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服饰是典章制度的重要一项,在历代的政治生活与日常生活中都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孔子是先秦时代重要的思想家,他的服饰观深深反映了他的政治伦理观。他的有关服饰的重要思想,主要反映在《论语》、《礼记》、《荀子》、《孔子家语》等书中,本文拟对其进行简要探讨与分析。
关键词:孔子 服饰 服饰观 政治观
(一)孔子的服饰观以及其政治伦理观
古今中外,像孔子一样,如此关注服饰,从款式结构到颜色,从制作衣料到穿着态度表情,身体力行,用于人际交往,品评人物,辨别是非,梳理历史的圣人,少。他从伦理的角度对服饰文化进行全方位的推究与体验,或者说是力图将服饰文化纳入社会伦理框架之中。《史记·孔子世家》载,晏婴批评孔子:"孔子盛容饰,繁登降之礼,趋详之节,累世不能殚其学,当年不能究其礼。"可见,包括服饰在内的礼仪道孔子手里,被加工得细密繁琐,成为自成体系的礼学。
下面,我将从两个方面论述孔子的服饰观。
1、文质彬彬,外在体现人格风范;
"文质彬彬",这也可以看作儒家服饰观的一个基本原则。《论语·雍也》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意为质朴多于文采就显得粗野,而文采多于质朴则显得浮夸,文采与质朴配合恰当才是真正的君子。在他看来,无论是"质胜文"还是"文胜质",都不符合他的审美要求。在这里,我们未尝不可以把"文"理解为外在的文饰。《论语·颜渊》说: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革享),犹犬羊之(革享)。"用虎豹与犬羊的文饰之不同暗示了他对服饰的看法。
首先,君子必正其衣冠。他强调的是衣冠的周正本身就是君子的起码礼节和必备条件。《孔子家语·致思》中说:"故君子不可以不学.其容不可以不饬,不饬无类,无类失亲,失亲不忠,不忠失礼,失礼不立.夫远而有光者,饬也;近而愈明者,学也。"
在中国古代,冠为首服,古人最重冠冕。男子成年时,要举行冠礼。冠是人格和尊严的象征。戴冠意味着成为正式的社会成员。《礼记·冠义》:"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容体正、颜色齐、辞令顺,而后礼义备,以正君臣、亲父子、和长幼。君臣正、父子亲、长幼和,而后礼义立。故冠而后服备,服备而后容体正、颜色齐、辞令顺。故曰:冠者礼之始也。是故古者圣王重冠。古者冠礼,筮日筮宾,所以敬冠事,敬冠事所以重礼,重礼所以为国本也。"所以孔子对冠礼很重视。《左传·哀公十五年》记述道,孔子的弟子子路作战受了重伤,死前不忘重新系好冠缨,说:"君子死,冠不免。"可见,孔子的服饰观已经渗透到了他的学生身上,居然可以让人为之死。
其次,孔子当然并非一味追求文饰,他主张文饰一定要与内在的人格修养结合起来,这样才可以称为文质彬彬的君子。《论语·里仁》说:"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荀子·子道》载:子路盛服而见孔子,孔子曰:"由,是裾裾何也?昔者江出于岷山,其始出也,其源可以滥觞,及其至江之津也,不放舟,不避风,则不可涉也。非维下流水多邪?今女衣服既盛,颜色充盈,天下且孰肯谏女矣!"子路趋而出,改服而入,盖犹若也。孔子曰:"由志之!吾语汝:奋于言者华,奋于行者伐,色知而有能者,小人也。故君子知之曰知之,不知曰不知,言之要也;能之曰能之,不能曰不能,行之至也。言要则知,行至则仁;既仁且知,夫恶有不足矣哉!"此事《韩诗外传》《说苑·杂言》中也有记载。
总之,孔子的观点是既不要子桑伯子那样"质胜文"的粗野,也不要子路那样的盛服矜色,着装不能太原始简陋,也不能太美饰,这是一种恰到好处的中庸境界,下面将讨论。
2、中庸和谐,适时的调节与变通;
《论语·雍也》:"中庸之为德,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孔子孜孜以求的理想的服饰境界是中庸的,有亲切的情感色彩,显示了他将服饰作为治国大业的深刻性。《论语》有言曰:"礼之用,和为贵。"即和谐为贵,要使礼在社会上站得住脚,除了严格的制度要求外,肯定是需要人情的通融的。孔子并非一味固执的老夫子,与他的圆通从容的政治伦理观一样,他的服饰观也是极为圆通从容的,他不走极端,而追求一种中庸和谐的境界,所以他会调和矛盾,在"礼"所允许的范围之内。这一点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事件上。
