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你一把金钥匙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clh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古诗词的表达技巧是诗歌鉴赏题中涉及最多的考点,以历年高考诗歌鉴赏题为例,从设问角度与答案的设置入手,作了具体的研究,探寻古诗词表达技巧鉴赏题的答题模式,帮助考试提高着这类题型的得分率。
  关键词: 古诗词 表达技巧鉴赏方法设问角度答案设置
  【中国分类法】:G633.3
  
  
  
  古诗词的表达技巧是诗歌鉴赏题中涉及最多的考点。纵观近三年的全国各地高考卷,其中古诗词的表达技巧考察的特别多,而这样的考题却是学生丢分最集中的试题之一。因此,我根据自己高三的教学经验,以历年高考诗歌鉴赏题为例,从设问角度与答案的设置入手,探寻古诗词表达技巧鉴赏题的答题模式,帮助考试提高着这类题型的得分率。
  一、了解概念,掌握相关术语。
  表达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创造意境、表达思想感情时所采取的特殊的表现手法。它的含义非常广泛,包括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和结构技巧。
  1.修辞手法:主要有“对偶、比喻、拟人、借代、夸张、排比、反复、象征”等。
  2.表达方式:诗词中主要运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
  直接正面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肖像描写、
  写人写物 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白描
  间接侧面描写:环境描写、其他人的对比烘托
  写景:动静(以动衬静、以静衬动、动静结合)、虚实(虚实结合、化虚为实)、多角度描写(远近、高低、明暗、视听触觉、形声色)等。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托物言志、借古讽今、
  借古抒怀、用典抒情
  3.表现手法:赋比兴、衬托、对比、渲染、烘托、象征、联想想象、以小见大、点面结合等。
  4.结构技巧:首尾照应,开门见山、层层深入,先总后分,先景后情、卒章显志,过渡,铺垫,伏笔等。
  二、高考真题设问方式。
  纵览近三年高考诗歌鉴赏试题,大部分考题都直接或间接的考察了“表达技巧”而我们的考生对间接设问方式不能明其意,而不知道答什么?以下是一些代表性的问题:
  这首咏梅诗中,作者使用什么手法来表现梅花的?请简要分析。(2013年全國新课标卷Ⅱ)
  简要分析这两首诗的表现手法。(2012年浙江卷)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一连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运用了何种
  表现手法?(2011年江苏卷)
  本诗第二联描写精妙,请简要分析。(2013年辽宁卷)
  “数峰清瘦出云来”一句妙在何处?(2012辽宁卷)
  三、四两句中的“烟”有哪些特点?是认识如何描写的?(2013年山东卷)
  从以上高考试卷对诗歌考查的设问方式看:前三道问题是对“表达技巧”的直接设问,而后三道问题是对表达技巧”的间接设问。“分析‘精妙’”就是因为在诗中运用了表达技巧,才显出其“精妙”;“如何描写”(或“怎样表现”)就是问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
  因此,考生要明确对“表达技巧”的设问方式,只有知其问什么,才可知道答什么,千万不可答非所问。我们可归纳出表达技巧设问方式有如下几种:
  1.本诗运用了何种表达方式?
  2.分析某句妙在何处?
  3.结合全诗,具体分析作者是如何表现……?
  4.这首诗是怎样表现作者情感的?
  
  三、分析高考答案,逆推答题步骤。
  要研究高考题的解题步骤,从高考试题答案入手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办法。例如:
  这首咏梅诗中,作者使用什么手法来表现梅花的?请简要分析。(2013年全国新课标卷Ⅱ)
  ——运用了烘托和渲染的手法,全诗几乎未涉及美化的色香,而注重环境的烘托和感情的渲染,从而表现梅花的渲染,从而表现梅花的精神和品质。
  本诗第二联描写精妙,请简要分析。(2013年辽宁卷)
  ——全联视听结合,生动地描写了诗人的所见所闻,表现了竹轩环境的清幽和诗人生活的闲适;“梢影细从茶碗入”准确地描绘了茶具间光影的变化;“叶声轻逐篆烟来”运用比拟(拟人)手法,形象地写出叶声与烟缕升起相伴的动态美。
  诗的颔联在写景上运用了斗中表现手法,请指出其中一种并结合诗句简要分析。(2012年广东卷)
  ——使用对比手法。如上下句之间的朱樱与绿草、青豆与白鹅的鲜明对比,表现出景物色彩的鲜丽。(或使用渲染手法。用丰富的色彩去描写初夏的水果菜蔬,悦目怡情的青草和白鹅,渲染生命勃发的气息。)
  请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对“折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进行赏析。(2011年福建卷)
  ——①对比:以“有声”与“无影”对比,近写声觉,远写视觉,突出层次的远近和景致的深阔。②对偶:以折苇对遥山,近景与远景相结合;节奏优美,意境深阔、淡雅(或幽静、清新)。
  研究高考试题答案,可以推究出关于诗歌鉴赏中表达技巧题的答题步骤如下:
  第一步:点明概念。准确说明运用的修辞方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或结构技巧。
  第二步:解释形成过程。将运用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或结构技巧在诗句中是如何呈现的解释清楚。
  第三步:点明效果及表达的情感。欣赏诗歌不能离开诗歌整体,最后要指出达到了什么艺术效果或是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态度。
  四、实践演练,规范答题。
  绵谷回寄蔡氏昆仲
  罗隐
  一年两度锦江游,前值东风后值秋。
  芳草有情皆碍马,好云无处不遮楼。
  山牵别恨和肠断,水带离声入梦流。
  今日因君试回首,淡烟乔木隔绵州。
  【注】绵谷:地名,今四川广元县。“蔡氏昆仲”,是罗隐游锦江时认识的两兄弟。
  诗歌中间两联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表现手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和拟人手法。颔联中“芳草”“碍马”,“好云”“遮楼”,诗人将人的感情赋予碧草和好云,说它们像友人一样,为了殷勤地挽留自己而有意绊马蹄遮楼台,表现了朋友对客人(自己)的热情和殷勤。颈联说山牵着“别恨”、水带着“离声”,这样多情的山水让人魂牵梦绕,肝肠寸断,表现了诗人对朋友的依恋难舍。
  阮郎归•耒阳道中为张处父推官赋
  辛弃疾
  山前灯火欲黄昏,山头来去云。鹧鸪声里数家村,潇湘逢故人。
  挥羽扇,整纶巾,少年鞍马尘。如今憔悴赋招魂,儒冠多误身。
  【注】耒阳,湖南省耒阳县;张处父,词人好友;推官,官职名。
  词的下阕作者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词的下阕运用对比、用典,用昔日驰骋疆场和如今的憔悴疲惫对比;用周瑜挥羽扇整纶巾的典故(或用屈原《招魂》之典)。表现了作者岁月蹉跎、英雄老去、壮志难酬、失魂落魄,满腹哀怨,抚今追昔、漂泊憔悴的情感。
  如果能依照答题步骤规范答题,相信同学们都会提高得分值的。也希望我对诗歌表达技巧鉴赏题答题步骤的总结会对同学们有帮助。
  
