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留学热的清醒剂

来源 :全国新书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chuanm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出国留学是许多人向往的事情,在大多数人的眼中,留学意味着成才,意味着一个光明的未来,近年出版的有关如何成功培养孩子出国留学的书籍也备受瞩目。然而,本书作者却以“另一种”声音告诉那些准备出国留学的十几岁的少年和他们的父母们:“少年留学,三思而行”。这可能是一种不合流的声音,但却是我们需要倾听的声音。
  本书作者曾在加拿大留学多年,他以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分析了中国人出国留学的最佳年龄应为23~27岁,次佳年龄为19~22岁。超龄大留学生出国会很辛苦,而年龄太小,也就是十几岁的少年出国留学会冒很大的风险,这也是作者重点阐述的观点。作者并不否认有成功的少年留学生,但是事物都会有它的两面性,成功的范例的过多宣传,会将不成功的一面掩盖起来,以致使人们陷入误区。作者将少年出国留学热的误区逐一分析,以警世人。
  首先,难以具备中、外文化杂交的优势,以致两头皆失。成功的留学应融合中国文化与外国文化的精华于一身,实现中、外文化杂交的优势。然而,在少年留学生的身上却难以实现。作者指出“大批小留学生拥出国门,若干年以后,最坏的是:他们失去了原有的用汉语能力,但是,用外语的能力又没有学到或没有学好。这种两头皆失的可能性,不能不引起那些坚持要送未成年子女出国留学的父母的警惕”。
  第二,很多小留学生是为躲避高考而留学。伴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和大学毕业生的增加,只有高档次大学的毕业生才容易找到好工作,有些人为了避免考不上大学或考不上好大学而选择出国留学。针对这一问题,作者指出“为了读美国的大学,母语不是英语的学生一定要通过托福考试。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英语国家也仿效美国,要求学生考托福并达到一定的分数才能进大学……大学有不同的档次,在留学国,越好的大学越难进,这点与中国的情形完全一样”。
  第三,为减负、接受更好的教育而留学却不一定如愿以偿。中国的中、小学生课业负担重,学生忙于用功读书,往往忽略了综合技能的培养,而有关国外的轻松教育、趣味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综合技能的报道常常令人心动。于是,家长们认为,送孩子出国留学,孩子会自由自在,轻轻松松地成长。对此,作者指出“在不同的语言中生活,意味着在不同的世界中生活。一个在汉语世界中生活的人,在被抛到英语世界中以后,他就背上了一座沉重的语言大山。再把心理压力、环境压力、经济压力等考虑进去,那么,中国的中学生去美国(去其他国家也一样)读书以后,他们的负担不是减轻了,而是大大地加重了”。至于国外的轻松教育、趣味教育,作者客观地指出“笼笼统统地说国外学生总是轻轻松松地学习,是有失偏颇的。据我留加时所见,加拿大的小学生确实很轻松,低年级的完全没有家庭作业。但是,中学生,尤其是高中生就不一样了。那里的高中生晚上做作业做到十一点多也是常有的事。在美国也一样,学生一读到高中,就会面临骤然增加的压力”。可见,为减负而留学不一定会如愿以偿。
  此外,作者对中西教育的比较和中国的留学史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书末附有作者对小留学生申请留学的程序及留学费用的介绍。
  《少年留学,三思而行》 周炽成著 广东教育出版社 2002.5 定价:11.30元
  
其他文献
日夜颤倒的加班生活,还有几个连续的出差,让我的思维出现了短路现象,竟然把11月的厦门当成了一个冰天雪地的城市。当我全副武装地穿着羽绒衣、头戴棉帽、脖子围着围巾绕了三圈出现在温度为19摄氏度的厦门机场,场面有些尴尬。为了让那个穿短袖衬衣的北京同行不再取笑我,我赶紧把话题转移到此行要试的TL上:“喂,你觉得新TL有戏吗?”  同行对这个问题避而不谈,是啊,大家似乎都还没有底,ACUIKAI、区歌这个品
期刊
