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缺失与唤起

来源 :理论纵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yu_hi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李建江(1977-),女,湖南武冈人,云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论。
  朱梅花(1983-),女,湖南郴州人,云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研究方向:学前教育学。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对学生学习主体性要求不断加强,对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而这些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改变传统的接受式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对知识进行质疑问难。实际情况是课堂上学生依然被灌输知识的容器,很少或基本没有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分析新课程实施背景下学生应有怎样的问题意识,试图提出重建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途径。
  关键词:课堂教学;问题意识;缺失;唤起
  
  二十多年前,中美互派教育考察团考察对方的教育现状。结果,中美专家得出了相近的结论:中国的教育方式是世界先进的,中国的学生是世界上最聪明最用功的。二十年后,一堂“经典教学”课,当中国名师以把学生教得“一无问题”为荣,英美教育专家听了却说不出话来,他们搞不懂:学生都回答得很好,看起来学生们早都会了,为什么还要上这堂课?可见,学生没有问题、问题意识的缺失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
  
  一、反思:传统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缺失
  
  1、“客观主义”的知识观
  “一个时代或个人对知识性质的看法构成了知识观的重要内容”。传统上,人们认为知识具有“客观性”、“普遍性”、“中立性”等性质。特别是17世纪以后,“客观性”更是作为知识的根本属性被人们认可。随着知识“客观性”被越来越多的人信奉,知识的客观性也自然的支配着人们的知识生活,教学也不可避免的受其影响,学生对这种知识客观性产生了一种内在的逃脱理性批判的信仰,对这种知识客观性的广泛信仰与追求也就导致知识上的客观主义,使得学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拼弃所有个人主张、偏见、意见、经验、情感、常识等等。目的是确保获得客观的、实证的、精确的或确定的知识。
  2、“管理主义”的课程观
  长期以来,由于统一的课程管理以及师范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等因素的影响,教师形成了一种管理主义的课程观。管理注意课程观倾向于把课程视为一种“法定的教育要素”或“法定的指示”。它往往表现为三种基本观点:一是认为课程是教育权利部门制定的,课程成为具有法定意义的教育要素。二是依附与接受的观点。依附与接受的观点要求教师把课程作为“法定的知识”来接受和传递,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将课程视为“圣经”,不能也不敢对课程有任何的改变。三是课程实施的“忠实取向”。课程实施的忠实取向强调教师是课程的“忠实执行者”,它不希望也不要求教师在课程面前有所作为,教师只需要原封不动的将这些法定的知识传递给学生,学生也只需将知识进行银行式的储蓄。
  3、单一的评价观
  我国传统上教学评价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标准化”,标准化评价的关键就是答案的“唯一性”,排斥或防止对某个问题多种理解的可能,而这种唯一的答案不是经过学生“思考”所的出的,而是现成的印刷在教科书上的,因此,学生为了在各种各样的标准化测验中获得好成绩,重要的不是应用自己的思考和判断,而是对教材知识进行牢固的记忆,并能够在标准化试题上进行准确无误的再现。由此,标准化测试将学生的整个学习活动一步一步的引导到对教材知识的记忆、掌握和再现上。这从表面上看是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获得新知识,实质上是以泯灭学生问题意识为代价的对学生进行思想与行为的规训的过程。
  4、班级授课制的推行
  班级授课制在教育实践中已经盛行了一百多年,就目前的形势看,它依然是占主导地位的教学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将学生分配到固定的班级,教学在规定的时间分学科进行,教学内容根据国家规定的课程标准进行确定。班级授课制是大工业的客观要求,适应了现代工业制度提高教学效率的需要与民主制度追求教育平等的需要。但这种教学组织形式同样存在不足:1、由于是为了提高效率,故容易走向“效率驱动、控制本位”的极端。2、班级授课制不利于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容易走向“一刀切”、“划一主义”。3、班级授课制过分的强调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受到一定的限制,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不易得到发挥。
  
  二、分析:新课程实施背景下学生应有怎样的问题意识
  
  新课程的实施,强调教学要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创新精神。没有问题就不会有解释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和知识。
  1、利用问题产生的背景和缘由的意识
  很多知识都来自于实践,一些概念、命题、问题往往对应某种现实模型,是对现实模型的抽象.“学生能够通过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进而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因此学生利用现实背景和一些生动形象的实际例子,激发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沟通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又能够从实践到理论、从感性知识上升到理性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问题,并利用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
  2、对问题进行变更、引申、拓展的意识
  《课程标准》强调教学的目的既要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又要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新精神.这要求学生在学习时要将一些毫不起眼的基础性知识进行横向的拓宽与纵向的深入,即通过变更问题,学生能进行变式探求,如数学课上,进行逆向思维探求其逆命题,通过设常量为变量拓展问题,通过引入参量推广问题,通过弱化或强化条件与结论,揭示出它与某类问题的联系与区别并变更出新的命题。这样无论从内容的发散,还是解题思维的深入,都能收到固本拓新之用,从而不断发展学生创新的思维。
  
