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教育应是以人文精神为主旨的人文教育,以弘扬人文精神、促进学生综合发展为根本目标。教学中过于重视理性,偏于知识,忽视人文,可能会导致學生性格的缺失、人格的偏离,培养造就的就是不健全、不完善的人。因此语文教学中不但要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而且重视让学生以文悟道、因道学文,寓思想人文教育于语言文字中。
【关键词】中学;语文;人文精神
【中图分类号】G526.40 【文章标识码】B 【文章编号】1326-3587(2013)06-0125-01
人文精神是指以人为本、体现人的本质属性的精神,是揭示人的生存意义、体现人的价值和尊严、追求人的完善和自由发展的精神。中学阶段是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和思想、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全面提高中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文化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是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对教育事业提出的总体要求。
一、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的必要性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存在着严重的弊端:片面强调分数及升学的价值,注重知识的灌输和机械训练,学生成了教育和考试的机器,教师在传授学科知识时往往忽视了人的精神需求和精神发展,出现了人文精神滑坡、人文素养匮乏的普遍现象。而语文学科具有任何学科都无法比拟的人文教育功能,它能给学生一种价值取向、一种道德判断、一种内在的精神、一种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它教育人们怎样做人、怎样做事、怎样面对人生、面对社会等等,这一切便是隐藏在语文知识之下的深层次的内涵所在,也正是这些内涵能够赋予我们的学生以一种人文精神的熏陶、人文素养的培养。
二、转变教育理念,真正“以人为本”
现代教育提倡以人为本。学校教育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学生为本,既要关注学生未来的幸福,也要关注学生当下的生活。可是,在现实教育中,由于人类社会正由传统型社会向知识型社会转变,学生在学校所受到的教育,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日后其在社会中的位置。所以,不管是学校还是家长,很多人都有意无意地牺牲学生当下的快乐和幸福,给学生施加极其沉重的学习负担,以期学生在升学竞争中能处于有利地位,为未来不可确定的幸福争取最大的机会。可是,这往往是成人的一厢情愿,学生对此并不一定全部认同。所以,在学校,勤奋学习者有之,厌学甚至弃学者有之。勤奋学习固然可喜可嘉,厌学弃学则令人担忧。
如何改变教育面临的尴尬,让教育成为人的生活幸福的源泉?笔者认为,重视人文关怀,让学生由苦学变为乐学,是消解矛盾的一个好方法。而语文教学在人格塑造方面有着无与伦比的得天独厚的优势,文质兼美的语文教材比之其他教材有着得天独厚的育人因素。语文教学中的逻辑思维因素有助于培养学生人格中的认知结构;语文教学中的伦理道德因素有助于培养学生人格中的伦理结构;语文教学中的审美因素有助于培养学生人格中的审美结构。语文教学够融知识教育、能力训练、道德培养、情感熏陶于一体,所以语文教师要彻底转变教育理念,真正以人为本,使学生在获得知识、提高能力的同时,又受到情与理的潜移默化,从而陶冶情操、净化感情、塑造人格。
三、增强德育的教育性,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
长期以来,语文教育内容严重滞后,课程在内容设置上机械地紧跟“形势”,过于空泛,没能准确、充分地反映和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以及中学生成长的需求。而当前的中学生思想活跃、观念新、信息灵,这都迫切要求课程内容多色彩、大容量。新的语文教材应该说已基本达到了这个要求,集中了大量的古今中外名家名作。这些文章都蕴含着浓郁的情感因素,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鲁迅先生以辛辣的笔法无情地揭露和鞭挞了旧社会的种种罪恶及其根源,热情讴歌革命;金庸先生笔下的侠客以忠义、勇武、尚德在家国、民族和爱恨情仇中诠释了什么是侠之大者。这些又都是激发学生爱国情感的极好教材,作为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寻找教材内容与德育工作相渗透的最佳结合点,使二者融为一体,用故事中人物的高尚品德来感染学生,用文章所体现的积极内容来陶冶学生,促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不会使德育成为空泛的口头说教。
四、发挥教师的人格魅力
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固然主要需要他们自身的努力,但同时教师的人文素养程度对学生的影响不容忽视。中学语文教学人文精神的建构,需要具有人文精神的教师,教师的人文素养程度对学生的影响不容忽视。这种影响有显性的行为特征方面的,更重要的却是隐性的精神品质方面的,这方面的影响更为深刻与长久。如果教师综合素质欠缺,就难以承担素质教育的重任,也难以通过自身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给学生以人文的熏陶。
有人说,语文教育的本质就是以语言立人,学会运用语言就是学会做人。我想这正是语文教学的灵魂所在、价值所在。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站在学生健康发展的高度,尊重学生的心理特点,为学生的身心发展而教。要始终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利用教材内容,积极开发教材中的人文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潜能,让每个学生在获取知识、提高语文素养的同时,培养他们对真的探索、美的追求、善的向往的美好情感,提升他们的文化底蕴和人格精神,为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开拓广阔的天地,为学生生命的发展撑起一片自由、和谐、明朗而多彩的天空。
