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以问卷和访谈的方式,对中学和大学英语教师关于教师中介作用的看法以及课堂中的发挥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中学教师和大学教师都存在实践做法水平低于意识看法水平;相对而言,中学教师的意识水平和实践水平要稍弱于大学教师。基于这些发现,本文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中介作用;英语课堂;中学英语教师;大学英语教师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14)02-0034-5 doi:10.3969/j.issn.1006-2831.2014.01.009
1 . 引言
外语课堂教学是外语教学实施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束定芳,2011)。建构主义教育学家Glaserfeld(1995)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赋予学生独立思考的权利,教师不是单向地向学生灌输知识,教师应该以解决问题的形式提出话题、概念和任务,然后以对话的形式来共同探究。由此可见,教师不是学生被动接受过程中的知识传递者,而是学生主动有意义构建知识过程中的中介体。
2 . 中介作用理论与相关研究
前苏联心理学家Vygotsky(1962)指出中介作用就是儿童在认知发展过程中,身边对他有重要意义的人在此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这些重要意义的人包括父母、老师、伙伴,儿童与这些人交往的质量影响着其学习的质量。
以色列心理学家Feuerstein(1980)认为,从出生开始,儿童的学习就受到对他有重要意义的成年人的影响,这些重要意义的成年人即儿童认知发展过程的中介者。儿童认知发展的过程就是:中介者为之选择合适的刺激,以最有利于学习的方式呈现这些刺激,监控儿童对刺激的反应,通过向儿童解释从而引导和鼓励儿童作出更为恰当的反应。
Feuersteint(1991)提出了12种中介特征:(1)让学生明白意图:明晰学习任务意图,让学生理解并反馈。(2)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某个特定学习任务的意义,从而让学生明白该任务对个人和社会的价值。(3)超越当前目的:完成学习任务时,学生除了了解学习任务当期目的外,还需理解其深远的意义。(4)胜任感: 帮助学生树立对学习能力的自信心。(5)行为自控:培养学生控制和规范自己的学习、思考和行动的能力。(6)树立目标:培养学生设定现实的目标以及制订计划来实现目标的能力。(7)挑战:激发学生寻找挑战和应对挑战的内在需求。(8)认识变化:使学生理解人是不断变化的,并能认识和评价自己的变化。(9)相信积极的结果:使学生坚信面对困难,只要坚持,终能找到办法。(10)共享: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习,并认识到合作能够更好地解决问题。(11)个性:承认和尊重学生的个性和独特性。(12)归属感:使学生感到自己属于一个团体和一种文化。
William & Burden(2000)依据以上12个特征编写了一套问卷来调查语言教师课堂中的中介作用,多位学者利用这一问卷进行了调查研究:
Chin(1990)对台湾50名小学英语教师进行了调查,他们认为“让学生明白意图”“胜任感”“行为自控”“共享”“个性”和“归属感”特别重要;“重要性”“超越当前目的”和“认识变化”不太重要(转引自William & Burden,2000)。
赖定来(2004)调查了18名高中英语教师和12名初中英语教师,结果表明:在中学英语老师的看法中,“让学生明白意图”“个性”“行为自控”“归属感”比较重要;“树立目标”“超越当前目的”“挑战”和“认识变化”没那么重要。中学英语教师的做法平均分普遍低于看法的平均分,其中在“胜任感”“行为自控”“共享”“个性”和“归属感”五方面有显著性差异。
杨华堂(2006)研究了27名师专英语老师,他们认为:“让学生明白意图”“行为自控”“共享”比较重要;“超越当前目的”没那么重要。除了“重要性”“超越当前目的”和“个性”外,其他项都是做法的平均分低于看法的平均分,但只有“树立目标”具有显著性差异。
徐锦芬、李斑斑(2007)调查了湖北省五所高校的96名中国英语教师和42名外教。结果显示:中外教无论是在看法上还是在做法上都存在显著性差异,中教在看法和做法上都低于外教;中教和外教都存在意识和行为不一样的现象,总体上说,实践水平低于意识水平。
温晴(2011)调查了浙江省五所大学的45名英语教师,在他们看来:“让学生明白意图”“胜任感”“行为自控”“共享”比较重要;除了第二项“重要性”外,其他项都是做法的平均分低于看法的平均分,其中后九项具有显著性差异。
由上可见,以往的研究已经涉及到各个阶段的英语教师,但是比较研究还不多见。为此,笔者调查了中学和大学英语教师对中介作用的看法和实践,以便了解两类教师群体的特点。
3 . 研究设计
3 . 1 研究问题
(1)中学与大学教师各自对中介作用的看法和他们在实际课堂教学中的做法情况怎样?各自的看法与做法之间有无差异?
