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做买家?

来源 :杂文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E198802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年头,“带货”眼见着越来越热门,越来越重要了。
  偶尔看快手,发现几年前一位扛水泥扛出名的“水泥姐”已经转型卖东西了,虽然卖的和“水泥界”风马牛不相及,但名头还是打着“水泥姐”的烙印。
  于是内心就猜,平台上某位跳舞跳出名的女孩会不会“舞”而优则“售”?现实毫无悬念,在她拥有几十万粉丝之后的一天,她终于开了直播卖东西了。
  张爱玲早就说了,出名要趁早。看来带货也趁早,借着名气麻溜地进入销售界啊。
  最让我目瞪口呆的是,一位成天和猫狗家禽玩游戏,看上去土得掉渣的活跃主播,居然有一天也玩起了直播代销化妆品。
  据说,一个直播者是否成功,就看其是否直播卖东西而且大卖。
  加了玉石、红木老板的微信,只要你“请价”,他们多会不遗余力地介绍货品,甚至每天一次请你专享“高货”链接,直到你不胜其烦才作罢。
  和远方的写作朋友闲聊“转型”,对方来一句:不如我们合作卖茶叶吧……
  说谁都想带货,恐怕有点过头,但“带货热”确实是实实在在发生在身边。
  偏僻的乡间有农产品需要推销出去,就会上马各种项目。城市呢,为了拉动就业,也会在摆摊设点的问题上有所放开。一些政府部门为了促进各种形式的“带货”,还出台了不少暖政策。而企业更是少不得激情吆喝,新媒体时代,自我代言、亲自直播带货的老板越来越多了。
  前一段,一些城市开抢电商主播的新闻引来热议。李佳琦新近落户上海,更是增加了这一话题的热度。设置丰厚落户条件,当然是为了吸引主播们看过来,但根本上还是显示卖东西的价值和重要性。
  如果说行行都能成名成家,带货自然一样可以。至于叫什么倒是成问题了,叫“带货家”?“带家”?好像不合适。叫“卖家”?有点不是那意思——扯远了,总之,“卖”字当头,“卖”字走俏,“卖”字活跃……“卖”字已经成了各行各业最突出的关键字了。
  可有卖就得有买。某种意义上,买更重要——现在不过是“卖”被特别强调了——如果没有买家,或者购买力不能保证,那卖就会卡壳,就会遭遇最大难题。买与卖的经济学关系,怕是几天几夜说不完,但一句话就可以断言:没有“买”,再好的“卖”也出不来。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卖家难做无“买”之生意。这都是明摆着的事。但关于“买”的问题,可能被忽视了。
  比如说,有些地方希望大规模培养网红主播,以带货经济提振地方发展。但没听说过打算培养买家的。
  按理说,培养精明的买家也很重要。要知道,因为不善于合理消费,导致月光、入不敷出的有之;因为不善于买,不懂避开买卖中的陷阱,买家吃亏上当的事更是没停过。大到买到问题房子、问题车子、问题玉石、问题红木,小到吃进农药残留蔬菜、死鱼虾,或者遭遇销售合同欺诈、买来与价值不符的货品,这样的苦痛史,真真让人愤懑不已。
  常言说,“买家没有卖家精”,卖家都那么精了,尚且下劲培养扶持,“买家培训”咋就没人提呢?大概是买东西这事,人人无师自通,也“自生自灭”惯了。
  其实,要我说,微妙之处还是在于,此一时彼一时。前些年,不是也有过“消费即爱国”的声音吗,不仅国内喊过,国外也喊过。把“买东西”提高到了一个“相当高”的高度。
  可不管怎么说,任何时候都有现实疑惑:都去卖东西,谁来买东西?
  按照经济学原理,群众的购买力总是有限的。当我买过一块挺贵的海黄物品之后,卖玉石的再“逗”我,短时间内我也无能为力。我就经常在直播间听见有人喊:再不剁手这个月就吃土了——好像吃土不花钱似的——吃土吃坏肚子,不得花钱看病啊?
