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科学家日前公布发现一种小分子化合物,能帮助抗癌病毒更有效地杀死肝癌细胞,其效果就好像给制导导弹绑上了“烈性炸药包”。这为治疗全球第二号癌症杀手—肝癌带来了新希望。
专杀癌细胞而对正常细胞无害的病毒被称为溶瘤病毒。世界上最早的溶瘤病毒报告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当时发现一名子宫颈癌患者在感染狂犬病病毒后,肿瘤随之消退。2005年,中國批准将溶瘤病毒H101用于治疗难治性晚期鼻咽癌,这是世界上第一个由官方批准的溶瘤病毒药物。
中山大学颜光美教授团队当天在美国《科学转化医学》杂志上报告了在溶瘤病毒M1研究上取得的重要突破。M1病毒是1964年在海南蚊虫上首先发现的,它对人不致病,只在马和猪之间传播。2004年,研究人员在一次实验中偶然发现,M1病毒可将大鼠身上的胶质瘤溶解掉。
为提升M1病毒的抗肿瘤效果,颜光美团队在筛选了数百种临床抗肿瘤小分子化学药物后,发现一类靶向内质网相关降解通路(ERAD)的小分子化合物能将M1病毒的抗肿瘤活性增强3600倍,而且对正常细胞没有毒性。颜光美团队将这种增效方式称为“精准增效”。
颜光美解释:“我们可以形象地将溶瘤病毒M1比喻为自动锁定肿瘤细胞的制导导弹,而ERAD抑制剂的加入如同在导弹上绑定了自带筛选功能的烈性炸药包,强强联手,效果不言自明。”
至于这种增效剂是否合适配合M1病毒应用于病人,可通过检测ERAD通路中一个名为VCP的蛋白质来预测。具体来说,如果病人手术切除肿瘤组织上的VCP蛋白质高表达,则说明该病人适合此联合治疗方案,如若低表达则表示该病人不宜接受联合方案。在肝癌病人中,肿瘤组织VCP蛋白高表达较为常见。
颜光美说:“这些结果提示,将该方案应用于治疗在我国高发病率、高死亡率且缺乏有效药物的肝癌具有巨大潜力,给难治的肝癌带来了新的希望。”
颜光美团队关于溶瘤病毒M1的临床转化研究获得中国国家“十三五”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资金的支持。现阶段,他们仍在进行新药申报前的临床前研究,并计划2018年申请临床试验批件。(新华社)
专杀癌细胞而对正常细胞无害的病毒被称为溶瘤病毒。世界上最早的溶瘤病毒报告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当时发现一名子宫颈癌患者在感染狂犬病病毒后,肿瘤随之消退。2005年,中國批准将溶瘤病毒H101用于治疗难治性晚期鼻咽癌,这是世界上第一个由官方批准的溶瘤病毒药物。
中山大学颜光美教授团队当天在美国《科学转化医学》杂志上报告了在溶瘤病毒M1研究上取得的重要突破。M1病毒是1964年在海南蚊虫上首先发现的,它对人不致病,只在马和猪之间传播。2004年,研究人员在一次实验中偶然发现,M1病毒可将大鼠身上的胶质瘤溶解掉。
为提升M1病毒的抗肿瘤效果,颜光美团队在筛选了数百种临床抗肿瘤小分子化学药物后,发现一类靶向内质网相关降解通路(ERAD)的小分子化合物能将M1病毒的抗肿瘤活性增强3600倍,而且对正常细胞没有毒性。颜光美团队将这种增效方式称为“精准增效”。
颜光美解释:“我们可以形象地将溶瘤病毒M1比喻为自动锁定肿瘤细胞的制导导弹,而ERAD抑制剂的加入如同在导弹上绑定了自带筛选功能的烈性炸药包,强强联手,效果不言自明。”
至于这种增效剂是否合适配合M1病毒应用于病人,可通过检测ERAD通路中一个名为VCP的蛋白质来预测。具体来说,如果病人手术切除肿瘤组织上的VCP蛋白质高表达,则说明该病人适合此联合治疗方案,如若低表达则表示该病人不宜接受联合方案。在肝癌病人中,肿瘤组织VCP蛋白高表达较为常见。
颜光美说:“这些结果提示,将该方案应用于治疗在我国高发病率、高死亡率且缺乏有效药物的肝癌具有巨大潜力,给难治的肝癌带来了新的希望。”
颜光美团队关于溶瘤病毒M1的临床转化研究获得中国国家“十三五”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资金的支持。现阶段,他们仍在进行新药申报前的临床前研究,并计划2018年申请临床试验批件。(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