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总导语】
7月20日,央行“放开银行贷款利率下限”的消息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在金融业内激起千层浪,新一届政府对利率市场化改革开始动真格,显示了政府推进金融领域自由化的决心。
为什么要推行利率市场化?利率市场化究竟动了谁的奶酪?谁又能从中获利?利率市场化后的投资理财又将迎来怎样的变化、如何做好准备进行调整?本期《投资客》就为读者们理清其中的利益纠葛和应对方式。
P1——P2 背景(栏)
利差,银行暴利之源(标)
2013年1季度,中国五大行2011年年报披露完毕,农行、建行、工行、中行、交行2011年净利润分别为1219.27亿元、1694.39亿元、2084.45亿元、1303.19亿元、507.35亿元。共实现净利6808.01亿元,日赚18.65亿元,可谓是各行业中的翘楚。7月18日,中国500强企业榜单公布,利润最高的前四家公司无一例外都是银行,上榜银行利润总额占到500强企业的半壁江山。
“我们都有一点为富不仁的感觉,企业利润那么低,银行利润那么高,有时候自己都不好意思公布。”暴利让银行业自己都备感惶恐,在如今的金融大背景下,民生银行行长洪崎的话实在耐人寻味。
利润高得自己都不好意思 暴利何来(小)
民生银行行长洪崎2012年底在一次金融论坛上表示:“整个银行业这些年数字确实非常靓丽,尤其像今年,整个企业的资金需求,企业经营压力很大,中国银行业一枝独秀、利润很高,不良率很低,我们都有一点为富不仁的感觉,企业利润那么低,银行利润那么高,所以我们有时候利润太高了,有时候自己都不好意思公布。”
民生银行2012年年报显示,全年实现营业收入823.68亿元,同比增长50.39%,净利润更是达到279.20亿元,同比增长58.81%——所以,确实如洪崎所说,中国银行业利润太高了。人们不禁要问,在当前实体经济增速下滑,各行业利润普遍下降的背景下,银行业却保持利润高增长,银行“暴利”从何而来?
利率管制 就是让银行“奉旨赚钱”(小)
银行暴利“最根本”的因素,就是存贷款利差比较大。这个存贷款利差就是银行的主要经营收入,也是银行巨大利润的主要来源。
2012年,中国16家上市银行的净利差收入超过1.8万亿元,占营业总收入80%,其中五大国有银行为71.7%,股份制商业银行为90%以上。也就是说,银行的营业收入当中百分之七八十都是来自于存贷款利差。2012年,中国银行净息差水平2.12%,较上年提升了0.05个百分点;建设银行净息差2.70%,较上年提升0.21个百分点;农业银行净息差2.85%,较上年提升0.28个百分点;工商银行净息差2.61%,较上年提高0.17个百分点。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霍德明表示,银行业暴利是由于存贷利差导致的,存款利率由政府规定,不能随行就市自由浮动,存贷之间天生形成巨大的利差空间。这种巨大的利差,造就了银行的巨额利润。
利差同时盘剥了存款人和贷款人(小)
投资客记者了解到,目前银行存款活期利率为0.35%,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CPI官方指数为2.6%,也就是说在银行存钱,储户实际上是亏本的。而一年至三年贷款利率为6.15%,五年以后的贷款利率更是高达6.55%。两相对比,利差巨大。
一家大型国有银行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对于储户,银行让对方承受实际存款利息亏损;对于贷款客户,银行则享受了较高的收益。“储户除非转向投资,否则除了存款,没有其他选择。因为,我国所有的商业银行,都执行相同的存款基准利率。而对于贷款客户来说,选择面也是一样狭窄,如果他不通过银行贷款,其他途径融资的难度更大、利率更高。”难怪金融业内人士会感慨:“银行最值钱的不是里面的真金白银,而是那块金融许可证!”