对麻冕丝织的宽容。传统的冠冕麻织,在孔子时代,人们为美感精巧改为丝织。倘固执周礼,这是违礼的。但《论语·子罕》说:"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冠冕以葛麻编织,是礼仪的规范;纯是黑色的丝。现在人们却用黑丝来编织。以丝换麻,是社会文明进步而出现的材质优化与奢侈美饰。孔子不可能不明白,但他换了个思维方式,认为它的制作更简单明快,且改变并没有改变礼的实质。若用麻织礼帽,按规定,要用二千四百缕经线。麻质较粗,必须织得非常细密,费工;若用丝,丝质细,节约人力而容易织成,这就推出麻改丝是节俭的结论。所以孔子宣布自己从众随俗。
对婚服僭越的默认。在周代,冕服只限于特别的场合,如祭祀。但在春秋时代,人们在婚姻上也用。据《礼记·哀公问》,鲁哀公对此不满困惑,问孔子是否违礼。孔子别出心裁地说:"天地不合,万物不生,大昏,万世之嗣也,君何谓己重乎?"冕服作为祭服,渗透了传统重祖先的文化信息。而孔子却撇开这个不论,从重子嗣重婚姻着眼,使其具有了更远大的文化意蕴,这一洒脱目光,源于其重世俗生活的理性精神。变通的大境界。
对大禹衣着不整的高度评价。孔子主张美饰,但他对衣着简陋的大禹有圆通的评论。他说:"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黼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禹,吾无间然矣。"(《泰伯》)在这里,与其说大禹在着装等方面中祭祀、重伦理而情自身的"大公无私"等美感,引得孔子如许高度的评价,不如说是孔子以多重标准为大禹圆场。
孔子虽着意于服饰之伦理,但并非不近人情,一味峻切的,他也有随和自在的一面。理解与尊重,并入乡随俗,这样才使其理论与原则能为人们所接受与继承发展。
(二)对孔子服饰观的文化思考
孔子的服饰理论,源于他的仁学结构。以克己复礼为大任的孔子,以为服饰是周礼的重要内容,不可不注重。讲"仁"侧重内心与主观感受,比较难以把握,而服饰侧重外在客观造型,可以具体衡量把握,且又是内心直观的外化,所以孔子才这么重视服饰在政治与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孔子的服饰观具有理性色彩,骨子里渗透政治伦理意识,处处体现礼仪的规范,强调中和而遏制个性突出,但是他不直接说教,而是融入社会生活,产生、表现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它既不像《周易》那样笼统,也不像《周礼》那样生硬,而是充满人情趣味,容易操作。就像其所创立的儒家的政治伦理思想,总有温情脉脉的一面,至于被后来的统治者、儒者修正成不近人情,灭绝人性的模样,就不是孔子的本意了。
参考文献:
[1]陈卫平、郁振华:《孔子与中国文化》,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 年版
[2]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春风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3]王民:《孔子的形象与思想》,台湾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
[4]钟肇鹏:《孔子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
[5]林存光、郭沂:《旷世大儒》,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6]梁启超:《先秦政治思想史》 ,东方出版社,1996 年版
[7](美)杜维明:《现代精神与儒家传统》,三联书店,1997 年版
