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的英语教学研究

来源 :动动画世界·教育技术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sxgodkill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程标准最大的特点在于从知识传授想主动学习的转变,更加强调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更加倡导学生学习的主动参与和主动探究。在教学过程中,不仅重视及时的灌输,更强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及交流合作能力的建立。本文结合教学实际,对新课程背景下的英语教学进行了研究和探索。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 英语教学 积极性
  一、新课程标准下,英语素质的培养
  在《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任务型”教学的模式。该模式强调引导学生带着相应的学习任务,进行主动学习。进行任务学习,要求教师对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更加熟悉,对其中的教学要点、教学难点有更加清晰地掌握。例如:在Where's your pen pal from? 这一课的学习重点在于现在进行时的学习,那么,在设置教学内容时,就应围绕这一内容来进行开展。并通过思考、体验、交流进行教学内容强化。
  新课程标准更加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更加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主动引导学生进行有计划地、有步骤、有目标的学习。引导学生通过总结、归纳、观察、分析等手段,掌握语言的规律,并逐步养着自己的学习策略。例如:Where's the post office? Why do you like koalas?学习中,可先让学生进行课文的预习,再通过表演对话的方式进行内容学习,自学完成后,通过填空检验学习效果。 通过自主学习,使其更好地找到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
  二、新课程标准下,语言能力的培养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在于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更好地掌握英语的语言技能是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而在英语教学中听、说、读、写既是英语学习的方法,也是学习的目标。为此,在英语教学中,应更多的引导学生进行听、说、读、写方面的实践,。在教学中,对于那些基础较差的同学,我往往要求他们反复熟悉和倾听正在学习单元学习内容的录音,并根据录音叙述并解答问题。对于基础中等的学生则要求其对下一单元的内容进行必要的预习。对于那些英语基础较好的同学,则鼓励他们广泛阅读英文报纸,听英文广播电视节目,并坚持用英语进行日常对话。这样,使每一个同学都能在学习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都能得到必要的激励和可定,有助于其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当前,英语教学最大的缺点是讲的太多,练的太少,造成学生压力大,学习效果差。在实际教学中,我曾尝试将课文编成短剧式对话或对话形式的故事,让学生表演。 这样既用了所学知识,口语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学生随这种训练很感兴趣,起到了很好的口语训练效果。
  三、新课程标准下,学习兴趣的培养
  (1)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是主动思考的前提,也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的关键。学生只要敢于质疑才能更好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一次教学中,有一个很少发言的男同学。有一次,我提出:“Do you have any questions ?”一位英语基础较差的同学他突然举手说“Look at this photo of Lily.” 为什么不是“Look at Lily’s photo.”这个问题令很多同学都表示很惊讶,在我相信解释后,我对该同学的质疑精神给予了充分肯定,而该同学对英语的学习兴趣也大大增强,学习主动性和自信心都明显增加。经过努力,该同学的英语学习成绩从过去的60分左右,提升到了90分。通过这件事,也是我对保护学生的质疑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并坚定我给学生们提问和质疑机会的教学方法,不断唤醒和挖掘他们的学习主动行,从而培养其学习兴趣。
  (2)鼓励进行榜样合作。英语学习可以看作一个模仿的过程。教学中,除了教师示范外,还可让那些英语基础好,发音准确的同学进行领读,当他们发音准确,表达清楚是,应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让他们体验到英语学习的乐趣。争强好胜是学生的心理特点,很多学生都非常看重自己的在本班的学习地位,对此可以采取分组竞赛的方式,更好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各个教学环节当中,利用良性竞争,榜样合作的方式,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构建融洽和谐氛围。微笑的面孔,亲切的目光,会让学生放松心情。在轻松、愉快、和谐的学习气氛中能使学生适度地兴奋,既具有学好的信心,又能使智力发展达到最佳状态。比如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要投以鼓励的目光。反之,如果教师上课时一脸严肃,学生的面部表情也是冷漠的,在这种气氛下学生如何产生学习兴趣?总之,教师的目光不能漏过一个学生,要使每个学生都感受到教师的亲切与期待,增强学习的信心。[4]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新课程背景下,英语教学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变化、不断前进的过程,英语教师要在新课标的教学理念的指引下,紧密结合教学实际,积极探索能够有效提升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道路,不断推动我国英语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勇.试论新课程标准在英语教学中的体现[J].甘肃教育,2009
  [2]朱红妹,试论英语学习中背诵的理论与实践,[J]《英语辅导报》高中教师版,2009一2010学年第8期
  [3]段素萍,情感与外语研究:从建构主义角度的探索,[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4,4l第12期
  [4]李春艳.谈英语课堂中有效的师生互动[J].科技创新导报,2009,5:162.
其他文献
摘 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要注重体验感悟。另外,学生的童年生活是伴随认知的动态的活动过程,这一过程始终贯穿着学生对现实生活世界的体验和对可能生活的感悟。注重体验感悟,体现了现代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显现了语文的人文特性,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阅读教学中注重体验感悟的主要策略有:指导学生在“读”中体验、感悟;设置情境,唤起学生的体验感悟;想象中体验感悟;联系生活,加强体验,促进感悟;以问导读
摘 要:课堂提问是构成整个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课堂提问要针对学生的接受情况和学习情况来进行安排,对学生的评价也要恰到好处,把握一个“度”。本文将就课堂提问的语言艺术展开论述,进一步探讨初中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的艺术分析。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 课堂提问 语言艺术  语文教学离不开课堂提问,生动有趣的课堂提问不仅能带动课堂气氛,还能令学生开发思维,提高学习积极性。课堂提
意象是在中国文学中常见的术语,苏童将意象引入到自己的小说创作中,建立起独特的“意象主义写作[1]”模式.在《妻妾成群》中,苏童颇具深意地设置了“井”这一意象,每当主人公
清明文化起源春秋战国时代,在宋代民俗与文化的共同作用下,寒食清明词发展成为古代艺术的小高峰.宋代寒食清明词正反映了我国特定历史时期的文化特质,汇聚了宋代文人骚客独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