P2——P3 解读(栏)
利率市场化释放三个冲击波(标)
利率市场化是中国金融业改革的核心战场之一,将在多方面产生巨大影响,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对社会、经济的一次重新洗牌,在以下三方面将尤为重要:
冲击波一:中小银行洗牌 商业银行变革经营模式(小)
利率市场化首先波及的自然是银行业,尤其对中小银行而言更是影响巨大,其中原因有二:
首先,中国银行业利差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普遍较高,尤其是对中小银行而言,由于其与大型银行相比在技术及创新层面均处于劣势、网点覆盖率较低,使其更为依赖利差收入。然而,大型银行与中小银行相比又在两方面存在明显优势:一是资源充足、资金规模大,二是背后有国家信用做担保。此两点优势就保证无论是在优质客户资源争夺上,还是在存贷款利差缩小的背景下从事高风险高收益的资产投资活动中,大型银行都将占据绝对优势。
而中小银行则由于资产规模小且缺乏国家信用担保,抗风险能力较弱,一旦陷入高风险事件造成破产清盘,就会损害存款人的利益,导致存款人可能在利率市场化过程中将存款“搬入”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因此,中小银行在利率市场化后不得不承担比大型银行更小的利差以吸收存款并争夺客户资源,从而导致其依赖利差收入的模式难以为继。
其次,利率市场化改革将使银行业竞争压力倍增,尤其是在管理水平、创新能力和服务质量都占有优势的外资银行纷纷抢滩中国市场的背景下,银行间的竞争将更为激烈,此时,银行的实力、信誉、存贷款利率报价水平、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能力将成为竞争的关键,那些经营管理能力脆弱、创新乏力的银行将成为优胜劣汰过程中的牺牲品。但是,提高银行的经营管理能力与创新能力,首先就要对银行的人才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而中小银行在人才吸引力方面与大型银行相比无疑处于劣势。
因此,如果不能很好地应对上述困境,中小银行将面临竞争能力下降、优质客户流失、业务大幅滑坡、风险收益失衡等一系列严峻问题,甚至最终被淘汰出局。历史数据也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利率市场化后银行业市场结构确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 根据巴曙松有关文章中提供的数据,1986年美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完成之后,美国银行数量呈持续减少趋势。1984年美国共有15084家银行及信贷机构,到2003年已降至7842家,降幅近48%。此外,美国大银行占比逐渐提升,1985年以前资产规模在100亿美元以上的银行占银行总量小于50%,1986年则突破50%并持续增长,1994年达到63.4%。同时资产规模在1000亿美元以上的银行数量占比则从1990年的8.5%升至1991年的15.9%,并持续上升。
冲击波二:改变收入分配格局,缩小贫富差距(小)
一方面,中低收入者财富的保值增值手段主要为银行存款。虽然金融机构同时提供理财产品等金融服务,但由于其门槛较高(理财产品起始金额往往在5万元人民币以上)而将相当一部分中低收入者拒之门外。尤其是在农村地区,金融机构匮乏、金融服务不健全,加之农村劳动者往往较为缺乏理财技能与意识,导致其除银行存款之外几乎别无选择。与之相比,高收入群体却可通过银行理财产品、股票、基金等丰富的金融工具实现个人财富的保值增值,而不必如中低收入者般过于依赖银行存款。
因此,利率市场化改革之后,虽然中低收入者与高收入群体均可享受更高存款利率,但显然中低收入者获益更多。而且,由于实际利率与资产价格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利率市场化改革导致的利率上涨将压低股票、房地产等资产价格,手中握有较大比例股票、房地产等资产的高收入群体将首当其冲。
另一方面,利率市场化后,中小企业贷款利率必然上涨,银行兴趣倍增,将向更多中小企业提供贷款。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达4000余万家,占中国企业数量的98%以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表示,中小企业是解决就业问题的主体,目前在中小企业的城镇就业人员大概占80%。若能获得更多资金支持,中小企业必将增加劳动力需求,从而有助于提高劳动者收入,有利于以此为主要收入的中低收入者。两方合力之下,贫富差距可望有所缓解。
冲击波三:金融资源流向发达地区,区域差距拉大(小)
利率市场化的目的是通过加强金融市场的竞争机制来有效动员和分配资金,实现资金的优化配置,以促进金融体系乃至整个国民经济运行效率的提高,但“效率”的提高却有可能以损害“公平”为代价。
利率市场化后,过去由央行确定统一利率、各地区间利率高度一致的情况将得到改观,商业银行拥有了资金的自主定价权,使其能够针对不同的资金使用效率、不同的风险状况分别定价。由于商业银行总是追逐收益最大化的,资金存在的目的就是逐利,并且其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已不受地域因素阻碍,这必将导致资金在不同地区间自由重组,而回报率高且风险系数小的地区将成为重点关注对象。
