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段时间,你是否也被《我的青春谁做主》里的钱小样、霹雳、方宇、青楚、周晋这群青春又可爱的年轻人的故事所吸引了呢?这些刚刚步入社会的新鲜人,触摸到了现实最残酷的一面,现实等着看他们出洋相,可他们不服、不愤、不屈,不仅要用智慧给出完美答案,还要翻越父母意志的高山阻挡,个性和理想是他们前往的彼岸……这样的主题是否让你联想到了自己的处境?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的一组数据显示,2007年大学生毕业人数近50075,2008年559万,2009年又会有61075大学生涌出校门。而截至目前,2007年的毕业大学生仍有100万人赋闲在家,2008年也仍有150万人。加上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以及危机对实体经济影响的逐步显现,不少企业的招聘计划纷纷搁浅或缩水,已经拥挤不堪的城市如何容纳得了这样一支大军?现实中的毕业生能像影视剧里那样,最终获得社会的认可,收获成功吗?
当你感觉走投无路的时候,你是否会想到去农村创业和就业呢?这个念头似乎有些突然,但记者在经过一段时期的观察后,感到今年自电脑下乡以来,PC企业纷纷将农村列为市场潜力巨大的蓝海区域,那么,在诸多企业下乡的同时,在农村是否也出现了更多创业和就业的机会呢?随着《电脑爱好者》对华硕英特尔“你的行动中国的未来”IT培洲讲师活动报道的深入,日益认识到了其中可能存在的机遇与挑战,并展开了一项大学生农村创业就业的问卷调查。问卷调查的结果令人感慨:不少学生愿意在接受了高等教育之后返回家乡,为家乡的发展尽力;还有很多学生表示不会因为条件的艰苦而退缩。但问题也同样暴露了出来,多数学生对政策扶持力度、发掘商机的创新能力等还持观望的态度,要真正踏出迈向农村的那一步,还真是有很大的难度。
光杆司令的苦恼
“我最多只是一个农村发展的实践者,而不是一个创业者。”电话那端传来王培东略带疲惫的声音,与记者期待的意气风发有些差距。
2008年7月,从中国农业大学一毕业,王培东就开始了他在安徽潜山县梅城镇潘铺村的自主创业。本身就来自农村的他。自认为对农村现状还是挺了解的。中国13亿人口,有近9亿生活在农村。而且现在农民,尤其是年轻人到城市去挣钱,使农村生产力大量流失,这更加剧了农村与城市发展水平的差距,也因此为农村创业就业带来了更多机会。“但问题是,在农村创业,就是把你放到一个各方面都比较滞后的一个环境中,很可能就会慢慢地被同化成‘真正的’农民了”,王培东的感慨道出了在农村创业的另一个隐性障碍。“农民的意识普遍比较落后,村里虽说是能连上网络,但是大家的注意力都被网络上的娱乐项目吸引住了,反而很少有人关心能通过网络获取点农业科技知识啥的,所以只能是我自己从网上获取一些新鲜的东西,再一点一点跟他们讲,真的很吃力。”他说,在农村创业的初衷就是希望通过自己的示范性实践带动村里农业生产的发展,可自己势单力薄,如果多有一些和他理想相同的大学生帮忙就好了。
土特产卖向互联网
赵翼算得上是王培东的同校师兄,创业也比王培东要早。在他看来,农村需要发展。而对于大学生来说,最好的促进农村发展的方式就是用现代化的商业头脑武装自己,走农业产业化、市场化的道路。
最初,赵翼也走了不少弯路,在学校时他就已经参加了不少改善农村面貌的实践活动,总觉得达不到预期效果。但他是个爱思考、会反思的人,逐步明确了立足市场的方向。在他大学毕业两年后,2008年,他自筹资金成立了自己的有机食品有限公司。赵翼告诉记者,农业产品生产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对销路情况的把握很重要,有的时候晚成交一天,盈亏就有天壤之别。“我现在特别想搞个交易农产品的网站,能把我们公司的产品通过网络卖出好价钱。为此,我还在阿里巴巴上研究过一段时间,可惜专业知识太少。要想搭建一个网站,真学起来可得花很多工夫,要是我身边能有这样的专业人才就好了。”
青春做伴,还乡创业
“大学生到农村创业就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当记者采访爱未来职业发展教育机构的首席顾问李廷海老师时,得到了这样肯定的回答。除了国家政策扶持力度加大,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农村市场,由此创造了很多机会外,李廷海老师还指出了一个现实,那就是:如今大学生去农村创业就业更有优势,因为已经有了前车之鉴,不仅可以从第一批去农村创业就业的毕业生身上学到很多经验和方法,还能避免走一些弯路,更甚至可以加盟已经在农村创业成功的团队,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风险。
