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生物教学中应激发和培养学生对生物科学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有主动学习的意识,注重教学方法,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在关注学生基本需求的基础上发展学生个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本文从多种不同角度阐述了生物教学中促进学生“学”的方法,期望取得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效果,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一些借鉴和帮助。
关键词:生物教学;促进;学生;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7-0076-02
初中生物是学生接触生物知识的初级阶段,也是起步阶段。这个时期的教学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更应该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兴趣、探究能力、创新意识进行重视和培养。这对教学中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提出了更多更新的要求,特别是要注重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被动的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课堂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教学方式,也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环境,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出现,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和优势。学生应该是教学活动的中心,而教师、教材、教具都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的生物教学,促进学生的“学”,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在动脑、动手过程中主动吸取生物知识,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提高自主学习的质量,从而在达到培养自身的基本学习能力的同时发展理解、思考、分析能力。生物教学中促进学生“学”的方法,主要有如下几个:
一、关注学生情感需求
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生物教学,不仅是学生对生物知识的认知过程,也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情感沟通、体验分享、共同创造的生活过程。因此,教师在做知识传授的同时更应该关注课堂上学生的情感需求,是否获得了知识与技能,是否掌握了学习的方法,重视学生的情感变化和心态转变等。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真实了解一些生物知识,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不仅可以通过活动过程巩固相关生物知识,也能够促进学生学习的动力,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成功的课堂教学不仅要让学生理解接受所学内容,还要充分关注和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心理需求。教师应该正确认识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在学习到生物知识的同时得到个性化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初中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心理诉求进行特别的关注,了解他们想要什么,然后帮助他们,而不仅仅是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
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学生已经习惯于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转向主动获取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耐心,同时也要求教师制定一定的外界条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演讲、讨论、辩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收集资料、互相交流,通过这个过程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方法、团队协作、思维分辨能力,也巩固了生物知识的掌握。当完成了学习任务或取得了一定成绩之后,学生会产生成就感,提升自信心,形成进一步学习的动力,从而达到良好的循环。例如,在学习转基因技术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转基因是否是安全产品”这样一个论题,让学生利用各种渠道搜集资料,进行小组讨论或演讲,通过这个过程让学生了解转基因的相关知识,并一步深入掌握转基因安全等问题,使学生学会如何学习。
三、营造和谐的课堂环境
学生只有在和谐、欢乐的课堂气氛中才能充分发挥出学习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批评或讽刺会严重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从而导致学生选择沉默,不举手、不发言。学生没有足够的学习热情,就算教师在讲台上讲的再好也无济于事,因为学生没有将知识吸取到自身。因此,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发表自己的见解,即使回答的答案不对,也不要急于否定,应该热情鼓励学生再接再厉。对于学生的赞美和鼓励是十分必要的,这会大大增加学生的积极性和进取心。爱默森说过:“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爱和尊重是打开学生心扉的钥匙。每个学生都渴望得到教师的尊重和重视,但是对于一些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来说,教师的指责和同学的嘲笑会加重他们的自卑心理,因此教师要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尊重学生,激发其积极性和上进心。
四、优化教学环节和教学方式
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了解这个阶段学生的共性,也要注意学生的个性,在共性与个性之间达到平衡。充分调动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教师可以根据课堂上学生的提问和行为活动进行多元组合教学。例如,在生物课堂“关注生物圈——环境在恶化”这一节中,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我们生活周围的环境有没有被污染?污染源在哪里?让学生通过充分讨论和交流寻找问题答案:“汽车排放的尾气”、“生活垃圾”等。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也让学生在无形中达到了有效学习的目标。通过多种教学方式的组合,使知识传递得更加生动立体,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在学生轻松愉快学习的同时,锻炼了学生的思维方式,培养了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五、合理运用教学手段
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技术越来越发达,在生物教学过程中,合理运用现代化教学工具,不仅能在课堂教学中拓展学生的视野,开发学生的思维,也提高了课堂的有效性。生物教学信息化的最大益处在于能够提高学生收集、探索、发现生物知识的能力。由于初中生物覆盖面比较广,知识比较分散,多媒体教学可以综合处理语言、文字、动画、音乐等信息,图文并茂、生动形象地模拟出各种生命起源和物理环境,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概念,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通过多媒体等现代技术,使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变得新颖有趣,有利于学生对生物知识的学习与应用。教师应在传统生物教学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运用计算机技术,在设计课件时,以学生为主体、多媒体为辅,从而达到高效的课堂质量。
总之,促进学生的“学”是当前初中生物教学的首要任务,也是生物教学的价值所在。通过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主动、积极地发挥潜能,使学生逐步形成适合自己的有效学习策略,将兴趣转化成志趣,从而保持对生物科学经久不衰的求知欲,提高学习质量。
参考文献:
[1]翟博.树立科学的教育均衡发展观[J].教育研究,2008,(1).
[2]洪彤.在生物教学中促进学习迁移[J].万年中学,2012,(5).
