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快递是电子商务服务、达成电子商务交易的重要环节,快递业的成本、服务效率及质量对消费者的消费体验至关重要。文章针对电子商务与快递业的产业关联问题展开研究,通过系统动力学方法对快递业对电子商务的支撑作用及电子商务对快递业的推动作用进行实证研究,并进一步验证二者的产业关联特征。
[关键词] 快递业;电子商务;产业关联 ;系统动力学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6 . 03. 089
[中图分类号] F724.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6)03- 0165- 03
1 引 言
我国快递业近年来呈现出爆发式增长态势。2006年至2014年快递业业务量的年均增幅达到了33%,业务收入的年均增幅为27%。电子商务的出现成为带动快递业的发展的主要诱因,尤以网络零售市场最为明显,成为拉动消费需求、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要引擎。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监测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达到了13.4万亿元,同比增长31.4%。而2014年,快递业业务量达到139.6亿件。同时,由于电子商务对快递业的依赖,只有快递业得到协调发展才能保证其网络零售市场的稳定增长。
王倩、张旭凤(2010)通过引入同城快递短缺对经济影响参数来衡量同城快递对城市经济的影响,并建立了系统动力学模型,但是并未进行仿真控制,模型的实际效果不能评价。于宝琴(2014)等人以网购环境为背景,运用物流服务理论和系统动力学理论,构建了网购快递物流服务系统测评体系,通过对物流服务质量和测评体系的因果关系分析,进而构建了物流服务质量下的配送及时率的附属系统动力学模型,并进行了实证仿真。在产业关联方面,则主要通过回归分析、灰色关联模型对快递业和电子商务的产业进行关联研究。较少使用系统动力学分析并进行仿真和控制。本文主要针对快递业与电子商务的产业关联性来进行系统性建模。
本文主要从产业关联的视角对快递业与电子商务的关联性进行探究,探讨二者的相互作用机制。利用系统动力学建模的方法建立了快递业和电子商务的相互作用模型,并建立了方程关系,进行仿真和控制,来分析它们的竞争合作关系。
2 快递业与电子商务的产业关联分析
2.1 快递业的关联产业分析
由产业关联的相关理论可知,快递业与相关产业间的关系可以分为三种,分别是前向关联、后向关联和旁侧关联。快递业的前向关联产业包括:快递产业、外向型产业、制造业、批发零售业和电子商务等,它们直接从事快递服务或是相对快递业有需求联系,同时快递业也为它们提供供给;快递业的后向关联产业包括:包装业、交通运输设备业等;快递业的旁侧关联产业包括:物流业、交通运输业和金融业等,它们为快递业的服务功能提供技术上的支持或支撑。
2.2 电子商务的关联产业分析
当下由于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电子商务作为依靠网络而出现的新型经济正在逐步渗透到各行各业。其中,电子商务对第三产业的影响作用最为明显。电子商务对其的影响作用体现在对企业服务能力和服务效率的提升。刘干,陈周笑(2014)对电子商务与上述产业进行了灰色关联分析,得出电子商务与第三产业的关联度最高,特别是金融业。而对交通运输业的关联度相对较低,表明电子商务在这些部门的渗透力还不是很强,仍有很大发展空间。
2.3 快递业与电子商务的相关性分析
由上面的对快递业和电子商务的产业关联的分析,可以看到,快递业的后向关联产业包括了电子商务,而电子商务与第三产业的关联性最大,第三产业包括快递业,所以,二者的的促进作用是相互的。对此本文统计了快递业和电子商务从2002-2014年的相关数据,并使用SPSS软件进行了相关分析。其中电子商务交易规模的数据从2001-2007年为B2B市场的交易规模,2007-2014年为全部市场的交易规模。