(2)中学与大学教师之间对中介作用的看法、课堂实际做法两个方面有无差异?
3 . 2 研究对象
中学共调查了广东省5所中学,江西省4所中学,共收回有效问卷89份,其中高中教师42名,初中教师47名(男教师28名,女教师61名)。教龄从1年到32年,平均教龄8.2年。
笔者选取了北京市一所外语院校,江西省一所师范院校以及江西省一所工科院校,收回有效问卷133份。在每所院校中随机抽取30名教师,共计90名(其中男教师24名,女教师66名)。教龄从1年到41年,平均教龄12.9年。
3 . 3 研究方法
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定量采用William & Burden(2000)根据教师中介作用的12个特征编写的问卷,将10级量表改为5级量表。问卷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关于教师对12个维度的看法;第二部分关于教师对12个维度的实际做法。 定性研究,在九所中学中随机选取3名教师(T1, T2, T3);在三所高校中每所学校选取一名教师(T4, T5, T6)进行访谈,每名教师单独访谈30~40分钟。
3 . 4 数据分析
应用SPSS13.0软件,通过配对样本t检验,分析中学与大学教师各自对中介作用的看法和他们在课堂教学中的做法有无差异;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中学与大学教师对中介作用的看法、课堂教学做法这两个方面有无差异。
4 . 调查结果与讨论
4 . 1 中学与大学教师各自对中介作用的看法和做法之对比
4.1.1 中学教师对中介作用的看法和做法之对比
从表一中看出,中学教师对各项看法平均值都在3.5以上,这说明中学教师对教师中介作用的意识还是比较高的。其中“胜任感”“让学生明白意图”“行为自控”“相信积极的结果”“归属感”“共享”比较重要,这与赖定来(2004)的调查结果基本一致。
做法的排序基本与看法一致,但其中“认识变化”“个性”平均分低于3分。
“对于帮助学生进行自我变化的监控,我认为对学生很有好处,但是在实际中,我教两个班,每个班六十几名学生,一些方法我只能进行全班性的指导,而做不到每个学生的长期的跟踪。”(T2)
“学生的个性我理解为就是学生有不同于别人的成熟的思想,这就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要求,教师必须要有独到的成熟的思想,英语不仅仅局限于语言的教与学,实际也就是一种西方思想的传导。”(T3)
做法的平均值全部低于看法的平均值,且都具有显著性差异。
“理论(看法)与实践(做法)总是有差距的时候,理论跟实践脱节的原因并不是理论不符合实际,很大程度上受到教学环境的影响。”(T3)
4.1.2 大学教师对中介作用的看法和实践之对比
从表二中看出,大学教师对各项看法平均值都在3.9以上,这说明大学教师对教师中介作用的意识很高。
做法的平均值虽然在3分以上,但全部低于看法的平均值,且都具有显著性差异,P值<0.05,其中“认识变化”平均差值甚大。
“看法是一码事,实际做法是另一码事,因为教学是一个由学生、教师、教学任务、教学环境构成的错综复杂体,各个因素之间互相影响、互相制约。”(T6)
“对于认识变化,大学生都是成年人,他们应该自己去管理和监控自己的学习。”(T4)
4 . 2 中学与大学教师之间对中介作用的看法和做法之对比
4.2.1 中学与大学教师之间对中介作用的看法之对比
表三的结果表明:在看法上,中学教师在“重要性”“超越当前目的”“胜任感”“树立目标”“挑战”“认识变化”“个性”七个方面低于大学教师,其中“重要性”“超越当前目的”“树立目标”“挑战”“个性”五个方面具有显著性差异,P值<0.05;中学教师在“让学生明白意图”“行为自控”“相信积极的结果”“共享”“归属感”五个方面高于大学教师,其中只有归属感具有显著性差异,P值<0.05。
教师的个人素质和考试的选拔导向是目前影响中学英语教师对学生关注的主要因素(程训友,2011)。
“这是自然的,大学生班集体意识不强,大学强调学生的个性、创新意识,突出与别人的不一样之处,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想这样。”(T5)
4.2.2 中学与大学教师之间对中介作用的做法之对比
表四的结果显示:在做法上,中学教师在“重要性”“超越当前目的”“树立目标”“认识变化”“个性”五个方面低于大学老师,其中“重要性”“超越当前目的”“认识变化”“个性”四个方面具有显著性差异,P值<0.05;中学教师在“让学生明白意图”“胜任感”“行为自控”“挑战”“相信积极的结果”“共享”“归属感”七个方面高于大学老师,其中只有“让学生明白意图”具有显著性差异,P值<0.05。
相比之下,大学英语教学脱离了选拔考试的限制,教师在教学中的中介作用能够发挥得更自主一点。
