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要学会创新性地使用思想品德教材

来源 :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msam1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新的课程改革中,教师要学会创新性地使用教材,树立新的教材观。深入研究课程标准,把握课程标准的内涵是教师创新性地使用教材的前提。分析教材结构,把握教材主旨是教师创新性地使用教材的基础。教师可以对教材的结构进行调整;对教材某些内容变动补充;对课时进行调整等,以便更好地开发教学资源,不断充实教学资源,进一步增强教材的针对性、实效性。
  关键词:教师;创新;教材
  中图分类号:G423.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07)06-0039-02
  
  教材是教学的依据,而其价值在于学生接受、吸收而构建起其认知系统,形成能力。但由于教材编写的滞后性,有些材料的鲜活性、时代感减弱;又由于各地教学实际、学生实际不同,教材中有些材料不适合当地学生,因此教师要在新的课程理念指导下,认真分析、研究教材,挖掘教材的内涵,学会创新性地使用教材,不断开发充实教学资源,进一步增强教材的针对性、实效性;并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提升情感、态度、价值观。让课改的新理念、新教材给思想品德课教学带来崭新的风貌。
  深入研究课程标准,把握课程标准的内涵是教师创新性地使用教材的前提。课程标准是教师备课、开展教学活动的依据,教师必须深入研究课程标准,明确和落实课标的基本理念,知悉总目标及分类目标,尤其是所授课在课程标准中的目标要求、内容标准、活动建议等,然后依据课程标准备课并开展教学活动。
  分析教材结构,把握教材主旨是教师创新性地使用教材的基础。教材是教师教学的载体,教师要认真地分析研究教材,明确教材的逻辑体系,进一步挖掘教材的内涵,把握准、处理好教材的重难点,因材施教,以达到科学地驾驭教材。
  教师只有在明确课程理念、知悉课程标准、研究教材、熟悉教材的基础上,才能对教材进行创新。教师对教材进行创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一、对教材的结构进行调整
  
  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思维特点,对教材结构进行调整,有时会更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更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如七年级下册第二课第一框“我能行”,教材的结构是:自信一族——超越自负,告别自卑。调整后的结构为:自卑——自信——自负。教学中可以从表现自卑的事例引入,让学生讨论分析:“这是一种什么心理?它有何表现?它有何危害?”使学生懂得自卑心理对于健康成长的危害,明白自信对于人生的重要价值。然后再引导学生去获得“我能行”的认识和体验,使学生从自己的体验、感悟中懂得自信对成长乃至将来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从而告别自卑,逐步树立自信心。之后,还可组织学生表演,再现日常的学习生活实例。例如表演这样的内容:一次数学考试,他们都考了92分,表演出他们当时的言语、形态(自卑者、自信者、自负者)。让学生分析、讨论、区分他们的表现是自卑还是自信,明确自负和自信的区别,提高、巩固对自信的认识。这样处理教材,安排教学,更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使学生知道了自卑、自负的特点和危害,对自信有了更深的理解,从而提高修养,告别自卑,超越自负,树立自信。
  
