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民族音乐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持续发展的精神动力。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是世界上最具特色的一种艺术形式,在世界音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当前,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主要靠学校音乐教学来进行,所以,要想做好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工作,提升学生民族音乐文化素养,就必须加强学校的音乐教育,完善民族音乐教学模式,给予民族音乐文化准确的定位,使其与音乐教育相协调。本篇文章以音乐教育与民族文化的传承为论点进行论述、探究,并提出合理化教学建议,希望将我国民族音乐发扬光大。
【关键词】中学音乐教育;民族音乐;传承
引言
在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民族音乐记录了民族发展的历程与兴衰,是民族情感与精神的真实写照。民族音乐作为优秀的传统文化,一直存在于音乐实践教学中,通过不断地探索、总结、积淀折射出民族情感、语言特色、观念等。中学阶段的学生精力旺盛,感情色彩丰富,在音乐教学中融入民族音乐对学生音乐素养和爱国情感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学校是音乐教育的主要场所,只有重视民族音乐文化教育,科学地进行教学设计,才能为民族音乐的传承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学校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的教学审视
我国的民族音乐见证着整个民族的发展历程,是中华民族气节与精神的标志,它代表着各个历史时期人们的思想、夙愿、情感、智慧。在中学音乐教育中融入民族音乐,符合当前素质教育要求,有利于学生爱国素养的培养,使学生在音乐学习中,感受中国文化的深邃,对学生思维的拓展具有重要意义。学校作为文化学习、知识传播的主要阵地,发扬和传承民族音乐文化责无旁贷。
(一)民族音乐应作为中学音乐教育的主体
在我国,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西方音乐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西洋音乐。有些学校还专门设立了大提琴班、萨克斯班、钢琴班等,较多的家长开始让孩子学习钢琴、萨克斯之类的西洋乐器。而作为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则受到忽视、冷落,只有少部分喜欢民族音乐的人在进行着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工作。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场所——学校,也没有将民族音乐教学纳入音乐教学中,使得民族音乐受到局限,这对民族音乐的传承和发扬极为不利。要想改变这一教学现状,学校必须重视民族音乐教育,提升民族音乐主体地位,将其纳入音乐教育的主要内容,进而使民族音乐能够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扬。
(二) 学校音乐教育是民族音乐文化传播最为有效的渠道
因为学校里面有着大量的受教育群体,所以学校音乐教育是民族音乐文化传播最为有效的渠道。对中学阶段的学生进行民族音乐文化教育,有效利用这一巨大的传播群体,对发扬我国传统民族音乐将是十分有利的支撑。所以,师范类音乐教育高校,应用民族音乐代替以往的欧美音乐教学主体,进而为小学、初中、高中学校培养更多、更优秀的民族音乐教师。音乐教师只有夯实专业素养,才能使民族音乐教学更为顺畅,使学生在音乐学习中,感受传统民族音乐的魅力,并喜欢上民族音乐,成为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者。
二、中学音乐教育传承和发扬民族音乐的有效策略探析
(一)注重民族音乐教材的建设
音乐教材是学校开展音乐教育的主要纲领,音乐教材的设计内容直接决定了音乐教育的方向,所以要提高民族音乐教学质量,必须注重学校音乐教材内容的建设。我国历史发展悠久、博大深奥,民族音乐文化也是如此,教育机构在进行音乐教材编撰时,应根据不同阶段的学生和各个地域的文化特性,科学的进行教材设计,充分挖掘民族音乐文化的内涵,编撰出符合学生特点、体现当地风土人情的音乐教材。学校在进行音乐教材编撰时,也应尽可能的多录入悦耳动听、具有代表性的民族音乐。民族音乐教材只有具有代表性,符合学生心灵需求,才能有效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学习兴趣,进而产生想要了解、学习民族音乐的想法,这对民族音乐的教学具有积极意义。学生通过学习、聆听“地方性”与“全国性”的民族音乐教材,不但能够对本地域的民族音乐进行了解,还能对中国民族音乐有所涉猎,有利于受到民族音乐的熏陶,增强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此外,在音乐教材设计方面,应加强学生对民族乐器的认识和实践操作,使学生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而使民族音乐文化得到有效传承。
(二)积极构建良好的民族音乐教学环境
