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初探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llx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是在学习新课改的基础上,就中学历史课程资源的涵义、特点、开发利用的现实意义、开发途径及实际利用进行了一些初浅的探索,以促进新课标的实施。
  【关键词】课程资源;开发;利用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课程资源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课程资源是描绘课程理想蓝图的颜料,因为“课程资源的丰富性和适切性程度决定着课程目标的实施范围和实现水平”。没有课程资源合理有效地开发和利用,再美妙的课程改革设想也将是“海市蜃楼”,看似美丽,实为虚幻之景。因此,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保证课程改革与实施的基本条件和关键因素。
  一、历史课程资源的涵义、特点及开发利用的现实意义
  “课程资源是指供给课程活动,满足课程活动需要的一切”。就历史课程来说,“历史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历史课程目标实现的各种因素的总和”。历史学科拥有着极为丰富的课程资源,其中既包括物力的,又包括人力的;既包括校内的,又包括校外的;既包括传统的教科书、图书资料,也包括现代的网络、科技成果。
  与其他学科相比,历史课程资源具有丰富性、生动性和现实性的特点,它们无所不在、无时不有,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并能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所以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对于转变课程功能和学习方式有着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它超越了狭隘的教育内容,使师生的生活和经验进入教学过程,让教学“活”起来;另一方面,它改变了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共同构建者,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历史课程资源开发的途径及实际利用
  1.加强对历史教材资源的开发利用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所谓教材,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来组织的,呈现了一定的教学内容的,承载着一定的活动信息的,能为教学活动所利用的物化材料”。历史教材是历史教学的主要依据,提倡开发利用历史课程资源,并不是意味着可以将教科书束之高阁。相反,历史教材到现在仍然是历史课程资源的核心,是进行历史课程教学的基础。教材不仅是教师的“教”本,更是学生的“学”本。教师对于其他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要建立在课程标准和对教材的充分利用基础之上,并且要积极主动地从“教教材”向“用教材教”扩展,使标准和教材成为支持教学的课程资源。
  2.加强对图书馆资源的开发利用
  美国教育学家布鲁纳认为:“学校不是灌输知识的场所,而是培养学生学习如何求知的地方。所以,在教学活动中,应该强调培养学生利用图书馆的基本技能。”历史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人文学科,涉及的知识比较广泛。正因如此,《课标》强调历史教学要多层次、多方位的联系,并且通过每个学习主题设计的“教学活动”等形式,培养学生广泛搜集资料、构建论据和独立思考的习惯。历史教师需要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到图书馆找答案,通过让学生自己去解决学习上的问题,来培养学生思考、分析、实践的能力。
  3.加强历史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
  历史乡土课程资源是指学生所在的地区的各种课程资源的总和。丰富的乡土资源充实了历史课程的内容,既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史积极性,又从不同层面和角度为学生提供了学习和理解历史的素材。
  三、历史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途径
  1.是实地考察。我们不能用眼睛真实地感受历史上的变革和发展,但却可以踏足于那些曾经发生过波澜壮阔历史场景的土地,面对眼前的建筑、景色,去想象当时的场面。这是宝贵而有效的历史课程资源,可以使学生增强学习历史的兴趣和使命感。
  2.是开发历史校本课程。新课程鼓励和要求学校根据自己的实际来设置校本课程,这—方面是促进学校办出特色,同时也是促进课程资源的配置更加合理。
  3.是进行历史研究性学习。南通被著名建筑学和城市规划学专家、清华大学教授吴良镛先生誉为中国“近代第一城”,人文景观极为丰富,选择研究性课题应该不难。学生进行历史研究性学习可以激发他们开发利用历史乡土课程资源的热情和技能,为历史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拓展更大的空间。
  4.加强对家庭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学习产生于某些特定的情景中” ,学生的历史学习不仅在学校环境、社会环境,而且还在家庭的具体情况和条件下发生、进行。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组成部分,每个家庭都有不同的经历,家庭资源包括家谱、不同时代的照片、实物,以及长辈对往事的回忆和记录,这些可以增强学生对历史的体验和感悟,使学生更真实地了解自己身边的历史,升华自身的历史情感。
  5.加强对网络资源的开发利用。历史学科博大精深,教师个人的知识信息已无法满足学生对历史视野拓展的要求。而网络资源的开发利用在相当程度上突破了时空的局限,突破了传统教学的狭隘性。网络上充足的信息可以使学生思路更开阔,丰富的专业网站使查找资料更迅速更有效,多媒体强大的模拟功能可以提供实践或实验的模拟情景和操作平台,使学生可以作为其中的一员感受真实的历史事件。所以网络资源才是在这次新课改中真正具有革命性的因素,也是历史课程资源中魅力无限的资源。
  当然,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绝不仅限于上述几个方面。作为一项崭新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学历史教学极需创造性地开发多种课程资源,以使教学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参考文献】
  [1]钟启泉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范兆雄:《课程资源概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3月版
  [3]朱汉国等:《<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年1月版
  [4]于友西等:《素质教育与历史教育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5] J.M.索里、C.W.特尔福德.高觉敷等译:《教育心理学》.教育出版社.1982年版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东县双甸高级中学)
其他文献
本文认为在"十二五"期间,地方分税制改革将继续深入,同时可能出现以下趋势:财政扁平化改革将继续深入,房产税和资源税在地方税收的比重将加大,中央将赋予地方一定的税收立法权,
课堂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阵地,因为无论是先进的教育理念,还是优秀的教材,最终都要落实到课堂上,体现在老师的观念、方法的改变上,所以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学生的智力、生活经验、学习方式,处境与感受以及个体差异,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情境,促进学生能动地发展。同时,通过加强师生间动态的信息(包括知识、情感、态度、兴趣、行为规范等)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
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历经千年风雨的洗礼和无数先哲的传承、积淀,已成为支撑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一种重要精神力量,包含着许多积极的、具有永恒价值的因素。本文站在
目前在心理学领域,情绪、认知与决策的研究已成为一个热点。根据最新的理论研究,决策是人类行为适应环境的过程。据此本文重点分析了情绪与认知的交互作用及其在投资决策中的
【摘要】在中职计算机教学过程中,课堂评价是教师了解教学过程、调控教学行为的一种重要且有效的手段之一,这种评定不仅能让教师及时的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发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盲点和不足,还可以有效地促进教师改良教学方法,提高自身教学技能,为提高计算机教学整体水平而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因此,本文主要分析现存的传统计算机课堂教学评价设计的缺陷,在此基础上,再提出运用量规进行计算机课堂教学评价设计的方法,以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