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10月下旬,中国人民解放军四总部领导均发生了变化。
在总参谋部,此前任北京军区司令员、现年61岁的房峰辉上将接替71岁的中央军委委员陈炳德,出任总参谋长。
在总政治部,此前任广州军区政委、现年61岁的张阳上将接替70岁的中央军委委员李继耐,出任总政治部主任。
在总后勤部,此前任南京军区司令员、现年65岁的赵克石上将接替72岁的中央军委委员廖锡龙,出任总后勤部部长。
在总装备部,此前任沈阳军区司令员、现年62岁的张又侠上将接替63岁的中央军委委员常万全,出任总装备部部长。
从此次四总部领导调整来看,体现了三大特点。第一,跨大军区、军兵种将领交叉任职,凸显了打破条块和军兵种局限、加强协同作战的治军思路。第二,总部正职领导的年龄结构均在60岁出头,三位是“50后”,只有总后勤部部长赵克石年龄稍长,他们都属于年轻化的军队高层。第三,总部正职领导均由地方野战部队基层战士成长而来,均有参战或参与重要军事行动的经历。
房峰辉,国庆阅兵总指挥
2009年9月,房峰辉在担任新中国成立60周年国庆首都阅兵总指挥时,回顾往事,感慨自己“经历了骡马化、摩托化、半机械化到机械化和信息化复合发展的过程”。从他的回忆中可以看出,他是从基层一步步升迁上来的将领。
房峰辉1951年出生,1968年入伍,长期在新疆地区服役,历任排长、团参谋长、团长、师参谋长、师长等职务,1999年晋升为第二十一集团军军长。2003年,房峰辉出任广州军区参谋长,开始接受跨军区的挑战。
2007年6月,房峰辉上调北京军区担任司令员,首度出任大军区正职,年仅56岁,是“文革”结束后历任北京军区司令员就职时最年轻的一位,也是当时七大军区司令员中年纪最轻的一位。随后,在党的十七大上,房峰辉又当选为中央委员。当时不少媒体评论说,房峰辉历练大军区副职不到三年半就晋升大军区正职,并且如此年轻就拥有了兰州、广州、北京三大军区的轮调历练,堪称“军界举足轻重的耀眼将星”。
房峰辉担任北京军区司令员期间,领导军区部队持续开展实战化训练,全面提升信息化条件下作战能力,圆满完成奥运安保、国庆阅兵、国际维和等重大军事任务。其中,2009年10月1日陪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检阅解放军及武警部队,是房峰辉军事生涯中最闪亮的时刻之一。这次阅兵的规模超越以往任何一次,参阅要素之全、装备之多、兵种专业之广前所未有。这次阅兵后,2010年7月,房峰辉被授予上将军衔。
2012年10月,房峰辉被任命为总参谋长。《大公报》网站称:“此前几任总参谋长张万年、傅全有、梁光烈、陈炳德都曾有过至少两个大军区司令员的任职经历”,房峰辉的出任“打破了多项纪录”,“是20年来就职时年纪最轻的一位,只担任过一个大军区司令员”,“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位晋升总参谋长的北京军区司令员”。
张阳,长期担任政治主官
在此次调整中,媒体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细节:新任总政治部主任张阳与房峰辉曾是广州军区的老搭档。房峰辉2003年至2007年担任广州军区参谋长,张阳则于2004年至2007年担任广州军区政治部主任,两人在同一个班子中。此次,他们又分别执掌总参、总政两大部门。
综观张阳的军旅生涯,他几乎都在政工系统服役,长期担任部队的政治主官。他出生于1951年,1968年入伍,从一名战士开始,历经班长、指导员、政治处主任、团政委等基层职务的锻炼,1996年从炮兵一师副政委岗位上调入第四十二集团军,任师政委,后升任集团军政委。2007年9月,张阳首度出任大军区正职,担任广州军区政委,并在党的十七大上当选中央委员。
张阳的军旅生涯中有几件值得注意的特殊功绩,一是在担任第四十二集团军政委时,在改制和人才培养方面倾注不少心血。2003年4月,总参谋部发布命令,广州军区某摩托化步兵师改编为机械化步兵师。营房库房设施要改建,训练场地要重新规划,还有最重要的人才培养要跟上。张阳和第四十二集团军军长刘粤军确定把人才培养作为改制换装的首要任务来抓,叫响了“宁可让人才等装备,也不能让装备等人才”的口号。
二是在2008年的南方雨雪冰冻灾害中率部队救灾。时任广州军区政委的张阳和时任广州军区司令员的章沁生一道,命令沿线部队立即出动,积极配合地方抗雪救灾。张阳也亲赴第一线指挥,他与章沁生一起顶风冒雪,到各地查看灾情,现场指挥抢险。
赵克石,来自海防前沿
总后勤部部长赵克石是新任四总部首长中年龄最长的一位,他出生于1947年,1968年入伍。他军旅生涯的一大特点是,从军40多年从未离开过南京军区,历任战士、班长、排长、参谋、处长、军区军训部部长、陆军第三十一集团军参谋长、南京军区副参谋长、陆军第三十一集团军军长、南京军区参谋长等职务。
