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诗歌作为幼儿园语言活动中幼儿接触较多又非常喜爱的一种文学形式不仅能给幼儿美的享受,还能陶冶他们的情操,其中散文诗欣赏是幼儿园语言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从如何巧用图谱提取形象,凝练画面内容帮助幼儿理解感受散文诗意境之美,了解掌握散文诗结构,学习仿编等方面,阐述在日常中如何使用图谱引导幼儿愉快,轻松地主动参与散文诗教学活动,有效地推动幼儿在散文诗欣赏活动中的感受能力、表达能力与创造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幼儿;散文诗;图谱教学
在实际教学中,散文诗这一特殊文体却让人感觉很头疼。老师常常做了大半天的准备上课却变成了“独角戏”,一节课下来孩子收获甚少。活动过程也基本都是老师单方面动情地朗诵,向幼儿提问,最后草草小结一下。有时甚至会出现活动中教师反复朗诵,幼儿跟着朗诵,课后却一问三不知。这样的教学过程将散文诗的艺术欣赏变成了一种刻板的训练,强调了幼儿的“读与背”,幼儿在学习中缺少参与体验,更无法欣赏诗歌的意境之美。虽然孩子们可以流利地背诵,但是他们的心却离诗歌更远了……为此我们重新审视自己选择的教材,分析反思,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现在我就以中班散文诗《树妈妈的信》为例,谈一谈自己的经验。
一、化整为零化繁为简——引导幼儿理解掌握散文诗的内容
“无论是散文诗还是诗歌,在美学上都讲究意境美。所谓意境就是情景交融,是客观与主观相熔铸的产物,是情与景的结晶,是主客观的高度统一。”[1]《树妈妈的信》一文,行文优美又富有童趣。通过生动的画面描写展现出秋日落叶纷纷的曼妙景象,带领孩子走进一个无限遐想的世界:秋天到了,叶娃娃们要帮妈妈去送信了,树叶落在不同的地方,向大家带来秋天的消息……诗歌的篇幅不长,形象角色以“金灿灿”的叶娃娃、鲤鱼、稻穗等为主。但是中班的幼儿观察力与注意力仍有所不足,长期生活在城市中生活经验相对局限。秋季来临时对周围环境的变化往往视而不见,鲤鱼与稻穗等充满乡村风情的事物更是知之甚少,这些因素都成为幼儿理解作品,感受作品的障碍。
维果斯基认为:“幼儿的任何学习活动都需要中介因素,需要通过符号来帮助他们提升和巩固学习经验。”“幼儿只有在散文诗欣赏活动中理解了,才能从散文诗中接受教育,感受诗歌的美,所以教师运用生动的图片帮助幼儿理解散文诗的内容显得至关重要。”[2]《树妈妈的信》一文的内容可以利用一首悠扬的音乐,一张画有大树的背景,营造出秋日氛围。在音乐中我们随着诗歌朗诵有顺序地出示图谱教具,这如同给孩子们搭建了一个“支架”。与单一的挂图相比,图谱更具有导向性,也更为灵活,便于让幼儿理解散文诗的内容。按照一张张小图的顺序幼儿可以很快有序地自然记忆主要内容。
二、抽丝剥茧返璞归真——简化图谱形象,引发幼儿的“通感”想象
图谱教学具有形象性、趣味性、有序性、简易性的特点。其实一节课教具的选择不在乎“多彩炫目”,各種特效或是花里胡哨图案对于幼儿感受意境并无多大作用,越是具体的形象反而束缚幼儿对于画面的畅想。叶娃娃乘风去送信这一画面是非常有动感、童趣的。飞呀飞,一些叶子说:“我们的信是要送给小河的。”于是,一些叶子落在小河里。金色的鲤鱼跳出水面,喊道:“树妈妈来信了,秋天到了,秋天到了。”叶娃娃们飘呀飘,有的落在田野里。金黄的稻穗摇着脑袋说:“树妈妈来信了,秋天到了,秋天到了,我们也要进仓了。”叶娃娃们飘呀飘,有的落在小朋友的手里。小朋友们捧着金黄色的叶娃娃,高兴地说:“树妈妈来信了,秋天到了,秋天到了。”