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在治疗高龄急性心肌梗死伴心源性休克患者的应用

来源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kyx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高龄患者行急诊冠脉介入治疗辅以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10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或泵衰竭高龄患者,行急诊冠脉介入治疗辅以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术,观察临床效果及安全性.结果 10例急性心肌梗死高龄患者经急诊冠脉介入及IABP治疗后,9例主动脉内舒张压、平均动脉压显著增高,分别由术前(32.67±2.35)mm Hg和(46.11±4.17)mm Hg,上升至术后(105.11±10.8)mm Hg,和(86.11±8.93)mm Hg,(P<0.001).临床症状明显好转,血流动力学显著改善.1例死于肾功能衰竭.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高龄患者行急诊冠脉介入治疗时,联合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可增加冠脉介入治疗安全性,降低病死率,减少血管再闭塞率,提高手术成功率。

其他文献
目的 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后溶血磷脂酸(LPA)水平的变化及其与左室重塑的相关关系,及LPA在AMI后心肌重塑中的作用.方法选择AMI患者86例,分别于入院即刻及第4天测定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和Ⅲ型前胶原蛋白的水平,并于入院即刻和发病第8~10天对患者进行心脏彩色超声的检查,测定左室舒张末期直径(LVDEd)和左室射血分数(EF),并计算心肌梗死占左室面积的百分比.正常对照40例,测定其血浆溶
目的 研究早孕期人蜕膜自然杀伤(NK)细胞趋化因子受体谱的表达及其特异性募集的机制.方法收集早孕期蜕膜组织,免疫磁珠分选CD56brightCD16-NK细胞;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CD56brightCD16-NK细胞中18种趋化因子受体的转录水平,筛选出高表达的趋化因子受体(即CXCR4及CXCR3).原位杂交及免疫组织化学分析CXCR4特异性配体基质细胞衍生因子(SDF-1
目的 克隆沙眼衣原体主要外膜蛋白(MOMP)基因,构建原核表达重组载体,并通过E.coliBL21实现MOMP的融合表达.方法用PCR法扩增MOMP基因,克隆插入到pUCm-T载体中,序列测定正确后,将其亚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2b(+)中,采用Ni-NTA亲和层析法纯化表达产物,对表达产物进行SDS-PAGE和蛋白质印迹鉴定.结果PCR扩增出约1 200bp DNA片段,序列测定证实与基因
目的 研究乳腺癌激素治疗耐受产生中相关基因群的表达及其功能.方法用8000种人类基因PCR产物制成BioDoor8000型表达谱芯片,分离纯化乳腺癌激素耐受细胞系LCC2和乳腺癌细胞系MCF-7 mRNA,制备表达谱探针,用ScanArray3000荧光扫描仪扫描芯片荧光信号图像,利用计算机分析MCF-7细胞系和乳腺癌激素耐受细胞系LCC2之间差异表达的基因.结果在8 000种基因中,MCF-7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