作者简介:胡菲(1985-),女,汉族,湖南邵阳人,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文学专业08级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先秦文学。
关键词:孔子 服饰 服饰观 政治观
(一)孔子的服饰观以及其政治伦理观
古今中外,像孔子一样,如此关注服饰,从款式结构到颜色,从制作衣料到穿着态度表情,身体力行,用于人际交往,品评人物,辨别是非,梳理历史的圣人,少。他从伦理的角度对服饰文化进行全方位的推究与体验,或者说是力图将服饰文化纳入社会伦理框架之中。《史记·孔子世家》载,晏婴批评孔子:"孔子盛容饰,繁登降之礼,趋详之节,累世不能殚其学,当年不能究其礼。"可见,包括服饰在内的礼仪道孔子手里,被加工得细密繁琐,成为自成体系的礼学。
下面,我将从两个方面论述孔子的服饰观。
1、文质彬彬,外在体现人格风范;
"文质彬彬",这也可以看作儒家服饰观的一个基本原则。《论语·雍也》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意为质朴多于文采就显得粗野,而文采多于质朴则显得浮夸,文采与质朴配合恰当才是真正的君子。在他看来,无论是"质胜文"还是"文胜质",都不符合他的审美要求。在这里,我们未尝不可以把"文"理解为外在的文饰。《论语·颜渊》说: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革享),犹犬羊之(革享)。"用虎豹与犬羊的文饰之不同暗示了他对服饰的看法。
首先,君子必正其衣冠。他强调的是衣冠的周正本身就是君子的起码礼节和必备条件。《孔子家语·致思》中说:"故君子不可以不学.其容不可以不饬,不饬无类,无类失亲,失亲不忠,不忠失礼,失礼不立.夫远而有光者,饬也;近而愈明者,学也。"
在中国古代,冠为首服,古人最重冠冕。男子成年时,要举行冠礼。冠是人格和尊严的象征。戴冠意味着成为正式的社会成员。《礼记·冠义》:"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容体正、颜色齐、辞令顺,而后礼义备,以正君臣、亲父子、和长幼。君臣正、父子亲、长幼和,而后礼义立。故冠而后服备,服备而后容体正、颜色齐、辞令顺。故曰:冠者礼之始也。是故古者圣王重冠。古者冠礼,筮日筮宾,所以敬冠事,敬冠事所以重礼,重礼所以为国本也。"所以孔子对冠礼很重视。《左传·哀公十五年》记述道,孔子的弟子子路作战受了重伤,死前不忘重新系好冠缨,说:"君子死,冠不免。"可见,孔子的服饰观已经渗透到了他的学生身上,居然可以让人为之死。
其次,孔子当然并非一味追求文饰,他主张文饰一定要与内在的人格修养结合起来,这样才可以称为文质彬彬的君子。《论语·里仁》说:"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荀子·子道》载:子路盛服而见孔子,孔子曰:"由,是裾裾何也?昔者江出于岷山,其始出也,其源可以滥觞,及其至江之津也,不放舟,不避风,则不可涉也。非维下流水多邪?今女衣服既盛,颜色充盈,天下且孰肯谏女矣!"子路趋而出,改服而入,盖犹若也。孔子曰:"由志之!吾语汝:奋于言者华,奋于行者伐,色知而有能者,小人也。故君子知之曰知之,不知曰不知,言之要也;能之曰能之,不能曰不能,行之至也。言要则知,行至则仁;既仁且知,夫恶有不足矣哉!"此事《韩诗外传》《说苑·杂言》中也有记载。
总之,孔子的观点是既不要子桑伯子那样"质胜文"的粗野,也不要子路那样的盛服矜色,着装不能太原始简陋,也不能太美饰,这是一种恰到好处的中庸境界,下面将讨论。
2、中庸和谐,适时的调节与变通;
《论语·雍也》:"中庸之为德,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孔子孜孜以求的理想的服饰境界是中庸的,有亲切的情感色彩,显示了他将服饰作为治国大业的深刻性。《论语》有言曰:"礼之用,和为贵。"即和谐为贵,要使礼在社会上站得住脚,除了严格的制度要求外,肯定是需要人情的通融的。孔子并非一味固执的老夫子,与他的圆通从容的政治伦理观一样,他的服饰观也是极为圆通从容的,他不走极端,而追求一种中庸和谐的境界,所以他会调和矛盾,在"礼"所允许的范围之内。这一点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事件上。
