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与中国人较为关注国际时事不太一样的是,很多外国人更关心自己以及周围发生的事情。以美国人为例,尽管9·11之后美国同时打两场仗,一场在伊拉克,一场在阿富汗,但是63%的美国人不知道伊拉克在哪里,更有近九成的美国人不知道阿富汗在哪里。
对于“中国经济转型”,不少国人可能亦是云里雾里,况乎“老外”。而有些对中国稍微有点了解的外国人可能会问:中国经济怎么了,为什么要转型?中国经济转型会提高还是降低中国产品的价格?中国经济转型会不会影响到我,甚至导致我失业?中国经济转型会减少污染还是引发更多污染?……
当然,过去10年中国经济“行情好”,中国概念的投资很有吸引力。因此,投资中国或者计划投资中国的海外企业,以及购买中国概念相关产品的海外投资者迅速增加,他们对中国经济信息很感兴趣。他们可能会问:中国经济转型的原因及规划是什么?中国经济转型对我的投资有何影响?会带来什么投资机会?哪些行业具有投资前景?等等。
中国经济转型及巨大商机
“中国经济转型”主要告诉外国人什么?
2010年中国人均GDP约为4300美元,次于美国,排名世界第二。为什么说中国经济转型是一场生死存亡的变革?这与其他国家的历史发展经验有关。世界各国的发展经验表明,一个独立的经济体从人均4000美元跃升到人均1万美元,这个过程是一道巨大的坎儿。
成功的案例包括日本和韩国,他们用了大约十年时间实现转型提升。失败的例子包括阿根廷、巴西等拉美国家,转型失败后经济陷入滞涨、社会问题爆发、贫富分化、腐败多发等。他们无法在工资方面与低收入国家竞争,又无法在尖端技术研发方面与发达国家竞争。
目前中国经济增长是由过于依靠出口、过度依靠投资、过度依靠工业,过度依靠资源环境的消耗来支撑的。这种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国际形势的变化,外需增长的放缓,人民币面临增值,这就意味着过去过度依赖出口实现高速增长、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不可持续。全球科技发展、低碳发展的趋势,加上国内能源资源环境的瓶颈制约,增长成本要素上升,意味着过去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这个增长模式不可持续。未来10年,中国经济转型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
内外需结构失衡。中国内需占总需求的比重,从上个世纪80年代就开始下降,降至目前大约73%左右。这个比例在所有大国中最低——美国是92%,日本是86%,印度和巴西约88%。另一方面,中国的外贸依存度在大国中排名第二,仅次于德国的87%。因此,中国经济转型必须继续扩大内需,并扩大进口。这对其他经济体和外国人而言,意味着巨大的机遇。
投资消费结构的失衡。中国投资率一直攀升,2009年达到47.5%,而消费率从2000年以来一直下降,目前是48%,下降了14.3个百分点。特别是居民的消费率,从上个世纪的49%,下降到2007年的35.6%,不仅低于发达国家,而且也明显低于与中国发展水平相当的国家。未来几年,中国会不断促进消费,中国的消费概念投资将大行其道。
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且科技含量低。2006年世行的数据显示,中国每万元GDP所消耗的能源比世界平均水平高1.9倍,比美国高3.2倍,比日本高7.6倍。中国污染问题威胁到人民的健康安全,由污染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不在少数。与此同时,中国经济发展依然主要靠廉价的劳动力来支撑,企业的科研能力仍然严重落后于西方经济体,科技创新似乎只开花不结果。因此,中国提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几乎全是高科技、低能耗、低排放的产业,这对海内外投资者而言,蕴藏着巨大商机。
过度依靠工业,服务业落后。中国号称“世界工厂”,但经济过度依靠工业。2009年,工业与服务业占中国GDP的比重分别为46%和43%,这个比重远低于发达经济体,也低于巴西、阿根廷等发展中国家。中国的服务业落后,政府因此提出重点发展金融、物流等现代服务业,这对海外投资者同样蕴藏巨大的商机。
我们需要把这些内容向外国受众解释清楚。
如何说好转型的故事
