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石窟即开凿于山体旁侧崖面上的洞窟,通常毗邻于佛教寺院,并与其存在密切的联系,是佛教寺院的辅助与补充,是佛教寺院的特殊形式,是僧人禅修的重要场地。石窟艺术和宗教是人类对自身的一种超越,石窟艺术是一种产生于人类灵魂深处的艺术与宗教物化的融合。本文就佛教及其文化思想, 我国石窟造像艺术兴起的原因, 以及石窟艺术与佛教文化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石窟;佛教;艺术;文化
由印度传入我国的佛教可分为汉地佛教和藏传佛教,这两部分在长期发展中形成了非常鲜明的文化特色。汉地佛教与我国文化融合紧密,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构成部门,因而其发展相对较独立,而且相比藏传佛教。我国的石窟艺术代表了佛教在我国的发展。石窟艺术在巨大的宗教艺术潮流中产生,并永远光照后人。
一、佛教及其文化思想
佛教最初并无偶像崇拜,印度僧徒最早以佛塔为信仰崇拜中心,公元一世纪,随着佛教徒对佛陀的不断神化,印度佛教在吸收希腊和波斯宗教文化的基础上,才逐渐有佛像的制作和崇拜。
十六国时期,战乱不休,阶级矛盾尖锐,人民倍受煎熬,统治者朝不保夕,这种社会条件,成为佛教滋长蔓延的最佳时机,于是出现了传播佛法的热潮。佛教教导人们修善,清心,忍受痛苦,以求来世得好报。佛陀的宗教道德学说认为人从初生开始,求生存的一切欲望都是苦难,认为苦难的根深在自我意识中,而不在社会制度中,因此,要消除苦难只能求助于“自我净化”,而不能述诸改造社会的努力和斗争。
佛教与传统的儒学却大相径庭,佛教引导人们回避现实,向往来世。儒学教导人们正视现实,面对人生。佛教否定人的一切欲望,儒学却肯定伦理道德,允许人的欲望。佛教以来世的美妙说教让人们安于命运,维系社会关系。儒学以人伦为核心,要人务必安本分,调整社会关系。佛教能满足当时国人精神需要,但仍有许多不适应的地方,因此就有儒释之争,释道之难辩,因此,佛教慢慢开始与儒道相融。“依周孔以养民,味佛法以养神。”“孔、老,如来,虽三训殊途,而行善共彻也。”
二、我国石窟造像艺术兴起的原因
石窟艺术融合了佛教文化及我国传统文化。四大石窟都是佛教艺术,石窟艺术产生发展与佛教艺术联系紧密。在石窟艺术的内涵与佛教文化的关系上两者是互动、互补、互融与互进。
魏晋南北朝是一个民族大融合的时代,也是文学艺术不附立于权势而进入自觉发展时代,亦是宗教与迷信大泛滥时代。文明与愚昧交织、科学与迷信结合、理智与狂热互动、善良与残暴相容。在这样的时代背景前提下,佛教传入我国后,石窟艺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大为盛行起来,这与这段历史时期阶级矛盾的激化有关。
三国后,战乱不断,受害最先和最深的是广大民众。东汉末年和魏晋南北朝时期,统治阶层政治上残酷压迫和经济上无限剥削,使得民众饥寒交迫。面对生死无常、祸福交替,最能给大众以精神安慰的就是佛教编织的生老病死、人生苦海、舍欲修行、超脱轮回的的故事了。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看不到希望,于是把希望寄托于死后的天国恩赐,从而使佛教逐渐盛行。而这时十六国、南北朝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十分激烈,彼此残杀。而佛教提出一切皆苦、因国报应、躲避现实等思想,正符合当时人的想法,因而促使了统治者自己信仰佛教。作为统治阶级不仅把佛教作为新的统治工具,而且也作为填补他们在胜败无常的野蛮战争中精神空虚的良药而加大扶持,因而佛教找到了它得以滋长兴盛的广泛的社会基础,普及到社会的各个阶层。这就是中原石窟艺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盛行的主要原因。
