自身利益的角度进行理性的思考,关注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事物。新闻业也因此经历了一场浩大的世俗化运动,其主要表现就是新闻世俗化。
新闻世俗化的涵义
世俗化的概念有两个基本意义:“其一是随着科学的发展,普遍主义与理性原则取代神学教条;其二是指一种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注重现世的善的生活,而不是来世的生活方式,世俗化表明信仰力量的消解和宗教禁忌的瓦解”。因此,世俗化就是肯定现世生活、肯定感官享受、肯定大众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以具体功利为追求、以感官为满足、以眼前利益为目标的价值取向,是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社会转变的尺度。而建立在此基础上的新闻世俗化,即是以大众为收视对象,采用平民的视角,站在百姓的立场,报道与大众利益密切关联、满足大众心理感官需要的新闻。大众的利益既包括经济利益,也包括安全、公正、道德、荣誉、审美等社会价值利益,而心理感官需求则是人们对事物的好奇、趣味等的心理满足。
新闻世俗化的原因
受众需求。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新闻信息的接收者由原来体制下的受众变成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新闻消费者。人们为了缓解生活和生存的压力,宣泄情绪,在筛选信息时,增加了对能传达出与他们切身利益密切结合、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软新闻的需求。
政策体现。随着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全面贯彻,“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要求的提出,给关注民生、体验民情、反映民意的新闻世俗化提供了成长的土壤。党中央强调,要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作为深化新闻改革的突破口。2003年3月,《关于进一步改进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新闻报道的意见》要求大力减少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报道,将重要版面、黄金时段让位给群众和基层,使新闻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2003年8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焦点访谈》演播室赠言:“与人民同行、与祖国同在、与世界同步、与时代同进。”
科学技术发展。电子数字技术的发展、网络的完善,DV等数码产品的普及,标志着21世纪进入了“人人都是记者”的时代,也促进了新闻世俗化的进一步发展。河南电视台《DV观察》是一档电视杂志式的DV专栏节目,由普通百姓用DV拍摄。所有节目在整体上表现出纯现场的原生态展现和无配音播报,以绝对的平民视角,关注百姓身边的新鲜事、有趣事、感人事,记录人生百态,反映社会万象。
竞争的结果。面对新闻行业激烈的竞争,本土化和贴近性成了地方节目最强有力的竞争武器,而新闻世俗化盘活了本地新闻资源,在接近性、贴近性上具有得天独厚的地域化优势。2002年以来,我国掀起了一股电视民生新闻热。这些电视民生新闻栏目在差异化竞争中找到了各自合适的定位,在内容上独具区域性,贴近本土受众,真实并具有服务性,彰显出浓重的人文关怀,激起受众的地域心理认同,进而为广大受众接受并认可。
新闻世俗化的特征
个体性。新闻的世俗化让新闻叙事策略正逐渐走出单一的“宏大叙事”而趋向于个人化即“私人叙事”。总体趋势是由关注事件到关注人物的重心偏移。其中对人物的关注,由关注群体转向关注个体;由关注社会精英转向关注普通百姓;由关注衣食住行转向关注喜怒哀乐。“宏大叙事”不再居于强势地位,“个人”开始成为叙事的主体。
区域性。新闻世俗化对于地域性的强调已成为一种竞争性的策略与价值诉求,通过对区域性资源的充分开掘与利用,激发区域性受众的价值认同。新闻世俗化既是各区域表现自己的题材,也是媒体实现价值的题材。在各媒体竞争中,由于各区域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经济发展不同,新闻的具体内容也不同,比如说武汉民生新闻、南京民生新闻以及成都民生新闻,这些都是无法克隆的,凸显了区域媒体的优势。
娱乐性。我国的新闻世俗化现象,明显带有社会转型期的特征。一方面是媒体的市场化改革,企业利润最大化原则转化为对发行量、收视率的追逐;另一方面,我国正处于转轨与转型同步的特殊时期,社会市场化程度不高,发展不平衡,受众的信息需求层次和种类差别很大。娱乐化现象成了媒体争夺受众的一条便捷途径,因此在媒体实际操作中,各种煽情性、刺激性的犯罪新闻、灾害事件、花边新闻成了报道的内容。有的甚至从严肃的政治、经济新闻中挖掘出娱乐价值,走新闻故事化、新闻文学化的道路。新闻报道的娱乐化趋向,在一定程度上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对改变说教式、僵化式报道模式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增加了新闻报道的贴近性。
互动性。以往媒介将既定的价值或者观念,通过自己搭建起的话语平台传播给受众,然后说服受众来接受。整体的传播方式是一种单向度的,民众(受众)始终处于一种“弱势”的地位。而新闻的世俗化为大众提供了一个话语平台,将受众的话语引入到新闻传播的过程之中,实现价值观念的“互动”。民众的话语权通过媒介平台得到了某种程度的保障。
新闻世俗化的缺陷