自2008年金融海啸爆发以来,世界主要经济体实力“此消彼长”,地位发生剧烈变化,这种戏剧性极大增强了中国经济新闻的吸引力,海外读者对中国经济报道的兴趣急剧上升。是的,这里“风景独好”,这里“机遇无限”,当然这里问题也是一箩筐。
笔者以为,要想讲好中国经济转型的故事,让海外读者想看、喜欢看,甚至如果不看就是一种损失,大的层面上应该注意以下五点:
一是新闻采编人员的信心问题。笔者认为,这是外宣从业人员需要解决的最重要的问题。有人说外宣像一场战争,一场关于人心的战争。要赢得战争,必须“知己知彼”。
因此新闻采编人员要做好外宣,一方面要“知己”,认识中国的优势,由此树立信心。虽然中国高速发展30年,很多成就在人类历史上都是空前的,但不少人仍然缺乏信心,不少人仍然不相信中国的崛起、西方的衰落是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另一方面要“知彼”。人类历史上,一个大国的发展崛起必定是孤独的、会遭遇打压的,因此,不管是姓“资”还是姓“社”,中国崛起也必然是孤独的。
二是内容为王,做真正的新闻。任何一家媒体,其核心竞争力都是其新闻产品的竞争力。中国经济转型的新闻报道要吸引海外读者,必须保证产品是一流的。
西方媒体之所以能掌控国际话语权,原因很多,但一个众所周知的原因是它们的新闻在时效性、重要性、准确性、分析深度、心理及地理接近性、趣味性、可读性、奇异性等决定产品质量的方面有突出之处,因此读者想看、喜欢看。
比如,半岛英文台(AlJazeera English)的报道就让很多西方媒体相形见绌。今年3月2日,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在参议院外交委员会接受质询时说,在当今世界的情报战争中,美国正在失去这场战争,而其他国家的媒体正在大步取得胜利,尤其是半岛电视台。
三是实事求是,客观平衡。传统中国新闻学理论认为,正面报道可以鼓舞士气,引导人们积极向上。但对海外读者而言,他们每天看到的新闻,连自己国家的很多都是负面的,凭什么让他们接受中国的正面新闻。西方新闻理论认为,受众喜欢“负面新闻”。
因此,为提高中国经济新闻对外报道的实效,必须十分注意平衡报道。长篇累牍的正面宣传和单面的说辞,只会被视为“脆弱的宣传”,只会让西方受众产生排斥心理。
中国经济新闻对外报道在探索与海外受众话语系统对接过程中,可以借鉴西方媒体的一些成熟操作手法。一直以来,西方媒体为追求报道客观平衡,在操作上采取的一个手法是“引用多个信息源”,反映各方观点,反对只站在某一方的立场上偏听偏信。
四是贴近受众,多解释,多解读。贴近海外读者,在心理上接近他们,了解他们关注什么样的中国经济新闻,并把“他们想听的”和“我们想说的”结合起来。报道中国经济转型,既要以我为主,同时也要站在海外读者的角度,考虑他们的阅读心理。
按照新华社外国改稿专家的看法,海外读者对中国的认知能力相当于12岁的孩子。因此,我们在对外报道中需要充分解释中国特色的经济名词、政策和现象,尽量避免提及晦涩的经济政策或概念。而且,添加或采写独立的背景也很有必要。
另一方面,一般读者厌恶经济数据,毕竟数据是冷冰冰的,难以感知。单纯的数字不构成新闻,需要采访一些经济专家学者,进行简单明了的分析和解读。
五是多讲故事,报道要见人见事。中国经济转型的对外报道,要“见人见事”,以小见大,通过精彩的故事、生动的语言和鲜活的普通人去打动海外读者。人物无论大小,总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也总是生动的,能引起海外读者共鸣。因此,除了向市场和投资者提供深刻独到的宏观政策和经济数据分析外,要经常向读者还原讲述生动有趣的故事,刻画有血有肉的人物。
(作者分别来自新华社英文电视台CNC和新华社对外部经济室,图片由作者提供)
对于“中国经济转型”,不少国人可能亦是云里雾里,况乎“老外”。而有些对中国稍微有点了解的外国人可能会问:中国经济怎么了,为什么要转型?中国经济转型会提高还是降低中国产品的价格?中国经济转型会不会影响到我,甚至导致我失业?中国经济转型会减少污染还是引发更多污染?……
当然,过去10年中国经济“行情好”,中国概念的投资很有吸引力。因此,投资中国或者计划投资中国的海外企业,以及购买中国概念相关产品的海外投资者迅速增加,他们对中国经济信息很感兴趣。他们可能会问:中国经济转型的原因及规划是什么?中国经济转型对我的投资有何影响?会带来什么投资机会?哪些行业具有投资前景?等等。
中国经济转型及巨大商机
“中国经济转型”主要告诉外国人什么?
