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不断发展,高校毕业生的数量逐年上升,从2002年的133.7万人到2009年的611万,2010年再创历史新高达到了631万人。高校毕业生所面临的就业形势也日益严峻。当前,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是复杂多样的,但起主导作用的则是大学生的就业价值观是否与当前的就业形势相协调。就业价值观是大学生在其自身发展过程中,在社会需要与客观事物所能满足这种需要的关系之间产生一种关于职业与就业行为的观念,也就是大学生对就业的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事物和现象进行评价、决定取舍的思想观念。它是大学生就业过程内心的“指路灯”,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精神和物质生活行为,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行为。就此,我们对当前传媒类大学生的就业价值观进行了调查与分析,从而了解他们在就业时的价值取向,为我们解决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以及做好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一、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一)调查问卷的基本情况
我们设计了“大学生就业观念和求职意向调查问卷”,问卷分为“就业观念”和“求职意向”两部分,共计35个问题。课题组随机抽取浙江传媒学院300名不同专业的学生作为调查对象。本次调查共计发放调查问卷300份,收回有效问卷286份,有效收回率为95.33%,其中男生138人,女生148人,党员56人,团员208人。专业覆盖学校目前开设的所有艺术类和非艺术类专业。
(二)调查问卷的结果分析
1、就业形势和就业前景
调查显示,只有16.78%的同学认为目前的就业形势较好,就业压力不大;超过55.94%的学生认为目前的就业形势较为严峻,就业比较困难;甚至还有17.48%的同学认为形势非常严峻,就业相当困难。而对于目前的就业前景,有27.27%的同学认为感到迷茫,没有信心;有6.29%的同学感到悲观,没有信心;甚至还有2.8%的同学感到心灰意冷,毫无信心。从这两项的调查结果我们不难推断出,目前传媒类大学生对就业形势和就业前景持比较悲观的态度,这也与社会就业压力比较大的外部环境相一致。
2、就业倾向
(1)毕业后去向选择及原因分析
调查显示,由于家庭经济和积累社会经验等原因,很多学生(152,占50.67%)倾向于立即就业。而还有相当一部分同学(103,占34.33%),由于提高自身学历、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需要,选择了升学(考研或者专升本)。另外,还有58名学生认为公务员社会地位较高,收入稳定,也选择了报考公务员;13名学生有意向进行自主创业,18名学生认为出国经历可以增加自己的含金量,提高自身的就业竞争力,有意向出国留学深造。
(2)就业地区意向
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196人,占68.53%)原意去北京、上海、深圳等发达大城市和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就业,他们普遍认为这些城市经济发达,工作、生活条件优越,就业机会多,更加有利于个人的长期发展。而只有少数学生(46人,占16.08%)原意到中西部大城市和中西部中小城市就业,寻找个人发展机会;此外,还有一部分同学(36人,占12.59%)原意回到自己的原籍就业,他们认为原籍地有自己的父母和亲人,社会关系网比较容易建立,更有利于个人的发展。此项调查结果反映出当前传媒类大学生仍然对工作地点有着较高的要求,许多同学都不愿意到中西部比较偏远的地区就业,他们认为这些地区缺少就业机会和个人发展的空间。不过,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中西部地区与沿海发达地区的差距逐步缩小,中西部地区对于人才的需求数量将会不断地增加。
(3)就业薪酬待遇
调查显示,对于起始月薪,多数学生(98人,占34.26%)认为应该在2000-3000元,1500-2000元的占(96人,占33.57%),1000-1500元的和3000-5000元的分别占9.09%(26人)和15.38%(44人)。由此看出,目前大学生的起始月薪与企业实际支付的月工资相符,说明大学生正在主动地或者被动地接受大众化教育的现实,就业期望值明显降低。
3、就业途径
调查显示,有76人,占26.57%的同学认为最有效获得岗位信息的渠道是亲戚朋友等社会关系,还有74人,占25.87%的同学选择了参加校园就业双选会、专场宣讲会。通过参加社会招聘会以及政府相关就业信息网站等途径获取岗位信息也占到了一定的比例。由此可以看出,受到中国传统的人际关系制度的影响,大学生更加重视社会关系对他们就业所起的作用,这也促使我国需要在就业机制方面更加完善,真正能够做到用人制度化、公开化,真正实现社会的平等就业。
4、就业观念
调查显示,有196人,68.53%的同学选择了“先就业再择业”,只有90人,占31.47%的同学选择了“先择业再就业”。从此项调查可以看出,目前大学生在择业与就业的问题上已经趋于理性,主流思想已经形成,这也与我们的就业指导工作是密不可分的。
二、大学生就业价值观形成的主要原因
(一)社会因素的影响
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经济转型发展时期,对于大学生的就业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一方面,中国国内文化日益世俗化,强调个体、现实与利益,庸俗实用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消极因素侵蚀着青年大学生,使得他们在就业时倾向于选择到北京、上海、深圳等发达大城市和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以及薪酬待遇高、福利条件好、发展空间大的单位。另一方面,市场经济发展在推动了大学生就业的市场化发展,增加社会人才需求,为大学生就业创造了良好的就业条件和环境的同时,也给大学生就业带来了负面的影响,大学生过多地注重对于物质利益的追求和自身价值的实现,社会奉献意识薄弱。这些社会因素的影响以及就业市场机制的不完善导致了部分高层次人才的浪费,同时,也导致了部分就业竞争意识薄弱,就业期望值过高的大学生就业时的高不成、低不就问题。