根据2002-2014年的快递业业务量与电子商务交易规模的数据相关分析显示,快递业业务量与电子商务交易规模相关系数为0.960,二者的发展高度相关。快递业业务量与电子商务交易规模相关系数检验概率的值为0。因此,应拒绝相关系数检验的原假设,认为快递业业务量与电子商务交易规模存在线性关系。从而认为二者之间的具有关联性。
3 快递业与电子商务的系统动力学分析
3.1 建模目的
由上文中的产业关联分析,可以判断,快递业和电子商务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系统动力学与传统的计量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相比,强调了系统内部的机制与结构,重视各个因素之间的关系与信息反馈,它的仿真与控制手段可以为研究提供符合实际的分析和决策依据。本文使用系统动力学分析的方法来研究快递业与电子商务的作用机制,从而更深层次地理解快递业与电子商务的关系。
3.2 关键变量的确定
由于电子商务的交易规模不断扩大,因此产生更多的电子商务需求,带来快递业业务量的不断增加,产生更多的人员需求,使得服务效率得到提升,进而使得电子商务的交易规模得到增长。因此选取电子商务交易规模、快递业业务量和快递服务效率作为系统模型的关键变量。
3.3 快递业与电子商务相互作用因果关系图
在确定了快递业和电子商务的产业关联性后,得出电子商务交易规模与快递业的业务量、快递业服务效率等存在着相互促进关系,运用系统动力学软件Vensim绘制了因果关系图,其因果关系见图1。
3.4 快递业与电子商务交易规模相互作用系统动力学流图
由快递业与电子商务交易规模的因果关系图分析可以看出,在快递业与电子商务交易规模中,快递业服务效率是影响电子商务交易规模的关键因素,因此在已有因果关系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如图2所示快递业与电子商务交易规模相互作用的系统动力学流图。 3.5 仿真结果
(1)仿真时间:2007-2022年,共15年。
(2)仿真软件:Vensim PLE。
(3)模型假设:①在仿真的时间段里,未发生重大变化导致系统需要进行结构调整。②在仿真的时间段里,变量按系统所设计的方程关系变化及发展。③本模型不考虑与时限相关的干线运输能力的增强对网络购物的影响。假设电子商务对快递业的价格的敏感程度维持现有水平,重点考虑快递业服务效率对电子商务交易规模的影响。
3.6 仿真结果分析
3.6.1 快递业业务量与电子商务交易规模(见图3~图5)
通过图3和图4可以看到,快递业业务量和电子商务交易规模在预测时间段内的增长趋势大致相符,电子商务交易规模的扩大对快递业业务量的增加具有促进作用。
3.6.2 电子商务交易规模与快递业服务效率
通过图4和图5可以看到,电子商务交易规模和快递业服务效率在预测时间段内的增长趋也是相符的,快递业服务效率的迅速提高,使得电子商务交易规模也得到的很大的提升。
4 结 论
本文分别对快递业与电子商务进行了产业关联分析,并对其使用系统动力学软件Vensim建立了电子商务交易规模和快递业业务量的模型。得出如下结论:快递业的前向关联产业为电子商务。电子商务与第三产业即服务业的关联性最为密切,对依赖信息程度大的企业起到了推动的作用,如物流业、金融业等。电子商务交易规模对快递业的业务量有促进作用,而快递业的服务效率对电子商务交易规模的年增长量具有促进作用。研究表明:电子商务和快递业作为相互作用密切的两个产业,彼此相互促进,相互影响,无论对快递业还是电子商务,对方都是不可或缺的。而快递业要想取得更多的业务收入,则在快递单价价格上应该取得主权地位。并且当下很多快递公司开始了自营的电子商务服务,而很多电子商务网站也开始建立了自营物流,可以预见,快递业、电子商务行业的合作和混业经营的趋势会更加明显,未来的竞争会更加激烈。
主要参考文献
[1]王倩,张旭凤.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同城快递运营系统模型研究[J].物流技术,2010,29(19):50-52.