与中西部地区相比,东部地区良好的投资环境、率先建立的信用体系、和谐的银企信用关系使其贷款风险较低、回报率相对较高,必将吸引资金向东部地区自由流动,在东部地区形成“环境优越-资金流入-环境进一步优化”的良性循环,而中西部地区却由于自身资金补贴东部地区而陷入完全相反的一种恶性循环,从而加大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协调的风险。
此种效应恐怕不止会发生在东部与中西部地区之间,在城乡之间也将出现。因此,利率市场化后如何兼顾“效率”与“公平”,熨平区域间差异无疑是此后的政策关注重点。
P4——P5 影响(栏)
利率市场化后 个人信用至关重要(标)
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逐步推进,必将对居民的投资理财产生巨大的影响,一个全新自由的投资理财新天地将展现出来,并催生理财新观念,促使居民采用多种交易工具与方式进行资产的保值增殖。
影响一:实际利率水平上升,居民储蓄偏好增大(小)
储蓄存款是我国最古老的金融产品,由于其具有变现能力强、安全性高并且简单方便等特点,它成为了我国大多数家庭选择的金融投资工具。根据我国2012年统计年鉴的数据显示,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一直居高不下,在家庭金融资产中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储蓄存款的收益就是利息,而决定利息多少的正是利率。从一般意义上讲,利率的提高会提升居民的储蓄倾向。
2012年6 月央行宣布调整银行存款利率浮动区间上限,并下调了存款基准利率,事后我们可以清晰的发现:从表面上来看:一年期存款利率下调了0.25 的基点,即由3.5% 降为3.25%,而允许金融机构存款利率的浮动区间的上限调整为了基准利率的1.1 倍,这又使得存款利率变为3.58%,这也意味着实际上存款利率不降反升。从各大商业银行的实际操作来看,全部银行一年期(含)以内定期存款利率均上浮,其中中小型银行实行上浮到顶,国内商业银行首次以利率做饵打响了存款争夺战,同时增强了对居民储蓄的吸引力。
影响二:银行竞争加剧,家庭理财产品更为丰富(小)
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在资产负债管理、经营管理模式等方面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利率市场化后,银行有了利率的制定权,各家银行可以根据市场情况、自身的资金条件来采取差别化的经营策略,自主决定存贷款利率,这无疑将导致商业银行间更直接、更激烈的竞争。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业银行提供的理财产品将会表现出更多的差异性,不同银行在币种、额度、期限、利率等方面都会有所差异,这些差异也会在其金融产品的定价中得到反映。作为金融机构的客户,居民可以像购买其他商品一样,挑选自己满意的银行和产品,家庭可供选择的理财产品将因此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得到提升,这对于改变投资渠道和理财产品形态单一的局面无疑是一个利好。
影响三:金融意识加强,个人信用受到重视(小)
利率市场化后,家庭的消费贷款利率也将实现市场化,这意味着不同的家庭将从银行获得不同利率的消费贷款。家庭的消费贷款主要用来购买住房、汽车及其他耐用消费品,因为利息支出在这类信用消费中占有很大比重,所以贷款利率对家庭的贷款成本有重要的影响。 银行主要根据贷款人的信用情况、职业类型、收入、学历等综合情况为每个人执行不同的贷款利率。那些资信情况良好、且学历较高、收入稳定的人更容易获得银行贷款,并且能够享受较低的贷款利率。相反,就要承受较高的贷款利率甚至无法获得贷款。
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家庭的总收入、家庭成员的职业、学历等自然条件是相对不变的,那么保持良好的信用记录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家庭要重视信用记录的积累,提高金融意识,以求获得更低利率的贷款。
P6——P7 应对(栏)
三大理财策略应对利率市场化(标)
策略一:综合比较、选择产品,完善家庭理财投资结构(小)
目前我国家庭的储蓄率仍然居高不下,大部分家庭的理财结构都较为单一,不利于家庭财富的增长。合理的理财结构不是单纯的购买储蓄,而是应该根据每个家庭的自身情况制定不同的理财计划,配备不同期限、不同风险度的理财产品,建立投资组合,优化资产配置。我国商业银行开展的人民币理财业务时间虽然不是很长,但是发展的态势非常迅猛。在利率逐步自由化的今天,各大银行提供的新型理财产品将更具有特色,品种期限将更加齐全,投资者也将有更大的选择空间。
面临多样化的理财产品,家庭首先要深入的分析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构造一个风险梯度完整的理财产品组合,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最大程度累积家庭财富。其次,不要盲目的追求产品的收益率,要对产品的费用、风险、客户的权益与义务做全面详细的了解,综合比较每款产品的优缺点,有效保障好自己的利益。最后,家庭的理财投资结构还必须要结合家庭所处的生命周期,考虑家庭生命周期不同的理财重点,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调整理财结构,更有针对性的解决家庭理财的需求。