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播环境主要包括学校和社会。首先,社会是国家进行主导,对传统的民族文化进行发扬与保护,起到积极导向作用。所以,国家相关部门必须重视民族音乐文化的挖掘与保护,使民族音乐这种非物质文化不至于消亡。其次,各所学校应注重民族音乐文化内容的建设,积极开展各类民族音乐类教学活动,积极构建良好的民族音乐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学习民族音乐的热情。譬如:定期开展民族音乐发展讲座,开展民族乐器鉴赏活动,举办民族乐曲演唱比赛,举办民族乐器演奏比赛等,使学生不仅能够从课堂学习中感受民族音乐,还能从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中感受到民族音乐文化的魅力,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学习热情,进而更好地投入到民族音乐的学习中。
(三)加强民族音乐教师的教育培养
现今,我国中学音乐教育还是以西洋音乐为为主,造成此类的原因主要为:各师范类高校音乐专业偏向于西方音乐,致使培养出的音乐教师音乐技能偏向于西方音乐,真正掌握民族音乐的教师少之又少。如此一来,便出现西方音乐过剩而传统民族音乐不足的现象,这也致使我国青少年受到的民族音乐文化熏陶较少。所以,我国各音乐师范院校应积极改变音乐教学方向,将民族音乐作为重点教学科目,进而培养出大量优质的民族音乐教师,使学生能够受到传统民族音乐的熏陶,并在民族音樂教学环境中发展成长,进而使民族音乐得到传承与发扬。
(四)优化教学设置
学校领导应充分认识到民族音乐的重要性,积极优化校本课程,努力将民族音乐传承下去。学校还应加大民族音乐教学方面的资金投入,建设专门的民族音乐教室,采办中国民族乐器,给予学生一定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学习兴趣。学校音乐教育应以民族音乐为基准,把民族音乐的教学作为重点。音乐教师在进行民族音乐教学时,应改变以往单一的教学形式,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互动,根据学生的想法与需求,创新教学方式,使教学内容更新颖,富有趣味。在民族音乐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师应善于利用信息化教学设置,及时穿插音乐影视资料,使民族音乐教学更加直观、生动。学校还应定期组织学生走出校园,去观摩、学习民族音乐,通过近距离的接触,将课堂音乐内容与实际音乐进行融合,从而更深透地理解并有效地传承民族音乐。
三、结语
综上所述,学校应重视民族音乐教学,积极进行民族音乐教材的建设,积极构建良好的民族音乐教学环境,加强民族音乐教师的教育培养,使民族音乐能够从上到下得到有效传承,让学生从小在民族音乐的熏陶中成长,进而使民族音乐得到真正的传承和发扬。
【参考文献】
[1]于艳.中学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的传承[D].东北师范大学,2015
[2]徐皓.论音乐教育中本土音乐文化的传承[J].漳州师范学报,2012(04):105-110
[3]郑喜艳.学校音乐教育与民间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与保护[J].大众文艺,2016(24):26-28
【关键词】中学音乐教育;民族音乐;传承
引言
在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民族音乐记录了民族发展的历程与兴衰,是民族情感与精神的真实写照。民族音乐作为优秀的传统文化,一直存在于音乐实践教学中,通过不断地探索、总结、积淀折射出民族情感、语言特色、观念等。中学阶段的学生精力旺盛,感情色彩丰富,在音乐教学中融入民族音乐对学生音乐素养和爱国情感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学校是音乐教育的主要场所,只有重视民族音乐文化教育,科学地进行教学设计,才能为民族音乐的传承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学校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的教学审视
我国的民族音乐见证着整个民族的发展历程,是中华民族气节与精神的标志,它代表着各个历史时期人们的思想、夙愿、情感、智慧。在中学音乐教育中融入民族音乐,符合当前素质教育要求,有利于学生爱国素养的培养,使学生在音乐学习中,感受中国文化的深邃,对学生思维的拓展具有重要意义。学校作为文化学习、知识传播的主要阵地,发扬和传承民族音乐文化责无旁贷。
(一)民族音乐应作为中学音乐教育的主体
在我国,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西方音乐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西洋音乐。有些学校还专门设立了大提琴班、萨克斯班、钢琴班等,较多的家长开始让孩子学习钢琴、萨克斯之类的西洋乐器。而作为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则受到忽视、冷落,只有少部分喜欢民族音乐的人在进行着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工作。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场所——学校,也没有将民族音乐教学纳入音乐教学中,使得民族音乐受到局限,这对民族音乐的传承和发扬极为不利。要想改变这一教学现状,学校必须重视民族音乐教育,提升民族音乐主体地位,将其纳入音乐教育的主要内容,进而使民族音乐能够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扬。
