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研究肝细胞癌切除术后复发患者再次手术切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至2016年5月北京同仁医院普外科收治的肝细胞癌切除术后复发并再次行手术切除的患者资料(复发组),以及同一时期北京同仁医院普外科收治的肝细胞癌首次行手术切除的患者资料(原发组),比较两组患者之间一般资料、围手术期资料、术后并发症及生存期。结果原发组纳入179例患者,其中男性133例,女性46例,年龄14.0~84.0(
【机 构】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普外科,北京 10073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普外科,北京 10073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普外科,北京 10073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普外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肝细胞癌切除术后复发患者再次手术切除的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至2016年5月北京同仁医院普外科收治的肝细胞癌切除术后复发并再次行手术切除的患者资料(复发组),以及同一时期北京同仁医院普外科收治的肝细胞癌首次行手术切除的患者资料(原发组),比较两组患者之间一般资料、围手术期资料、术后并发症及生存期。
结果原发组纳入179例患者,其中男性133例,女性46例,年龄14.0~84.0(57.3±11.7)岁;复发组纳入36例患者,其中男性30例,女性6例,年龄40.0~77.0(55.9±11.4)岁。两组患者之间性别、年龄、肝炎病毒感染状态、术前甲胎蛋白、Child-Pugh评分及吲哚菁绿排泄试验15 min滞留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手术时间[(244.2±84.3)min比(283.4±66.8)min]、术中出血量[(428.5±151.6)ml比(756.2±187.4)ml]、是否为解剖性肝切除、是否单发肿瘤及肿瘤最大直径[(5.81±2.24)cm比(3.69±1.55)cm]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是否侵犯包膜、有无脉管内癌栓及肿瘤分化程度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并发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1年、3年总生存率及无瘤生存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肝细胞癌切除术后复发患者再次手术切除与首次手术切除的疗效无显著差别,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术中失吸的发生率、发生特点、处理方法及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16年6月至2019年3月于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眼科行SMILE时术中发生失吸的患者16例(16眼),对其发生率、眼别、性别、失吸部位、失吸发生时眼球转动方向、处理方法及预后情况进行分析。其中眼别、性别构成比较采用Pearson卡方检验。结果:共纳入行SMILE患者
目的系统评价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与CO2激光治疗早期声门型喉癌的疗效。方法计算机网络检索Web of Science、PubMed、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和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检索时限从数据库建立至2019年7月。搜集比较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射频消融组)和CO2激光(CO2激光治疗组)治疗早期声门型喉癌的相关研究文献,检索词包括早期声门型喉癌、喉癌、喉鳞状细胞癌、等离子、激光手术、经口显
目的分析性别对肝细胞癌患者肝切除术后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连续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就诊的1 796例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资料,男性1 548例,女性248例,平均年龄49.6岁。随访患者复发和生存情况,倾向性评分匹配后比较男性和女性患者的术后生存率。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肝细胞癌患者肝切除术后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对年龄及是否绝经进行亚组分析。结果男性患
目的分析肝上皮样血管内皮瘤(HEHE)的MRI表现特征。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4月至2019年4月浙江省温州市人民医院和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6例HEHE患者资料,其中男性12例,女性14例,年龄23~65岁,平均44.4岁。观察病灶数量、大小、形态、分型、强化方式等,分析病灶MRI影像特征。结果26例患者共382个病灶,病灶直径0.5~12.0 cm,平均2.2 cm。单发结节型4例,病灶T
目的探究放射性125I粒子对Sprague Dawley(SD)大鼠肝泡型包虫以及裸鼠皮下泡型包虫的影响。方法20只裸鼠,体质量20~24 g,10周龄,皮下种植多房棘球蚴原头节后分组干预。将接种成功的16只裸鼠分为实验组(n=8)、穿刺组(n=4)和模型组(n=4)。模型组无任何干预,穿刺组仅粒子穿刺针穿刺。实验组瘤体植入125I粒子。14只无特定病原体雄性SD大鼠,体质量280~ 320 g,
混合细胞型肝癌是一种罕见且具有较强侵袭性的原发性肝脏恶性肿瘤,具有显著的组织学和生物学异质性。与肝细胞癌或肝内胆管细胞癌相比,混合细胞型肝癌术前诊断较为困难且预后更差。研究混合细胞型肝癌的遗传和分子表型将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其发病机制和发现新的治疗策略。本文回顾近年来关混合细胞型肝癌诊疗的研究进展,探讨其在病理学、遗传学、临床表现、诊断、治疗等方面区别于肝细胞癌和肝内胆管细胞癌的特点,并展望其未来的研
肝右动脉是供应肝右叶的终末动脉,解剖变异常见,且变异种类繁多,包括肝右动脉和肝左动脉分叉低、走行变异、迂曲畸形、胆囊动脉分支异常和起源变异。肝右动脉起源变异可分为异位肝右动脉和副肝右动脉两种情况,异位起源动脉包括肠系膜上动脉、腹腔干、腹主动脉、肝总动脉、胃十二指肠动脉、胃左动脉、脾动脉和右肾动脉。肝右动脉变异是肝胆胰脾外科手术不良事件和术后并发症的重要原因,术前对其有充分的认识和掌握,术中细致分离
包裹性坏死是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常见并发症,部分包裹性坏死可逐渐增大,究其原因,主要与胰漏有关。本研究通过经皮肾镜清创联合经胃经皮穿刺引流(percutaneous catheter drainage, PCD)治愈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包裹性坏死患者1例,该方法类似于内镜超声下坏死组织清除及内镜下内引流术,但无需昂贵医疗设备、操作简单、效率高。目前尚无报道将经胃PCD联合经皮肾镜清创术同时用于重症急性胰
胆管癌是起源于胆管上皮的恶性肿瘤,起病隐匿,恶性程度高,临床确诊时大多属中晚期,预后极差。胆管癌病因迄今未明,胆管上皮内瘤变、胆管内乳头状肿瘤、胆管黏液性囊性肿瘤以及胆管内管状/管状乳头状肿瘤被认为是胆管癌的癌前病变。加强对胆管癌癌前病变的认识和了解,并对其进行早期干预及治疗,对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提高生存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但目前对胆管癌癌前病变认识有限,未来仍需依托于分子诊断技术的发展
采取立意抽样选取了上海市3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抽取2016年~2017年符合第一诊断为原发性肝癌、手术操作为热消融术及肝切除术的247例患者出院病案。其中男性184例,女性63例。通过病案评阅分析两类手术的住院医疗费用、住院时间和术后严重并发症等。行肝切除术患者住院天数(16.4±5.8)d、严重并发症发生率17.2%(23/134),显著高于行热消融术患者(11.0±6.2)d、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