“在教学中,我想尽办法设计有效的活动让学生参与,体现语言的交际性,只要学生勇于参与,往往在活动结束时,学生自然而然能够体会到活动的意图所在。”(T5)
5 . 结论与启示
通过上面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中学教师和大学教师对于教师中介作用都有较高的意识。
(2)中学教师和大学教师都存在实践做法水平低于意识看法水平。
(3)相对而言,中学教师的意识水平和实践水平要稍弱于大学教师。
这些也带给我们几点启示:
(1)教师应加强反思、在反思中改进:反思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作用表现在信念和实践两个层面上:教学信念与知识的变化包括课堂、学生、自我和做研究等;教学实践及行为的变化包括课堂调试、师生交往、自我监控和合作意愿等(孟春国、刘学惠,2007)。“我觉得尽量朝着这个方向去达成,有时候做得不够好的话,我会去反思一下,会不会是我的方法不对,譬如说我的语气啊,或者考虑学生的哪一块少了啊,那我都会去反思,会去纠正。有时候我做得不够的话,我会主动去跟学生沟通,或许是我错了,我会主动地去说,我觉得这种真诚有助于达成度的提高。”(T1) (2)加强教师培训、在学习中提高:能否在课堂上实现提高学生语言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外语教育目标取决于什么样的教师主宰着外语课堂(周燕,2010)。在学习中,教师不断地受到观念的“洗礼”,从而才能更好地促进实践。戴炜栋教授(2001)指出:“要从实际情况出发,积极寻找卓有成效、多样化的师资培训渠道与方式,与国外、国内知名学校合作,增设应用语言学学位点,增建教师培训基地等,以尽快培养出大批合格的英语教学工作者。”
(3)改善教学环境,在变化中改变:一方面切实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让教师有时间和精力关注学生、研究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另一方面要不断摸索更加合理化的评价方式,这样教师才能更好地发挥出中介作用,让课堂焕发出活力,同时也会增进不同阶段老师之间的共识,进而能够有效地构建戴炜栋教授(2001)提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教学一条龙体系”。
参考文献
Feuerstein, R. & Y. Rand, M. Hoffman & R. Miller. Instrumental Enrichment[M]. Glenview, Illinois: Scott Foresman,1980.
Feuerstein, R., P. S. Klein & A. J. Tannenbaum. Mediated Learning Theoretical Experience: Psychological and Learning Implication[M]. London: Freund, 1991.
Glasersfeld, E. Radical Constructivism[M]. London: Falmer, 1995.
Vygotsky, L. S. Thought and Language[M].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 1962.
Williams, M. & R. L. Burden. Psychology for Language Teachers[M]. Cambridge: CUP, 2000.
程训友.高中英语教师对学生的关注情况调查[J].基础英语教育,2011(6):29-33.
戴炜栋.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教学一条龙体系[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5):322-327.
赖定来.中学英语教师的中介作用调查[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4(4):58-64.
孟春国、刘学惠.反思的力量:三位农村英语教师的成长故事[J].全球教育展望,2007(7):81-86.
束定芳.论外语课堂教学的功能与目标[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1(1):5-8.
温晴.外语教学中教师中介作用研究[MA].上海师范大学,2011.
徐锦芬、李斑斑.中外籍英语教师课堂中介作用调查与对比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4):301-306.
