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544.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8-0393-01
玉米须为禾本科一年生全草本植物,玉蜀黍的花柱及柱头,玉米上浆时即可采收,但常在秋后剥取玉米时收集,鲜用或晒干生用,因花柱呈丝状,故名“玉米须”。性味:甘、淡、平、微寒。归膀胱、肝、胆经。功效:利水消肿,利尿通淋,利湿退黄。《滇南本草》“宽肠下气,治妇人乳结,…….,乳汁不通,红肿疼痛,发冷、发热、头痛体困。”《现代实用中药》为利尿药对肾脏病、浮肿性疾病、糖尿病等有效。又为胆囊炎、胆石症、肝炎性黄疸等有效药。《四川中药表》:清血热,利小便,治黄疸,风热,出疹,吐血及崩漏,乳汁不通有效。下面介绍行之有效的治疗各种病的简便处方,供患者参考使用。
岳美中教授应用玉米须治疗小儿慢性肾炎经验
小儿肾脏脆弱,或因感冒,或因有病用药不慎,常发生急性肾炎,对于小儿肾炎,通过长期临床,摸索到凡在15岁以下的男女儿童,用玉米须持久服用,一般无特殊情况者,均能趋向好转或达到治愈。
玉米须服法:先储备干燥玉米须12公斤,用时,取玉米须60克洗净,煎汤代茶,作1日量,温即饮之,不拘次数,勿饮其它饮料,到就睡时若饮不完,次晓即倾去,再煎新汤饮之。要逐日坚持,切勿间断,间断则效果差。饮到3个月时,作检查,观察病情的趋向,若见效果,再继续服3个月,则可痊愈。但仍须避风寒以防感冒,节劳累以速康复。
岳美中教授多年经验认为本品用于15岁以下男女患慢性肾炎儿童,坚持服用6个月,不需要服用其它中西药品,基本上可达到治愈,再适当地休养一个时期(约3个月),则可恢复健康,不致复发。但施之于成年人,则效果不显著。
玉米须治疗水肿性疾病
玉米须味甘、淡、渗利,能通利小便,使尿量增多,有消退水肿之功效,治疗水湿停蓄,肢体浮肿,小便不利,可单用本品煎服,也可与冬瓜皮、赤小豆、茯苓皮系利水消肿药同用。
1、治疗肾炎水肿,取玉米须30克,车前草30克,水煎取汁,代茶饮,每日1剂或取玉米须100克,西瓜皮50克,蝼蛄7个,生地黄15克,肉桂15克,水煎服,隔日1剂,连服4—5剂,症状消退后每日2次每次6—7克。
2、治妊娠水肿:取玉米须30克,冬瓜皮60克,加水1000毫升煎取300毫升分2次口服,连服用5天。
3、治特发性水肿:取玉米须50克、大枣5枚,用开水冲泡,代茶饮用,每天1剂,连服1个月。
4、血吸虫肝硬化腹水:可用玉米须50克配西瓜籽20克、赤小豆10克水煎服,每份2次服完,连服数日能见效。
玉米须治疗肝胆系疾病
因其药性平和,能利湿退黄可用于黄疸,无论阳黄或阴黄,均可选用;可单用本品大剂量煎汤服,也可与利湿退黄药配伍以增强疗效。如,湿热黄疸,可与菌陈、栀子等清热利湿药同用;若阴黄常与干姜、附子等温里药同用;治疗肝胆结石所致黄疸,常与金钱草、鸡内金、郁金等利胆排石药同用。
1、慢性胆囊炎:玉米须200克,银花10克,五味子10克,水煎服,日1剂,一般服用14天后胆红素、转氨酶可恢复正常。
2、胆结石:玉米须100克,大棗50克,菌陈60克,水煎食枣饮汤每日1剂,分两次口服,可清热、利湿、利胆、排石。
3、治疗急慢性肝炎:取玉米须、太子参各50克,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
玉米须治疗内科疾病
玉米须,现代医学研究认为,玉米须含脂肪油、皂甙、苦味糖甙、生物碱、黄酮类、硝酸钾、维生素k3、抗坏血酸、有机酸等,具有利尿、降压、降血糖、利胆止血、抑菌及增强免疫、抗癌等多种功效。
1、糖尿病:玉米须100克,水煎服,或玉米须30克,猪胰200克,水煎服每日1剂。
2、高血压:玉米须100克,夏枯草30克,菊花30克,水煎服日1剂。
3、眩晕:玉米须50克,煎汤代茶,每日1剂,分早中晚3次服用。
4、咳嗽:玉米须30克,陈皮9克,水煎服每日一剂分早晚温服。
5、尿血:玉米须50克,白茅根18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温服,5天为1疗程,或玉米须配荠菜花,白茅根各30克,水煎服。
6、止泻:对于消化不良引起的腹泻,特别是水泻,玉米须或玉米芯,水煎服有止泻作用。
7、鼻吐血:玉米须、香蕉皮各30克,山栀子9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两次口服,5天为1疗程。
8、齿龈出血:玉米须50克,置保温瓶中,以沸水适量冲泡,盖闷10多分钟,1日内作数次饮完,,每日1剂,7天为1疗程。
玉米须治疗妇科病
《滇南本草》“宽肠下气,治妇人乳结,……乳汁不通,红肿疼痛,发冷、发热、头痛体困。”