  二、变更调整补充教材内容,不断丰富和充实教学资源
  
  1.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家的某些政策、法律法规必然要作相应调整、修改、变动,教师必须适时地对教材内容作相应和增补、删改、变更。
  例如,八年级下册第三课“生命健康权与我同在”,书中有“《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等法律法规,都对公民的生命健康权加以保护”的文字表述。而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于2005年8月28日通过了《治安管理处罚法》,并于2006年3月1日起施行。教师就必须按这个变更,将课本中的《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改为《治安管理处罚法》,并及时地对相关的知识作必要的调整。
  2.根据当地的教学实际,对书中的一些情景材料进行调整补充变更,使之更符合学生实际,更有利于拉近教材与学生的距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促进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和实践能力。
  例如,八年级下册第二课第一框“公民的义务”,教材中有关于小珊要不要纳税问题的材料,有位老师对其做了这样的调整:用小品表演的形式把书中的内容表达出来,让两位学生扮演纳税人小珊和她奶奶,其他同学做群众,剧情是“纳税人”走到“群众”中间请教“为什么纳税”,“群众”发表各自的见解,可是“奶奶”还是不明白“小珊”为什么要纳税,这时老师让“小珊”作解释,“奶奶”还是不太明白。最后老师也作为剧中人参与讲解,“奶奶”终于心悦诚服地接受了应该纳税的观点。这样安排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们更好地理解了这个问题,还接受了一次政策法规教育。对材料的适当调整,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比单纯看书中的材料要好得多。
  3.采用鲜活性、时代感强的材料、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材料来补充或替代书中的相关材料,能使教学更具说服力、更具感染力。
  在教材中引入学生自己的事、身边的事、村里的事、学校里的事、家庭里的事,来说明某些问题,效果会更好些。例如学习“自立的重大意义”时,让住宿学生来谈,让“早当家”的穷苦孩子来谈,效果会更明显些;学习“环境问题”时,调查当地的环境状况,用当地的环境污染事例等材料,会更有利于教学。
  
  三、对课时进行调整
  
  教学内容的变更和学生的认知实际,必然会引起教学课时的调整。如果教材内容比较多,或者学生在某方面存在问题、困惑多,就有必要增加课时,一课时学不完就改用两课时;反之则可以减少课时。例如,学习八年级下册第二课第一框“公民的义务”时,由于学生刚接触法律和道德知识,学生对这部分的“法定义务”和“道德义务”等内容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多数老师觉得用一课时的时间来学习很紧张,这样就用两课时来学习。
  总之,教材的使用应反对两种倾向:一是按部就班,固守成规;二是脱离教材,随意舍弃。前者古板、教条,心中无学生,不重实效;后者貌似创新,实则盲目、随意,华而不实。这两种做法都有悖于课程改革的精神,不利于对学生潜能的发掘,不利于学生探究与实践能力的提高。我们应该树立新的教材观,遵循教学规律,创新性地使用教材。
  
  【责任编辑:韩立鹏】
其他文献
本文认为,国有大中型企业之所以活力难于增强,根本的问题是受计划体制的困扰。高度集权的计划体制,一是封闭性;二是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要搞活国有经济组织,必须解构国有企业
目的:探讨化疗前后小细胞肺癌(SCLC)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sVEGF)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48例SCLC患者化疗前后sVEGF的变化,并与健康志愿者做对照。结
本章以职业化标准作为高职院校班级文化建设的基本切入点,探究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职院校班级文化建设途径,重点研究高职院校职业化班级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旨在构建高职院校职
目的:观察白细胞单采术治疗高白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疗效。方法:47例高自细胞白血病患者在化疗前应用血细胞分离机进行白细胞单采治疗,并分析其疗效。结果:经治疗性自细胞单采术,47例
为研究阜新市大气源颗粒物粒度特征,于2017年1月对阜新市矿山堆场(KS)、阜新发电(FX)、杰超电厂(JC)、阜矿热电(FK)、泰山石膏(TS)、土壤扬尘(TR)、大型道路(DX)、中型道路(ZX)、小型道路(XX)、
板卡运行电流的监测对评估板卡的运行状态有重要意义。文中提出了一种板卡电流在线监测方法,设计了一种可以方便开合的开合式线圈作为电流传感器,包含两个线圈。两个线圈骨架
发现在沙堆组(原甲不拉组)中产有晚白垩世坎潘期-马斯特里赫特期的生物分子.查明郎杰学岩群与涅如组(嘎波组)的物质来源南辕北辙,郎杰学岩群的物源来自北侧冈底斯地区,物源性
由于建筑工程项目的成本与进度是密切相关的,工程中所有费用的发生、结算和占用时间、资源的消耗量以及相应工程量的完成情况等因素都会给施工成本带来波动,所以在工程成本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