杨华堂.英语教师的中介作用调查[J].外语界,2006(2):23-29.
周燕.教师是外语学习环境下提高英语教学水平的关键[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0(4):294-296.
关键词:中介作用;英语课堂;中学英语教师;大学英语教师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14)02-0034-5 doi:10.3969/j.issn.1006-2831.2014.01.009
1 . 引言
外语课堂教学是外语教学实施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束定芳,2011)。建构主义教育学家Glaserfeld(1995)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赋予学生独立思考的权利,教师不是单向地向学生灌输知识,教师应该以解决问题的形式提出话题、概念和任务,然后以对话的形式来共同探究。由此可见,教师不是学生被动接受过程中的知识传递者,而是学生主动有意义构建知识过程中的中介体。
2 . 中介作用理论与相关研究
前苏联心理学家Vygotsky(1962)指出中介作用就是儿童在认知发展过程中,身边对他有重要意义的人在此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这些重要意义的人包括父母、老师、伙伴,儿童与这些人交往的质量影响着其学习的质量。
以色列心理学家Feuerstein(1980)认为,从出生开始,儿童的学习就受到对他有重要意义的成年人的影响,这些重要意义的成年人即儿童认知发展过程的中介者。儿童认知发展的过程就是:中介者为之选择合适的刺激,以最有利于学习的方式呈现这些刺激,监控儿童对刺激的反应,通过向儿童解释从而引导和鼓励儿童作出更为恰当的反应。
Feuersteint(1991)提出了12种中介特征:(1)让学生明白意图:明晰学习任务意图,让学生理解并反馈。(2)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某个特定学习任务的意义,从而让学生明白该任务对个人和社会的价值。(3)超越当前目的:完成学习任务时,学生除了了解学习任务当期目的外,还需理解其深远的意义。(4)胜任感: 帮助学生树立对学习能力的自信心。(5)行为自控:培养学生控制和规范自己的学习、思考和行动的能力。(6)树立目标:培养学生设定现实的目标以及制订计划来实现目标的能力。(7)挑战:激发学生寻找挑战和应对挑战的内在需求。(8)认识变化:使学生理解人是不断变化的,并能认识和评价自己的变化。(9)相信积极的结果:使学生坚信面对困难,只要坚持,终能找到办法。(10)共享: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习,并认识到合作能够更好地解决问题。(11)个性:承认和尊重学生的个性和独特性。(12)归属感:使学生感到自己属于一个团体和一种文化。
William & Burden(2000)依据以上12个特征编写了一套问卷来调查语言教师课堂中的中介作用,多位学者利用这一问卷进行了调查研究:
Chin(1990)对台湾50名小学英语教师进行了调查,他们认为“让学生明白意图”“胜任感”“行为自控”“共享”“个性”和“归属感”特别重要;“重要性”“超越当前目的”和“认识变化”不太重要(转引自William & Burden,2000)。
赖定来(2004)调查了18名高中英语教师和12名初中英语教师,结果表明:在中学英语老师的看法中,“让学生明白意图”“个性”“行为自控”“归属感”比较重要;“树立目标”“超越当前目的”“挑战”和“认识变化”没那么重要。中学英语教师的做法平均分普遍低于看法的平均分,其中在“胜任感”“行为自控”“共享”“个性”和“归属感”五方面有显著性差异。
杨华堂(2006)研究了27名师专英语老师,他们认为:“让学生明白意图”“行为自控”“共享”比较重要;“超越当前目的”没那么重要。除了“重要性”“超越当前目的”和“个性”外,其他项都是做法的平均分低于看法的平均分,但只有“树立目标”具有显著性差异。
徐锦芬、李斑斑(2007)调查了湖北省五所高校的96名中国英语教师和42名外教。结果显示:中外教无论是在看法上还是在做法上都存在显著性差异,中教在看法和做法上都低于外教;中教和外教都存在意识和行为不一样的现象,总体上说,实践水平低于意识水平。
温晴(2011)调查了浙江省五所大学的45名英语教师,在他们看来:“让学生明白意图”“胜任感”“行为自控”“共享”比较重要;除了第二项“重要性”外,其他项都是做法的平均分低于看法的平均分,其中后九项具有显著性差异。
由上可见,以往的研究已经涉及到各个阶段的英语教师,但是比较研究还不多见。为此,笔者调查了中学和大学英语教师对中介作用的看法和实践,以便了解两类教师群体的特点。
3 . 研究设计
3 . 1 研究问题
(1)中学与大学教师各自对中介作用的看法和他们在实际课堂教学中的做法情况怎样?各自的看法与做法之间有无差异?