  反正,我不太相信一个群体、一个社会的购买力无穷尽。那是神话。“你不买总有人买”,这话确实有道理,很多小老板最喜欢拿这话噎那些看起来“抠抠搜搜”的买家。但想想大众收入、地区差异等情况,这个“总有人买”,我相信也是相对的。
  作为卖家,自然无须考虑“培养”购买力的问题——尽管他们有这样的“义务”发展买家。圈来粉变成客户,也是早已有之的一种营销艺术。
  但在更大的范围内,或者站在更高的位置上,这是一个必须考虑的命题。卖家多,人心思“售”,是好事,说明就业思路更活泛了,也说明更多的人对于自身的“售技”胸有成竹。但做生意最终还是要赚钱,这就需要一个强大的“买货天团”相适配。買家越有钱,越舍得掏钱,有实力的买家越多,对卖家越有利。整个买卖体系,也就更具活力和张力。而这正是搞活经济的题中应有之义。
  这个“任务”具体谁来扛起?当然不是哪一个人,哪一个部门。但肯定涉及所有人,所有部门。多年来,“平民增收”都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疫情背景下,更是如此。
  逛条街,逛个商场,谁都希望货品琳琅满目、商铺鳞次栉比不是?所以,群众是不惧卖家多的,就希望口袋里多一些底气。而脱贫致富奔小康大计,以及在共克时艰背景下采取的诸多惠民之策,就是底气之源。
其他文献
“克里空”是谁?面对一位鬓发如雪的老外,人们肯定要问。××·克里空,20世纪40年代前蘇联战地记者。苏联卫国战争期间1942年9月,作家科尔内楚克发表了一部名为《前线》的三幕五场剧本,其中就写到了特派记者克里空(俄语意为:“乱嚷的人”“好吹嘘的人”“饶舌者”),他到前线采访时,泡在离战场很远的指挥部里,全靠电话采访,捕风捉影,胡编乱造新闻。后来,“克里空”就成为新闻界浮夸虚构、任意发挥的现象,也成
期刊
若干万年前,蜘蛛和蚂蚁一样,也生活在陆地上。山坡,河畔,宅前,屋后,任意游逛。   后来蜘蛛看到天鹅苍鹰凌空翱翔,云雀雨燕腾云嬉戏,羡慕得不得了,觉得在地上乱爬实在枯燥乏味,甚至莫名其妙地萌生出一种卑贱耻辱感,整日琢磨着如何飞上蓝天,傲视万物,于是就拼命地练飞,早起练,晚睡练,经常梦里狂喊:“飞起来,我要飞起来!”   练呀,练呀,练了千百万次,蜘蛛始终飞不起来。   “飞天梦,梦飞天,不能
期刊
有个朋友喜欢收藏花卉主题的国画,精心搜寻的众多墨宝中,既有端庄醇厚的富贵牡丹,也有淡泊明智的傲骨菊花,还有凌寒独自开的铮铮腊梅。每次去他的书房,都能感受到美不胜收,令人陶醉的气息。   有一次,我去他家串门,恰巧看到他刚刚收得的一幅兰花图,那修长的叶子像长长的水袖随风摇曳,小小的花朵似乎让人透着纸张也能闻到淡雅的君子香。“气如兰兮长不改,心若兰兮终不移”,这幅透着灵气的兰花图吸引了我的注意,让我
期刊
人的一生要说多少话?因人而异,难以统计。有人调侃说,有些人只说三句话:见人说鬼话,见鬼说人话,见喜欢的说情话。   不管说过多少句话,最终给人留下印象的,让人感慨万千的,有时可能只是一句话:一句话改换心情,一句话改变困境,一句话改写历史……一句话,意义大。   在钢筋混凝土的世界里,我常常留意收录普通人的“一句话”。众声喧哗之间,一句话,往往是社会的一个切片,一个故事的开端。  一句话,让人跳
期刊
读《每一种发声都可能被听到》(《杂文月刊》2020年5月上原创版)有感。疫情期间,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率中央指导组去武汉居民小区实地考察,有居民隔着家里的窗户向中央指导组大喊“假的、假的”“形式主义”,主要反映社区物业工作弄虚作假不到位问题。让百姓高兴的是:孙春兰副总理当即要求省市领导深入了解情况,及时解决存在的的问题。几个小时之后,又召集省、市负责同志专题会议。可以说,这是站出来“大喊”的胜利,这
期刊
以史为鉴,映照当代   唐太宗李世民曰:“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其实,历史这面镜鉴,不仅可以照见历代王朝的存亡兴替,而且可以照见社会弊端产生的根源,照见人处于恐惧和利诱时的表现,照见历代对当代的影响……意大利哲学家、史学家克罗奇有言“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此言虽然有些武断,但也说明了历史与当代无法割断的道理。   作为一名杂文作者,即使不能像史学家那样把历史背得滚瓜溜油,也要对历史有所了解。
期刊
由向继东先生编选的《2019中国杂文年选》近期正式出版发行。该书,延续了向继东先生在选稿上高标准、严要求的一贯风格。入选作家既有沈棲、陈鲁民、刘齐、朱大路、刘诚龙、于文岗、汪强、游宇明、齐世明、迂夫子这样的杂文名家,也不乏名不见经传的杂文新手。2019年度中国好的杂文作品,全都发表于公开出版的报刊等传媒上。全书稿分为“浮世绘”“杂感录”“随想记”“温故坊”“新视点”等五辑,即五个部分。此书选文的洞
期刊
三年前,表弟进城。   表弟姓付,他住在离县城近百里的二佐村,日子过得紧巴巴。三年前的一天,他突然给我打电话,要到我居住的小城来谋生。我就一个普通市民,无权无势,朋友圈也就是几个舞文弄墨的人,百无一用是书生,让他来,什么忙也帮不上啊。表弟说他有一把子力气,脑力也不比别人差,他先一个人来试试,行,就从农民成为市民,不行依旧是农民,也不搭啥。   我和媳妇一合计,觉得表弟说的有道理,人挪活树挪死嘛
期刊
在生活中及一些影视剧中,经常能听到类似这样的一句话,“真是贫穷限制想象力”,以此来自嘲或他嘲因囊中羞涩而导致对美好事物憧憬的局限。这句话乍一听道理满满,实则不然,它是一个“伪命题”。   限制想象力的,不是贫穷,而是“你认知不到”。   判断一个人认知水平的高低,可以概括的简单标准之一就是,看他在谈论一件事物的时候,能够熟练地运用多少概念,越多越好。多,说明他有深厚的知识积累,可以即时调动自己
期刊
《杂文月刊》2020年5月上原创版刊登了一篇文章《怎样理解“躺在家里就是贡献国家”?》,“躺在家里就是贡献国家”是在疫情爆发期为减少人员流动可能造成病毒传播的特殊说法,在后疫情时代,我们的确应反思一下过去人类过度干预自然侵犯自然的生存模式了。   有报道说,近几个月,因疫情影响,人类活动按下了暂停键,令人吃惊的现象很快发生了:意大利威尼斯的水质开始变得清澈,近海出现海豚;南非开普敦市街头企鹅结伴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