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期刊传统出版模式的保存价值及自身不断优化的探讨

来源 :编辑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32641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对我国科技期刊传统出版模式的保存价值及《中华创伤骨科杂志》的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进行探讨,笔者认为科技期刊传统出版模式的保存价值有三:作为数字期刊的内容来源、满足部分受众群体的需要、期刊社或编辑部生存的保障。此外,我国科技期刊传统出版模式必须不断优化,才能实现多元化发展。
  关键词:科技期刊 传统出版 数字化出版 保存价值 优化
  新近发表的《2011年中国数字出版品牌报告》显示:我国数字出版总产出2006年为213亿元,2007年为362.42亿元,2008年为530亿元,2009年已达799.4亿元,首度超越传统书报刊出版物的生产总值,2010年更是突破了1000亿元大关。数字出版已经是扑面而来不可逆转的行业浪潮。那么,面对数字化出版带来的强烈冲击,我国科技期刊传统出版模式还有保存的价值吗?科技期刊传统出版模式应该如何不断优化来实现自己的发展呢?这是摆在每一个期刊人面前的难题。
  一、传统出版模式的保存价值
  数字出版的异军突起,似乎已将传统出版远远甩在身后。但是目前的状况是:①传统出版物数字化、数字出版仍处在边缘位置。大部分期刊社或编辑部仍然没有重视数字化出版,只是将传统出版物上传到网上,供读者阅读,还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数字出版。②不能满足部分受众群体的要求。虽然近年来我国数字化阅读人群比例不断上升,但我们必须考虑到我国是一个人口数量多的大国,许多年龄较大的人或偏远地区的人,因为不习惯上网或没有条件上网,而不能阅读到数字期刊。③目前我国数字出版的版权体制还不健全,很容易出现侵权事件。④目前的人才结构比较单一,一方面是传统出版单位的从业人员虽然掌握了传统的出版业务,但不了解、不熟悉数字开发技术和数字出版的运营模式;另一方面是数字出版业的从业人员虽然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知识,但却不了解传统出版流程、至少在出版细节上不熟悉。因此,目前数字出版业还缺乏既熟悉出版专业知识、又掌握新兴数字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对出版产业而言,无论是传统出版,还是数字出版,其共同根基都是出版的内容,所以不能简单地宣告传统出版时代的终结、数字出版时代的开启,事实是出版业正进入一个相当长的纸质与数字媒体共存与融合的时期。我国科技期刊传统出版模式仍有其保存价值,主要体现在:
  (一)作为数字期刊的内容来源
  目前大多数数字期刊仅仅是把印刷版科技期刊的电子版原样照搬到网络上,或者以低廉的合作费用将期刊的电子版提供给大型数据库,如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可以说,现阶段我国的数字期刊还离不开传统纸质版出版物,后者是前者的内容来源。如2008年中华医学会与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在京签署独家期刊数据库合作协议,由中华医学会提供传统出版物内容,而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并从事市场营销活动,共同打造“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数据库”品牌,这可能是我国最大的医学期刊群体。
  (二)满足部分受众群体的需要
  目前我国边远山区的科技工作者没有条件上网,部分年龄偏大的科技工作者不习惯阅读数字期刊,而且目前我国网上科技期刊数据库都要网上付费,有些科技工作者还不适应网上交易,因此他们还需要传统期刊。如果传统出版模式不存在了,这部分人员将失去获取新信息、新知识的渠道。一些科技期刊在进行期刊数字化运作的同时,其纸质版期刊的订阅量并没有下降,反而在缓慢上升。这说明数字出版物的出现并没有立即影响到纸质版的发行量,传统出版模式还有其发展的空间。
  (三)期刊社或编辑部生存的保障
  随着科技期刊市场化、产业化进程的加快,我国越来越多的科技期刊将广告经营列为期刊的首选创收项目,广告收入成为科技期刊发展的主要资金来源。目前,科技期刊广告经营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第一,专业广告代理公司独家代理;第二,自营广告业务,包括广告公司部门专营和编辑部自营;第三,混合方式。《中华创伤骨科杂志》每年的广告收入占总收入的60%~70%,而发行收入仅占30%~40%。目前我国科技期刊社或编辑部极少能独立完成数字出版工作,大多需要借助技术发展商提供技术支持,才能将传统出版期刊内容上传到网上,如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借助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而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虽然有不同机构的介绍,甚至可以链接到相应的机构网站,但是目前查阅并阅读文献时并没有相应的产品广告插入其中。另外,从目前我国科技期刊的广告经营现状来看,均是由期刊社或编辑部主导经营的,如果允许技术发展商将广告插入网上数据库,那么其广告经营收入如何分配?最终主导经营权是否会转移到技术发展商手中而使期刊社或编辑部丧失广告资源控制权?这些问题也阻碍了我国数字化期刊的广告经营。因此,我国科技期刊的广告经营目前还是以装帧精美的传统出版期刊为主。