叶娃娃们飞呀飞,飘呀飘,把信送到每一个角落。如果你竖起耳朵仔细听,到处都传来这样的声音:树妈妈来信了,秋天到了,秋天到了……图谱在设计时不必过分追求美观,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使图谱的形象符合幼儿的视觉感受性,能准确传递,有序的传递信息,便于幼儿理解与体验。教师利用图谱把关键性的形象:“金色的鲤鱼”、“金黄的稻穗”、“小朋友”用最简单的简笔画形式呈现并不影响幼儿的理解。
三、范水模山自出心裁——提升幼儿创编兴趣
幼儿的学习都是从模仿开始。“‘文学创造与运用经验’是幼儿需要获得的文学核心经验,仿编诗歌和散文有利于幼儿获得文学创造与运用经验。”[4]进入中班后幼儿的各项能力都有了一定的提升,但在仿编诗歌环节,很多幼儿仍有困惑,不知该如何下手以至于兴致缺缺。对于中班的孩子来说图谱能让幼儿更好的理解作品结构。仿编环节中我们出示了孩子们最近非常喜欢的羊村图案,根据“飘啊飘,有的xxxx”的句式引导幼儿说出:“飘啊飘,有的落到羊村里,喜羊羊高兴的说:树妈妈来信啦,秋天到了,秋天到了。”出示系列幼儿熟悉又感兴趣的小图谱,激发幼儿的兴趣,在兴趣中掌握仿编的格式。教师还可以将小图谱投放到区角中去,在幼儿有兴趣的时候可以选择图谱复习、仿编或者以表演。
近年来随着观念的不断更新,我们鼓励幼儿创造性地学习,用灵活的方法掌握核心经验。在活动中不是照猫画虎,一味跟着老师学,复制老师的一举一动。图谱的运用可以帮助幼儿理解散文诗的内容,感受意境,加深他们对于作品的感受。在活动中让幼儿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散文活动中获得学习的快乐。
【参考文献】
[1]叶明芳.幼儿园散文诗欣赏活动的指导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14,(06):67-69.
[2]孔霞.浅谈图谱教学在诗歌散文中的运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1,(09):11.
【关键词】幼儿;散文诗;图谱教学
在实际教学中,散文诗这一特殊文体却让人感觉很头疼。老师常常做了大半天的准备上课却变成了“独角戏”,一节课下来孩子收获甚少。活动过程也基本都是老师单方面动情地朗诵,向幼儿提问,最后草草小结一下。有时甚至会出现活动中教师反复朗诵,幼儿跟着朗诵,课后却一问三不知。这样的教学过程将散文诗的艺术欣赏变成了一种刻板的训练,强调了幼儿的“读与背”,幼儿在学习中缺少参与体验,更无法欣赏诗歌的意境之美。虽然孩子们可以流利地背诵,但是他们的心却离诗歌更远了……为此我们重新审视自己选择的教材,分析反思,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现在我就以中班散文诗《树妈妈的信》为例,谈一谈自己的经验。
一、化整为零化繁为简——引导幼儿理解掌握散文诗的内容
“无论是散文诗还是诗歌,在美学上都讲究意境美。所谓意境就是情景交融,是客观与主观相熔铸的产物,是情与景的结晶,是主客观的高度统一。”[1]《树妈妈的信》一文,行文优美又富有童趣。通过生动的画面描写展现出秋日落叶纷纷的曼妙景象,带领孩子走进一个无限遐想的世界:秋天到了,叶娃娃们要帮妈妈去送信了,树叶落在不同的地方,向大家带来秋天的消息……诗歌的篇幅不长,形象角色以“金灿灿”的叶娃娃、鲤鱼、稻穗等为主。但是中班的幼儿观察力与注意力仍有所不足,长期生活在城市中生活经验相对局限。秋季来临时对周围环境的变化往往视而不见,鲤鱼与稻穗等充满乡村风情的事物更是知之甚少,这些因素都成为幼儿理解作品,感受作品的障碍。