石窟艺术反映了当时真实生活情景,石窟艺术的研究离不开社会背景。石窟艺术符合了我国人的审美心理。在艺术创造和欣赏的审美过程中产生了人性化的石窟艺术。正在这一历史时期内与佛教信仰及其宗教生活密切相关的石窟艺术,迅速发展。开凿石窟的第一目的是为了修禅。为了宣传佛教之义,为佛徒及信奉者提供崇拜对象和场所,历代统治阶级不惜费巨大的人力物力,营建石窟,雕凿佛像。绘制壁画,如闻名于世的大同云冈,洛阳龙门两大石窟,都是在北魏政府的保护和提倡下,由国家主持开凿的,所以,规模巨大,空前绝后,显示了非同凡响的宏传气势。
三、石窟艺术与佛教文化的关系
1、石窟艺术与佛教文化发展的关系
佛教与艺术有共通的方面,即都主张悟性、意境、超脱,同为人类认识世界的方式之一。佛教与艺术的关系实际上是相互影响、相互贯通、相互渗透与相互转化的。
佛教又是一种与艺术紧密相连的宗教,因此佛教在我国彰显同时又是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在我国滚动。佛教利用石窟艺术表现佛教教义,石窟艺术在发展过程中也离不开佛教,佛教为石窟艺术提供了题材,成为石窟艺术表现的对象。石窟艺术具有宗教性,它首先服从于佛教经典、仪式与规程,否则佛像就会失去“佛”味。
佛教使人们相信世界以外有超自然力量与环境,从而让人们有了精神寄托,石窟艺术就是其具体形象反映,并以此来宣传佛教、感动信徒。它那丰富的造型、深刻的内涵、独特的形式,可以提高人的審美意识,并活跃精神文化生活。石窟艺术与佛教文化关系十分密切。石窟艺术是为当时信徒服务的。因信仰佛教的各阶层、各阶级人物不同,其各自的审美心理不同,因而在造像与壁画的题材上,也要依据人们的审美取向、审美理想造像或绘制壁画。石窟艺术走向人性化是必然的。石窟是佛教圣地,石窟艺术强化了佛教文化的感召力。
2、石窟艺术与佛教文化相融合
佛教的主要艺术呈现方式之一是石窟。石窟艺术随着佛教的传播而逐渐兴起。佛教在自身的传播和发展中,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石窟这一艺术的形式来为自己服务。这一情况正如黑格尔所说:“为使我们更好地感到宗教真理,或是用图像说明宗教真理以便想象,在这种情形之下,艺术确实在为和它不同的一个部门服务。
佛教在我国的传播和发展,造就了我国石窟艺术的辉煌。当你走进一座石窟,仰望窟内的佛像,凝视窟内的壁画,这时石窟艺术已经不是抽象的艺术,而是佛教的具体化,佛教也不是抽象中的佛教,而已彰显在具体艺术形象之中,所以你面对的是佛教,又是艺术。石窟艺术作为审美艺术,以直观、可感、生动的形象来宣扬佛教教义。石窟艺术的形象性,将佛教教义、佛教人物、佛教故事融为一身,成为一种特有的宗教艺术。佛教文化与石窟艺术发展过程中,产生了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现象,使佛教文化中融入了石窟艺术因素,石窟艺术中存在着佛教文化因素。 无论在在哪个国家、哪个地区、哪个时代,只要是人创造的必然带有人性化的因素,只不过表现方式和形态不同罢了。石窟艺术是灿烂辉煌的艺术,也是内容博大的艺术。石窟艺术经由吸纳、消化后的一种文化融合体。石窟艺术是外来佛教艺术和我国传统艺术相融合的结晶,也是石窟艺术与佛教文化相融合的产物。印度佛教是历史上的真实人物创立的,因此它具有人性化内涵,只是印度佛教传入我国之后,刚开始没能够体现出人性化因素,后来佛教文化与我国传统文化冲击与融合的过程中逐渐体现出了石窟艺术的我国化的人性化内涵。佛造像的面貌特征由原来北方鲜卑族的面貌特征向中原的汉族面貌特征转变,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时代风格,它充分体现了我国式石窟艺术的内涵。
3、石窟艺术是人类灵魂艺术与佛教物化的融合
