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是以新媒体新境域下概念设计对于书籍设计的影响为出发点,对未来书籍设计的新思路提出看法。使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式来分析概念书籍设计的新理念与艺术表现。结论 概念设计对于书籍设计来说是当代所不能缺少的一种需求,也是书籍形态发展的必然结果,我们需要概念设计新思路的融入从而为我国当代书籍设计的动态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关键词】:概念书籍;艺术表现;设计方法
“概念”是反映对象本质属性的思维方式,概念产生于一般规律并以崭新的思维和表现形态体现其本质内涵。将概念设计的思维融入到书籍设计之中的概念就是指在准确传达书籍内容信息的基础上,充分体现书籍内涵,独具个性的新形态书籍。如何不断地更新设计观念,寻求书籍设计的突破点,为读者创造独特、舒适的阅读空间,也是从概念设计思维中对于书籍设计的思考。
一 新媒体境域下概念设计对于书籍设计表现的创新
1 .1思维模式
将概念设计融入书籍设计之中即概念书籍。它是一种创新的书籍形态设计,同传统书籍最大的区别就在于观念的突破,其设计目的在于运用全新的设计理念,通过对形态、材料、工艺等方面的个性表达,满足读者不同的审美需求。概念书籍设计不只是传统意义上的开本、色彩、图像、版式的整体设计。概念设计的融入是对设计理念的创新,作者要首先要吃透书籍的内容,提炼其精华,强化书籍文本内容的思想、观点、意识,对书籍表现形式、视觉元素、材料工艺进行独创性与探索性的设计。
我认为之所以概念书籍会在新媒体境遇下有一席之地,是因为人们对于耳目一新的事物会产生更多的关注,而司空见惯的、刻板的东西就很难引起人们的注意,这就是人们的视觉习惯。所以要求设计师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创新思维能力。能够打破以往固有的思维模式,学习和采用现代的设计理念,在吸收传统精华的基础上,善于从其他领域获取灵感,大胆地创新,用新的视角、新的表现手段来提升书籍设计的文化品位与审美功能。
1.2 创造书籍与读者之间互动的阅读方式(实例)
新媒体境遇下,信息充斥着每天的生活。大家更多的愿意去主动地参与其中。他们从各自的需求出发,阅读的行为是积极、主动的,在阅读过程中更关注参与性、主体性。所以,概念书籍设计即使特殊也应强调“以人为本”的原则,加强书籍与读者之间的互动联系。成功的概念书籍设计能够营造一个匠心独具的阅读氛围,甚至可以把书籍变成“游戏”,让读者参与其中,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既获得了知识,同时又带来了精神上的愉悦与享受。例一:日本设计师川村真司的《RAINBOW INYOUR HAND》一书(图1-1)。外观看上去是一本传统的颜色样本书,将同样大小的七色四方形,印刷在36 张漆黑的纸上。当读者连续翻动书页时,“掌心中的彩虹”立刻呈现,创造出了比动画更加立体的3D 效果。富有创意的设计让读者从书籍中获得更多的感官体验,是一种视觉形式的愉悦。例二:荣获2007 年度德国莱比锡“世界最美的书”《不裁》。设计师朱赢椿充分考虑到了读者的参与因素,书芯由三种不同颜色、不同质地的纸张混合装订而成,但书的内页是连在一起的。书中附带一把纸质裁刀,需要读者边看边裁,为读者营造了一个游戏与娱乐的阅读空间。让阅读有延迟、有期待、有节奏、有小憩,最后得到一本古朴而雅致的毛边书。这种新颖的概念,和读者情景交融,让书籍有了生命,也让书籍成为一件具有收藏、观赏价值的艺术品。
二 新媒体境域下概念书籍的设计方法思考
2.1 概念书籍的外部形态表现
对书籍形态进行设计是概念书籍艺术表现的方法之一。书籍“形态”是书籍的外在结构、形体以及内在“神态”,是外在美与内在美的结合。书籍形态设计是通过不同的外部形态,恰当传达出书籍的内容信息,准确表达书籍的风格,从而赋予书籍第一印象的鲜活生命,在视觉上吸引读者,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内容决定形式,概念书籍的形态设计应该从书籍的内容出发,加以提炼和概括,做到从内容到形式的和谐统一。各种新材料、新技术的运用,使得书籍形态多样性成为可能。概念书籍设计也许会打破常态书籍的六面体,呈现出圆的、多边的、异形的、仿生的等多种形式。丰富的书籍形态不仅在视觉上带来新鲜的趣味,同时是对书籍内容信息传达的形象化补充。概念书籍在形态上寻求变化,一方面可以通过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探索书籍形态的多种表现形式,设计出独具个性的翻阅型书籍;另一方面,也可以完全打破传统书籍的外部形态,探索未来书籍阅读方式的各种可能性。