[3]张义嘉.推进初中教育均衡发展的几点做法和思考[Z].2012,(5).
关键词:生物教学;促进;学生;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7-0076-02
初中生物是学生接触生物知识的初级阶段,也是起步阶段。这个时期的教学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更应该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兴趣、探究能力、创新意识进行重视和培养。这对教学中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提出了更多更新的要求,特别是要注重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被动的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课堂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教学方式,也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环境,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出现,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和优势。学生应该是教学活动的中心,而教师、教材、教具都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的生物教学,促进学生的“学”,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在动脑、动手过程中主动吸取生物知识,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提高自主学习的质量,从而在达到培养自身的基本学习能力的同时发展理解、思考、分析能力。生物教学中促进学生“学”的方法,主要有如下几个:
一、关注学生情感需求
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生物教学,不仅是学生对生物知识的认知过程,也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情感沟通、体验分享、共同创造的生活过程。因此,教师在做知识传授的同时更应该关注课堂上学生的情感需求,是否获得了知识与技能,是否掌握了学习的方法,重视学生的情感变化和心态转变等。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真实了解一些生物知识,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不仅可以通过活动过程巩固相关生物知识,也能够促进学生学习的动力,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成功的课堂教学不仅要让学生理解接受所学内容,还要充分关注和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心理需求。教师应该正确认识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在学习到生物知识的同时得到个性化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初中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心理诉求进行特别的关注,了解他们想要什么,然后帮助他们,而不仅仅是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
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学生已经习惯于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转向主动获取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耐心,同时也要求教师制定一定的外界条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演讲、讨论、辩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收集资料、互相交流,通过这个过程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方法、团队协作、思维分辨能力,也巩固了生物知识的掌握。当完成了学习任务或取得了一定成绩之后,学生会产生成就感,提升自信心,形成进一步学习的动力,从而达到良好的循环。例如,在学习转基因技术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转基因是否是安全产品”这样一个论题,让学生利用各种渠道搜集资料,进行小组讨论或演讲,通过这个过程让学生了解转基因的相关知识,并一步深入掌握转基因安全等问题,使学生学会如何学习。
三、营造和谐的课堂环境
学生只有在和谐、欢乐的课堂气氛中才能充分发挥出学习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批评或讽刺会严重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从而导致学生选择沉默,不举手、不发言。学生没有足够的学习热情,就算教师在讲台上讲的再好也无济于事,因为学生没有将知识吸取到自身。因此,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发表自己的见解,即使回答的答案不对,也不要急于否定,应该热情鼓励学生再接再厉。对于学生的赞美和鼓励是十分必要的,这会大大增加学生的积极性和进取心。爱默森说过:“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爱和尊重是打开学生心扉的钥匙。每个学生都渴望得到教师的尊重和重视,但是对于一些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来说,教师的指责和同学的嘲笑会加重他们的自卑心理,因此教师要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尊重学生,激发其积极性和上进心。
四、优化教学环节和教学方式
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了解这个阶段学生的共性,也要注意学生的个性,在共性与个性之间达到平衡。充分调动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教师可以根据课堂上学生的提问和行为活动进行多元组合教学。例如,在生物课堂“关注生物圈——环境在恶化”这一节中,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我们生活周围的环境有没有被污染?污染源在哪里?让学生通过充分讨论和交流寻找问题答案:“汽车排放的尾气”、“生活垃圾”等。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也让学生在无形中达到了有效学习的目标。通过多种教学方式的组合,使知识传递得更加生动立体,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在学生轻松愉快学习的同时,锻炼了学生的思维方式,培养了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五、合理运用教学手段
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技术越来越发达,在生物教学过程中,合理运用现代化教学工具,不仅能在课堂教学中拓展学生的视野,开发学生的思维,也提高了课堂的有效性。生物教学信息化的最大益处在于能够提高学生收集、探索、发现生物知识的能力。由于初中生物覆盖面比较广,知识比较分散,多媒体教学可以综合处理语言、文字、动画、音乐等信息,图文并茂、生动形象地模拟出各种生命起源和物理环境,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概念,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通过多媒体等现代技术,使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变得新颖有趣,有利于学生对生物知识的学习与应用。教师应在传统生物教学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运用计算机技术,在设计课件时,以学生为主体、多媒体为辅,从而达到高效的课堂质量。
总之,促进学生的“学”是当前初中生物教学的首要任务,也是生物教学的价值所在。通过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主动、积极地发挥潜能,使学生逐步形成适合自己的有效学习策略,将兴趣转化成志趣,从而保持对生物科学经久不衰的求知欲,提高学习质量。
参考文献:
[1]翟博.树立科学的教育均衡发展观[J].教育研究,2008,(1).
[2]洪彤.在生物教学中促进学习迁移[J].万年中学,2012,(5).
[3]张义嘉.推进初中教育均衡发展的几点做法和思考[Z].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