2007年,赵克石出任南京军区司令员。作为一个身在海防前沿的司令员,赵克石负责领导和指挥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五省和上海市境内的所属武装力量。在任期间,他组织指挥南京军区部队参加了抗击雨雪冰冻灾害、汶川地震抗震救灾、青海玉树地震救援、上海世博会安保。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赵克石高度关注灾情,启动应急救援机制,先后派出医疗分队和陆航部队前往地震灾区抢险救灾。不仅如此,赵克石还带领军区机关干部向地震灾区捐款,短短3天整个南京军区部队就捐款809万余元。
张又侠,上将之子冲锋老山
在新晋升的四总部首长中,新任总装备部部长张又侠的“上将之子”的身份最为人们关注。他的父亲张宗逊是“开国上将”之一。因此,2011年张又侠晋升上将后,成就了解放军第二对“父子上将”的佳话,另一对是原军委副主席张震与现任二炮政委张海阳。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1973年至1978年,张宗逊曾担任总后勤部部长,当时解放军尚无总装备部建制,军械装备工作主要由总后勤部承担。因此,张又侠此次执掌总装备部,堪称是“子承父业”。
张又侠1950年出生,1968年参军,在40多年的军旅生涯中,张又侠战功显赫,展现了优异的指挥才能和过人胆识。其中最受瞩目的战绩,是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的老山战役。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爆发,26岁的张又侠担任14军40师118团连长,随部开赴前线。他作战主动积极,开战后很快被提升为119团团长。1984年,中越边境再起冲突,张又侠以14军40师119团团长的身份投入老山战役。在这次战斗中,不论进攻还是防守,张又侠都有出色的表现。当时,他制订的进攻计划是“文革”后第一个完整的步炮协同计划,总共40分钟拿下主阵地。在夺下主阵地后的防守中,张又侠起到了更关键的作用,他率团坚守,整个40师成功抵抗了越军发起的3天反攻行动。越军3天阵亡3000余人,可见战事之激烈。
如今,张又侠是解放军中为数不多的有实战经历的高级将领。
摘自《环球人物》2012年第29期
在总参谋部,此前任北京军区司令员、现年61岁的房峰辉上将接替71岁的中央军委委员陈炳德,出任总参谋长。
在总政治部,此前任广州军区政委、现年61岁的张阳上将接替70岁的中央军委委员李继耐,出任总政治部主任。
在总后勤部,此前任南京军区司令员、现年65岁的赵克石上将接替72岁的中央军委委员廖锡龙,出任总后勤部部长。
在总装备部,此前任沈阳军区司令员、现年62岁的张又侠上将接替63岁的中央军委委员常万全,出任总装备部部长。
从此次四总部领导调整来看,体现了三大特点。第一,跨大军区、军兵种将领交叉任职,凸显了打破条块和军兵种局限、加强协同作战的治军思路。第二,总部正职领导的年龄结构均在60岁出头,三位是“50后”,只有总后勤部部长赵克石年龄稍长,他们都属于年轻化的军队高层。第三,总部正职领导均由地方野战部队基层战士成长而来,均有参战或参与重要军事行动的经历。
房峰辉,国庆阅兵总指挥
2009年9月,房峰辉在担任新中国成立60周年国庆首都阅兵总指挥时,回顾往事,感慨自己“经历了骡马化、摩托化、半机械化到机械化和信息化复合发展的过程”。从他的回忆中可以看出,他是从基层一步步升迁上来的将领。
房峰辉1951年出生,1968年入伍,长期在新疆地区服役,历任排长、团参谋长、团长、师参谋长、师长等职务,1999年晋升为第二十一集团军军长。2003年,房峰辉出任广州军区参谋长,开始接受跨军区的挑战。
2007年6月,房峰辉上调北京军区担任司令员,首度出任大军区正职,年仅56岁,是“文革”结束后历任北京军区司令员就职时最年轻的一位,也是当时七大军区司令员中年纪最轻的一位。随后,在党的十七大上,房峰辉又当选为中央委员。当时不少媒体评论说,房峰辉历练大军区副职不到三年半就晋升大军区正职,并且如此年轻就拥有了兰州、广州、北京三大军区的轮调历练,堪称“军界举足轻重的耀眼将星”。
房峰辉担任北京军区司令员期间,领导军区部队持续开展实战化训练,全面提升信息化条件下作战能力,圆满完成奥运安保、国庆阅兵、国际维和等重大军事任务。其中,2009年10月1日陪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检阅解放军及武警部队,是房峰辉军事生涯中最闪亮的时刻之一。这次阅兵的规模超越以往任何一次,参阅要素之全、装备之多、兵种专业之广前所未有。这次阅兵后,2010年7月,房峰辉被授予上将军衔。
