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起共和国空中“高速网”

来源 :解放军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ifeng1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改革开放令世界瞩目。
  从改革开放初期到30多年后的今天,中国的空中交通量,已从一个后来者发展到世界第二。并仍以15%的速度增长。
  今天,空中运输,已与陆、海运输鼎足而三,成为现代交通中最快捷之一。
  与地面、与海上交通相比。蓝天上的道路,从诞生起便与管制密不可分。
  陈志杰,一位中国空管事业的拓荒者……在共和国千万余平方公里的空域,架起一条条安全高效的空中通道。为此,他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国家发明专和5项。榮获中国科协“求是”杰出青年实用工程奖,被评为“全军爱军精武标兵”。
  为褒奖陈志杰为国家和军队所作的突出贡献,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签署命令为这位科研将军记一等功。
  
  融合团队融合技术融合智慧,愿作理念超前的“友好界面”——陈志杰,打造了中国自己的空管体系
  
  陈志杰才智聪慧,他既懂硬件系统,又懂软件工程,掌握雷达、通信、计算机、网络和航空器飞行等跨学科知识,还有参加军队指挥信息系统各项建设的实践经验。
  陈志杰其人,长方脸庞、戴眼镜,儒雅睿智,极富亲和力。
  战友同事们送陈志杰一个雅号——“友好界面”。而你一旦点击这一“界面”,就能感悟到陈志杰的高尚境界。
  与陈志杰共事20年的副总工程师白松浩,回忆“2秒之争”这件事,既惭愧又欣慰。
  2000年,军用新航行系统进入最后联试阶段,但进行到数据链联试时,却一次又一次的报错,与标准时间始终有2秒误差,而新航行系统对数据链的时间准确性要求是分秒不差!
  经过细心核对,原因是开发数据链设备的单位在系统时间设置上出了差错。陈志杰让工程技术办公室主任白松浩去找开发人员协商。开发人员非常自信地认为是主系统时间标准不准确。接下来,他们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报时作比对,发现系统时间比电台报时差了2秒钟。为慎重起见,又与电话时间进行比对,发现系统时间还是差2秒。白主任很生气,非要去找开发人员理论。陈志杰宽慰说:“你先消消气,我去找那个单位谈谈。”陈志杰从2秒的重要性、合作的前景等方面,晓之以理。第二天,这家公司修正了系统时间,接下来的调试工作也非常顺利。
  心如其人。陈志杰对人始终充满爱心。团队有这样一个传统:每当有新成员加入,陈志杰都要和他充分交流,了解新成员的优特长,再“量体裁衣”,设计培养发展方向。
  在部队干了4年管制员的刘兆云被调到所里后,对计算机、通信技术等不熟悉。于是,刘兆云寻思着想报个计算机班,以便尽快地融入到这个团队。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来到当时的研究室主任陈志杰办公室。陈志杰一口答应,还提出为其报销学费,并给刘兆云拉出一张业务学习清单,促其尽快融入团队。回忆起十多年前的那段往事,刘兆云依旧感到一股暖流在心中流淌:“我觉得,陈志杰最大的优点就是非常关心下属,其中最核心的是专业技术上的关心。”
  如今,团队中的每个人几乎都能找准自己的位置,每当遇到重大任务,就能各司其职,合力攻关。
  陈志杰在学风道德上的胸怀和品格有口皆碑,许多科研项目,他既是组织领导者又是具体参与者,但只要不是自己主要完成的项目,从不署名,他不仅不挂名,而且还在科研项目报奖时主动画掉自己的名字。陈志杰36岁担负起所领导责任起,就对自己的人格品行、道德胸襟提出了严格要求。作为班子里任职时间最长的同志,11年如一日,标准不降、干劲不减。2008年底,在上级党委对领导班子的考评中,他的民主测评优秀率达到100%……从原始的手工管制作业到有效指挥世界
  