2.3 新材料、新技术的运用
书籍设计的概念创新与时代进步紧密联系的,新材料为书籍藝术拥有多种物质形态提供了可行性。不同的材料可以赋予书籍不同的气质。书籍的主题内容也可以借助材料来引申发挥,从而将更深层的含义表达出来。纸张作为信息传播的媒介,一直以来处于重要的位置。近年来,先进的科技不断应用到纸张制造业中,出现了许多色彩和质感都非常有特点的纸材。如水纹纸、皮纹纸、手揉纸、彩岩等。这些质感迥异的特种纸张,极大的丰富了设计者的创作灵感和艺术表现力。书籍设计语言是多元的,可以利用纸材的平面元素,通过对纸张的折叠、切割、组合等处理手法,来达到平面之中有变化,呈现出丰富、多维的立体效果。
不同的阅读方式可以考虑使用不同的材料。设计材质可以是自然界的原始形态,如石头、木材、泥土等;也可以是经过加工后的现成品,如金属、塑料、皮革、玻璃、织物等。材料本身就可以构成书籍的形态。同时还以其特殊的触觉语言与读者交流,达成与读者之间思维和情感上的共鸣。在进行概念设计的过程中,充分利用材料的不同特性、质感、触感、肌理等,并将其转换成视觉语言,表达书籍的情感与意图。借用材料的特性创造出具备艺术特征的书籍形式实现书籍外在形态的多元化。
三 结论
概念书籍的出现反映了当代书籍设计的一种需求,也是书籍形态发展的必然结果。正如杉浦康平所说“书籍不仅仅是容纳文字,承载信息的工具,更应该是一件极具吸引力的物品”。在我国出版业内,因为概念书的制作工艺讲究不利于批量生产,所以尚处于起步阶段,任何一个新生事物的出现都会有其两面性。所以,不断地更新设计观念,寻求书籍设计的突破点,为读者创造独特、舒适的阅读空间,也是从概念设计思维中对于书籍设计的思考。
参考文献:
[1] 吕敬人.吕敬人书籍设计教程[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05.
[2] 吕敬人.书艺问道[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6.
[3] 原研哉.设计中的设计[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
[4] 张森.书籍形态设计[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6.
[5] 李凯.论书籍形态设计要素的创新与发展[J].包装工程,2009.
【关键词】:概念书籍;艺术表现;设计方法
“概念”是反映对象本质属性的思维方式,概念产生于一般规律并以崭新的思维和表现形态体现其本质内涵。将概念设计的思维融入到书籍设计之中的概念就是指在准确传达书籍内容信息的基础上,充分体现书籍内涵,独具个性的新形态书籍。如何不断地更新设计观念,寻求书籍设计的突破点,为读者创造独特、舒适的阅读空间,也是从概念设计思维中对于书籍设计的思考。
一 新媒体境域下概念设计对于书籍设计表现的创新
1 .1思维模式
将概念设计融入书籍设计之中即概念书籍。它是一种创新的书籍形态设计,同传统书籍最大的区别就在于观念的突破,其设计目的在于运用全新的设计理念,通过对形态、材料、工艺等方面的个性表达,满足读者不同的审美需求。概念书籍设计不只是传统意义上的开本、色彩、图像、版式的整体设计。概念设计的融入是对设计理念的创新,作者要首先要吃透书籍的内容,提炼其精华,强化书籍文本内容的思想、观点、意识,对书籍表现形式、视觉元素、材料工艺进行独创性与探索性的设计。
我认为之所以概念书籍会在新媒体境遇下有一席之地,是因为人们对于耳目一新的事物会产生更多的关注,而司空见惯的、刻板的东西就很难引起人们的注意,这就是人们的视觉习惯。所以要求设计师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创新思维能力。能够打破以往固有的思维模式,学习和采用现代的设计理念,在吸收传统精华的基础上,善于从其他领域获取灵感,大胆地创新,用新的视角、新的表现手段来提升书籍设计的文化品位与审美功能。
1.2 创造书籍与读者之间互动的阅读方式(实例)
