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根据油田生产动态变化,系统分析转油站生产耗能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总结研究了一整套降低转油站生产能耗的方法和措施,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和适应性,使油田保持较低的能耗和运行成本,实现转油站节能降耗,提高油田的整体经济效益,在此对转油站中的节能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转油站;节能;降耗;经济效益
中图分类号:TB5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09-0059-01
1 电能方面措施
在油田转油系统中,机泵是转油站不可缺少的生产设备,是主要用于输油、掺水、采暖等,也是转油站主要的耗电设备,所以节电重点是做好机泵的节能工作。
1.1 提高离心泵的效率
效率是泵的经济性能指标,要使泵的效率提高首先必须从机泵的科学选型、合理配套、运行管理、维修保养等方面着手,同时还应包括整个系统(电机…等)的节能。
1.1.1 泵的科学选型、合理配套
结合本岗位实际生产需要,一定选择合理的机泵,这样减少实际生产中流量的过大波动,同时减少泵的汽蚀,也避免了大马拉小车,小马拉大车现象,使泵在高效区工作。机泵的使用条件是比较复杂的,需要泵具备各种性能。如泵的水利性能技术指标,泵的材料,泵的密封性能,泵的可靠性性能,泵的总体结构,泵耐高温性能等等,与泵的系统节能有着重要的联系。
1.1.2 泵的运行管理
要搞好机泵的管理工作,使之加大管理降耗和改造降耗力度,必须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把故障消除在萌芽状态,也是延长设备使用年限,不断降低成本充分发挥效益的重要保证。
1.1.3 泵的维修保养
没有特殊情况严格执行维修保养计划,对长时间不用的机泵也要定期保养,如发现故障要立即排除故障,冬季应采取防冻措施。使离心泵按规范标准恢复到良好的状态,以利日后运行。也延长离心泵的寿命并节约能源,减少功率损失和介质损失。
同时还可以采取一些有效技术手段,如(提高光洁度、切割或更换叶轮、使用变频调节、减少叶轮数量),还可以通过正确安装降低能耗损失和提高传动装置效率,以提高泵的工作效率而达到节能的目的。
1.2 根据电力电网的收费标准灵活确定运行时段
由于不同时间季节段电网收费标准不同,要求转油站等站库内所有能间断运行的泵一律躲峰运行,启泵、收油等操作必须在用电低谷期进行,节约电能。具体到不同用途的离心泵,还须采取以下具体措施:
1.2.1 输油泵等节电
输油泵以及输水泵要消耗大量电能,须根据具体情况,运用现代化管理方法,科学确定最佳的电流运行区间,并严格执行,以得到最佳的节电效果。
1.2.2 收油泵节电
要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污油产量,减少污油回收操作对电能的消耗。必须加强日常生活、照明用电的管理,这其中的节电潜力也不小,同样值得重视。
2 天然气方面措施
油田转油系统对天然气的消耗很大,天然气主要是作为加热装置等处的燃料用气。因此,要降低耗气量需要从多方面入手。
2.1 降低加热装置耗气
首先选用高效节能型锅炉,安装节能型燃烧喷嘴,提高天然气的燃烧质量。锅炉的年度检修要保证质量,尤其是炉膛部分,以此增大热传导系数,提高锅炉效率。同时还要加强采暖、伴热管网的检查维修,保持管网畅通,防止穿孔,减少锅炉热水的漏损量。其次,要根据大气温度变化和受热介质的物理特性,合理确定供热温度,可随时通过调整用气量来调节热水温度。最大程度地利用热能,防止浪费。还要根据站內实际情况,在不影响生产、生活用热的情况下,通过研究、试验、摸索,确定最佳启停炉时间,既要保证介质有良好的流动性,又要防止管道结蜡、冻堵,还要避免因停炉过迟或启炉过早而浪费天然气。同时做好采暖、伴热管道的保温,做到定期检查,及时维修,防止热能无为散失,进一步提高热能利用率。
2.2 降低加热装置如水套加热炉耗气
采用新型燃烧器,目前国内、外高效加热炉大都使用预混式微正压燃烧器,空气与燃料气预混,风机鼓风,炉内微正压燃烧,火焰长度可调,能有效地控制过剩空气系数,燃气燃烧充分,烟气温度高,因而大大提高了高温烟气的辐射传热能力,预混式微正压燃烧器加上自控设备后可以使加热炉在较高的热效率下运行,并严格执行规范要求的掺水制度,合理确定最佳掺水温度,在保证正常集油的情况下,降低掺水量和掺水温度。在试验成功的基础上,实施常温集油,加热缓冲装置停用,回掺不加热沉降水,大幅度减少天然气消耗量;同时降低通过加热炉的介质流量,减少加热炉的耗气量。可采用现代化管理办法,尤其是在夏季,可视本站实际停炉或小火烧炉。根据天然气压力、介质温度和介质流量的变化情况,精心操作,及时调节用气量。做到定期检查火嘴,防止结焦或堵塞,做好受热管道和加热装置的保温,把热量散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3 总结
随着我国重工业化进程加快,转油系统的节能降耗工作点多面广,除上述途径外,仍有其他多种方式如合理调节站内各设备的实际运行参数等,值得进一步研究,如果我们转油站这部分节能工作做到位那将能更好的节约能量,降低生产运行成本。提高太北油田的整体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朱振忠.泵站电动机输入功率测量方法浅述[J].排灌机械工程学报,1986(6):34-37.