【关键词】中学;语文;人文精神
【中图分类号】G526.40 【文章标识码】B 【文章编号】1326-3587(2013)06-0125-01
人文精神是指以人为本、体现人的本质属性的精神,是揭示人的生存意义、体现人的价值和尊严、追求人的完善和自由发展的精神。中学阶段是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和思想、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全面提高中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文化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是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对教育事业提出的总体要求。
一、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的必要性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存在着严重的弊端:片面强调分数及升学的价值,注重知识的灌输和机械训练,学生成了教育和考试的机器,教师在传授学科知识时往往忽视了人的精神需求和精神发展,出现了人文精神滑坡、人文素养匮乏的普遍现象。而语文学科具有任何学科都无法比拟的人文教育功能,它能给学生一种价值取向、一种道德判断、一种内在的精神、一种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它教育人们怎样做人、怎样做事、怎样面对人生、面对社会等等,这一切便是隐藏在语文知识之下的深层次的内涵所在,也正是这些内涵能够赋予我们的学生以一种人文精神的熏陶、人文素养的培养。
二、转变教育理念,真正“以人为本”
现代教育提倡以人为本。学校教育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学生为本,既要关注学生未来的幸福,也要关注学生当下的生活。可是,在现实教育中,由于人类社会正由传统型社会向知识型社会转变,学生在学校所受到的教育,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日后其在社会中的位置。所以,不管是学校还是家长,很多人都有意无意地牺牲学生当下的快乐和幸福,给学生施加极其沉重的学习负担,以期学生在升学竞争中能处于有利地位,为未来不可确定的幸福争取最大的机会。可是,这往往是成人的一厢情愿,学生对此并不一定全部认同。所以,在学校,勤奋学习者有之,厌学甚至弃学者有之。勤奋学习固然可喜可嘉,厌学弃学则令人担忧。
如何改变教育面临的尴尬,让教育成为人的生活幸福的源泉?笔者认为,重视人文关怀,让学生由苦学变为乐学,是消解矛盾的一个好方法。而语文教学在人格塑造方面有着无与伦比的得天独厚的优势,文质兼美的语文教材比之其他教材有着得天独厚的育人因素。语文教学中的逻辑思维因素有助于培养学生人格中的认知结构;语文教学中的伦理道德因素有助于培养学生人格中的伦理结构;语文教学中的审美因素有助于培养学生人格中的审美结构。语文教学够融知识教育、能力训练、道德培养、情感熏陶于一体,所以语文教师要彻底转变教育理念,真正以人为本,使学生在获得知识、提高能力的同时,又受到情与理的潜移默化,从而陶冶情操、净化感情、塑造人格。
三、增强德育的教育性,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
长期以来,语文教育内容严重滞后,课程在内容设置上机械地紧跟“形势”,过于空泛,没能准确、充分地反映和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以及中学生成长的需求。而当前的中学生思想活跃、观念新、信息灵,这都迫切要求课程内容多色彩、大容量。新的语文教材应该说已基本达到了这个要求,集中了大量的古今中外名家名作。这些文章都蕴含着浓郁的情感因素,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鲁迅先生以辛辣的笔法无情地揭露和鞭挞了旧社会的种种罪恶及其根源,热情讴歌革命;金庸先生笔下的侠客以忠义、勇武、尚德在家国、民族和爱恨情仇中诠释了什么是侠之大者。这些又都是激发学生爱国情感的极好教材,作为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寻找教材内容与德育工作相渗透的最佳结合点,使二者融为一体,用故事中人物的高尚品德来感染学生,用文章所体现的积极内容来陶冶学生,促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不会使德育成为空泛的口头说教。
四、发挥教师的人格魅力
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固然主要需要他们自身的努力,但同时教师的人文素养程度对学生的影响不容忽视。中学语文教学人文精神的建构,需要具有人文精神的教师,教师的人文素养程度对学生的影响不容忽视。这种影响有显性的行为特征方面的,更重要的却是隐性的精神品质方面的,这方面的影响更为深刻与长久。如果教师综合素质欠缺,就难以承担素质教育的重任,也难以通过自身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给学生以人文的熏陶。
有人说,语文教育的本质就是以语言立人,学会运用语言就是学会做人。我想这正是语文教学的灵魂所在、价值所在。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站在学生健康发展的高度,尊重学生的心理特点,为学生的身心发展而教。要始终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利用教材内容,积极开发教材中的人文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潜能,让每个学生在获取知识、提高语文素养的同时,培养他们对真的探索、美的追求、善的向往的美好情感,提升他们的文化底蕴和人格精神,为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开拓广阔的天地,为学生生命的发展撑起一片自由、和谐、明朗而多彩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