石窟艺术是佛教文化与我国传统文化融合的结果。佛教传入我国后,经历了与我国传统优秀民族文化融合的过程。其目的是把人们引向超现实的极乐世界,而石窟艺术家生活在特定社会条件下,并受着时代社会生活的影响与制约,他们的宗教艺术创作必然与当时社会相关联,更何况我国人是一个重视现实生活、务实的民族,外来文化要想在我国安家落户,只有融入中国才能走的更远走的更好。佛教引入了石窟艺术,石窟艺术传播了佛教文化,我国石窟艺术在不断吸收、扬弃并改造印度石窟艺术基础上,最终形成了符合我国审美情趣与理想的石窟艺术。佛教是一种信仰,也是具有一定内含的文化现象,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石窟艺术极大影响了广大群众的审美心理。
石窟艺术是佛教与我国不同时期真实生活融合的再现。石窟艺术以虚幻佛教故事为题材,但创造艺术的人借助艺术手法表达出故事中的各种情景时,就会不自觉的借用当时各阶层人物的真实生活状态。石窟艺术作为佛教教义的形象体现,带有人间气息。石窟艺术形象展示了人性化的“神性”,以及逐渐转化为神性的“人性化”过程。
石窟艺术创作于中华民族阶级矛盾激化的动乱之世,充分显示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而产生。它作为统治阶级压迫人民的一种工具及宜扬佛教的主题思想方面是不足取的。佛教艺术作为一种象征艺术,固然要一种可视的形象,其所要使人意识到的不是形象本身,而是掩藏在它身后的暗寓意。佛教形象与生活原形明显有区别,但又不可能与现实生活完全无关。佛教艺术往往通过石窟雕刻、寺庙塑像、壁画彩绘,将佛教人物形象及故事内容,生动有趣地展现出来,逐步形成完美的艺术造像群体。我们从四大石窟的佛教艺术中,可以间接了解当时社会的一些生活。如教煌石窟有一幅壁画,表现旅行者赶着马驴走了一段路,人困马乏,在他们前面出现了一座美丽的城市。壁画的原意是讲修行者要有必达目的信心,只要继续前进,美景就在眼前。这幅画的主题显然是为宗教服务的。
四、结语
石窟文化艺术是历史时代的记录,也是反映我国古代社会阶层精神生活,是佛教艺术的展示形式。石窟艺术是外来佛教艺术和我国传统艺术相融合的结晶,也是石窟艺术与佛教文化相融合的产物。佛教引入了石窟艺术,石窟艺术传播了佛教文化。
参考文献:
[1]黑格尔,美学[M],商务印书馆,1984
[2]宁强,敦煌佛教艺术[M],高雄复文图书出版社,1992
[3]李文生,历史文化与洛阳龙门石窟[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3
[4]王泽,浅谈石窟艺术[J],川东学刊(社会科学版),1997(1)
[5]赵一德,云冈石窟文化[M],北岳文艺出版社,1998
[6]林保尧、关友惠,我国敦煌学百年文库[M],甘肃文化出版社,2000
[7]范扬,美术鉴赏[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8]杜继文,我国佛教與我国文化[M],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
[9] 黄海德、张禹东,宗教与文化[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10] 李博、李云鹤,大型塑像修复复原研究——武威天梯山大佛的复原修复[A],我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四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
[11] 胡同庆,东西方文化的碰撞、磨合和交融——敦煌北凉石窟佛教艺术文化内涵探析[A],“丝绸之路与文明的对话”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
[12] 苏雅拉,论阿尔寨石窟的保护开发及对鄂尔多斯旅游业的推动作用[A],我国?内蒙古第三届草原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6
