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阵子,字节跳动创始人张一鸣在公司9周年年会上念了一段从公司员工的文档里摘抄的报告,通篇都是闭环、链路、颗粒度、赋能、打法、组合拳等互联网专业术语,好好地讽刺了一回“互联网圈八股文”。
张一鸣的这通数落,让我感慨颇深。作为商业刊物的采编工作者,大大小小的各种与互联网相关的论坛、会议参加了不少。有一个现象,这几年越来越明显:大家说的术语,越来越“深奥”了。
当我还是职场“小白”时,参与报道的第一个论坛上,商界大佬互相交流时,偶尔会抛出一些诸如痛点、引流、闭环之类的词,虽属于专业名词,但结合大佬们发言的语境,大致还是可以听懂的。尽管如此,还是免不了手忙脚乱,记录的时候要将这些“新鲜”的词汇做好标记,事后再求助万能的“度娘”。
随着接触到的互联网资讯越来越多,专业名词已经成为我们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只是,互联网专业新词汇的发展速度实在太快了。各种新词语层出不穷,如果没有跟上节奏,好好学习,职场“小白”时期的“词汇蒙”便会尴尬地再次出现。
这些互联网“黑话”说得多了,自己有时都会无意识地在说话和表达中带上几句。破圈、賦能、维度……这些词语不仅出现在采访与编辑的话语体系里,还出现在日常的交流与沟通中。直到在一次聚会上,辞职在家带娃的闺蜜用忍无可忍的表情说了一句“能说‘人话’不”,才让我意识到“黑话”已经全面侵袭我的日常话语体系。同样有趣的是,当她说起她喜欢的“爱豆”和各种饭圈趣事时,其中不少词汇也让我一头雾水,不明所以。
一个每天和各类商业资讯打交道的“打工人”与一个对儿童教养与“饭圈”文化更感兴趣的全职妈妈在一起聊天,各自因接触圈或兴趣不同而有着不同的语言体系,相互间都有着让对方听不明白的“黑话”,着实有趣。
虽说“黑话”有着“不说人话”的特征,但恰恰是这种特性体现了一个圈层化的社会。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曾提出“区隔”这个概念。他认为通过趣味、品位、文化消费等文化资本的“区隔”,可以划分阶层。关于语言的区隔作用,他是这么说的:“俚语词汇的深层‘目的’首先是维护一种贵族式的区隔。”具体例子可参见根据萧伯纳原著改编的电影《窈窕淑女》,奥黛丽·赫本扮演的卖花姑娘本来操着一口伦敦下层阶级的“土腔”,经过语言学教授的特训之后,土妞脱胎换骨,说着上流社会常用的英语,穿着华服,成功跻身上流社会。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语言其实就是一种结成共同体的黏合剂。在由地域、职业、性别、教育背景乃至趣味区隔的不同共同体中,语言不仅是区分“他者”的工具,也是确认“自我”身份的途径。
互联网“黑话”的诞生,或许便是源于互联网人自命不凡的一种骄傲吧。只有圈里人明白的“黑话”,自然而然地让圈外人产生出一种“每个字都认识,但连在一起完全不知道在说什么”的挫败感。就像前些年出现的一个网络词汇“不明觉厉”所表现的那样:因为不明白他在说什么,所以觉得他很厉害。
台上的他们说得高深莫测,台下的圈外人听得云里雾里,挫败感之余还对台上的人产生了崇拜感。台上的人用这种方式轻而易举掌握了话语权,让不精于此道的普通人变相失去了参与和评论的资格。瞧,“黑话”的效果可不就出来了?
可我们沟通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让交流对话的双方都能明白各自讲话的内容,只有理解清楚了,大家才能通力协作将事情做好。沟通的本质是什么?是真诚地交流,而不是用这些模糊不清的词汇显示自身所谓的高明。
少一些“黑话”,多一些“人话”,事情讲明白了才是语言沟通的根本目的。
张一鸣的这通数落,让我感慨颇深。作为商业刊物的采编工作者,大大小小的各种与互联网相关的论坛、会议参加了不少。有一个现象,这几年越来越明显:大家说的术语,越来越“深奥”了。
当我还是职场“小白”时,参与报道的第一个论坛上,商界大佬互相交流时,偶尔会抛出一些诸如痛点、引流、闭环之类的词,虽属于专业名词,但结合大佬们发言的语境,大致还是可以听懂的。尽管如此,还是免不了手忙脚乱,记录的时候要将这些“新鲜”的词汇做好标记,事后再求助万能的“度娘”。
随着接触到的互联网资讯越来越多,专业名词已经成为我们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只是,互联网专业新词汇的发展速度实在太快了。各种新词语层出不穷,如果没有跟上节奏,好好学习,职场“小白”时期的“词汇蒙”便会尴尬地再次出现。
这些互联网“黑话”说得多了,自己有时都会无意识地在说话和表达中带上几句。破圈、賦能、维度……这些词语不仅出现在采访与编辑的话语体系里,还出现在日常的交流与沟通中。直到在一次聚会上,辞职在家带娃的闺蜜用忍无可忍的表情说了一句“能说‘人话’不”,才让我意识到“黑话”已经全面侵袭我的日常话语体系。同样有趣的是,当她说起她喜欢的“爱豆”和各种饭圈趣事时,其中不少词汇也让我一头雾水,不明所以。
一个每天和各类商业资讯打交道的“打工人”与一个对儿童教养与“饭圈”文化更感兴趣的全职妈妈在一起聊天,各自因接触圈或兴趣不同而有着不同的语言体系,相互间都有着让对方听不明白的“黑话”,着实有趣。
虽说“黑话”有着“不说人话”的特征,但恰恰是这种特性体现了一个圈层化的社会。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曾提出“区隔”这个概念。他认为通过趣味、品位、文化消费等文化资本的“区隔”,可以划分阶层。关于语言的区隔作用,他是这么说的:“俚语词汇的深层‘目的’首先是维护一种贵族式的区隔。”具体例子可参见根据萧伯纳原著改编的电影《窈窕淑女》,奥黛丽·赫本扮演的卖花姑娘本来操着一口伦敦下层阶级的“土腔”,经过语言学教授的特训之后,土妞脱胎换骨,说着上流社会常用的英语,穿着华服,成功跻身上流社会。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语言其实就是一种结成共同体的黏合剂。在由地域、职业、性别、教育背景乃至趣味区隔的不同共同体中,语言不仅是区分“他者”的工具,也是确认“自我”身份的途径。
互联网“黑话”的诞生,或许便是源于互联网人自命不凡的一种骄傲吧。只有圈里人明白的“黑话”,自然而然地让圈外人产生出一种“每个字都认识,但连在一起完全不知道在说什么”的挫败感。就像前些年出现的一个网络词汇“不明觉厉”所表现的那样:因为不明白他在说什么,所以觉得他很厉害。
台上的他们说得高深莫测,台下的圈外人听得云里雾里,挫败感之余还对台上的人产生了崇拜感。台上的人用这种方式轻而易举掌握了话语权,让不精于此道的普通人变相失去了参与和评论的资格。瞧,“黑话”的效果可不就出来了?
可我们沟通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让交流对话的双方都能明白各自讲话的内容,只有理解清楚了,大家才能通力协作将事情做好。沟通的本质是什么?是真诚地交流,而不是用这些模糊不清的词汇显示自身所谓的高明。
少一些“黑话”,多一些“人话”,事情讲明白了才是语言沟通的根本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