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在我院使用利奈唑胺进行治疗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情况的研究

来源 :当代医药论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5632688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分析在我院使用利奈唑胺注射液进行治疗的患者发生ADR(不良反应)的情况。方法 :对2012年6月~2013年10月期间在我院进行住院治疗的1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在住院治疗期间,这112例患者均使用利奈唑胺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这112例住院患者ADR的发生情况。结果 :在这112例患者中,有34例患者出现了ADR,其ADR的发生率为30.4%。出现ADR的患者与未出现ADR的患者在性别、年龄方面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患者使用利奈唑胺注射液进行治疗的时间越长,其ADR的发生率越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这34例患者出现的ADR包括血小板减少、皮疹、精神异常、腹泻、肝功能异常、癫痫、持续性高热。结论 :在临床上,在为患者使用利奈唑胺注射液进行治疗期间,医护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对于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医护人员应对其不良反应进行对症处理,以确保患者临床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其他文献
地理实践力具备很强的实践性,仅靠终结性的纸质化测试,难以全面、精准地"一步考查到位",需坚持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本文聚焦地理实践力培养的过程性评价方
地理实践力是指人们在地理户外考察、社会调查、模拟实验等地理实践活动中所具备的行动能力和品质。学生具备地理实践力,就能够运用适当的地理工具完成既定的实践活动,对地理
采用等斜率灰色聚类法,以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88为评价标准,对海南岛南渡江海口水域1993年枯水期水质进行了评价,得出结论:5个测点的水质全部为Ⅰ类水质。
培育地理核心素养是深化地理课程改革的新指向,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是地理学科的责任和使命,也是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文章从常态教学、第二课堂、信息技术环境、教学评价、教学
地理核心素养是地理学科独特的育人价值,随着新修订的地理课程标准即将颁布,地理核心素养也越来越多地被地理教育学者所重视。地理实践力作为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
目的近年来虽然食管鳞癌的治疗方法在不断改进,但是其预后仍然较差。淋巴结转移情况是影响预后的因素之一,本研究旨在探讨胸段食管鳞癌孤立淋巴结跳跃转移的分布情况以及淋巴
本文首先介绍了美国、德国、日本担保业基本情况,指出完善的法律体系、以中小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政府支持力度大及银行和担保机构共担风险是三个国家担保业发展的共同特点
传统的地理实践以知识验证式为主,而创客式教育语境下的地理实践以创新和创造为特质。地理实践力包括地理实践能力、地理实践程序、地理实践情感和价值、地理实践目的、地理
2009年8月,财政部会计司印发了《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这标志着我国高校会计制度改革进入一个新阶段。本文在回顾高校会计制度发展历程基础
本文系统评述了国内外磷矿的选矿方法和相关药剂的研究进展。目前磷矿选矿工艺有重选、浮选、化学选矿及它们的联合工艺,光电选矿、生物选矿和选择性絮凝等,不同的处理工艺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