(2)中学与大学教师之间对中介作用的看法、课堂实际做法两个方面有无差异?
3 . 2 研究对象
中学共调查了广东省5所中学,江西省4所中学,共收回有效问卷89份,其中高中教师42名,初中教师47名(男教师28名,女教师61名)。教龄从1年到32年,平均教龄8.2年。
笔者选取了北京市一所外语院校,江西省一所师范院校以及江西省一所工科院校,收回有效问卷133份。在每所院校中随机抽取30名教师,共计90名(其中男教师24名,女教师66名)。教龄从1年到41年,平均教龄12.9年。
3 . 3 研究方法
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定量采用William & Burden(2000)根据教师中介作用的12个特征编写的问卷,将10级量表改为5级量表。问卷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关于教师对12个维度的看法;第二部分关于教师对12个维度的实际做法。 定性研究,在九所中学中随机选取3名教师(T1, T2, T3);在三所高校中每所学校选取一名教师(T4, T5, T6)进行访谈,每名教师单独访谈30~40分钟。
3 . 4 数据分析
应用SPSS13.0软件,通过配对样本t检验,分析中学与大学教师各自对中介作用的看法和他们在课堂教学中的做法有无差异;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中学与大学教师对中介作用的看法、课堂教学做法这两个方面有无差异。
4 . 调查结果与讨论
4 . 1 中学与大学教师各自对中介作用的看法和做法之对比
4.1.1 中学教师对中介作用的看法和做法之对比
从表一中看出,中学教师对各项看法平均值都在3.5以上,这说明中学教师对教师中介作用的意识还是比较高的。其中“胜任感”“让学生明白意图”“行为自控”“相信积极的结果”“归属感”“共享”比较重要,这与赖定来(2004)的调查结果基本一致。
做法的排序基本与看法一致,但其中“认识变化”“个性”平均分低于3分。
“对于帮助学生进行自我变化的监控,我认为对学生很有好处,但是在实际中,我教两个班,每个班六十几名学生,一些方法我只能进行全班性的指导,而做不到每个学生的长期的跟踪。”(T2)
“学生的个性我理解为就是学生有不同于别人的成熟的思想,这就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要求,教师必须要有独到的成熟的思想,英语不仅仅局限于语言的教与学,实际也就是一种西方思想的传导。”(T3)
做法的平均值全部低于看法的平均值,且都具有显著性差异。
“理论(看法)与实践(做法)总是有差距的时候,理论跟实践脱节的原因并不是理论不符合实际,很大程度上受到教学环境的影响。”(T3)
4.1.2 大学教师对中介作用的看法和实践之对比
从表二中看出,大学教师对各项看法平均值都在3.9以上,这说明大学教师对教师中介作用的意识很高。
做法的平均值虽然在3分以上,但全部低于看法的平均值,且都具有显著性差异,P值<0.05,其中“认识变化”平均差值甚大。
“看法是一码事,实际做法是另一码事,因为教学是一个由学生、教师、教学任务、教学环境构成的错综复杂体,各个因素之间互相影响、互相制约。”(T6)
“对于认识变化,大学生都是成年人,他们应该自己去管理和监控自己的学习。”(T4)
4 . 2 中学与大学教师之间对中介作用的看法和做法之对比
4.2.1 中学与大学教师之间对中介作用的看法之对比
表三的结果表明:在看法上,中学教师在“重要性”“超越当前目的”“胜任感”“树立目标”“挑战”“认识变化”“个性”七个方面低于大学教师,其中“重要性”“超越当前目的”“树立目标”“挑战”“个性”五个方面具有显著性差异,P值<0.05;中学教师在“让学生明白意图”“行为自控”“相信积极的结果”“共享”“归属感”五个方面高于大学教师,其中只有归属感具有显著性差异,P值<0.05。
教师的个人素质和考试的选拔导向是目前影响中学英语教师对学生关注的主要因素(程训友,2011)。
“这是自然的,大学生班集体意识不强,大学强调学生的个性、创新意识,突出与别人的不一样之处,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想这样。”(T5)
4.2.2 中学与大学教师之间对中介作用的做法之对比
表四的结果显示:在做法上,中学教师在“重要性”“超越当前目的”“树立目标”“认识变化”“个性”五个方面低于大学老师,其中“重要性”“超越当前目的”“认识变化”“个性”四个方面具有显著性差异,P值<0.05;中学教师在“让学生明白意图”“胜任感”“行为自控”“挑战”“相信积极的结果”“共享”“归属感”七个方面高于大学老师,其中只有“让学生明白意图”具有显著性差异,P值<0.05。
相比之下,大学英语教学脱离了选拔考试的限制,教师在教学中的中介作用能够发挥得更自主一点。
“在教学中,我想尽办法设计有效的活动让学生参与,体现语言的交际性,只要学生勇于参与,往往在活动结束时,学生自然而然能够体会到活动的意图所在。”(T5)
5 . 结论与启示