新媒体境遇下,信息充斥着每天的生活。大家更多的愿意去主动地参与其中。他们从各自的需求出发,阅读的行为是积极、主动的,在阅读过程中更关注参与性、主体性。所以,概念书籍设计即使特殊也应强调“以人为本”的原则,加强书籍与读者之间的互动联系。成功的概念书籍设计能够营造一个匠心独具的阅读氛围,甚至可以把书籍变成“游戏”,让读者参与其中,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既获得了知识,同时又带来了精神上的愉悦与享受。例一:日本设计师川村真司的《RAINBOW INYOUR HAND》一书(图1-1)。外观看上去是一本传统的颜色样本书,将同样大小的七色四方形,印刷在36 张漆黑的纸上。当读者连续翻动书页时,“掌心中的彩虹”立刻呈现,创造出了比动画更加立体的3D 效果。富有创意的设计让读者从书籍中获得更多的感官体验,是一种视觉形式的愉悦。例二:荣获2007 年度德国莱比锡“世界最美的书”《不裁》。设计师朱赢椿充分考虑到了读者的参与因素,书芯由三种不同颜色、不同质地的纸张混合装订而成,但书的内页是连在一起的。书中附带一把纸质裁刀,需要读者边看边裁,为读者营造了一个游戏与娱乐的阅读空间。让阅读有延迟、有期待、有节奏、有小憩,最后得到一本古朴而雅致的毛边书。这种新颖的概念,和读者情景交融,让书籍有了生命,也让书籍成为一件具有收藏、观赏价值的艺术品。
二 新媒体境域下概念书籍的设计方法思考
2.1 概念书籍的外部形态表现
对书籍形态进行设计是概念书籍艺术表现的方法之一。书籍“形态”是书籍的外在结构、形体以及内在“神态”,是外在美与内在美的结合。书籍形态设计是通过不同的外部形态,恰当传达出书籍的内容信息,准确表达书籍的风格,从而赋予书籍第一印象的鲜活生命,在视觉上吸引读者,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内容决定形式,概念书籍的形态设计应该从书籍的内容出发,加以提炼和概括,做到从内容到形式的和谐统一。各种新材料、新技术的运用,使得书籍形态多样性成为可能。概念书籍设计也许会打破常态书籍的六面体,呈现出圆的、多边的、异形的、仿生的等多种形式。丰富的书籍形态不仅在视觉上带来新鲜的趣味,同时是对书籍内容信息传达的形象化补充。概念书籍在形态上寻求变化,一方面可以通过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探索书籍形态的多种表现形式,设计出独具个性的翻阅型书籍;另一方面,也可以完全打破传统书籍的外部形态,探索未来书籍阅读方式的各种可能性。
2.3 新材料、新技术的运用
书籍设计的概念创新与时代进步紧密联系的,新材料为书籍藝术拥有多种物质形态提供了可行性。不同的材料可以赋予书籍不同的气质。书籍的主题内容也可以借助材料来引申发挥,从而将更深层的含义表达出来。纸张作为信息传播的媒介,一直以来处于重要的位置。近年来,先进的科技不断应用到纸张制造业中,出现了许多色彩和质感都非常有特点的纸材。如水纹纸、皮纹纸、手揉纸、彩岩等。这些质感迥异的特种纸张,极大的丰富了设计者的创作灵感和艺术表现力。书籍设计语言是多元的,可以利用纸材的平面元素,通过对纸张的折叠、切割、组合等处理手法,来达到平面之中有变化,呈现出丰富、多维的立体效果。
不同的阅读方式可以考虑使用不同的材料。设计材质可以是自然界的原始形态,如石头、木材、泥土等;也可以是经过加工后的现成品,如金属、塑料、皮革、玻璃、织物等。材料本身就可以构成书籍的形态。同时还以其特殊的触觉语言与读者交流,达成与读者之间思维和情感上的共鸣。在进行概念设计的过程中,充分利用材料的不同特性、质感、触感、肌理等,并将其转换成视觉语言,表达书籍的情感与意图。借用材料的特性创造出具备艺术特征的书籍形式实现书籍外在形态的多元化。
三 结论
概念书籍的出现反映了当代书籍设计的一种需求,也是书籍形态发展的必然结果。正如杉浦康平所说“书籍不仅仅是容纳文字,承载信息的工具,更应该是一件极具吸引力的物品”。在我国出版业内,因为概念书的制作工艺讲究不利于批量生产,所以尚处于起步阶段,任何一个新生事物的出现都会有其两面性。所以,不断地更新设计观念,寻求书籍设计的突破点,为读者创造独特、舒适的阅读空间,也是从概念设计思维中对于书籍设计的思考。
参考文献:
[1] 吕敬人.吕敬人书籍设计教程[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05.
[2] 吕敬人.书艺问道[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6.
[3] 原研哉.设计中的设计[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
[4] 张森.书籍形态设计[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6.
[5] 李凯.论书籍形态设计要素的创新与发展[J].包装工程,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