(二)个人因素的影响
由于大学生自身存在的个体差异,比如性别、专业、学历层次、个性特征以及综合素质等,导致他们对物质生活和生存环境的追求有所不同,从而使得他们的就业期望值有所不同。我们以性别为例,鲍里曾做过研究,82%团体要求女孩操持家务、照顾孩子、耐心细心,这种社会角色及观念教育使女性承担了更多的社会责任,从而使他们较重视社会贡献;同时女性比男性更倾向稳定,且敏感度更高,这就致使她们更看重单位及他人态度。此外,人生观不同,就业价值观也会有所不同,如“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有钱能使鬼推磨”等腐朽人生观会使人更关注生存工作的现实及注重对金钱的追逐。
四、问题解决的方法与对策
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大学生就业价值观问题是影响其就业的最根本的问题,就业价值观科学与否严重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行为,并且关系到就业形势能否得到缓解及国家经济能否持续健康地发展。因此,我们通过对大学生价值观的教育与引导,让他们树立起适应当前就业形势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就业价值观念对帮助他们实现充分就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加强教育,积极引导大学生确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念
第一,我们要充分利用学校的校园文化,借助校风、学风、网络及报刊读物等来创造一种积极向上、公平竞争、乐于奉献的校园文化氛围,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努力克服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树立共产主义人生观和先就业、再择业的理性就业观,将实现共产主义、为社会主义建设作为人生的崇高目标。第二,我们要通过不断提高学校专业知识教育和第二课堂教育的水平,让大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己,明确自身所具备的知识水平、专业特长、兴趣爱好、能力、个性特征以及自身优势等,为自己将来理性就业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二)加强沟通,充分发挥家庭的桥梁纽带作用
第一,我们要通过沟通,积极引导学生走出家庭教育误区。父母不仅要注重身教,做到言行一致,而且要重视子女的全方位培养,如对社会适应能力、创新能力、竞争与合作能力以及良好心理素质等的培养。另外,父母要对子女有合理的期望,不能把自己的子女与别人进行盲目的比较,要让子女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作出科学、合理、理性的选择。第二,父母要提高综合素质尤其是社会文化素质。父母社会文化素质的提高有助于子女用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去认识世界、观察社会,根据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去设计自己的成长道路,同时在实现自身价值时能兼顾社会价值,真正做到就业人生路的科学选择。
(作者单位:浙江传媒学院学生就业中心)
一、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一)调查问卷的基本情况
我们设计了“大学生就业观念和求职意向调查问卷”,问卷分为“就业观念”和“求职意向”两部分,共计35个问题。课题组随机抽取浙江传媒学院300名不同专业的学生作为调查对象。本次调查共计发放调查问卷300份,收回有效问卷286份,有效收回率为95.33%,其中男生138人,女生148人,党员56人,团员208人。专业覆盖学校目前开设的所有艺术类和非艺术类专业。
(二)调查问卷的结果分析
1、就业形势和就业前景
调查显示,只有16.78%的同学认为目前的就业形势较好,就业压力不大;超过55.94%的学生认为目前的就业形势较为严峻,就业比较困难;甚至还有17.48%的同学认为形势非常严峻,就业相当困难。而对于目前的就业前景,有27.27%的同学认为感到迷茫,没有信心;有6.29%的同学感到悲观,没有信心;甚至还有2.8%的同学感到心灰意冷,毫无信心。从这两项的调查结果我们不难推断出,目前传媒类大学生对就业形势和就业前景持比较悲观的态度,这也与社会就业压力比较大的外部环境相一致。
2、就业倾向
(1)毕业后去向选择及原因分析
调查显示,由于家庭经济和积累社会经验等原因,很多学生(152,占50.67%)倾向于立即就业。而还有相当一部分同学(103,占34.33%),由于提高自身学历、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需要,选择了升学(考研或者专升本)。另外,还有58名学生认为公务员社会地位较高,收入稳定,也选择了报考公务员;13名学生有意向进行自主创业,18名学生认为出国经历可以增加自己的含金量,提高自身的就业竞争力,有意向出国留学深造。
(2)就业地区意向
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196人,占68.53%)原意去北京、上海、深圳等发达大城市和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就业,他们普遍认为这些城市经济发达,工作、生活条件优越,就业机会多,更加有利于个人的长期发展。而只有少数学生(46人,占16.08%)原意到中西部大城市和中西部中小城市就业,寻找个人发展机会;此外,还有一部分同学(36人,占12.59%)原意回到自己的原籍就业,他们认为原籍地有自己的父母和亲人,社会关系网比较容易建立,更有利于个人的发展。此项调查结果反映出当前传媒类大学生仍然对工作地点有着较高的要求,许多同学都不愿意到中西部比较偏远的地区就业,他们认为这些地区缺少就业机会和个人发展的空间。不过,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中西部地区与沿海发达地区的差距逐步缩小,中西部地区对于人才的需求数量将会不断地增加。