  第二的航空运输——陈志杰,开创了新中国航空管制的新局面
  
  上世纪80年代末,随着我国经济的繁荣腾飞,民用航空事业亦呈迅猛发展趋势。特别是沪杭、京津、珠江三角洲地区,军事飞行和民航飞行在空域协调、空域资源利用等方面的矛盾日益突显。
  然而那时,我国除少量引进国外空管系统外,绝大部分地区均用手工作业方式进行空中管制,一直靠电话和电台联系。一名管制员只能指挥几架飞机,整体管制能力低下。
  研制新型自动化航空管制系统的任务迫在眉睫!
  瞩目云天,一切从零开始。陈志杰带领课题组开始了我国航空管制的蓝图规划……
  多少个日日夜夜,迎难而上的陈志杰和一群“拓荒牛”,跋涉在“山重水复”的痛苦中和“过关斩将”的喜悦里。
  研制之路非常艰辛,当时超体力负荷也成了一种常态。
  到现场安装设备,陈志杰和课题组成员什么车都坐过——火车、汽车、农用车、拖拉机,甚至还包括牛车,颠簸崎岖的山道把不少同志臀部都磨出了水泡,为节约经费,他们出差不住宾馆招待所,而是自带被褥找空房间睡大通铺,施工安装时,课题组和工程队一起拉线刷漆、攀上爬下,民工们质疑:单位一天给你们多少工钱……
  一次,系统联试时出现技术问题,陈志杰奉命一个人从杭州赶赴某机场,换了三种车,花了整整五个多小时现场解决了问题。
  经过13年艰苦探索和实践,在推翻一个个预案、进行了数百次模拟实验、整合了来自各方面的意见建议后,陈志杰带领课题组成功完成全军自动化空中交通管制体系综合论证、系统建设和系统集成。
  该课题创建了全国全军空中交通管制自动化系统的应用体系和技术体系,制定颁布了4个国家军用标准、10个行业标准和全国空管基础数据,实现了对我国领空内所有飞行活动的有效监控和无缝管制服务。2006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目前,主要航路的飞行纵向间隔由150公里降到20公里,飞行垂直间隔由1200米缩小为300米,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这一跨越式发展,为我国空中运输迈入全球第二奠定了重要基础。
  把自己融入祖国和人民急需的空中“高速网”,陈志杰成了航空管制建设领域的开山脊梁!
  陈志杰被国家空管委首批聘任为全国空管总体技术专家,从1996年至今一直担任总体组组长,参加了全国空管系统“八五”至“十二五”历次五年规划,主持了历届国家空管科研项目指南编制、课题评审和结题验收等工作,为空管顶层决策和长远发展提供了有力科技支撑。
  人们说,陈志杰的目光永远在前方。
  最近,他和他的团队正在加紧研究全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涉及的有关技术问题,正在研究国家空管系统集成……
  
  高价买不来现代的空中管制,自主创新才能赢得跨越的机遇——陈志杰,擎起了中国空管建设的创新之旗
  
  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地震灾害。灾情就是命令,人民空军架起生命天路,在72小时内转运出1447名危重伤病员。青海省卫生厅副厅长李晓东事后介绍,玉树机场是单向起飞机场,停机坪小,运载能力有限,能够在短时间内运出这么多伤病员,人民空军功不可没。
  人们可能并不了解,只要有空中飞行活动,空管系统必须最先和一直发挥重要作用。 “5·12”汶川大地震、奥运安保等都是如此!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四川灾区实施着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航空管制。为确保一条条“空中生命线”和“空中绿色通道”安全、高效、顺畅,全军应急指挥办公室电令雷达所,紧急加装1套航管指挥终端!陈志杰按照应急保障预案,带领应急分队仅仅用了2小时03分就将全国飞行态势引接到总参应急办;北京奥运会前夕,陈志杰单位负责奥运空管指挥平台信息系统建设,受领任务后,陈志杰亲自担任系统方案制订、系统研发、保障运行等各个环节中的技术指导。安全保障各类飞行54万余架次,做到了零差错、零故障。
  军队科研姓“军”,军队科技工作者首先是军人。陈志杰无时无刻不在关注国家领空与国防安全,关注空管事业。
  前年“五一”前夕,空军某场站管制中心设备出现故障,建议过完节去维修。陈志杰接到报告知道此事后,当即表示:“服务部队是我们科技人员的天职,部队事情无小事,看似一个不大的问题,很有可能引发一连串的问题。”在他的要求下,研究室安排人员于节前就将故障设备修复!
  2001年,为使空军、海军的空管建设能适应军事斗争准備的需求,陈志杰积极呼吁建设一个空管空防一体化的监视系统,及时显示全国空管、飞行器的监视以及航空情报。系统建成后,受到军委首长高度肯定。
  好胜而不树敌,争名而不见妒。一次次重大科研实践让陈志杰明白:“国防科研也需要百家争鸣的氛围,更需要取长补短、携手共进。”国家“十五”计划的管制中心建设,即国家军航管制中心的系统建设。陈志杰作为专家组组长、技术总师参加了工程招标会。当时参与投标的有七八家公司,第一名是地方某公司,陈志杰所在单位是第二名。技术研讨会上,陈志杰却说:“我确实感到该公司在软件建设方面有其特点,要充分肯定他们的优势,但同时我们军方也要把好关,因为他们是第一次大规模地介入军航。”
  在整个工程监理过程中,陈志杰带领人员逐条逐个制定标准,从前期准备、样机调试、安装测试,每个设备现场,陈志杰都要派人去技术监督。遇到困难,主动帮助一起研究解决。整个工程下来,该公司的人对陈志杰非常信服。
  最终,对79套设备验收时,一次性通过了测试,安装运行中没有一套系统出现问题。
  随着共和国航空领域的发展,空管体系也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地发展起来。面对记者的采访,陈志杰却说:“我只是在民族复兴、国家科技迅猛发展的大潮中,恰逢其时地干对了一件事情。为了共和国空中‘高速网’的发展,我这辈子就把这一件事踏实干到底!”
  