维果斯基认为:“幼儿的任何学习活动都需要中介因素,需要通过符号来帮助他们提升和巩固学习经验。”“幼儿只有在散文诗欣赏活动中理解了,才能从散文诗中接受教育,感受诗歌的美,所以教师运用生动的图片帮助幼儿理解散文诗的内容显得至关重要。”[2]《树妈妈的信》一文的内容可以利用一首悠扬的音乐,一张画有大树的背景,营造出秋日氛围。在音乐中我们随着诗歌朗诵有顺序地出示图谱教具,这如同给孩子们搭建了一个“支架”。与单一的挂图相比,图谱更具有导向性,也更为灵活,便于让幼儿理解散文诗的内容。按照一张张小图的顺序幼儿可以很快有序地自然记忆主要内容。
二、抽丝剥茧返璞归真——简化图谱形象,引发幼儿的“通感”想象
图谱教学具有形象性、趣味性、有序性、简易性的特点。其实一节课教具的选择不在乎“多彩炫目”,各種特效或是花里胡哨图案对于幼儿感受意境并无多大作用,越是具体的形象反而束缚幼儿对于画面的畅想。叶娃娃乘风去送信这一画面是非常有动感、童趣的。飞呀飞,一些叶子说:“我们的信是要送给小河的。”于是,一些叶子落在小河里。金色的鲤鱼跳出水面,喊道:“树妈妈来信了,秋天到了,秋天到了。”叶娃娃们飘呀飘,有的落在田野里。金黄的稻穗摇着脑袋说:“树妈妈来信了,秋天到了,秋天到了,我们也要进仓了。”叶娃娃们飘呀飘,有的落在小朋友的手里。小朋友们捧着金黄色的叶娃娃,高兴地说:“树妈妈来信了,秋天到了,秋天到了。”叶娃娃们飞呀飞,飘呀飘,把信送到每一个角落。如果你竖起耳朵仔细听,到处都传来这样的声音:树妈妈来信了,秋天到了,秋天到了……图谱在设计时不必过分追求美观,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使图谱的形象符合幼儿的视觉感受性,能准确传递,有序的传递信息,便于幼儿理解与体验。教师利用图谱把关键性的形象:“金色的鲤鱼”、“金黄的稻穗”、“小朋友”用最简单的简笔画形式呈现并不影响幼儿的理解。
三、范水模山自出心裁——提升幼儿创编兴趣
幼儿的学习都是从模仿开始。“‘文学创造与运用经验’是幼儿需要获得的文学核心经验,仿编诗歌和散文有利于幼儿获得文学创造与运用经验。”[4]进入中班后幼儿的各项能力都有了一定的提升,但在仿编诗歌环节,很多幼儿仍有困惑,不知该如何下手以至于兴致缺缺。对于中班的孩子来说图谱能让幼儿更好的理解作品结构。仿编环节中我们出示了孩子们最近非常喜欢的羊村图案,根据“飘啊飘,有的xxxx”的句式引导幼儿说出:“飘啊飘,有的落到羊村里,喜羊羊高兴的说:树妈妈来信啦,秋天到了,秋天到了。”出示系列幼儿熟悉又感兴趣的小图谱,激发幼儿的兴趣,在兴趣中掌握仿编的格式。教师还可以将小图谱投放到区角中去,在幼儿有兴趣的时候可以选择图谱复习、仿编或者以表演。
近年来随着观念的不断更新,我们鼓励幼儿创造性地学习,用灵活的方法掌握核心经验。在活动中不是照猫画虎,一味跟着老师学,复制老师的一举一动。图谱的运用可以帮助幼儿理解散文诗的内容,感受意境,加深他们对于作品的感受。在活动中让幼儿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散文活动中获得学习的快乐。
【参考文献】
[1]叶明芳.幼儿园散文诗欣赏活动的指导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14,(06):67-69.
[2]孔霞.浅谈图谱教学在诗歌散文中的运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1,(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