2010年中国人均GDP约为4300美元,次于美国,排名世界第二。为什么说中国经济转型是一场生死存亡的变革?这与其他国家的历史发展经验有关。世界各国的发展经验表明,一个独立的经济体从人均4000美元跃升到人均1万美元,这个过程是一道巨大的坎儿。
成功的案例包括日本和韩国,他们用了大约十年时间实现转型提升。失败的例子包括阿根廷、巴西等拉美国家,转型失败后经济陷入滞涨、社会问题爆发、贫富分化、腐败多发等。他们无法在工资方面与低收入国家竞争,又无法在尖端技术研发方面与发达国家竞争。
目前中国经济增长是由过于依靠出口、过度依靠投资、过度依靠工业,过度依靠资源环境的消耗来支撑的。这种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国际形势的变化,外需增长的放缓,人民币面临增值,这就意味着过去过度依赖出口实现高速增长、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不可持续。全球科技发展、低碳发展的趋势,加上国内能源资源环境的瓶颈制约,增长成本要素上升,意味着过去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这个增长模式不可持续。未来10年,中国经济转型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
内外需结构失衡。中国内需占总需求的比重,从上个世纪80年代就开始下降,降至目前大约73%左右。这个比例在所有大国中最低——美国是92%,日本是86%,印度和巴西约88%。另一方面,中国的外贸依存度在大国中排名第二,仅次于德国的87%。因此,中国经济转型必须继续扩大内需,并扩大进口。这对其他经济体和外国人而言,意味着巨大的机遇。
投资消费结构的失衡。中国投资率一直攀升,2009年达到47.5%,而消费率从2000年以来一直下降,目前是48%,下降了14.3个百分点。特别是居民的消费率,从上个世纪的49%,下降到2007年的35.6%,不仅低于发达国家,而且也明显低于与中国发展水平相当的国家。未来几年,中国会不断促进消费,中国的消费概念投资将大行其道。
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且科技含量低。2006年世行的数据显示,中国每万元GDP所消耗的能源比世界平均水平高1.9倍,比美国高3.2倍,比日本高7.6倍。中国污染问题威胁到人民的健康安全,由污染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不在少数。与此同时,中国经济发展依然主要靠廉价的劳动力来支撑,企业的科研能力仍然严重落后于西方经济体,科技创新似乎只开花不结果。因此,中国提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几乎全是高科技、低能耗、低排放的产业,这对海内外投资者而言,蕴藏着巨大商机。
过度依靠工业,服务业落后。中国号称“世界工厂”,但经济过度依靠工业。2009年,工业与服务业占中国GDP的比重分别为46%和43%,这个比重远低于发达经济体,也低于巴西、阿根廷等发展中国家。中国的服务业落后,政府因此提出重点发展金融、物流等现代服务业,这对海外投资者同样蕴藏巨大的商机。
我们需要把这些内容向外国受众解释清楚。
如何说好转型的故事
自2008年金融海啸爆发以来,世界主要经济体实力“此消彼长”,地位发生剧烈变化,这种戏剧性极大增强了中国经济新闻的吸引力,海外读者对中国经济报道的兴趣急剧上升。是的,这里“风景独好”,这里“机遇无限”,当然这里问题也是一箩筐。