(二) 学校音乐教育是民族音乐文化传播最为有效的渠道
因为学校里面有着大量的受教育群体,所以学校音乐教育是民族音乐文化传播最为有效的渠道。对中学阶段的学生进行民族音乐文化教育,有效利用这一巨大的传播群体,对发扬我国传统民族音乐将是十分有利的支撑。所以,师范类音乐教育高校,应用民族音乐代替以往的欧美音乐教学主体,进而为小学、初中、高中学校培养更多、更优秀的民族音乐教师。音乐教师只有夯实专业素养,才能使民族音乐教学更为顺畅,使学生在音乐学习中,感受传统民族音乐的魅力,并喜欢上民族音乐,成为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者。
二、中学音乐教育传承和发扬民族音乐的有效策略探析
(一)注重民族音乐教材的建设
音乐教材是学校开展音乐教育的主要纲领,音乐教材的设计内容直接决定了音乐教育的方向,所以要提高民族音乐教学质量,必须注重学校音乐教材内容的建设。我国历史发展悠久、博大深奥,民族音乐文化也是如此,教育机构在进行音乐教材编撰时,应根据不同阶段的学生和各个地域的文化特性,科学的进行教材设计,充分挖掘民族音乐文化的内涵,编撰出符合学生特点、体现当地风土人情的音乐教材。学校在进行音乐教材编撰时,也应尽可能的多录入悦耳动听、具有代表性的民族音乐。民族音乐教材只有具有代表性,符合学生心灵需求,才能有效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学习兴趣,进而产生想要了解、学习民族音乐的想法,这对民族音乐的教学具有积极意义。学生通过学习、聆听“地方性”与“全国性”的民族音乐教材,不但能够对本地域的民族音乐进行了解,还能对中国民族音乐有所涉猎,有利于受到民族音乐的熏陶,增强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此外,在音乐教材设计方面,应加强学生对民族乐器的认识和实践操作,使学生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而使民族音乐文化得到有效传承。
(二)积极构建良好的民族音乐教学环境
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播环境主要包括学校和社会。首先,社会是国家进行主导,对传统的民族文化进行发扬与保护,起到积极导向作用。所以,国家相关部门必须重视民族音乐文化的挖掘与保护,使民族音乐这种非物质文化不至于消亡。其次,各所学校应注重民族音乐文化内容的建设,积极开展各类民族音乐类教学活动,积极构建良好的民族音乐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学习民族音乐的热情。譬如:定期开展民族音乐发展讲座,开展民族乐器鉴赏活动,举办民族乐曲演唱比赛,举办民族乐器演奏比赛等,使学生不仅能够从课堂学习中感受民族音乐,还能从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中感受到民族音乐文化的魅力,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学习热情,进而更好地投入到民族音乐的学习中。
(三)加强民族音乐教师的教育培养
现今,我国中学音乐教育还是以西洋音乐为为主,造成此类的原因主要为:各师范类高校音乐专业偏向于西方音乐,致使培养出的音乐教师音乐技能偏向于西方音乐,真正掌握民族音乐的教师少之又少。如此一来,便出现西方音乐过剩而传统民族音乐不足的现象,这也致使我国青少年受到的民族音乐文化熏陶较少。所以,我国各音乐师范院校应积极改变音乐教学方向,将民族音乐作为重点教学科目,进而培养出大量优质的民族音乐教师,使学生能够受到传统民族音乐的熏陶,并在民族音樂教学环境中发展成长,进而使民族音乐得到传承与发扬。
(四)优化教学设置
学校领导应充分认识到民族音乐的重要性,积极优化校本课程,努力将民族音乐传承下去。学校还应加大民族音乐教学方面的资金投入,建设专门的民族音乐教室,采办中国民族乐器,给予学生一定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学习兴趣。学校音乐教育应以民族音乐为基准,把民族音乐的教学作为重点。音乐教师在进行民族音乐教学时,应改变以往单一的教学形式,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互动,根据学生的想法与需求,创新教学方式,使教学内容更新颖,富有趣味。在民族音乐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师应善于利用信息化教学设置,及时穿插音乐影视资料,使民族音乐教学更加直观、生动。学校还应定期组织学生走出校园,去观摩、学习民族音乐,通过近距离的接触,将课堂音乐内容与实际音乐进行融合,从而更深透地理解并有效地传承民族音乐。
三、结语
综上所述,学校应重视民族音乐教学,积极进行民族音乐教材的建设,积极构建良好的民族音乐教学环境,加强民族音乐教师的教育培养,使民族音乐能够从上到下得到有效传承,让学生从小在民族音乐的熏陶中成长,进而使民族音乐得到真正的传承和发扬。
【参考文献】
[1]于艳.中学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的传承[D].东北师范大学,2015
[2]徐皓.论音乐教育中本土音乐文化的传承[J].漳州师范学报,2012(04):105-110
[3]郑喜艳.学校音乐教育与民间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与保护[J].大众文艺,2016(24):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