[13] 罗宏才,西部美术考古[M],上海大学出版社,2008(12)
[14] 魏文斌,麦积山石窟初期洞窟三佛造像考释[J],敦煌学辑刊,2008(3)
[15] 李晓云,论笈多美术对南北朝后期与隋代佛教造像的影响[D],山东大学,2010
关键词:石窟;佛教;艺术;文化
由印度传入我国的佛教可分为汉地佛教和藏传佛教,这两部分在长期发展中形成了非常鲜明的文化特色。汉地佛教与我国文化融合紧密,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构成部门,因而其发展相对较独立,而且相比藏传佛教。我国的石窟艺术代表了佛教在我国的发展。石窟艺术在巨大的宗教艺术潮流中产生,并永远光照后人。
一、佛教及其文化思想
佛教最初并无偶像崇拜,印度僧徒最早以佛塔为信仰崇拜中心,公元一世纪,随着佛教徒对佛陀的不断神化,印度佛教在吸收希腊和波斯宗教文化的基础上,才逐渐有佛像的制作和崇拜。
十六国时期,战乱不休,阶级矛盾尖锐,人民倍受煎熬,统治者朝不保夕,这种社会条件,成为佛教滋长蔓延的最佳时机,于是出现了传播佛法的热潮。佛教教导人们修善,清心,忍受痛苦,以求来世得好报。佛陀的宗教道德学说认为人从初生开始,求生存的一切欲望都是苦难,认为苦难的根深在自我意识中,而不在社会制度中,因此,要消除苦难只能求助于“自我净化”,而不能述诸改造社会的努力和斗争。
佛教与传统的儒学却大相径庭,佛教引导人们回避现实,向往来世。儒学教导人们正视现实,面对人生。佛教否定人的一切欲望,儒学却肯定伦理道德,允许人的欲望。佛教以来世的美妙说教让人们安于命运,维系社会关系。儒学以人伦为核心,要人务必安本分,调整社会关系。佛教能满足当时国人精神需要,但仍有许多不适应的地方,因此就有儒释之争,释道之难辩,因此,佛教慢慢开始与儒道相融。“依周孔以养民,味佛法以养神。”“孔、老,如来,虽三训殊途,而行善共彻也。”
二、我国石窟造像艺术兴起的原因
石窟艺术融合了佛教文化及我国传统文化。四大石窟都是佛教艺术,石窟艺术产生发展与佛教艺术联系紧密。在石窟艺术的内涵与佛教文化的关系上两者是互动、互补、互融与互进。
魏晋南北朝是一个民族大融合的时代,也是文学艺术不附立于权势而进入自觉发展时代,亦是宗教与迷信大泛滥时代。文明与愚昧交织、科学与迷信结合、理智与狂热互动、善良与残暴相容。在这样的时代背景前提下,佛教传入我国后,石窟艺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大为盛行起来,这与这段历史时期阶级矛盾的激化有关。
三国后,战乱不断,受害最先和最深的是广大民众。东汉末年和魏晋南北朝时期,统治阶层政治上残酷压迫和经济上无限剥削,使得民众饥寒交迫。面对生死无常、祸福交替,最能给大众以精神安慰的就是佛教编织的生老病死、人生苦海、舍欲修行、超脱轮回的的故事了。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看不到希望,于是把希望寄托于死后的天国恩赐,从而使佛教逐渐盛行。而这时十六国、南北朝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十分激烈,彼此残杀。而佛教提出一切皆苦、因国报应、躲避现实等思想,正符合当时人的想法,因而促使了统治者自己信仰佛教。作为统治阶级不仅把佛教作为新的统治工具,而且也作为填补他们在胜败无常的野蛮战争中精神空虚的良药而加大扶持,因而佛教找到了它得以滋长兴盛的广泛的社会基础,普及到社会的各个阶层。这就是中原石窟艺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盛行的主要原因。
石窟艺术反映了当时真实生活情景,石窟艺术的研究离不开社会背景。石窟艺术符合了我国人的审美心理。在艺术创造和欣赏的审美过程中产生了人性化的石窟艺术。正在这一历史时期内与佛教信仰及其宗教生活密切相关的石窟艺术,迅速发展。开凿石窟的第一目的是为了修禅。为了宣传佛教之义,为佛徒及信奉者提供崇拜对象和场所,历代统治阶级不惜费巨大的人力物力,营建石窟,雕凿佛像。绘制壁画,如闻名于世的大同云冈,洛阳龙门两大石窟,都是在北魏政府的保护和提倡下,由国家主持开凿的,所以,规模巨大,空前绝后,显示了非同凡响的宏传气势。