[关键词]转油站;节能;降耗;经济效益
中图分类号:TB5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09-0059-01
1 电能方面措施
在油田转油系统中,机泵是转油站不可缺少的生产设备,是主要用于输油、掺水、采暖等,也是转油站主要的耗电设备,所以节电重点是做好机泵的节能工作。
1.1 提高离心泵的效率
效率是泵的经济性能指标,要使泵的效率提高首先必须从机泵的科学选型、合理配套、运行管理、维修保养等方面着手,同时还应包括整个系统(电机…等)的节能。
1.1.1 泵的科学选型、合理配套
结合本岗位实际生产需要,一定选择合理的机泵,这样减少实际生产中流量的过大波动,同时减少泵的汽蚀,也避免了大马拉小车,小马拉大车现象,使泵在高效区工作。机泵的使用条件是比较复杂的,需要泵具备各种性能。如泵的水利性能技术指标,泵的材料,泵的密封性能,泵的可靠性性能,泵的总体结构,泵耐高温性能等等,与泵的系统节能有着重要的联系。
1.1.2 泵的运行管理
要搞好机泵的管理工作,使之加大管理降耗和改造降耗力度,必须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把故障消除在萌芽状态,也是延长设备使用年限,不断降低成本充分发挥效益的重要保证。
1.1.3 泵的维修保养
没有特殊情况严格执行维修保养计划,对长时间不用的机泵也要定期保养,如发现故障要立即排除故障,冬季应采取防冻措施。使离心泵按规范标准恢复到良好的状态,以利日后运行。也延长离心泵的寿命并节约能源,减少功率损失和介质损失。
同时还可以采取一些有效技术手段,如(提高光洁度、切割或更换叶轮、使用变频调节、减少叶轮数量),还可以通过正确安装降低能耗损失和提高传动装置效率,以提高泵的工作效率而达到节能的目的。
1.2 根据电力电网的收费标准灵活确定运行时段
由于不同时间季节段电网收费标准不同,要求转油站等站库内所有能间断运行的泵一律躲峰运行,启泵、收油等操作必须在用电低谷期进行,节约电能。具体到不同用途的离心泵,还须采取以下具体措施:
1.2.1 输油泵等节电
输油泵以及输水泵要消耗大量电能,须根据具体情况,运用现代化管理方法,科学确定最佳的电流运行区间,并严格执行,以得到最佳的节电效果。
1.2.2 收油泵节电
要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污油产量,减少污油回收操作对电能的消耗。必须加强日常生活、照明用电的管理,这其中的节电潜力也不小,同样值得重视。
2 天然气方面措施
油田转油系统对天然气的消耗很大,天然气主要是作为加热装置等处的燃料用气。因此,要降低耗气量需要从多方面入手。
2.1 降低加热装置耗气
首先选用高效节能型锅炉,安装节能型燃烧喷嘴,提高天然气的燃烧质量。锅炉的年度检修要保证质量,尤其是炉膛部分,以此增大热传导系数,提高锅炉效率。同时还要加强采暖、伴热管网的检查维修,保持管网畅通,防止穿孔,减少锅炉热水的漏损量。其次,要根据大气温度变化和受热介质的物理特性,合理确定供热温度,可随时通过调整用气量来调节热水温度。最大程度地利用热能,防止浪费。还要根据站內实际情况,在不影响生产、生活用热的情况下,通过研究、试验、摸索,确定最佳启停炉时间,既要保证介质有良好的流动性,又要防止管道结蜡、冻堵,还要避免因停炉过迟或启炉过早而浪费天然气。同时做好采暖、伴热管道的保温,做到定期检查,及时维修,防止热能无为散失,进一步提高热能利用率。
2.2 降低加热装置如水套加热炉耗气
采用新型燃烧器,目前国内、外高效加热炉大都使用预混式微正压燃烧器,空气与燃料气预混,风机鼓风,炉内微正压燃烧,火焰长度可调,能有效地控制过剩空气系数,燃气燃烧充分,烟气温度高,因而大大提高了高温烟气的辐射传热能力,预混式微正压燃烧器加上自控设备后可以使加热炉在较高的热效率下运行,并严格执行规范要求的掺水制度,合理确定最佳掺水温度,在保证正常集油的情况下,降低掺水量和掺水温度。在试验成功的基础上,实施常温集油,加热缓冲装置停用,回掺不加热沉降水,大幅度减少天然气消耗量;同时降低通过加热炉的介质流量,减少加热炉的耗气量。可采用现代化管理办法,尤其是在夏季,可视本站实际停炉或小火烧炉。根据天然气压力、介质温度和介质流量的变化情况,精心操作,及时调节用气量。做到定期检查火嘴,防止结焦或堵塞,做好受热管道和加热装置的保温,把热量散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3 总结
随着我国重工业化进程加快,转油系统的节能降耗工作点多面广,除上述途径外,仍有其他多种方式如合理调节站内各设备的实际运行参数等,值得进一步研究,如果我们转油站这部分节能工作做到位那将能更好的节约能量,降低生产运行成本。提高太北油田的整体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朱振忠.泵站电动机输入功率测量方法浅述[J].排灌机械工程学报,1986(6):3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