  责任编辑 毛毛雨
其他文献
我出生于陕西一个普通家庭,是一个土生土长的西北汉子。  这里,不但孕育了中华民族的黄土文化、黄河文化、黄帝文化,更孕育了我们中国共产党人的红色文化——延安精神。生于斯,长于斯,这里厚重的历史、悠久的文化、淳朴的民风,就像一座丰厚的精神富矿,让我受益终身。  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回忆走过的岁月,如果说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在军营这所大学校中,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使我深深地懂得:物质的东西越追求越贫瘠,
期刊
周华兵,从普通大学生到训练标兵,他短短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取得了军事训练基础课目14项全优的成绩,在同年兵中第一个荣立三等功,并光荣加入党组织。    “记住当兵的誓言,决不轻言放弃”    周华兵家住在长江边,’98抗洪时,解放军官兵在滔滔洪水中奋不顾身抢救人民生命的高大形象。在他幼小的心灵上刻下了深深得烙印,他立志长大后也要当一名军人。2007年报考军校,因几分之差与军人梦失之交臂,他接着报名参
期刊
国防生专业填补海军院校培养空白    解放军生活:依托普通高等教育培养军队干部是一项朝阳事业,在“摸着石头过河”的10年多时间里,海军依托培养工作在实践探索中都取得7哪些成绩?  徐太勇:1999年以来,海军先后与14所普通高校签订依托培养协议,设立12个选培办,投入3000多万元专项经费,出台了15个依托培养的法规性、指导性文件,初步形成了军地融合、合力培养的工作格局,走出了一条符合海军建设实际
期刊
从离开学校那天起,他便一头扎进川西北的大山深处,一待就是27年。他的人生默默无闻,他的事业却惊天动地。作为我国空气动力学专家、总装某基地研究员,他的名字便意味着权威。他主持和参与了90余项国家、军队的重大科研项目,探索掌握了13项具有重大科研应用价值的低速空气动力试验新技术。他把功勋刻进国家年轮,也刻进了自己壮美的风洞征途。    多年以后,大校王勋年仍能清晰地记得那次广州之行的冲击与选择。  那
期刊
在雅鲁藏布江畔有一群高原忠诚卫士,他们几乎都是黑脸汉子,却又黑得不够纯粹,因为脸上总挂着两团“高原红”,他们黑的是脸,红的是心,奉献给辖区群众的是一抹象征平安、和谐、幸福的温馨绿色。    西藏林芝地区朗县的东南部,有一个让人留恋驻足的边境乡镇金东乡,它座落在古老神奇的雅鲁藏布江畔,地名寓意着“显现”、“光明”之意。这里有林芝地区唯一的一处国家级文物烈山古墓群。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使金东乡成为朗县
期刊
跳伞是勇敢者的运动,是挑战自我的心理战,世界上千百万军人中,只有一小部分优秀并幸运者才能成为伞兵。  本文这些“90后”的战士,作为充分享受改革开放成果的一代人,为了成为一名合格的空降兵,他们进行高强度训练、接受心理与生理极限挑战,但那份艰难困苦远超乎于他们的想象……    冉冉升起的旭日,映红了万里碧空。今年3月10日清晨,鄂北山区春寒料峭,伴着“隆隆”的轰鸣,数架墨绿色战鹰平地而起,向着指定空
期刊
杨坤之美,不仅体现在明澈的双眸、美丽的容颜、醉人的笑容,还皆因她的善良、包容、才华。  这是熟悉杨坤的人们一致感受!  栗花怒放,柳条轻拂,在电波穿梭的通信机房,官兵争相对记者介绍她们指导员如何如何的美!  玉手纤纤,轻舞键盘,嘀嘀嗒嗒的电波声,正述说着一名基层党员为党添彩、一个当代青年忠诚使命的动人之美!    憧憬之美——學士成战士,她在追求卓越中完成人生转型    医学学士杨坤在大学期间入党
期刊
[编者按]  随着新军事变革在部队的深入推进,人民军队的人才结构也发生了深刻变化。作为我军军官方阵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技术军官正日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多携笔从戎的青年学子成为我军技术军官群体中的一员。那么,在军营,他们作为的天地到底有多大?如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新疆军区某雷达修理所三位青年技术军官的成长故事,也许能为我们提供一些启示。    成功有许多种,但贵在做自己想做的人    5
期刊
2010年4月3日,星期六。  这是一个平淡无奇的日子,然而就在这一天的上午10点整,5位年近花甲的老战士怀着期盼已久的心情,回到了40多年前当过兵的老连队——北京卫戍区某团一连。  几位老兵分别是;1966年8月在该团一连当过兵的军事科学院政委刘源上将、北京兴大助学基金会会长薄熙成、解放军画报社原政治委员、社长范西峰大校;1966年10月在五连当过兵的武警总部后勤基地副主任刘冀燕大校;1970年
期刊
一次心理辅导课上,到了提问阶段,一名新兵递上了一张字条:“知心姐姐,我能找你单独聊聊吗?”课后他留了下来。一个英武帅气的小伙子,却眉头紧锁、神色凝重。他介绍说,他叫小唐,来自广东,入伍时大专在读。他要咨询的问题是,自己控制不了想家的情绪,家里的一切总是浮现在脑海中,一想到家心里就酸酸的,曾偷偷哭过好多次,每天夜里睡到四五点钟就再也睡不着了。小唐对这种现状感到很困惑,因为自己大专时也就读于外地,一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