  三、唤起:提升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途径
  
  1、教师树立后现代的新型知识观
  后现代主义的知识观认为知识不再具有客观性、普遍性、中立性,而认为知识具有文化性、境域性与价值性。康德说:“一切知识都需放到理性的法庭上来重新审视。”任何的知识都是猜测性的、暂时性的、可错的和可证伪的。“即时是那些已得到充分确证的科学理论,也总归还是一种假说,一种猜测。”“我们的科学并不是认识。……我们决不能认识,我们只能猜测。”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通过对知识的传递培养学生的怀疑意识、批判意识和探究意识,从而使学生很小就懂得知识是永远进步的,没有哪一种知识是不需要质疑和发展的。
  2、改变管理主义的课程观,重视课程的动态生成
  生成的课程观超越管理主义的课程观,认为课程对教师与学生而言,不是给定的、一成不变的教育要素,而是可以变更的教育要素,是与教师的人生阅历、教师独特的教育理念、师生所处的独特的环境、教育情境直接关联的要素。生成的课程观强调教师与学生是课程的创生者,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时刻联系着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生生活领域各种有意义的背景,学生依照着自己的生活履历情境,来理解课程提供的课题文本。
  3、注重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多元评价
  评价具有诊断、指导、激励与导向功能。评价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才是评价的目的。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必须转变单一的评价机制,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考察,不仅仅关注学生的成绩,而且要关注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尊重个体差异,注重对个体发展独特性的认可,给予积极评价,发挥学生多方面的潜能。评价应从注重对课程知识的记忆、理解、掌握、综合和简单应用转移到注重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独特理解、阐释、质疑、批判和应用上来。
  总之,学生问题意识的缺失有其深远的根源,不是一朝一夕造成的,提升学生的问题意识也是一项教师需要长期不懈努力才能实现的工作。
  
  参考文献:
  [1]石中英:《教育哲学导论》.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吴效锋:《新课程怎样教——教学艺术与实践》.沈阳出版社,2003年版。
其他文献
Abstract:The dissertation argues that grammar teaching should be included in teaching objectives, and Cognitive Method can be used in addition to Communicative Approaches in teaching method used. Eval
期刊
摘 要:在语文教学中,作文一直是令广大师生头痛的事。教师用了大量的心血指导作文,花了大量的精力批改作文,可学生却是怕上作文课,更怕写作文;“文章是改出来的”,如何寓教于改?笔者从教学实践中总结了教师示范、层次批改、学生自评自改、教师评价和“后批改”等行之有效的作文批改方式,相信对广大的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文批改会有所教益的。  关键词:批改作文;愚公移山;自改;后批改    语文教学难,作文教学更
期刊
摘 要:随着老龄人口的增加,老年问题已逐渐为全社会共同所关注,我国进入新世纪的同时,也基本进入了人口老龄化社会。开展老年人体育活动能加强老年人的集体交往,减轻孤独感,提高他们的健康水平,这对促进家庭和谐和社会的安定团结具有积极的作用,也是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重要举措。本文从社会体育学的角度探讨老年体育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便为老年体育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参考。  关键词:老
期刊
作者简介:肖 奇,女(1965-)湖南湘乡人,讲师,主要从事中国史及王夫之研究。    摘 要:现代教育面临一场改革,教学观念、教学方式、教学过程等等都必须进行改革,在网络信息条件下的教学模式正在发生变化,我们必须迎接这场挑战。  关键词:网络;历史教学改革;信息    现代信息技术迅速的发展,网络技术给现代教育领域带来巨大的冲击。网络化教学、多媒体教学、影视教学正以其崭新的理念、超越空间的敏
期刊
作者简介:姚 丽,女,安徽芜湖人,(1966年6月-),高教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  摘 要:思想政治教育泛指人类所有阶级社会共有的从思想政治品德上培育教育人的活动,特指无产阶级从思想品德上培养教育人的活动。本文试图从新时期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角度来积极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途径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
期刊
作者简介:朱 亮,空军装备研究院会计师,河北涿州人(1963年6月),研究方向,军队财务。  吴 彭,空军装备研究院会计师,江苏连云港人(1984年6月),研究方向,军队财务。    摘 要:本文论述了军队院校无形资产管理的现状及加强军队院校无形资产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无形;资产;管理    目前,全军院校正在深入开展实物资产计价核算管理工作,但是作为军队国有资产重要组成部分的无形资产却由于种
期刊
作者简介:阙龙惠,1960年12月;云南省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现为昭通市范师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讲师。研究方向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和中小学语文教学理论。    摘 要:语文创新教学模式,要从教学实践出发,依据创新学习理论,对课堂教学实践的经验进行分析,提炼出符合创新学习的要求,符合教学规律,认识规律和学生发展规律,并有一定特色的教学结构框架,再把提炼出的教学结构框架付诸实践进行修改补充,再经过教学实践的
期刊
作者简介:安 宁,平顶山学院美术系,讲师,江南大学硕士研究生。    摘 要:社会的现代化、工业化发展,加速了优化组合的进程,其规模不断扩大,组织机构日趋繁杂,产品快速更新,市场竞争也变的更加激烈,各种媒体的急速膨胀,传播途径不一而丛,受众面对大量繁杂的信息,变的无所适从。企业统一的、集中的VI设计传播,个性和身份的识别因此显得由为重要。  关键词:CI;VI;BI;MI    一、中国现代V
期刊
Abstract:This paper deals with the attitude to negative pragmatic transfer. From a scientific and objective view, negative pragmatic transfer is treated in two ways: it may cause communication failure
期刊
作者简介:周思芬(1982-)女,河南固始人,信阳职业技术学院经贸系助教,主要研究方向:旅游学。    摘 要:国内旅游业在巨大社会需求推动下异军突起,但表象的繁荣下掩盖的诸多问题成为迎接WTO挑战的障碍。文章就入世后中国国内旅游业中仍存在的比较突出的问题,例如资源开发,产业结构,行政管理,人才教育等方面,以及加入WTO给中国国内旅游业带来的影响及为了适应入世后旅游发展趋势,国内旅游业应采取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