策略二:重新认识银行业,极端重视个人及家庭信用
商业银行作为经营货币业务的企业,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负债经营,这一特点也决定了商业银行本身就是一种具有内在风险的企业,因而防范和化解风险也成为了银行的永恒主题。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居民对银行的认识仍然不到位,缺少足够的风险防范意识。尤其在利率市场化后,利率定价权放给银行,银行面临的利率风险、市场风险自然增大,居民也应改变对银行的传统观念。
此外,居民应当加深对我国银行业体系的认识,不要将目光只局限于四大银行,应当更多地关注中小股份制银行。许多中小股份制银行为了招揽客户,开发了许多具有创新性的金融产品,并且为客户提供更加便捷人性化的服务。居民应当分享金融体制深化的成果,享受金融业竞争带来的收益。
当然,利率市场化的关键在于利率,不同银行提供的利率水平不同,居民把关注的焦点集中在利率的高低上无可厚非,但是居民也不能盲目的选择提供高利率水平的银行。所谓高收益对应着高风险,一些实力较弱的银行为了吸引客户会把存款利率定的较高,因而也承担着较大的风险;相反,一些信用度高、实力强的银行提供的存款利率可能略低一些,但这些银行存款的安全系数也较高。这就需要对银行做出综合全面的考察,在确保资金安全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收益。
利率市场化后,个人的信用记录好坏直接影响家庭的经济生活成本。许多商品的消费贷款都与个人的信用程度直接相关,这也要求我们提高对自身信用水平的重视程度,培养守信观念,从而来提高整个家庭的信用状况,为家庭的经济生活建立一个坚实的基础。
策略三:规避风险,合理保险,为家庭解决后顾之忧(小)
利率市场化后,随着利率的波动,家庭在投资过程中所承受的财务风险也增大了,保险作为一种风险管理工具,自然成为了家庭理财的首选。家庭在投资理财过程中要防范利率风险,在日常生活中还要防范意外、疾病等不可预测风险,因此保险也是家庭理财的必备工具。通过发挥保险的杠杆效应,投入少量的资金即可弥补风险造成的损失,实现转移风险、获得保障的目的。利用保险的保障功能来管理家庭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各种风险,保证家庭理财计划的顺利进行。
此外,保险理财产品不仅具有保障功能,许多理财产品还附带理财功能,能够在保障功能的基础上,实现保险资金的增值和灵活运用。家庭在投资保险工具时,可兼顾其保障功能与理财功能,根据家庭的风险偏好在整体规划中进行比例调整,确保家庭资金的安全性与收益性。
P6——P7 对比(栏)
有成有败 世界各国利率市场化历史路线图(标)
20世纪70年代以来,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均加速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以保持金融稳定和支持经济发展。现在回头来看,其中不乏成功和失败案例,《投资客》对此进行了归纳总结。
美国经验:美国利率市场化是在高利率背景下以资金大规模地向自由利率的金融商品市场流入为突破口的,是一个典型的发达金融市场逐渐向政府管制“倒逼”的案例。其主要特点是为规避管制,银行业通过发掘法律漏洞,不断创新出各种新的金融工具和业务。1980年美国会通过了《放松对存款机构的管理与货币控制法》,并设立了专门委员会负责调整金融机构的存款利率。在该委员会不断提高存款利率的同时,美联储也逐步废除了有关利率管制的规章制度,到1986年完全实现了利率的市场化。
日本经验:1973年,世界性石油危机爆发,日本经济也从高速成长期向安定成长期转移,经济增长速度放慢。日本利率市场化是在为刺激需求,摆脱经济低迷状况的背景下被提上改革议程的。其最直接的动力来自商业银行,是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驱使政府逐步放松利率管制,承认创新的合法性,最终实现利率市场化。
日本利率改革的主要特点是首先实行国债交易和发行利率的市场化,接着丰富短期资金市场上的交易品种,并扩大交易规模,实现银行间市场、中长期债券市场、短期资金市场上大额交易品种的市场化,最后将市场利率从大额交易导入小额交易,到1994年,日本放开全部利率管制,实现了利率完全市场化。
拉美经验:拉美国家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是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的,当时宏观经济不稳定,财政赤字居高不下,通货膨胀率极高,而储蓄率、投资率非常低,经常账户有较大赤字。 在这种宏观背景下,拉美国家基本采取的是激进式改革。 阿根廷是拉美国家中率先推行利率市场化的国家。1975年取消了储蓄存款利率以外其他利率限制,1976年放宽了储蓄存款利率限制,1977年6月取消了所有利率管制,实行利率的全面市场化,整个过程只用了两年时间。智利从1974年 5月开始放松利率管制,到1975年4月取消所有利率管制,利率市场化进程只用了一年时间。
这些拉美国家在采取激进的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同时,还进行了全方位的金融自由化的改革,如资本项目的对外开放,金融机构的整合等。在如此重大的金融改革过程中,拉美国家不但没有加强银行系统和金融机构的监管,反而放松监管,导致金融系统混乱,银行违约
风险加剧。