  二、传统出版模式的自身优化
  (一)独立进行数字出版,实现期刊的多元化出版
  科技期刊多元化出版的问题一直是关注和争论的焦点。除与大的信息服务商合作进行数字出版外,各期刊社或编辑部均应自建网站进行期刊的数字出版。虽然目前我国绝大部分期刊社或编辑部均已建立自己的网站,但是大部分自建网站只是实现了“在线采编”“期刊信息在线发布”等功能,只有极少数期刊社或编辑部在自建网站上实现了期刊的开放存取,允许读者免费阅读、下载论文全文,而这些网站尚不具备网上支付等电子商务功能,其增值、个性化等服务也受到一定限制。因此,各期刊社或编辑部仍需不断探索独立进行数字出版的模式,主动向数字出版商转变,对内容进行数据库、专业分类等深度加工;开发电子商务功能;注重资源整合,发挥品牌和平台效应;积极探索内容收费模式与广告模式的结合,如在数字出版物中插入制作精美的广告页,并设置广告页出现的次数与时间。
  (二)掌握数字技术,培养复合型人才
  数字内容服务是数字出版的基本要求,数字技术的应用是帮助传统出版单位顺利开展数字出版业务的支撑系统,是助推出版单位实现从传统出版模式到数字出版模式跨越升级的技术保障。传统出版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在编辑、印刷、发行等环节上已形成了一整套比较成熟的经营管理模式,产生了一批又一批业界精英。而我国的数字出版业目前仍处于探索尝试阶段,许多有关数字出版的知识与规律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改进。目前我国科技期刊社或编辑部尚缺乏一批具有一定数字技术的人才,所以,急需培养出一批掌握一定数字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以提早做好数字出版的智力储备和技术支撑。
  综上所述,科技期刊的传统出版模式还有一定的保存价值,正如中国期刊协会张伯海会长所言:在将来很长一段时间里,传统的出版物和数字出版物将会并存,不会发生二者相互替代的现象,同时,数字出版也必将给传统出版产业带来一场变革。科技期刊社或编辑部只有从全局的高度制订数字出版战略规划,积累数字出版运营经验,才能真正实现期刊的多元化发展。
  参考文献:
  [1]薛雯,张倩.新媒体时代的数字化出版与阅读——以博客为例[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26(5):120-123
  [2]湖南红网.2011年中国数字出版品牌报告[EB/OL].[2011—04-22].http://hn.rednet.cn/c/201 I/04/22/2240535.htm
  [3]杨中启.网络时代科技期刊发展问题研究[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8,19(5):874-876
其他文献
摘要:  本文以大学教材的商品特性为切入点,论证了其传统编写出版机制中的弊端,分析了新形势下机制改革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对策措施。  关键词:  大学教材 编写出版机制 市场失灵 政府失灵  一、大学教材作为商品的特殊性  机制是一个系统内各组成部分间相互联结、配合、渗透和制约的作用原理,而围绕着大学教材的生产和消费构成的这一系统显然是以政府、学校、出版社、教师和学生等为参与主体的,要理解该系统中各
摘要:  五四语境下,翻译文学的经典建构在新文化精英们建设新文化和新道德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在赞助人理论的观照下,本文从译者的译介、编辑部文化精英的介绍与评论、刊登特别启事及译作的再版等方面,探讨了《新青年》编辑部对《娜拉》经典化的赞助路径。对《娜拉》经典化赞助路径的探析,对当前通过翻译文学经典化的赞助,来推动文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具有启迪意义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  《新青年》 编辑部 《娜
本文分析了文献(1)中战斗机模型的设计结果,证明对于这类条件数较大的MIMO对象,由于条件数对消的存在,使得混合灵敏度问题的设计结果对于输入不确定性一般不能保证系统的鲁棒性,本文利用
目的提高雷公藤片的质量标准,摸索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雷公藤片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C18柱,流动相为甲醇-水(40∶60),检测波长218 nm。结果雷公藤甲素线性范
目的 建立烧伤洗剂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烧伤洗剂中虎杖、黄柏等进行鉴别,并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制剂中醋酸洗必泰和苯扎溴铵的含量。流动相: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