(3)就业薪酬待遇
调查显示,对于起始月薪,多数学生(98人,占34.26%)认为应该在2000-3000元,1500-2000元的占(96人,占33.57%),1000-1500元的和3000-5000元的分别占9.09%(26人)和15.38%(44人)。由此看出,目前大学生的起始月薪与企业实际支付的月工资相符,说明大学生正在主动地或者被动地接受大众化教育的现实,就业期望值明显降低。
3、就业途径
调查显示,有76人,占26.57%的同学认为最有效获得岗位信息的渠道是亲戚朋友等社会关系,还有74人,占25.87%的同学选择了参加校园就业双选会、专场宣讲会。通过参加社会招聘会以及政府相关就业信息网站等途径获取岗位信息也占到了一定的比例。由此可以看出,受到中国传统的人际关系制度的影响,大学生更加重视社会关系对他们就业所起的作用,这也促使我国需要在就业机制方面更加完善,真正能够做到用人制度化、公开化,真正实现社会的平等就业。
4、就业观念
调查显示,有196人,68.53%的同学选择了“先就业再择业”,只有90人,占31.47%的同学选择了“先择业再就业”。从此项调查可以看出,目前大学生在择业与就业的问题上已经趋于理性,主流思想已经形成,这也与我们的就业指导工作是密不可分的。
二、大学生就业价值观形成的主要原因
(一)社会因素的影响
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经济转型发展时期,对于大学生的就业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一方面,中国国内文化日益世俗化,强调个体、现实与利益,庸俗实用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消极因素侵蚀着青年大学生,使得他们在就业时倾向于选择到北京、上海、深圳等发达大城市和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以及薪酬待遇高、福利条件好、发展空间大的单位。另一方面,市场经济发展在推动了大学生就业的市场化发展,增加社会人才需求,为大学生就业创造了良好的就业条件和环境的同时,也给大学生就业带来了负面的影响,大学生过多地注重对于物质利益的追求和自身价值的实现,社会奉献意识薄弱。这些社会因素的影响以及就业市场机制的不完善导致了部分高层次人才的浪费,同时,也导致了部分就业竞争意识薄弱,就业期望值过高的大学生就业时的高不成、低不就问题。
(二)个人因素的影响
由于大学生自身存在的个体差异,比如性别、专业、学历层次、个性特征以及综合素质等,导致他们对物质生活和生存环境的追求有所不同,从而使得他们的就业期望值有所不同。我们以性别为例,鲍里曾做过研究,82%团体要求女孩操持家务、照顾孩子、耐心细心,这种社会角色及观念教育使女性承担了更多的社会责任,从而使他们较重视社会贡献;同时女性比男性更倾向稳定,且敏感度更高,这就致使她们更看重单位及他人态度。此外,人生观不同,就业价值观也会有所不同,如“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有钱能使鬼推磨”等腐朽人生观会使人更关注生存工作的现实及注重对金钱的追逐。
四、问题解决的方法与对策
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大学生就业价值观问题是影响其就业的最根本的问题,就业价值观科学与否严重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行为,并且关系到就业形势能否得到缓解及国家经济能否持续健康地发展。因此,我们通过对大学生价值观的教育与引导,让他们树立起适应当前就业形势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就业价值观念对帮助他们实现充分就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加强教育,积极引导大学生确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念
第一,我们要充分利用学校的校园文化,借助校风、学风、网络及报刊读物等来创造一种积极向上、公平竞争、乐于奉献的校园文化氛围,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努力克服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树立共产主义人生观和先就业、再择业的理性就业观,将实现共产主义、为社会主义建设作为人生的崇高目标。第二,我们要通过不断提高学校专业知识教育和第二课堂教育的水平,让大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己,明确自身所具备的知识水平、专业特长、兴趣爱好、能力、个性特征以及自身优势等,为自己将来理性就业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二)加强沟通,充分发挥家庭的桥梁纽带作用
第一,我们要通过沟通,积极引导学生走出家庭教育误区。父母不仅要注重身教,做到言行一致,而且要重视子女的全方位培养,如对社会适应能力、创新能力、竞争与合作能力以及良好心理素质等的培养。另外,父母要对子女有合理的期望,不能把自己的子女与别人进行盲目的比较,要让子女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作出科学、合理、理性的选择。第二,父母要提高综合素质尤其是社会文化素质。父母社会文化素质的提高有助于子女用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去认识世界、观察社会,根据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去设计自己的成长道路,同时在实现自身价值时能兼顾社会价值,真正做到就业人生路的科学选择。
(作者单位:浙江传媒学院学生就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