在很多人的眼里,心理学是一门高深而又带有些许神秘的学科。其实心理学是一门非常有趣且和我们朝夕相伴的学科,不仅仅只有大部头的著作才能告诉我们心动理学的知识,我们也可以通过心理游戏来亲身体验。《心理游戏》就为我们准备了这样一份游戏大餐,20个形式各异又有些出乎意料的心理游戏,带领我们进入探索心理的旅程。一路上,我们不仅可以了解自己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如何发掘自己的潜力,拓展自己的思维,突破自我限制去
期刊
尽管著书总是与立说相联系,但作者的“一家之言”有时却隐而不显,葛兆光先生的《中国经典十种》就是一例。  翻开本书的目录页,读者会发现,入选的文本并没有偏离近代学术大师章太炎、梁启超诸辈笔下的经典定义。开篇便是被古文学家奉为六经之首的《易》,由皇帝钦定成为二十四史开山之作的《史记》及影响中国人至深的子部类作品《老子》均列于其中。而这些书名也曾出现在胡适等国学前辈为后学开列的国学入门书目中。若想对绵延
期刊
有人说,在商品社会里,只有成为富翁,才能过上快乐的生活。其实,快乐的生活,并不是富人的专利。读一读“成长系列”中《快乐的清贫生活》,就会发现,富人有富人的快乐,我们普通人也有自己的乐趣。富人可以三天两头上酒楼饭馆,快乐地享受山珍海味;我们和家人、朋友,找一个悠闲的假日,一起买菜,下厨烹调,在洋溢着亲情、友情的氛围里,品尝自己的杰作,不是也其乐融融吗?因此,快乐就在我们身边,只要努力寻找和发掘,每个
期刊
中国绘画流派与大师系列丛书之《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傅抱石》作为一部艺术史类的图书已经顺利地摆上历史的餐桌,期待着人们来尽兴品尝。  中国画历来流派众多,各流派最后都要归结到几位名震千古的大师那里。抓住了大师的线索,对中国绘画的演变的确有纲举目张之功,这是数百年来学人的经验总结。齐白石,出生于1864年;黄宾虹,出生于1865年;潘天寿,出生于1897年;傅抱石,出生于1904年。齐、黄二人的年
期刊
这部小说拿到手里时沉甸甸的,这不仅仅是因为它有36万字、470页,更重要的是这部小说本身的厚重和大气磅礴。  《一直向东走》叙述了一家五代在桑邑城的创建发展繁荣和衰落中的不同命运。但你不能简单地说它是一部“家族小说”,它虽然也写了家族兴衰,但它的背景和历史容量更为广阔。虚构的传说、具体的生活、真实的历史事件,在小说中有机地融会在一起。如小说中的子麟和孝村,他们本来是亲兄弟,一个是革命者,一个是伪警
期刊
《国史唯疑》是一部流传不广的明代珍贵史料。著者黄景昉,字太稚,号东崖,福建泉州人。他是明天启五年(1625)进士,历任翰林院编修、侍读,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等职。一生著述甚丰,据他自称有《湘隐堂文集》四十卷、《湘隐堂诗集》三十卷、《古史唯疑》十六卷、《国史唯疑》十二卷、《制词 》十卷、《六朝诗话》二卷、《唐诗话》十卷、《宋诗话》八卷、《古今明堂记》六卷、《宦游录》四卷等,共
期刊
炎炎夏日,读到了一本风格清新、介于论文与散文小品之间的小书——《易堂寻踪》,似有一阵清风徐来的感觉。  堂是明清之际诞生于赣南宁都的一个士人群体的称谓。这个群体中的人际关系疏密不等,甚至志趣不尽一致。群体代表者魏禧、彭士望,是哲学家王阳明的崇拜者,易堂九子的活动使王学得到了继承和光大。作者赵园在书中阐述的则是易堂诸子的心灵轨迹和学术贡献。  要阐述易堂这一学术群体的历史功绩,最常见的是纵览浩瀚书海
期刊
2001年的年初以色列人常常被一幅醒目的广告所吸引:天蓝色背景下,画有以色列国徽的深蓝色大门敞开着,广告词称,以色列情报局(简称摩萨德)的大门向你打开:发挥你的潜力,开发你的能力,前面是广阔的未来和崇高的贡献。  这是号称世界四大间谍组织之一的摩萨德首次公开刊登招聘广告。习惯于对国家安全和机密守口如瓶的老一辈犹太人,对于他们引为自豪的最隐秘的间谍机构居然公开露面,大做广告,实在难以接受。摩萨德前局
期刊
刘光溪博士新著《碰撞·融合·发展——亲历13年复关入世谈判的思索》集中了作者直接参加13年复关入世谈判的亲身体会和思考。书中就当前社会各界对加入世贸组织提出的质疑和忧虑作了详尽的阐述与回答,具有发人深思独特的见解,如:入世不是终点,不是结束,不是目的,而是起点、开局和手段;入世不是被动,不是消极,不是勉强,而是主动、积极和自愿;入世不是全能,不是救世主,不是万事大吉,而是务实、自我发展和百事待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