三、石窟艺术与佛教文化的关系
1、石窟艺术与佛教文化发展的关系
佛教与艺术有共通的方面,即都主张悟性、意境、超脱,同为人类认识世界的方式之一。佛教与艺术的关系实际上是相互影响、相互贯通、相互渗透与相互转化的。
佛教又是一种与艺术紧密相连的宗教,因此佛教在我国彰显同时又是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在我国滚动。佛教利用石窟艺术表现佛教教义,石窟艺术在发展过程中也离不开佛教,佛教为石窟艺术提供了题材,成为石窟艺术表现的对象。石窟艺术具有宗教性,它首先服从于佛教经典、仪式与规程,否则佛像就会失去“佛”味。
佛教使人们相信世界以外有超自然力量与环境,从而让人们有了精神寄托,石窟艺术就是其具体形象反映,并以此来宣传佛教、感动信徒。它那丰富的造型、深刻的内涵、独特的形式,可以提高人的審美意识,并活跃精神文化生活。石窟艺术与佛教文化关系十分密切。石窟艺术是为当时信徒服务的。因信仰佛教的各阶层、各阶级人物不同,其各自的审美心理不同,因而在造像与壁画的题材上,也要依据人们的审美取向、审美理想造像或绘制壁画。石窟艺术走向人性化是必然的。石窟是佛教圣地,石窟艺术强化了佛教文化的感召力。
2、石窟艺术与佛教文化相融合
佛教的主要艺术呈现方式之一是石窟。石窟艺术随着佛教的传播而逐渐兴起。佛教在自身的传播和发展中,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石窟这一艺术的形式来为自己服务。这一情况正如黑格尔所说:“为使我们更好地感到宗教真理,或是用图像说明宗教真理以便想象,在这种情形之下,艺术确实在为和它不同的一个部门服务。
佛教在我国的传播和发展,造就了我国石窟艺术的辉煌。当你走进一座石窟,仰望窟内的佛像,凝视窟内的壁画,这时石窟艺术已经不是抽象的艺术,而是佛教的具体化,佛教也不是抽象中的佛教,而已彰显在具体艺术形象之中,所以你面对的是佛教,又是艺术。石窟艺术作为审美艺术,以直观、可感、生动的形象来宣扬佛教教义。石窟艺术的形象性,将佛教教义、佛教人物、佛教故事融为一身,成为一种特有的宗教艺术。佛教文化与石窟艺术发展过程中,产生了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现象,使佛教文化中融入了石窟艺术因素,石窟艺术中存在着佛教文化因素。 无论在在哪个国家、哪个地区、哪个时代,只要是人创造的必然带有人性化的因素,只不过表现方式和形态不同罢了。石窟艺术是灿烂辉煌的艺术,也是内容博大的艺术。石窟艺术经由吸纳、消化后的一种文化融合体。石窟艺术是外来佛教艺术和我国传统艺术相融合的结晶,也是石窟艺术与佛教文化相融合的产物。印度佛教是历史上的真实人物创立的,因此它具有人性化内涵,只是印度佛教传入我国之后,刚开始没能够体现出人性化因素,后来佛教文化与我国传统文化冲击与融合的过程中逐渐体现出了石窟艺术的我国化的人性化内涵。佛造像的面貌特征由原来北方鲜卑族的面貌特征向中原的汉族面貌特征转变,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时代风格,它充分体现了我国式石窟艺术的内涵。
3、石窟艺术是人类灵魂艺术与佛教物化的融合
石窟艺术是佛教文化与我国传统文化融合的结果。佛教传入我国后,经历了与我国传统优秀民族文化融合的过程。其目的是把人们引向超现实的极乐世界,而石窟艺术家生活在特定社会条件下,并受着时代社会生活的影响与制约,他们的宗教艺术创作必然与当时社会相关联,更何况我国人是一个重视现实生活、务实的民族,外来文化要想在我国安家落户,只有融入中国才能走的更远走的更好。佛教引入了石窟艺术,石窟艺术传播了佛教文化,我国石窟艺术在不断吸收、扬弃并改造印度石窟艺术基础上,最终形成了符合我国审美情趣与理想的石窟艺术。佛教是一种信仰,也是具有一定内含的文化现象,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石窟艺术极大影响了广大群众的审美心理。
