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与东方文化的解读

来源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shd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马克思的社会主义思想向东方传播的过程中,由于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差异,很容易对马克思的思想产生误解和偏差。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不仅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化,并且要用马克思主义来指导社会主义的实践活动,同时还要注意防止在理解马克思主义原典过程中会出现的误解和偏差,以及这些误解和偏差对社会主义实践造成的影响。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方向,把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In the process of the spread of Marxist socialist ideas to the East, because of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Eastern and Western cultures, it is easy to misunderstand and deviate Marx’s thoughts. In the process of socialist construction and reform, we must not only insist on the nationalization of Marxism, but also use Marxism to guide the practice of socialism while paying attention to preventing misunderstandings in understanding the original texts of Marxism and Deviations, and the impact of these misunderstandings and deviations on socialist practice. Only in this way can we persist in the correct direction of Marxism and push forward the cause of socialism.
其他文献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具体实际相结合所产生的理论成果,它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
马克思的“人学理念”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核心思想,我国在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经历了从“国家主义”到“以人为本”的观念体系的过渡。本文
全球气候变化确实是一个深刻的、涉及经济、社会、环境、国际政治的大课题.我的主要观点是: 第一,哥本哈根会议虽然现在国际反应是七嘴八舌,特别在西方社会,但是,会议还是取
政治人问题即公民的现代性问题.从民主的发展进程来看,"政治认"的复归是历史的选择.政治参与为政治人的复归提供了实践基础,对民主的追求和利益的协调为政治人的复归提供了实
通过对马克思相关文本的理论解读,文章认为,“历史叙述”方法的转换是马克思文化哲学观变化的重要理论依据。在“文化史”历史叙述逻辑中,马克思提出了典型的唯心主义文化哲
在近年的高校教学活动中,人们对高等教育的目标降低了层次,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理想、信念、价值观中的决定性作用认识不足,从而导致学生缺乏远大理想,缺乏使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重新解读《神圣家族》的理论出发点。作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基本理论成果的“感性活动”原则是理解《神圣家族》的理论基点。在“感性活
"以人为本"是马克思构建社会发展理论的一个根本原则.马克思社会发展"以人为本"之"本"的基本内涵包括:社会发展以人民群众的主体创造活动为本;社会发展以绝大多数人的需要和
本文通过对马克思有关现代主义的观点进行深刻的文本学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如果我们将自我决定和自由代理作为基本的人类能力,就没有理由解释为什么它只能得到个人主义的运用,
邓小平以人为本荣辱观,是邓小平在长期的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以人为本"为视角,在看待和处理名利、得失问题,正确处理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