[2]于宝琴,武淑萍,杜广伟.网购快递物流服务系统测评的枝模型仿真[J].中国管理科学,2014,22(12).
[3]刘干,陈周笑.我国电子商务与主要产业的灰色关联分析[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6-9.
[关键词] 快递业;电子商务;产业关联 ;系统动力学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6 . 03. 089
[中图分类号] F724.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6)03- 0165- 03
1 引 言
我国快递业近年来呈现出爆发式增长态势。2006年至2014年快递业业务量的年均增幅达到了33%,业务收入的年均增幅为27%。电子商务的出现成为带动快递业的发展的主要诱因,尤以网络零售市场最为明显,成为拉动消费需求、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要引擎。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监测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达到了13.4万亿元,同比增长31.4%。而2014年,快递业业务量达到139.6亿件。同时,由于电子商务对快递业的依赖,只有快递业得到协调发展才能保证其网络零售市场的稳定增长。
王倩、张旭凤(2010)通过引入同城快递短缺对经济影响参数来衡量同城快递对城市经济的影响,并建立了系统动力学模型,但是并未进行仿真控制,模型的实际效果不能评价。于宝琴(2014)等人以网购环境为背景,运用物流服务理论和系统动力学理论,构建了网购快递物流服务系统测评体系,通过对物流服务质量和测评体系的因果关系分析,进而构建了物流服务质量下的配送及时率的附属系统动力学模型,并进行了实证仿真。在产业关联方面,则主要通过回归分析、灰色关联模型对快递业和电子商务的产业进行关联研究。较少使用系统动力学分析并进行仿真和控制。本文主要针对快递业与电子商务的产业关联性来进行系统性建模。
本文主要从产业关联的视角对快递业与电子商务的关联性进行探究,探讨二者的相互作用机制。利用系统动力学建模的方法建立了快递业和电子商务的相互作用模型,并建立了方程关系,进行仿真和控制,来分析它们的竞争合作关系。
2 快递业与电子商务的产业关联分析
2.1 快递业的关联产业分析
由产业关联的相关理论可知,快递业与相关产业间的关系可以分为三种,分别是前向关联、后向关联和旁侧关联。快递业的前向关联产业包括:快递产业、外向型产业、制造业、批发零售业和电子商务等,它们直接从事快递服务或是相对快递业有需求联系,同时快递业也为它们提供供给;快递业的后向关联产业包括:包装业、交通运输设备业等;快递业的旁侧关联产业包括:物流业、交通运输业和金融业等,它们为快递业的服务功能提供技术上的支持或支撑。
2.2 电子商务的关联产业分析
当下由于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电子商务作为依靠网络而出现的新型经济正在逐步渗透到各行各业。其中,电子商务对第三产业的影响作用最为明显。电子商务对其的影响作用体现在对企业服务能力和服务效率的提升。刘干,陈周笑(2014)对电子商务与上述产业进行了灰色关联分析,得出电子商务与第三产业的关联度最高,特别是金融业。而对交通运输业的关联度相对较低,表明电子商务在这些部门的渗透力还不是很强,仍有很大发展空间。
2.3 快递业与电子商务的相关性分析
由上面的对快递业和电子商务的产业关联的分析,可以看到,快递业的后向关联产业包括了电子商务,而电子商务与第三产业的关联性最大,第三产业包括快递业,所以,二者的的促进作用是相互的。对此本文统计了快递业和电子商务从2002-2014年的相关数据,并使用SPSS软件进行了相关分析。其中电子商务交易规模的数据从2001-2007年为B2B市场的交易规模,2007-2014年为全部市场的交易规模。