宏观经济的不稳定与金融监督失控导致了实际利率居高不下和巨幅波动,国内过高的实际利率一方面使得风险企业追逐高收益率,而低风险有还款能力的企业撤离市场,以致银行贷款风险集中,贷款质量下降,金融风险不断聚集;另一方面国内利率差悬殊,在资本项目开放的情况,吸引大量国际资本,本币升值,出口下降,经济环境恶化,最终这些拉美国家不得不回到金融管制的旧体制,利率市场化改革以失败告终。
印尼、韩国模式:亚洲国家的利率市场化改革以印尼、韩国等国家为代表,这些国家初始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宏观经济环境较拉美国家理想,经济增长较为稳定。大多数亚洲国家利率市场化进程是慎重而渐进的,并注重对金融系统的监管和调控,所以利率市场化改革总体上是基本成功的。
印尼于1983年取消利率管制,但对利率上限仍实行控制,经过三年的运行后,才开始全面开放利率,实现利率全面市场化。即便如此,印尼的利率市场化改革也还是遭受了挫折。由于印尼资本项目开放早于利率市场化改革,利率放开后,国际资本游资套利和对货币贬值的预期心理,使得实际利率大幅上升,致使公司财务状况恶化,债务增加。但印尼政府对银行体系的严格监管和有效调控,其他配套改革审慎进行,印尼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已取得了初步成功。
韩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更为谨慎,韩国在1980年代开始,逐渐放松了对部分存贷款利率的限制,这一进程一直持续到 90年代,直到1998年才实现利率的全面市场化。韩国首先是进行结构性调整和其他金融自由化改革尝试,以加强金融系统竞争格局,增强市场机制作用。在宏观经济相当稳定,有效的银行监管机制建立起来后,才开始放开利率管制,同时加强和完善银行监督体系,保证了利率市场化的成功实现。
7月20日,央行“放开银行贷款利率下限”的消息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在金融业内激起千层浪,新一届政府对利率市场化改革开始动真格,显示了政府推进金融领域自由化的决心。
为什么要推行利率市场化?利率市场化究竟动了谁的奶酪?谁又能从中获利?利率市场化后的投资理财又将迎来怎样的变化、如何做好准备进行调整?本期《投资客》就为读者们理清其中的利益纠葛和应对方式。
P1——P2 背景(栏)
利差,银行暴利之源(标)
2013年1季度,中国五大行2011年年报披露完毕,农行、建行、工行、中行、交行2011年净利润分别为1219.27亿元、1694.39亿元、2084.45亿元、1303.19亿元、507.35亿元。共实现净利6808.01亿元,日赚18.65亿元,可谓是各行业中的翘楚。7月18日,中国500强企业榜单公布,利润最高的前四家公司无一例外都是银行,上榜银行利润总额占到500强企业的半壁江山。
“我们都有一点为富不仁的感觉,企业利润那么低,银行利润那么高,有时候自己都不好意思公布。”暴利让银行业自己都备感惶恐,在如今的金融大背景下,民生银行行长洪崎的话实在耐人寻味。
利润高得自己都不好意思 暴利何来(小)
民生银行行长洪崎2012年底在一次金融论坛上表示:“整个银行业这些年数字确实非常靓丽,尤其像今年,整个企业的资金需求,企业经营压力很大,中国银行业一枝独秀、利润很高,不良率很低,我们都有一点为富不仁的感觉,企业利润那么低,银行利润那么高,所以我们有时候利润太高了,有时候自己都不好意思公布。”
民生银行2012年年报显示,全年实现营业收入823.68亿元,同比增长50.39%,净利润更是达到279.20亿元,同比增长58.81%——所以,确实如洪崎所说,中国银行业利润太高了。人们不禁要问,在当前实体经济增速下滑,各行业利润普遍下降的背景下,银行业却保持利润高增长,银行“暴利”从何而来?
利率管制 就是让银行“奉旨赚钱”(小)
银行暴利“最根本”的因素,就是存贷款利差比较大。这个存贷款利差就是银行的主要经营收入,也是银行巨大利润的主要来源。
2012年,中国16家上市银行的净利差收入超过1.8万亿元,占营业总收入80%,其中五大国有银行为71.7%,股份制商业银行为90%以上。也就是说,银行的营业收入当中百分之七八十都是来自于存贷款利差。2012年,中国银行净息差水平2.12%,较上年提升了0.05个百分点;建设银行净息差2.70%,较上年提升0.21个百分点;农业银行净息差2.85%,较上年提升0.28个百分点;工商银行净息差2.61%,较上年提高0.17个百分点。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霍德明表示,银行业暴利是由于存贷利差导致的,存款利率由政府规定,不能随行就市自由浮动,存贷之间天生形成巨大的利差空间。这种巨大的利差,造就了银行的巨额利润。
利差同时盘剥了存款人和贷款人(小)
投资客记者了解到,目前银行存款活期利率为0.35%,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CPI官方指数为2.6%,也就是说在银行存钱,储户实际上是亏本的。而一年至三年贷款利率为6.15%,五年以后的贷款利率更是高达6.55%。两相对比,利差巨大。
一家大型国有银行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对于储户,银行让对方承受实际存款利息亏损;对于贷款客户,银行则享受了较高的收益。“储户除非转向投资,否则除了存款,没有其他选择。因为,我国所有的商业银行,都执行相同的存款基准利率。而对于贷款客户来说,选择面也是一样狭窄,如果他不通过银行贷款,其他途径融资的难度更大、利率更高。”难怪金融业内人士会感慨:“银行最值钱的不是里面的真金白银,而是那块金融许可证!”
