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探究在产科急危重症患者护理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应用效果及对妊娠结局影响。方法 选我院产科2018年3月至2019年7月86例急危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常规组(43例,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43例,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比较护理前后患者焦虑情绪(SAS)及妊娠结局。结果 研究组患者SAS(焦虑自评量表)评分较常规组低(P<0.05);研究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为4.66%,较常规组20.93%低(P<0.05)。结论 对产妇急危重症患者常规护理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可改善其焦虑情绪、改善妊娠结局,效果显著。
关键词:: 产科急危重症;护理风险管理;妊娠结局
产科为医院护理纠纷发生率高、护理难度大科室之一,特别对于急危重症患者而言,可发生突然性器官功能障碍、威胁母婴生命安全、增加不良妊娠结局发生风险[1]。相关资料表示,对产科急危重症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可提升护理满意度、改善妊娠结局[2]。为此,本次选我院86例产妇急危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探究护理风险管理对其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我院产科2018年3月至2019年7月86例急危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急症51例、危重症35例;随机均分为常规组(43例)、研究组(43例)。常规组年龄25~33岁,平均(28.66±3.56)岁;研究组年龄26~35岁,平均(29.03±2.10)岁;孕周均≥28周;均为单胎妊娠;排除意识障碍、严重脏器疾病患者;組间患者资料相近(P>0.05);研究经患者知情同意且符合医学伦理。
1.2方法
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入院热情接待,实施常规健康宣教,讲解孕期用药、营养、分娩注意事项,为患者提供温馨舒适休息环境,依据患者情绪状态实施心理干预,以提升其分娩信心。
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护理风险管理:(1)风险识别:建立护理风险管理小组,针对产科急危重患者目前存在的护理风险事件进行识别及归类,依据风险事件发生原因制定护理计划,并实施针对性护理风险监控;(2)护理风险评估:在风险事件基础上进行风险识别,对风险事件发生概率及预期损失进行评估;产科急危重患者风险事件危险性=风险严重程度×风险频率;(3)风险处理:①加强护理人员培训,强化专业技能及沟通技巧;②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指导产妇正确数胎动方式,并及时询问患者不适感受,发现异常及时处理;③对于因出血、高血压、长期卧床等引起眩晕、肢体无力等患者,在其床边安置围栏,卫生间门口铺着防滑垫,叮嘱家属为其准备防滑拖鞋;检查医院供电、防火、照明安全性,以为患者提供安全环境;④加强护患沟通,重点进行家属认知水平干预,以排除家属负性影响因素,保证护理操作完整性;⑤依据患者病情准备抢救设备,随时检查设备性能,以便患者子痫抽搐、异常大量出血时可迅速抢救,保证母婴安全;(4)管理效果评价:收集风险管理期间存在的意外事件、纠纷、不良妊娠结局等情况,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进措施。
1.3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情绪,以SAS(焦虑自评量表)表示,SAS评分≥50分后,分数高表示焦虑情绪严重;(2)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妊娠结局,包括早产、死胎、新生儿窒息。
1.4统计学方法
以SPSS24.0软件计算,焦虑情绪评分等计量资料以(±s)表示,t检验,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等计数资料以(%)表示,χ2检验;P<0.05提示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 护理前后患者焦虑情绪
护理前研究组SAS评分为(59.66±2.58)分,与常规组(58.64±3.42)分相近(t=1.561,P=0.122>0.05);护理后研究组SAS评分为(42.71±2.36)分,较常规组(49.64±5.30)分低(t=7.833,P=0.000<0.05)。
2.2 妊娠结局
研究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为4.66%,较常规组20.93%低(P<0.05),见表1。
3.讨论
产科急危重症患者具发病突然、生命体征稳定性差等特点,护理风险高;同时因产妇及家属对生育质量重视程度增加,护理质量要求较高[3]。但因产科患者数量多、医护人员缺乏专业经验,难以保证理想护理质量且控制风险事件发生率难度高。
护理风险管理为通过一对一护理分析患者潜在风险,并积极采取预防性护理措施的护理方式,具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保证患者生命安全的效果[4]。本次研究中发现,研究组患者护理后SAS评分较常规组低,考虑原因与护理风险管理中患者安全感提升相关,同时受护理质量提升、家属应激反应降低等因素影响,患者在院治疗期间可始终保持良好良好情绪状态,对稳定其生命体征、改善胎盘供氧具积极意义[5];研究结果中发现,研究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较常规组低,考虑原因与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风险事件预防、早期抢救效果提升相关,可保证患者在院治疗期间处于生理、心理、环境安全范围内,因此具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改善妊娠结局的效果。
综上,对产科急危重症患者护理干预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可通过提升护理质量、完善护理计划、预防护理风险事件、保证护理完整性、随时准备抢救改善患者在院治疗期间情绪状态及妊娠结局,与常规护理相比效果显著,建议推广。
参考文献
[1]李倩, 陈光财. 加强细节护理管理在妇产科中对风险事件及护患纠纷的影响[J].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7, 14(A02):196-197.
[2]赵金珍,郝桂兰.护理风险管理在产科急危重症病人中的应用[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7,24(24):114-115.
[3]孙显丽, 刘婉婉, 许凤华, 等. 心理护理在自然分娩产妇中的效果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J].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17,44(6):1125-1127.