根据2002-2014年的快递业业务量与电子商务交易规模的数据相关分析显示,快递业业务量与电子商务交易规模相关系数为0.960,二者的发展高度相关。快递业业务量与电子商务交易规模相关系数检验概率的值为0。因此,应拒绝相关系数检验的原假设,认为快递业业务量与电子商务交易规模存在线性关系。从而认为二者之间的具有关联性。
3 快递业与电子商务的系统动力学分析
3.1 建模目的
由上文中的产业关联分析,可以判断,快递业和电子商务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系统动力学与传统的计量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相比,强调了系统内部的机制与结构,重视各个因素之间的关系与信息反馈,它的仿真与控制手段可以为研究提供符合实际的分析和决策依据。本文使用系统动力学分析的方法来研究快递业与电子商务的作用机制,从而更深层次地理解快递业与电子商务的关系。
3.2 关键变量的确定
由于电子商务的交易规模不断扩大,因此产生更多的电子商务需求,带来快递业业务量的不断增加,产生更多的人员需求,使得服务效率得到提升,进而使得电子商务的交易规模得到增长。因此选取电子商务交易规模、快递业业务量和快递服务效率作为系统模型的关键变量。
3.3 快递业与电子商务相互作用因果关系图
在确定了快递业和电子商务的产业关联性后,得出电子商务交易规模与快递业的业务量、快递业服务效率等存在着相互促进关系,运用系统动力学软件Vensim绘制了因果关系图,其因果关系见图1。
3.4 快递业与电子商务交易规模相互作用系统动力学流图
由快递业与电子商务交易规模的因果关系图分析可以看出,在快递业与电子商务交易规模中,快递业服务效率是影响电子商务交易规模的关键因素,因此在已有因果关系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如图2所示快递业与电子商务交易规模相互作用的系统动力学流图。 3.5 仿真结果
(1)仿真时间:2007-2022年,共15年。
(2)仿真软件:Vensim PLE。
(3)模型假设:①在仿真的时间段里,未发生重大变化导致系统需要进行结构调整。②在仿真的时间段里,变量按系统所设计的方程关系变化及发展。③本模型不考虑与时限相关的干线运输能力的增强对网络购物的影响。假设电子商务对快递业的价格的敏感程度维持现有水平,重点考虑快递业服务效率对电子商务交易规模的影响。
3.6 仿真结果分析
3.6.1 快递业业务量与电子商务交易规模(见图3~图5)
通过图3和图4可以看到,快递业业务量和电子商务交易规模在预测时间段内的增长趋势大致相符,电子商务交易规模的扩大对快递业业务量的增加具有促进作用。
3.6.2 电子商务交易规模与快递业服务效率
通过图4和图5可以看到,电子商务交易规模和快递业服务效率在预测时间段内的增长趋也是相符的,快递业服务效率的迅速提高,使得电子商务交易规模也得到的很大的提升。
4 结 论
本文分别对快递业与电子商务进行了产业关联分析,并对其使用系统动力学软件Vensim建立了电子商务交易规模和快递业业务量的模型。得出如下结论:快递业的前向关联产业为电子商务。电子商务与第三产业即服务业的关联性最为密切,对依赖信息程度大的企业起到了推动的作用,如物流业、金融业等。电子商务交易规模对快递业的业务量有促进作用,而快递业的服务效率对电子商务交易规模的年增长量具有促进作用。研究表明:电子商务和快递业作为相互作用密切的两个产业,彼此相互促进,相互影响,无论对快递业还是电子商务,对方都是不可或缺的。而快递业要想取得更多的业务收入,则在快递单价价格上应该取得主权地位。并且当下很多快递公司开始了自营的电子商务服务,而很多电子商务网站也开始建立了自营物流,可以预见,快递业、电子商务行业的合作和混业经营的趋势会更加明显,未来的竞争会更加激烈。
主要参考文献
[1]王倩,张旭凤.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同城快递运营系统模型研究[J].物流技术,2010,29(19):50-52.
[2]于宝琴,武淑萍,杜广伟.网购快递物流服务系统测评的枝模型仿真[J].中国管理科学,2014,22(12).
[3]刘干,陈周笑.我国电子商务与主要产业的灰色关联分析[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