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生活化资源优化科学实验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kisok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由于受场地、材料等多方面条件限制,很多条件都无法准备齐全,进而导致小学科学达不到预期理想效果。由于小学阶段学生好奇心较强,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科学知识与实际生活有机融合,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科学,认识到科学学科的重要意义,进而有效提高学生科学素养,提升当前课堂教学效率。
  一、引言
  在新课改背景下,培养小學生科学素养已成为当前小学科学重要教学目标之一。在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生活带入教学,通过科学学习让学生了解到科学学科对于日常生活的重要含义。只要我们认真观察、不懈探索,就一定可以发现生活中的科学,进而形成良好的科学学习习惯。
  二、立足生活,将科学问题生活化
  纵观当前生活不难发现,在我们身边就存在各种各样的科学问题。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生活与课堂有效结合,使生活“走”入课堂。比如在实际生活中的“当我们把一根笔直的筷子放到碗里时,你从上面看,它是什么样?从侧面呢?你可以发现什么?”以生活现象来实现课堂导入“光的折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了解、认识折射定律后,可以再次向学生提出问题:“在生活中应用折射可以解决什么问题?你能告诉我我们生活中的实例吗?”此时学生们就会说出自己了解但不理解的相关实例:眼镜、放大镜、相机镜头、彩虹、凸凹透镜、水中的鱼变浅等等。再如,在教学《变色花》这一课时,教师可以预先准备好一朵纸花、并将其花瓣涂上白醋。而后教师可以针对本节教学内容,为学生设计实际情境并提出问题:“现在老师这里有两朵花,你们看这两朵花跟我们平时看到的花有什么区别啊?”“它们是白色的!”而后教师可以拿出紫甘蓝水喷洒在花上,待花变色后,教师可以提出问题:“为什么它们喷的同一种水,但是颜色不一样呢?”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一起分析、了解这种现象。此种教学方式以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与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进行了有效融合,引导学生将课堂中融入生活,在生活中应用科学知识,进而更好地让学生明白了科学学科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激发其探究、学习欲望。
  三、走进生活,课堂教学生活化
  在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教学活动必须要以学生生活为中心点。其教学教材可以是源于学生的日常生活、可以是教师设定的生活情境。利用生活化活动,分析、认识生活中的一些科学现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对生活中的多种科学现象及时捕捉,而后对其进行适当加工,以学生喜欢的方式将其展现出来。
  首先,要拓宽科学学科内容,以生活化方式引导学生。比如在《摩擦力的秘密》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好地使学生认识到“摩擦力”的存在,教师可以选用较为常见的生活材料作为实验素材。比如可以举办“我是小小夹球手”活动,可以从班级挑选一名学生用金属筷子夹乒乓球,然后再用木质筷子夹乒乓球,看哪个同学夹得多。此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好奇心一下就被激发出来,不知不觉地投入到了科学学习中。此种教学方式,不仅可有效活跃当前课堂氛围,还可有效提升学生学习科学的自主性。
  其次,要让学生参与实践,设置生活化情境,帮助学生形成积极良好的科学学习态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以当前教学内容为依据,设置适当教学情境,进而更好地激发学生创新思维,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比如在《声音的产生》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从课桌上挑选工具,使其发出声音。在此过程中,学生会结合自身生活经验选出多种办法来使物品发出声音。再如在《洗衣服的学问》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回家做一次小调查,采访自己的妈妈洗衣服都借助什么东西?他们之间的区别在哪儿?此种教学方式以生活情境为出发点,为后续新课学习奠定了良好基础,这样学生在进行科学学习时就不会觉得晦涩难懂,而是觉得科学就在身边。
  四、返回生活,将科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不管是哪个学科,应用都是最终的学习目的。尤其是在新课改背景下,“学以致用”尤为重要。所以,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当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条件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入生活”,进而更好地体现科学学科的实践性,明确科学知识的应用价值。比如在学习热空气、冷空气后,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我们的空调都放在高处,而我们的暖气都放在低处呢?”在学习“电磁铁”后可以向学生提问:“为什么磁悬浮列车可加快运行速度”等等。通过生活中的多种科学问题,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与科学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
  五、结语
  总而言之,生活是科学知识的主要来源。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必须要善于观察、发现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在科学教学中应用生活化教学方式构建高效课堂,真正做到生活走进课堂,课堂融入生活,使学生感觉到科学知识就在自己的生活中,认识到科学知识学习的重要意义,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探索欲,进而有效培养其科学学科学习兴趣,提升其科学素养。
  【作者单位:厦门市寨上小学
其他文献
我们用HLA相配的同胞供者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急变期并发骨髓纤维化1例.现报告如下.1对象和方法
目的 研究藁本内酯(ligustilide,LIG)减轻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idative low density lipoprotein,ox-LDL)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
新课改要求小学科学教学必须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根植于生活来学习和理解课堂知识,学习运用所学的科学知识来认识生活当中的一些现象。这就要求小学科学教学必须实现生活化。  小学科学是一门旨在培养学生基本科学素养、了解基本科学知识的启蒙课程,也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核心课程之一。在小学科学教材当中,实验教学是一个重要的学习途径和教学方法,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要以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作为基本原则,将生活化教学作
微课是一种以视频为载体的教学模式,也是一种新颖的教学资源。如今,在教育教学领域,微课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引起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高度关注。本文从小学数学教學视角,就微课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展开了探讨、分析,希望能为小学数学微课教学提供理论参考。  微课是以声像为表现形式的教学工具,微课也是信息技术在教学领域创新应用的结果。与传统的教学手法相比,微课的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灵活。微课的出现,也
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重视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探索在激发和维持学生学习兴趣、努力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提供有结构的材料、锁定趣味实验和巧用云空间等多元化途径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构建一种高效的科学教学模式。  小学( 1 ~6年级) 科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探究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在科学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如何倡导以探究式学习为主的多样化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成
STEM是一门集科学、技术、工程、数学学科于一体的融合性课程,STEM教育意在培养学生的STEM素养,即科学素养、技术素养、工程素养与数学素养,它具有极强的跨界性与综合性。小学科学是一门指向学生科学素养启蒙的学科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基本的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能力、科学习惯、科学精神等科学素养。STEM与科学在差异之中存在共同之处,两者均以培养学生素养为宗旨,为学生的发展奠基,都以问题解决为驱动,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如今国家对小学科学教学高度重视,小学科学已经成为教学中的重点课程。通过对小学科学教学中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有利于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笔者针对目前小学科学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开发以及利用的具体措施,为以后科学教学发展奠定基础。  在如今的发展过程中,各国之间的竞争已经不局限于武力和经济,更多的是在科技上的竞争,可以说科技对整个国家的发展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