2012年10月,房峰辉被任命为总参谋长。《大公报》网站称:“此前几任总参谋长张万年、傅全有、梁光烈、陈炳德都曾有过至少两个大军区司令员的任职经历”,房峰辉的出任“打破了多项纪录”,“是20年来就职时年纪最轻的一位,只担任过一个大军区司令员”,“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位晋升总参谋长的北京军区司令员”。
张阳,长期担任政治主官
在此次调整中,媒体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细节:新任总政治部主任张阳与房峰辉曾是广州军区的老搭档。房峰辉2003年至2007年担任广州军区参谋长,张阳则于2004年至2007年担任广州军区政治部主任,两人在同一个班子中。此次,他们又分别执掌总参、总政两大部门。
综观张阳的军旅生涯,他几乎都在政工系统服役,长期担任部队的政治主官。他出生于1951年,1968年入伍,从一名战士开始,历经班长、指导员、政治处主任、团政委等基层职务的锻炼,1996年从炮兵一师副政委岗位上调入第四十二集团军,任师政委,后升任集团军政委。2007年9月,张阳首度出任大军区正职,担任广州军区政委,并在党的十七大上当选中央委员。
张阳的军旅生涯中有几件值得注意的特殊功绩,一是在担任第四十二集团军政委时,在改制和人才培养方面倾注不少心血。2003年4月,总参谋部发布命令,广州军区某摩托化步兵师改编为机械化步兵师。营房库房设施要改建,训练场地要重新规划,还有最重要的人才培养要跟上。张阳和第四十二集团军军长刘粤军确定把人才培养作为改制换装的首要任务来抓,叫响了“宁可让人才等装备,也不能让装备等人才”的口号。
二是在2008年的南方雨雪冰冻灾害中率部队救灾。时任广州军区政委的张阳和时任广州军区司令员的章沁生一道,命令沿线部队立即出动,积极配合地方抗雪救灾。张阳也亲赴第一线指挥,他与章沁生一起顶风冒雪,到各地查看灾情,现场指挥抢险。
赵克石,来自海防前沿
总后勤部部长赵克石是新任四总部首长中年龄最长的一位,他出生于1947年,1968年入伍。他军旅生涯的一大特点是,从军40多年从未离开过南京军区,历任战士、班长、排长、参谋、处长、军区军训部部长、陆军第三十一集团军参谋长、南京军区副参谋长、陆军第三十一集团军军长、南京军区参谋长等职务。
2007年,赵克石出任南京军区司令员。作为一个身在海防前沿的司令员,赵克石负责领导和指挥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五省和上海市境内的所属武装力量。在任期间,他组织指挥南京军区部队参加了抗击雨雪冰冻灾害、汶川地震抗震救灾、青海玉树地震救援、上海世博会安保。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赵克石高度关注灾情,启动应急救援机制,先后派出医疗分队和陆航部队前往地震灾区抢险救灾。不仅如此,赵克石还带领军区机关干部向地震灾区捐款,短短3天整个南京军区部队就捐款809万余元。
张又侠,上将之子冲锋老山
在新晋升的四总部首长中,新任总装备部部长张又侠的“上将之子”的身份最为人们关注。他的父亲张宗逊是“开国上将”之一。因此,2011年张又侠晋升上将后,成就了解放军第二对“父子上将”的佳话,另一对是原军委副主席张震与现任二炮政委张海阳。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1973年至1978年,张宗逊曾担任总后勤部部长,当时解放军尚无总装备部建制,军械装备工作主要由总后勤部承担。因此,张又侠此次执掌总装备部,堪称是“子承父业”。
张又侠1950年出生,1968年参军,在40多年的军旅生涯中,张又侠战功显赫,展现了优异的指挥才能和过人胆识。其中最受瞩目的战绩,是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的老山战役。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爆发,26岁的张又侠担任14军40师118团连长,随部开赴前线。他作战主动积极,开战后很快被提升为119团团长。1984年,中越边境再起冲突,张又侠以14军40师119团团长的身份投入老山战役。在这次战斗中,不论进攻还是防守,张又侠都有出色的表现。当时,他制订的进攻计划是“文革”后第一个完整的步炮协同计划,总共40分钟拿下主阵地。在夺下主阵地后的防守中,张又侠起到了更关键的作用,他率团坚守,整个40师成功抵抗了越军发起的3天反攻行动。越军3天阵亡3000余人,可见战事之激烈。
如今,张又侠是解放军中为数不多的有实战经历的高级将领。
摘自《环球人物》2012年第2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