琐碎化。一些媒体把注意力过多地放在了鸡毛蒜皮、家长里短的普通琐事上,满足于各类原生素材的堆积。大到突发事件,小到个人纠纷都详加报道,结果新闻成了百姓琐事的堆砌。连篇累牍,日复一日如此,最终造成了受众的审美疲劳。现在大多民生新闻节目在被异化的理念的指导下,将有限的新闻资源聚集于残缺不全的、价值低下的琐碎事件的记录,将吵架、纠纷、口角等鸡毛蒜皮之事,以及打、砸、抢的新闻通过屏幕予以放大,给观众呈现出的是“乱哄哄”的“拟态环境”,这种环境导致观众对社会的认识与实际情况发生偏差,给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表面化。琐碎化必然导致表面化。在报道事件当中,一些媒体无暇分析新闻事件背后的深层原因,没有进行深入的挖掘和理性的评判,只在事件的表象上做文章,抢一时之先,吐一时之快,对媒体的责任和义务置之不理。因此,报道形式过于单一,风格日趋雷同,丧失了个性和对受众的吸引力。受众过度沉溺于媒介提供的表层信息中,就会降低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的热情,而满足于“被动的知识积累”,并且在休闲娱乐中淡化或放弃了理性判断和世界观重建的意愿,放逐了对生活的反思以及对人生真善美的价值判断,逐渐对社会现实产生麻木心理,进而丧失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批判能力。而与此同时,媒体把主要精力放在寻求新闻的表面消遣价值上,也会使得新闻媒体丧失社会责任,弱化其社会功能,削弱其舆论监督引导作用。
庸俗化。为满足受众简单的娱乐心理,一些媒体刻意展示难登大雅之堂的花边新闻和市侩新闻,大大降低了新闻的品质和格调。例如某电视台关于“莫斯科人质事件”报道中,竟然开展短信有奖竞猜“有多少名人质”。一些娱乐新闻、体育新闻也热衷于报道明星名人的隐私,有的甚至还滑向恶俗。
窄众化。现在大多数媒体错把“民生”当“市民”。“民生新闻”中的“民”应该是民生新闻的主体,所有具有公民权的自然人都可以被称为“民”,包括市民和农民。但是,许多“民生新闻”电视节目中的“民”是有局限性的,所谓“民生新闻”充其量也只能算是“市民新闻”,“民生新闻”所遗忘的农民,恰恰是最庞大而且是最需要媒体关注的弱势群体。媒体不能忽视他们作为新闻主体的重要性,他们在“民生新闻”中的缺席与“三贴近”原则背道而驰,这也会使媒体津津乐道的平民视角、人文关怀显得苍白无力。
同质化。由于新闻世俗化的准入门槛较低,市场容量有限,导致了许多新闻媒体的内容大同小异,经常会碰到从标题到内容以及结构完全一致的新闻,媒体千人一面。新闻的同质化还主要反映在不同地区的节目类型相似,缺乏地域特色和本土文化内涵;节目构成、主持风格、采编播手段、节目包装以至节目内容都存在严重的趋同现象。这样,媒体的公信力就会大打折扣,而且这样的市场份额不可能是一个相加的关系,有可能是重叠的关系,甚至也可能是相减的关系。各家媒体传达给受众的也只能是重复的信息。
新闻世俗化的发展
为了避免新闻世俗化的缺陷,推进新闻世俗化的健康发展,应该从加强以下两方面入手:
第一,政府要发挥其宏观导向作用。①舆论导向。媒介是实现社会舆论导向的阵地,在政府的舆论宏观调控中显得尤为重要。政府要改变以前硬性监控的模式,政府的主流舆论导向,一定要从媒介的实际出发,探索媒介的常态增量空间,增加政府调控的可信度和质量。②法制导向。通过加快新闻立法的步伐、加速新闻传播相关法律的起草,完善现有的规章制度,明确媒介及从业人员的职责与义务。依法对新闻媒体实现有效监管,减少媒介发展的“制度壁垒”。
第二,媒体要加强自身的调整。①发挥自身优势,找准独特定位。随着受众通过大众媒介满足获取信息、接受知识、了解社会等基本需求后,高层次的归属感、信任、尊重、审美、娱乐、自我实现等需求进一步凸显。今后媒体的定位重点应当放在较高层次的“自我”、“超我”需求的开发与满足上,而不能仅仅停留在较低层次的“本我”层面。②报道内容要深化。要抓住热点、难点、焦点问题,挖掘其与民生的深层关系,注意从民生的视角采访、写作、编辑,突出服务性、时效性、贴近性。新闻节目要引导观众寻求积极向上和健康的生活方式,而不是迎合某些人的低级趣味和心理失衡;要给观众以希望和力量,而不是消极悲观甚至失望;要尽量做到不把所有琐碎的生活问题都作为民生新闻加以报道,而是把生活中发现的有着相同实质的琐碎线索进行梳理和挖掘,使琐碎的线索变得有价值和有意义。③报道形式要创新。新闻媒体要力避跟风和模仿,力避形式内容的雷同和单一。媒体采编队伍要提高对信息的甄别能力、分析能力和驾驭能力,在以质取胜的同时,突出个性和创造性,形成自己的特色。④加强新闻媒体的行业自律与从业队伍建设。在政府加强他律的同时,新闻媒体也要加强行业自律。加强队伍建设,首先是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新闻从业人员的道德水准直接影响着媒体的总体道德水平和社会道德的发扬与保护。其次是加强职业教育,包括提高新闻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和理论水平。此外,还要培养新闻从业人员的整体协作意识,使其端正从业态度,尊重事实,遵循新闻传播规律。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新闻媒体担负着巨大的责任,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因此必须克服新闻世俗化过程中出现的种种弊端。
参考文献:
1.尹学朋:《当代中国政治文化世俗化发展之趋向》,《学术探索》,2004(4)。
2.姚劲松、郭辉:《从生存规律分析民生新闻的现状及突破》,《学术前沿》,2006(7)。
3.赵振杰:《新闻的世俗化及其走向》,河南大学, 2003年硕士论文。
4.岳健能、房尚文:《“新闻娱乐化”的成因与对策研究》,《新闻知识》,2008(12)。
5.王璇、王青:《世俗化与反世俗化——理论述评》,《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2)。
(张祖乔为西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讲师,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访问学者;刘辉为西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06级学生)
编校:赵 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