P2——P3 解读(栏)
利率市场化释放三个冲击波(标)
利率市场化是中国金融业改革的核心战场之一,将在多方面产生巨大影响,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对社会、经济的一次重新洗牌,在以下三方面将尤为重要:
冲击波一:中小银行洗牌 商业银行变革经营模式(小)
利率市场化首先波及的自然是银行业,尤其对中小银行而言更是影响巨大,其中原因有二:
首先,中国银行业利差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普遍较高,尤其是对中小银行而言,由于其与大型银行相比在技术及创新层面均处于劣势、网点覆盖率较低,使其更为依赖利差收入。然而,大型银行与中小银行相比又在两方面存在明显优势:一是资源充足、资金规模大,二是背后有国家信用做担保。此两点优势就保证无论是在优质客户资源争夺上,还是在存贷款利差缩小的背景下从事高风险高收益的资产投资活动中,大型银行都将占据绝对优势。
而中小银行则由于资产规模小且缺乏国家信用担保,抗风险能力较弱,一旦陷入高风险事件造成破产清盘,就会损害存款人的利益,导致存款人可能在利率市场化过程中将存款“搬入”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因此,中小银行在利率市场化后不得不承担比大型银行更小的利差以吸收存款并争夺客户资源,从而导致其依赖利差收入的模式难以为继。
其次,利率市场化改革将使银行业竞争压力倍增,尤其是在管理水平、创新能力和服务质量都占有优势的外资银行纷纷抢滩中国市场的背景下,银行间的竞争将更为激烈,此时,银行的实力、信誉、存贷款利率报价水平、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能力将成为竞争的关键,那些经营管理能力脆弱、创新乏力的银行将成为优胜劣汰过程中的牺牲品。但是,提高银行的经营管理能力与创新能力,首先就要对银行的人才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而中小银行在人才吸引力方面与大型银行相比无疑处于劣势。
因此,如果不能很好地应对上述困境,中小银行将面临竞争能力下降、优质客户流失、业务大幅滑坡、风险收益失衡等一系列严峻问题,甚至最终被淘汰出局。历史数据也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利率市场化后银行业市场结构确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 根据巴曙松有关文章中提供的数据,1986年美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完成之后,美国银行数量呈持续减少趋势。1984年美国共有15084家银行及信贷机构,到2003年已降至7842家,降幅近48%。此外,美国大银行占比逐渐提升,1985年以前资产规模在100亿美元以上的银行占银行总量小于50%,1986年则突破50%并持续增长,1994年达到63.4%。同时资产规模在1000亿美元以上的银行数量占比则从1990年的8.5%升至1991年的15.9%,并持续上升。
冲击波二:改变收入分配格局,缩小贫富差距(小)
一方面,中低收入者财富的保值增值手段主要为银行存款。虽然金融机构同时提供理财产品等金融服务,但由于其门槛较高(理财产品起始金额往往在5万元人民币以上)而将相当一部分中低收入者拒之门外。尤其是在农村地区,金融机构匮乏、金融服务不健全,加之农村劳动者往往较为缺乏理财技能与意识,导致其除银行存款之外几乎别无选择。与之相比,高收入群体却可通过银行理财产品、股票、基金等丰富的金融工具实现个人财富的保值增值,而不必如中低收入者般过于依赖银行存款。
因此,利率市场化改革之后,虽然中低收入者与高收入群体均可享受更高存款利率,但显然中低收入者获益更多。而且,由于实际利率与资产价格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利率市场化改革导致的利率上涨将压低股票、房地产等资产价格,手中握有较大比例股票、房地产等资产的高收入群体将首当其冲。
另一方面,利率市场化后,中小企业贷款利率必然上涨,银行兴趣倍增,将向更多中小企业提供贷款。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达4000余万家,占中国企业数量的98%以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表示,中小企业是解决就业问题的主体,目前在中小企业的城镇就业人员大概占80%。若能获得更多资金支持,中小企业必将增加劳动力需求,从而有助于提高劳动者收入,有利于以此为主要收入的中低收入者。两方合力之下,贫富差距可望有所缓解。
冲击波三:金融资源流向发达地区,区域差距拉大(小)
利率市场化的目的是通过加强金融市场的竞争机制来有效动员和分配资金,实现资金的优化配置,以促进金融体系乃至整个国民经济运行效率的提高,但“效率”的提高却有可能以损害“公平”为代价。
利率市场化后,过去由央行确定统一利率、各地区间利率高度一致的情况将得到改观,商业银行拥有了资金的自主定价权,使其能够针对不同的资金使用效率、不同的风险状况分别定价。由于商业银行总是追逐收益最大化的,资金存在的目的就是逐利,并且其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已不受地域因素阻碍,这必将导致资金在不同地区间自由重组,而回报率高且风险系数小的地区将成为重点关注对象。
与中西部地区相比,东部地区良好的投资环境、率先建立的信用体系、和谐的银企信用关系使其贷款风险较低、回报率相对较高,必将吸引资金向东部地区自由流动,在东部地区形成“环境优越-资金流入-环境进一步优化”的良性循环,而中西部地区却由于自身资金补贴东部地区而陷入完全相反的一种恶性循环,从而加大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协调的风险。
此种效应恐怕不止会发生在东部与中西部地区之间,在城乡之间也将出现。因此,利率市场化后如何兼顾“效率”与“公平”,熨平区域间差异无疑是此后的政策关注重点。
P4——P5 影响(栏)
利率市场化后 个人信用至关重要(标)