对麻冕丝织的宽容。传统的冠冕麻织,在孔子时代,人们为美感精巧改为丝织。倘固执周礼,这是违礼的。但《论语·子罕》说:"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冠冕以葛麻编织,是礼仪的规范;纯是黑色的丝。现在人们却用黑丝来编织。以丝换麻,是社会文明进步而出现的材质优化与奢侈美饰。孔子不可能不明白,但他换了个思维方式,认为它的制作更简单明快,且改变并没有改变礼的实质。若用麻织礼帽,按规定,要用二千四百缕经线。麻质较粗,必须织得非常细密,费工;若用丝,丝质细,节约人力而容易织成,这就推出麻改丝是节俭的结论。所以孔子宣布自己从众随俗。
对婚服僭越的默认。在周代,冕服只限于特别的场合,如祭祀。但在春秋时代,人们在婚姻上也用。据《礼记·哀公问》,鲁哀公对此不满困惑,问孔子是否违礼。孔子别出心裁地说:"天地不合,万物不生,大昏,万世之嗣也,君何谓己重乎?"冕服作为祭服,渗透了传统重祖先的文化信息。而孔子却撇开这个不论,从重子嗣重婚姻着眼,使其具有了更远大的文化意蕴,这一洒脱目光,源于其重世俗生活的理性精神。变通的大境界。
对大禹衣着不整的高度评价。孔子主张美饰,但他对衣着简陋的大禹有圆通的评论。他说:"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黼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禹,吾无间然矣。"(《泰伯》)在这里,与其说大禹在着装等方面中祭祀、重伦理而情自身的"大公无私"等美感,引得孔子如许高度的评价,不如说是孔子以多重标准为大禹圆场。
孔子虽着意于服饰之伦理,但并非不近人情,一味峻切的,他也有随和自在的一面。理解与尊重,并入乡随俗,这样才使其理论与原则能为人们所接受与继承发展。
(二)对孔子服饰观的文化思考
孔子的服饰理论,源于他的仁学结构。以克己复礼为大任的孔子,以为服饰是周礼的重要内容,不可不注重。讲"仁"侧重内心与主观感受,比较难以把握,而服饰侧重外在客观造型,可以具体衡量把握,且又是内心直观的外化,所以孔子才这么重视服饰在政治与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孔子的服饰观具有理性色彩,骨子里渗透政治伦理意识,处处体现礼仪的规范,强调中和而遏制个性突出,但是他不直接说教,而是融入社会生活,产生、表现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它既不像《周易》那样笼统,也不像《周礼》那样生硬,而是充满人情趣味,容易操作。就像其所创立的儒家的政治伦理思想,总有温情脉脉的一面,至于被后来的统治者、儒者修正成不近人情,灭绝人性的模样,就不是孔子的本意了。
参考文献:
[1]陈卫平、郁振华:《孔子与中国文化》,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 年版
[2]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春风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3]王民:《孔子的形象与思想》,台湾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
[4]钟肇鹏:《孔子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
[5]林存光、郭沂:《旷世大儒》,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6]梁启超:《先秦政治思想史》 ,东方出版社,1996 年版
[7](美)杜维明:《现代精神与儒家传统》,三联书店,1997 年版
作者简介:胡菲(1985-),女,汉族,湖南邵阳人,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文学专业08级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先秦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