石窟艺术是佛教与我国不同时期真实生活融合的再现。石窟艺术以虚幻佛教故事为题材,但创造艺术的人借助艺术手法表达出故事中的各种情景时,就会不自觉的借用当时各阶层人物的真实生活状态。石窟艺术作为佛教教义的形象体现,带有人间气息。石窟艺术形象展示了人性化的“神性”,以及逐渐转化为神性的“人性化”过程。
石窟艺术创作于中华民族阶级矛盾激化的动乱之世,充分显示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而产生。它作为统治阶级压迫人民的一种工具及宜扬佛教的主题思想方面是不足取的。佛教艺术作为一种象征艺术,固然要一种可视的形象,其所要使人意识到的不是形象本身,而是掩藏在它身后的暗寓意。佛教形象与生活原形明显有区别,但又不可能与现实生活完全无关。佛教艺术往往通过石窟雕刻、寺庙塑像、壁画彩绘,将佛教人物形象及故事内容,生动有趣地展现出来,逐步形成完美的艺术造像群体。我们从四大石窟的佛教艺术中,可以间接了解当时社会的一些生活。如教煌石窟有一幅壁画,表现旅行者赶着马驴走了一段路,人困马乏,在他们前面出现了一座美丽的城市。壁画的原意是讲修行者要有必达目的信心,只要继续前进,美景就在眼前。这幅画的主题显然是为宗教服务的。
四、结语
石窟文化艺术是历史时代的记录,也是反映我国古代社会阶层精神生活,是佛教艺术的展示形式。石窟艺术是外来佛教艺术和我国传统艺术相融合的结晶,也是石窟艺术与佛教文化相融合的产物。佛教引入了石窟艺术,石窟艺术传播了佛教文化。
参考文献:
[1]黑格尔,美学[M],商务印书馆,1984
[2]宁强,敦煌佛教艺术[M],高雄复文图书出版社,1992
[3]李文生,历史文化与洛阳龙门石窟[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3
[4]王泽,浅谈石窟艺术[J],川东学刊(社会科学版),1997(1)
[5]赵一德,云冈石窟文化[M],北岳文艺出版社,1998
[6]林保尧、关友惠,我国敦煌学百年文库[M],甘肃文化出版社,2000
[7]范扬,美术鉴赏[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8]杜继文,我国佛教與我国文化[M],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
[9] 黄海德、张禹东,宗教与文化[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10] 李博、李云鹤,大型塑像修复复原研究——武威天梯山大佛的复原修复[A],我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四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
[11] 胡同庆,东西方文化的碰撞、磨合和交融——敦煌北凉石窟佛教艺术文化内涵探析[A],“丝绸之路与文明的对话”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
[12] 苏雅拉,论阿尔寨石窟的保护开发及对鄂尔多斯旅游业的推动作用[A],我国?内蒙古第三届草原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6
[13] 罗宏才,西部美术考古[M],上海大学出版社,2008(12)
[14] 魏文斌,麦积山石窟初期洞窟三佛造像考释[J],敦煌学辑刊,2008(3)
[15] 李晓云,论笈多美术对南北朝后期与隋代佛教造像的影响[D],山东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