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逐步推进,必将对居民的投资理财产生巨大的影响,一个全新自由的投资理财新天地将展现出来,并催生理财新观念,促使居民采用多种交易工具与方式进行资产的保值增殖。
影响一:实际利率水平上升,居民储蓄偏好增大(小)
储蓄存款是我国最古老的金融产品,由于其具有变现能力强、安全性高并且简单方便等特点,它成为了我国大多数家庭选择的金融投资工具。根据我国2012年统计年鉴的数据显示,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一直居高不下,在家庭金融资产中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储蓄存款的收益就是利息,而决定利息多少的正是利率。从一般意义上讲,利率的提高会提升居民的储蓄倾向。
2012年6 月央行宣布调整银行存款利率浮动区间上限,并下调了存款基准利率,事后我们可以清晰的发现:从表面上来看:一年期存款利率下调了0.25 的基点,即由3.5% 降为3.25%,而允许金融机构存款利率的浮动区间的上限调整为了基准利率的1.1 倍,这又使得存款利率变为3.58%,这也意味着实际上存款利率不降反升。从各大商业银行的实际操作来看,全部银行一年期(含)以内定期存款利率均上浮,其中中小型银行实行上浮到顶,国内商业银行首次以利率做饵打响了存款争夺战,同时增强了对居民储蓄的吸引力。
影响二:银行竞争加剧,家庭理财产品更为丰富(小)
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在资产负债管理、经营管理模式等方面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利率市场化后,银行有了利率的制定权,各家银行可以根据市场情况、自身的资金条件来采取差别化的经营策略,自主决定存贷款利率,这无疑将导致商业银行间更直接、更激烈的竞争。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业银行提供的理财产品将会表现出更多的差异性,不同银行在币种、额度、期限、利率等方面都会有所差异,这些差异也会在其金融产品的定价中得到反映。作为金融机构的客户,居民可以像购买其他商品一样,挑选自己满意的银行和产品,家庭可供选择的理财产品将因此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得到提升,这对于改变投资渠道和理财产品形态单一的局面无疑是一个利好。
影响三:金融意识加强,个人信用受到重视(小)
利率市场化后,家庭的消费贷款利率也将实现市场化,这意味着不同的家庭将从银行获得不同利率的消费贷款。家庭的消费贷款主要用来购买住房、汽车及其他耐用消费品,因为利息支出在这类信用消费中占有很大比重,所以贷款利率对家庭的贷款成本有重要的影响。 银行主要根据贷款人的信用情况、职业类型、收入、学历等综合情况为每个人执行不同的贷款利率。那些资信情况良好、且学历较高、收入稳定的人更容易获得银行贷款,并且能够享受较低的贷款利率。相反,就要承受较高的贷款利率甚至无法获得贷款。
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家庭的总收入、家庭成员的职业、学历等自然条件是相对不变的,那么保持良好的信用记录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家庭要重视信用记录的积累,提高金融意识,以求获得更低利率的贷款。
P6——P7 应对(栏)
三大理财策略应对利率市场化(标)
策略一:综合比较、选择产品,完善家庭理财投资结构(小)
目前我国家庭的储蓄率仍然居高不下,大部分家庭的理财结构都较为单一,不利于家庭财富的增长。合理的理财结构不是单纯的购买储蓄,而是应该根据每个家庭的自身情况制定不同的理财计划,配备不同期限、不同风险度的理财产品,建立投资组合,优化资产配置。我国商业银行开展的人民币理财业务时间虽然不是很长,但是发展的态势非常迅猛。在利率逐步自由化的今天,各大银行提供的新型理财产品将更具有特色,品种期限将更加齐全,投资者也将有更大的选择空间。
面临多样化的理财产品,家庭首先要深入的分析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构造一个风险梯度完整的理财产品组合,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最大程度累积家庭财富。其次,不要盲目的追求产品的收益率,要对产品的费用、风险、客户的权益与义务做全面详细的了解,综合比较每款产品的优缺点,有效保障好自己的利益。最后,家庭的理财投资结构还必须要结合家庭所处的生命周期,考虑家庭生命周期不同的理财重点,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调整理财结构,更有针对性的解决家庭理财的需求。
策略二:重新认识银行业,极端重视个人及家庭信用
商业银行作为经营货币业务的企业,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负债经营,这一特点也决定了商业银行本身就是一种具有内在风险的企业,因而防范和化解风险也成为了银行的永恒主题。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居民对银行的认识仍然不到位,缺少足够的风险防范意识。尤其在利率市场化后,利率定价权放给银行,银行面临的利率风险、市场风险自然增大,居民也应改变对银行的传统观念。
此外,居民应当加深对我国银行业体系的认识,不要将目光只局限于四大银行,应当更多地关注中小股份制银行。许多中小股份制银行为了招揽客户,开发了许多具有创新性的金融产品,并且为客户提供更加便捷人性化的服务。居民应当分享金融体制深化的成果,享受金融业竞争带来的收益。
当然,利率市场化的关键在于利率,不同银行提供的利率水平不同,居民把关注的焦点集中在利率的高低上无可厚非,但是居民也不能盲目的选择提供高利率水平的银行。所谓高收益对应着高风险,一些实力较弱的银行为了吸引客户会把存款利率定的较高,因而也承担着较大的风险;相反,一些信用度高、实力强的银行提供的存款利率可能略低一些,但这些银行存款的安全系数也较高。这就需要对银行做出综合全面的考察,在确保资金安全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收益。