[4]李长宏. 风险管理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中国保健营养, 2017, 27(4):404.
[5]刘丹霞,张建利.产前护理对高危妊娠初产妇自我效能及妊娠结局的影响[J].贵州医药,2019,43(06):993-995.
关键词:: 产科急危重症;护理风险管理;妊娠结局
产科为医院护理纠纷发生率高、护理难度大科室之一,特别对于急危重症患者而言,可发生突然性器官功能障碍、威胁母婴生命安全、增加不良妊娠结局发生风险[1]。相关资料表示,对产科急危重症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可提升护理满意度、改善妊娠结局[2]。为此,本次选我院86例产妇急危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探究护理风险管理对其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我院产科2018年3月至2019年7月86例急危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急症51例、危重症35例;随机均分为常规组(43例)、研究组(43例)。常规组年龄25~33岁,平均(28.66±3.56)岁;研究组年龄26~35岁,平均(29.03±2.10)岁;孕周均≥28周;均为单胎妊娠;排除意识障碍、严重脏器疾病患者;組间患者资料相近(P>0.05);研究经患者知情同意且符合医学伦理。
1.2方法
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入院热情接待,实施常规健康宣教,讲解孕期用药、营养、分娩注意事项,为患者提供温馨舒适休息环境,依据患者情绪状态实施心理干预,以提升其分娩信心。
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护理风险管理:(1)风险识别:建立护理风险管理小组,针对产科急危重患者目前存在的护理风险事件进行识别及归类,依据风险事件发生原因制定护理计划,并实施针对性护理风险监控;(2)护理风险评估:在风险事件基础上进行风险识别,对风险事件发生概率及预期损失进行评估;产科急危重患者风险事件危险性=风险严重程度×风险频率;(3)风险处理:①加强护理人员培训,强化专业技能及沟通技巧;②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指导产妇正确数胎动方式,并及时询问患者不适感受,发现异常及时处理;③对于因出血、高血压、长期卧床等引起眩晕、肢体无力等患者,在其床边安置围栏,卫生间门口铺着防滑垫,叮嘱家属为其准备防滑拖鞋;检查医院供电、防火、照明安全性,以为患者提供安全环境;④加强护患沟通,重点进行家属认知水平干预,以排除家属负性影响因素,保证护理操作完整性;⑤依据患者病情准备抢救设备,随时检查设备性能,以便患者子痫抽搐、异常大量出血时可迅速抢救,保证母婴安全;(4)管理效果评价:收集风险管理期间存在的意外事件、纠纷、不良妊娠结局等情况,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进措施。
1.3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情绪,以SAS(焦虑自评量表)表示,SAS评分≥50分后,分数高表示焦虑情绪严重;(2)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妊娠结局,包括早产、死胎、新生儿窒息。
1.4统计学方法
以SPSS24.0软件计算,焦虑情绪评分等计量资料以(±s)表示,t检验,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等计数资料以(%)表示,χ2检验;P<0.05提示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 护理前后患者焦虑情绪
护理前研究组SAS评分为(59.66±2.58)分,与常规组(58.64±3.42)分相近(t=1.561,P=0.122>0.05);护理后研究组SAS评分为(42.71±2.36)分,较常规组(49.64±5.30)分低(t=7.833,P=0.000<0.05)。
2.2 妊娠结局
研究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为4.66%,较常规组20.93%低(P<0.05),见表1。
3.讨论
产科急危重症患者具发病突然、生命体征稳定性差等特点,护理风险高;同时因产妇及家属对生育质量重视程度增加,护理质量要求较高[3]。但因产科患者数量多、医护人员缺乏专业经验,难以保证理想护理质量且控制风险事件发生率难度高。
护理风险管理为通过一对一护理分析患者潜在风险,并积极采取预防性护理措施的护理方式,具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保证患者生命安全的效果[4]。本次研究中发现,研究组患者护理后SAS评分较常规组低,考虑原因与护理风险管理中患者安全感提升相关,同时受护理质量提升、家属应激反应降低等因素影响,患者在院治疗期间可始终保持良好良好情绪状态,对稳定其生命体征、改善胎盘供氧具积极意义[5];研究结果中发现,研究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较常规组低,考虑原因与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风险事件预防、早期抢救效果提升相关,可保证患者在院治疗期间处于生理、心理、环境安全范围内,因此具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改善妊娠结局的效果。
综上,对产科急危重症患者护理干预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可通过提升护理质量、完善护理计划、预防护理风险事件、保证护理完整性、随时准备抢救改善患者在院治疗期间情绪状态及妊娠结局,与常规护理相比效果显著,建议推广。
参考文献
[1]李倩, 陈光财. 加强细节护理管理在妇产科中对风险事件及护患纠纷的影响[J].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7, 14(A02):196-197.
[2]赵金珍,郝桂兰.护理风险管理在产科急危重症病人中的应用[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7,24(24):114-115.
[3]孙显丽, 刘婉婉, 许凤华, 等. 心理护理在自然分娩产妇中的效果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J].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17,44(6):1125-1127.
[4]李长宏. 风险管理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中国保健营养, 2017, 27(4):404.
[5]刘丹霞,张建利.产前护理对高危妊娠初产妇自我效能及妊娠结局的影响[J].贵州医药,2019,43(06):993-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