其他文献
摘要 通过实施数学建模课程改革,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数学建模竞赛,强化运用知识进行课外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和计算机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数学建模; 实践性教学; 创新能力; 教学模式  【中国分类法】:G420    1 现状分析  目前高职数学教学面临着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1.1 由于社会发展的需要,时代对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使得教育价值取向多样化,使得高职
期刊
【摘要】新课程标准对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个性,提高英语素质是其要点。因此,怎样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我必须认真对待和认真研究的问题,要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就必须转化学困生。在这方面我摸索积累了一些经验,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英语教学;转化;学困生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0-0197-01  
期刊
摘要:本文针对线性代数课堂讲授与实际生活联系不紧密以及线性代数理论与实际应用相脱节的弊端,以线性方程组的解、特征值与特征向量两个知识点为切入点,给出线性代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实例。以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端正学习态度,纠正数学无用的观点。  关键词线性代数;教学方法;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O151.2  1. 引言  线性代数课程是我国大多数院校都会开设的一门基础课程,在我国整个教育体系中起着“基石”
期刊
【中图分类号】G30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0-0275-02  小学《科学》与《劳动技术》是两门不同的课程,它们具有相对独立性,但在不少内容上又相互关联、相互依赖。如果合理整合,资源共享,在教学中就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正在进行的新课程改革提出的目标之一就是“改革过分强调学科独立性、课程门类过多、缺乏整合的偏向,加强课程结构的综合性、弹性与多样性。”在原有
期刊
摘要:初中科学复习课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系统地整理学过的知识和技能,使遗忘的内容得以重视,薄弱的环节得以巩固,将知识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以形成知识网络和“板块”。但复习课最难上,因为复习课的教学内容已是学生所熟悉的知识,对学生来说,复习过程不再像探究新知那样充满挑战的乐趣,冷饭重炒势必造成学习过程的索然寡味,不能引起学生学习的高度热情和积极性,学习动力不足。  关键词:科学复习自主复习 提高效率
期刊
摘要:本文從教师子女亲情缺失、教师角色适应、榜样塑造三方面探讨教师子女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教师身为人师、人父(母)的尴尬,并试图提出解决的办法。  关键词:教师子女教育 问题  【中国分类法】:G525.1    我常听见老师们叹息,“种好了别人的田,却荒了自家的园”。这声叹息道出了部分教师在子女教育上存在的问题。又听说“再优秀的老师,如果自己的子女没教育好,其优秀的程度也是有限的”,这又点明了其对教
期刊
摘要: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作为衔接小学信息技术与高中信息技术的过渡阶段,其知识体系是否合理尤为重要。笔者通过以广州版初中信息技术教材为样本,系统分析教材的内容模块,并根据发现的问题对初中信息技术的教材编写和教法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知识体系;教材分析  【中国分类法】:G434      21世纪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信息素养已成为人们必备的基本能力和文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中小学信息技
期刊
作为人的存在,教师需要爱,学生也需要爱;教师需要被尊重,学生也需要被尊重;教师不愿意被人辱骂,学生也一样。因此,师生双方在审视对方的时候,应该透过社会角色的“面具”,看到“面具”背后共同的人性或人格,采用“换位”、“移情”、“理解”的方法去建立一种超越有差别的“角色关系”的无差别的“人格关系”。这种人格关系是师生关系最核心的组成部分。  老师对待学生的不平等也往往表现在人格上的不尊重,以居高临下的
期刊
摘要:历代对人性本质的认识层出不穷,有性善论、性恶论和中性论。但究其本质,自由是贯穿人性始终的。教育作为传承文明、促进社会发展的手段,对于发展人性、培养新一代的个性彰显、充满活力、勇于创新的新人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所以,教育应该具有包容性,培养受教育者认识到自我的存在和需要,引导受教育者追求自由——自由选择、自主学习,形成开放式的、人性化的教育。  关键词:人性 自由 教育  【中国分类法】:G4
期刊
在新课程中,回归生活是一个响亮的口号。现在的《品德与生活》最大的改革是视儿童的生活为宝贵的课程资源。它与以往的品德教材有很明显的不同,不再是说教式的,学生遥不可及的教育内容,它的教学内容都取之于学生身边实实在在的东西。它具有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这三个基本特征。尤其是生活性更为突出。课程珍视儿童生活的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以儿童生活中的需要和问题为出发点。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以生为主”的发展性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