利率市场化后,个人的信用记录好坏直接影响家庭的经济生活成本。许多商品的消费贷款都与个人的信用程度直接相关,这也要求我们提高对自身信用水平的重视程度,培养守信观念,从而来提高整个家庭的信用状况,为家庭的经济生活建立一个坚实的基础。
策略三:规避风险,合理保险,为家庭解决后顾之忧(小)
利率市场化后,随着利率的波动,家庭在投资过程中所承受的财务风险也增大了,保险作为一种风险管理工具,自然成为了家庭理财的首选。家庭在投资理财过程中要防范利率风险,在日常生活中还要防范意外、疾病等不可预测风险,因此保险也是家庭理财的必备工具。通过发挥保险的杠杆效应,投入少量的资金即可弥补风险造成的损失,实现转移风险、获得保障的目的。利用保险的保障功能来管理家庭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各种风险,保证家庭理财计划的顺利进行。
此外,保险理财产品不仅具有保障功能,许多理财产品还附带理财功能,能够在保障功能的基础上,实现保险资金的增值和灵活运用。家庭在投资保险工具时,可兼顾其保障功能与理财功能,根据家庭的风险偏好在整体规划中进行比例调整,确保家庭资金的安全性与收益性。
P6——P7 对比(栏)
有成有败 世界各国利率市场化历史路线图(标)
20世纪70年代以来,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均加速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以保持金融稳定和支持经济发展。现在回头来看,其中不乏成功和失败案例,《投资客》对此进行了归纳总结。
美国经验:美国利率市场化是在高利率背景下以资金大规模地向自由利率的金融商品市场流入为突破口的,是一个典型的发达金融市场逐渐向政府管制“倒逼”的案例。其主要特点是为规避管制,银行业通过发掘法律漏洞,不断创新出各种新的金融工具和业务。1980年美国会通过了《放松对存款机构的管理与货币控制法》,并设立了专门委员会负责调整金融机构的存款利率。在该委员会不断提高存款利率的同时,美联储也逐步废除了有关利率管制的规章制度,到1986年完全实现了利率的市场化。
日本经验:1973年,世界性石油危机爆发,日本经济也从高速成长期向安定成长期转移,经济增长速度放慢。日本利率市场化是在为刺激需求,摆脱经济低迷状况的背景下被提上改革议程的。其最直接的动力来自商业银行,是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驱使政府逐步放松利率管制,承认创新的合法性,最终实现利率市场化。
日本利率改革的主要特点是首先实行国债交易和发行利率的市场化,接着丰富短期资金市场上的交易品种,并扩大交易规模,实现银行间市场、中长期债券市场、短期资金市场上大额交易品种的市场化,最后将市场利率从大额交易导入小额交易,到1994年,日本放开全部利率管制,实现了利率完全市场化。
拉美经验:拉美国家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是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的,当时宏观经济不稳定,财政赤字居高不下,通货膨胀率极高,而储蓄率、投资率非常低,经常账户有较大赤字。 在这种宏观背景下,拉美国家基本采取的是激进式改革。 阿根廷是拉美国家中率先推行利率市场化的国家。1975年取消了储蓄存款利率以外其他利率限制,1976年放宽了储蓄存款利率限制,1977年6月取消了所有利率管制,实行利率的全面市场化,整个过程只用了两年时间。智利从1974年 5月开始放松利率管制,到1975年4月取消所有利率管制,利率市场化进程只用了一年时间。
这些拉美国家在采取激进的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同时,还进行了全方位的金融自由化的改革,如资本项目的对外开放,金融机构的整合等。在如此重大的金融改革过程中,拉美国家不但没有加强银行系统和金融机构的监管,反而放松监管,导致金融系统混乱,银行违约
风险加剧。
宏观经济的不稳定与金融监督失控导致了实际利率居高不下和巨幅波动,国内过高的实际利率一方面使得风险企业追逐高收益率,而低风险有还款能力的企业撤离市场,以致银行贷款风险集中,贷款质量下降,金融风险不断聚集;另一方面国内利率差悬殊,在资本项目开放的情况,吸引大量国际资本,本币升值,出口下降,经济环境恶化,最终这些拉美国家不得不回到金融管制的旧体制,利率市场化改革以失败告终。
印尼、韩国模式:亚洲国家的利率市场化改革以印尼、韩国等国家为代表,这些国家初始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宏观经济环境较拉美国家理想,经济增长较为稳定。大多数亚洲国家利率市场化进程是慎重而渐进的,并注重对金融系统的监管和调控,所以利率市场化改革总体上是基本成功的。
印尼于1983年取消利率管制,但对利率上限仍实行控制,经过三年的运行后,才开始全面开放利率,实现利率全面市场化。即便如此,印尼的利率市场化改革也还是遭受了挫折。由于印尼资本项目开放早于利率市场化改革,利率放开后,国际资本游资套利和对货币贬值的预期心理,使得实际利率大幅上升,致使公司财务状况恶化,债务增加。但印尼政府对银行体系的严格监管和有效调控,其他配套改革审慎进行,印尼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已取得了初步成功。
韩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更为谨慎,韩国在1980年代开始,逐渐放松了对部分存贷款利率的限制,这一进程一直持续到 90年代,直到1998年才实现利率的全面市场化。韩国首先是进行结构性调整和其他金融自由化改革尝试,以加强金融系统竞争格局,增强市场机制作用。在宏观经济相当稳定,有效的银行监管机制建立起来后,才开始放开利率管制,同时加强和完善银行监督体系,保证了利率市场化的成功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