笔者以为,要想讲好中国经济转型的故事,让海外读者想看、喜欢看,甚至如果不看就是一种损失,大的层面上应该注意以下五点:
一是新闻采编人员的信心问题。笔者认为,这是外宣从业人员需要解决的最重要的问题。有人说外宣像一场战争,一场关于人心的战争。要赢得战争,必须“知己知彼”。
因此新闻采编人员要做好外宣,一方面要“知己”,认识中国的优势,由此树立信心。虽然中国高速发展30年,很多成就在人类历史上都是空前的,但不少人仍然缺乏信心,不少人仍然不相信中国的崛起、西方的衰落是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另一方面要“知彼”。人类历史上,一个大国的发展崛起必定是孤独的、会遭遇打压的,因此,不管是姓“资”还是姓“社”,中国崛起也必然是孤独的。
二是内容为王,做真正的新闻。任何一家媒体,其核心竞争力都是其新闻产品的竞争力。中国经济转型的新闻报道要吸引海外读者,必须保证产品是一流的。
西方媒体之所以能掌控国际话语权,原因很多,但一个众所周知的原因是它们的新闻在时效性、重要性、准确性、分析深度、心理及地理接近性、趣味性、可读性、奇异性等决定产品质量的方面有突出之处,因此读者想看、喜欢看。
比如,半岛英文台(AlJazeera English)的报道就让很多西方媒体相形见绌。今年3月2日,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在参议院外交委员会接受质询时说,在当今世界的情报战争中,美国正在失去这场战争,而其他国家的媒体正在大步取得胜利,尤其是半岛电视台。
三是实事求是,客观平衡。传统中国新闻学理论认为,正面报道可以鼓舞士气,引导人们积极向上。但对海外读者而言,他们每天看到的新闻,连自己国家的很多都是负面的,凭什么让他们接受中国的正面新闻。西方新闻理论认为,受众喜欢“负面新闻”。
因此,为提高中国经济新闻对外报道的实效,必须十分注意平衡报道。长篇累牍的正面宣传和单面的说辞,只会被视为“脆弱的宣传”,只会让西方受众产生排斥心理。
中国经济新闻对外报道在探索与海外受众话语系统对接过程中,可以借鉴西方媒体的一些成熟操作手法。一直以来,西方媒体为追求报道客观平衡,在操作上采取的一个手法是“引用多个信息源”,反映各方观点,反对只站在某一方的立场上偏听偏信。
四是贴近受众,多解释,多解读。贴近海外读者,在心理上接近他们,了解他们关注什么样的中国经济新闻,并把“他们想听的”和“我们想说的”结合起来。报道中国经济转型,既要以我为主,同时也要站在海外读者的角度,考虑他们的阅读心理。
按照新华社外国改稿专家的看法,海外读者对中国的认知能力相当于12岁的孩子。因此,我们在对外报道中需要充分解释中国特色的经济名词、政策和现象,尽量避免提及晦涩的经济政策或概念。而且,添加或采写独立的背景也很有必要。
另一方面,一般读者厌恶经济数据,毕竟数据是冷冰冰的,难以感知。单纯的数字不构成新闻,需要采访一些经济专家学者,进行简单明了的分析和解读。
五是多讲故事,报道要见人见事。中国经济转型的对外报道,要“见人见事”,以小见大,通过精彩的故事、生动的语言和鲜活的普通人去打动海外读者。人物无论大小,总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也总是生动的,能引起海外读者共鸣。因此,除了向市场和投资者提供深刻独到的宏观政策和经济数据分析外,要经常向读者还原讲述生动有趣的故事,刻画有血有肉的人物。
(作者分别来自新华社英文电视台CNC和新华社对外部经济室,图片由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