在记者采访两位农村创业者时,也深深感受到,他们作为第一批走向农村的大学生,在经历了挫折之后,如今对在农村的创业就业有了更清醒的认识和更明确的目标,而在采访中他们共同表现出来的对信息化科技人才的需要之迫切,也让记者看到了农村留给了广大毕,业生们很多一展才华的机会。所以,基于《电脑爱好者》对电脑下乡的系列采访,我们也为大学生们规划了一些创业和就业的方向,包括IT产品维修、IT产品销售、IT知识培训、利用网络销售农副产品、信息化服务(网站建设、网络资源下载、科技信息咨询)等等,但究竟该做出怎样的选择,还要靠你们自己给自己的青春做主了。
当你感觉走投无路的时候,你是否会想到去农村创业和就业呢?这个念头似乎有些突然,但记者在经过一段时期的观察后,感到今年自电脑下乡以来,PC企业纷纷将农村列为市场潜力巨大的蓝海区域,那么,在诸多企业下乡的同时,在农村是否也出现了更多创业和就业的机会呢?随着《电脑爱好者》对华硕英特尔“你的行动中国的未来”IT培洲讲师活动报道的深入,日益认识到了其中可能存在的机遇与挑战,并展开了一项大学生农村创业就业的问卷调查。问卷调查的结果令人感慨:不少学生愿意在接受了高等教育之后返回家乡,为家乡的发展尽力;还有很多学生表示不会因为条件的艰苦而退缩。但问题也同样暴露了出来,多数学生对政策扶持力度、发掘商机的创新能力等还持观望的态度,要真正踏出迈向农村的那一步,还真是有很大的难度。
光杆司令的苦恼
“我最多只是一个农村发展的实践者,而不是一个创业者。”电话那端传来王培东略带疲惫的声音,与记者期待的意气风发有些差距。
2008年7月,从中国农业大学一毕业,王培东就开始了他在安徽潜山县梅城镇潘铺村的自主创业。本身就来自农村的他。自认为对农村现状还是挺了解的。中国13亿人口,有近9亿生活在农村。而且现在农民,尤其是年轻人到城市去挣钱,使农村生产力大量流失,这更加剧了农村与城市发展水平的差距,也因此为农村创业就业带来了更多机会。“但问题是,在农村创业,就是把你放到一个各方面都比较滞后的一个环境中,很可能就会慢慢地被同化成‘真正的’农民了”,王培东的感慨道出了在农村创业的另一个隐性障碍。“农民的意识普遍比较落后,村里虽说是能连上网络,但是大家的注意力都被网络上的娱乐项目吸引住了,反而很少有人关心能通过网络获取点农业科技知识啥的,所以只能是我自己从网上获取一些新鲜的东西,再一点一点跟他们讲,真的很吃力。”他说,在农村创业的初衷就是希望通过自己的示范性实践带动村里农业生产的发展,可自己势单力薄,如果多有一些和他理想相同的大学生帮忙就好了。
土特产卖向互联网
赵翼算得上是王培东的同校师兄,创业也比王培东要早。在他看来,农村需要发展。而对于大学生来说,最好的促进农村发展的方式就是用现代化的商业头脑武装自己,走农业产业化、市场化的道路。
最初,赵翼也走了不少弯路,在学校时他就已经参加了不少改善农村面貌的实践活动,总觉得达不到预期效果。但他是个爱思考、会反思的人,逐步明确了立足市场的方向。在他大学毕业两年后,2008年,他自筹资金成立了自己的有机食品有限公司。赵翼告诉记者,农业产品生产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对销路情况的把握很重要,有的时候晚成交一天,盈亏就有天壤之别。“我现在特别想搞个交易农产品的网站,能把我们公司的产品通过网络卖出好价钱。为此,我还在阿里巴巴上研究过一段时间,可惜专业知识太少。要想搭建一个网站,真学起来可得花很多工夫,要是我身边能有这样的专业人才就好了。”
青春做伴,还乡创业
“大学生到农村创业就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当记者采访爱未来职业发展教育机构的首席顾问李廷海老师时,得到了这样肯定的回答。除了国家政策扶持力度加大,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农村市场,由此创造了很多机会外,李廷海老师还指出了一个现实,那就是:如今大学生去农村创业就业更有优势,因为已经有了前车之鉴,不仅可以从第一批去农村创业就业的毕业生身上学到很多经验和方法,还能避免走一些弯路,更甚至可以加盟已经在农村创业成功的团队,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风险。
在记者采访两位农村创业者时,也深深感受到,他们作为第一批走向农村的大学生,在经历了挫折之后,如今对在农村的创业就业有了更清醒的认识和更明确的目标,而在采访中他们共同表现出来的对信息化科技人才的需要之迫切,也让记者看到了农村留给了广大毕,业生们很多一展才华的机会。所以,基于《电脑爱好者》对电脑下乡的系列采访,我们也为大学生们规划了一些创业和就业的方向,包括IT产品维修、IT产品销售、IT知识培训、利用网络销售农副产品、信息化服务(网站建设、网络资源下载、科技信息咨询)等等,但究竟该做出怎样的选择,还要靠你们自己给自己的青春做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