通过上面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中学教师和大学教师对于教师中介作用都有较高的意识。
(2)中学教师和大学教师都存在实践做法水平低于意识看法水平。
(3)相对而言,中学教师的意识水平和实践水平要稍弱于大学教师。
这些也带给我们几点启示:
(1)教师应加强反思、在反思中改进:反思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作用表现在信念和实践两个层面上:教学信念与知识的变化包括课堂、学生、自我和做研究等;教学实践及行为的变化包括课堂调试、师生交往、自我监控和合作意愿等(孟春国、刘学惠,2007)。“我觉得尽量朝着这个方向去达成,有时候做得不够好的话,我会去反思一下,会不会是我的方法不对,譬如说我的语气啊,或者考虑学生的哪一块少了啊,那我都会去反思,会去纠正。有时候我做得不够的话,我会主动去跟学生沟通,或许是我错了,我会主动地去说,我觉得这种真诚有助于达成度的提高。”(T1) (2)加强教师培训、在学习中提高:能否在课堂上实现提高学生语言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外语教育目标取决于什么样的教师主宰着外语课堂(周燕,2010)。在学习中,教师不断地受到观念的“洗礼”,从而才能更好地促进实践。戴炜栋教授(2001)指出:“要从实际情况出发,积极寻找卓有成效、多样化的师资培训渠道与方式,与国外、国内知名学校合作,增设应用语言学学位点,增建教师培训基地等,以尽快培养出大批合格的英语教学工作者。”
(3)改善教学环境,在变化中改变:一方面切实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让教师有时间和精力关注学生、研究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另一方面要不断摸索更加合理化的评价方式,这样教师才能更好地发挥出中介作用,让课堂焕发出活力,同时也会增进不同阶段老师之间的共识,进而能够有效地构建戴炜栋教授(2001)提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教学一条龙体系”。
参考文献
Feuerstein, R. & Y. Rand, M. Hoffman & R. Miller. Instrumental Enrichment[M]. Glenview, Illinois: Scott Foresman,1980.
Feuerstein, R., P. S. Klein & A. J. Tannenbaum. Mediated Learning Theoretical Experience: Psychological and Learning Implication[M]. London: Freund, 1991.
Glasersfeld, E. Radical Constructivism[M]. London: Falmer, 1995.
Vygotsky, L. S. Thought and Language[M].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 1962.
Williams, M. & R. L. Burden. Psychology for Language Teachers[M]. Cambridge: CUP, 2000.
程训友.高中英语教师对学生的关注情况调查[J].基础英语教育,2011(6):29-33.
戴炜栋.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教学一条龙体系[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5):322-327.
赖定来.中学英语教师的中介作用调查[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4(4):58-64.
孟春国、刘学惠.反思的力量:三位农村英语教师的成长故事[J].全球教育展望,2007(7):81-86.
束定芳.论外语课堂教学的功能与目标[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1(1):5-8.
温晴.外语教学中教师中介作用研究[MA].上海师范大学,2011.
徐锦芬、李斑斑.中外籍英语教师课堂中介作用调查与对比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4):301-306.
杨华堂.英语教师的中介作用调查[J].外语界,2006(2):23-29.
周燕.教师是外语学习环境下提高英语教学水平的关键[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0(4):294-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