产后腹痛、乳汁不足:玉米须50克,水浸20分钟后,水煎取汁,分早晚两次口服,服时可每次加入红糖20克,即止痛又可使乳汁增多。
玉米须为禾本科一年生全草本植物,玉蜀黍的花柱及柱头,玉米上浆时即可采收,但常在秋后剥取玉米时收集,鲜用或晒干生用,因花柱呈丝状,故名“玉米须”。性味:甘、淡、平、微寒。归膀胱、肝、胆经。功效:利水消肿,利尿通淋,利湿退黄。《滇南本草》“宽肠下气,治妇人乳结,…….,乳汁不通,红肿疼痛,发冷、发热、头痛体困。”《现代实用中药》为利尿药对肾脏病、浮肿性疾病、糖尿病等有效。又为胆囊炎、胆石症、肝炎性黄疸等有效药。《四川中药表》:清血热,利小便,治黄疸,风热,出疹,吐血及崩漏,乳汁不通有效。下面介绍行之有效的治疗各种病的简便处方,供患者参考使用。
岳美中教授应用玉米须治疗小儿慢性肾炎经验
小儿肾脏脆弱,或因感冒,或因有病用药不慎,常发生急性肾炎,对于小儿肾炎,通过长期临床,摸索到凡在15岁以下的男女儿童,用玉米须持久服用,一般无特殊情况者,均能趋向好转或达到治愈。
玉米须服法:先储备干燥玉米须12公斤,用时,取玉米须60克洗净,煎汤代茶,作1日量,温即饮之,不拘次数,勿饮其它饮料,到就睡时若饮不完,次晓即倾去,再煎新汤饮之。要逐日坚持,切勿间断,间断则效果差。饮到3个月时,作检查,观察病情的趋向,若见效果,再继续服3个月,则可痊愈。但仍须避风寒以防感冒,节劳累以速康复。
岳美中教授多年经验认为本品用于15岁以下男女患慢性肾炎儿童,坚持服用6个月,不需要服用其它中西药品,基本上可达到治愈,再适当地休养一个时期(约3个月),则可恢复健康,不致复发。但施之于成年人,则效果不显著。
玉米须治疗水肿性疾病
玉米须味甘、淡、渗利,能通利小便,使尿量增多,有消退水肿之功效,治疗水湿停蓄,肢体浮肿,小便不利,可单用本品煎服,也可与冬瓜皮、赤小豆、茯苓皮系利水消肿药同用。
1、治疗肾炎水肿,取玉米须30克,车前草30克,水煎取汁,代茶饮,每日1剂或取玉米须100克,西瓜皮50克,蝼蛄7个,生地黄15克,肉桂15克,水煎服,隔日1剂,连服4—5剂,症状消退后每日2次每次6—7克。
2、治妊娠水肿:取玉米须30克,冬瓜皮60克,加水1000毫升煎取300毫升分2次口服,连服用5天。
3、治特发性水肿:取玉米须50克、大枣5枚,用开水冲泡,代茶饮用,每天1剂,连服1个月。
4、血吸虫肝硬化腹水:可用玉米须50克配西瓜籽20克、赤小豆10克水煎服,每份2次服完,连服数日能见效。
玉米须治疗肝胆系疾病
因其药性平和,能利湿退黄可用于黄疸,无论阳黄或阴黄,均可选用;可单用本品大剂量煎汤服,也可与利湿退黄药配伍以增强疗效。如,湿热黄疸,可与菌陈、栀子等清热利湿药同用;若阴黄常与干姜、附子等温里药同用;治疗肝胆结石所致黄疸,常与金钱草、鸡内金、郁金等利胆排石药同用。
1、慢性胆囊炎:玉米须200克,银花10克,五味子10克,水煎服,日1剂,一般服用14天后胆红素、转氨酶可恢复正常。
2、胆结石:玉米须100克,大棗50克,菌陈60克,水煎食枣饮汤每日1剂,分两次口服,可清热、利湿、利胆、排石。
3、治疗急慢性肝炎:取玉米须、太子参各50克,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
玉米须治疗内科疾病
玉米须,现代医学研究认为,玉米须含脂肪油、皂甙、苦味糖甙、生物碱、黄酮类、硝酸钾、维生素k3、抗坏血酸、有机酸等,具有利尿、降压、降血糖、利胆止血、抑菌及增强免疫、抗癌等多种功效。
1、糖尿病:玉米须100克,水煎服,或玉米须30克,猪胰200克,水煎服每日1剂。
2、高血压:玉米须100克,夏枯草30克,菊花30克,水煎服日1剂。
3、眩晕:玉米须50克,煎汤代茶,每日1剂,分早中晚3次服用。
4、咳嗽:玉米须30克,陈皮9克,水煎服每日一剂分早晚温服。
5、尿血:玉米须50克,白茅根18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温服,5天为1疗程,或玉米须配荠菜花,白茅根各30克,水煎服。
6、止泻:对于消化不良引起的腹泻,特别是水泻,玉米须或玉米芯,水煎服有止泻作用。
7、鼻吐血:玉米须、香蕉皮各30克,山栀子9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两次口服,5天为1疗程。
8、齿龈出血:玉米须50克,置保温瓶中,以沸水适量冲泡,盖闷10多分钟,1日内作数次饮完,,每日1剂,7天为1疗程。
玉米须治疗妇科病
《滇南本草》“宽肠下气,治妇人乳结,……乳汁不通,红肿疼痛,发冷、发热、头痛体困。”
产后腹痛、乳汁不足:玉米须50克,水浸20分钟后,水煎取汁,分早晚两次口服,服时可每次加入红糖20克,即止痛又可使乳汁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