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放胆文”,顾名思义就是鼓励学生放开胆量去选材、构思、立意。题材上不循规蹈矩就能活跃学生思想,让学生真切感受到生活是写作的活水源头,不限制写法,能叙能议能抒情,只要写出真情实感,就是最成功的文字。教师只提供一个话题,让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不设任何框框,没有任何限制,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在学习写作时由于教师总是按照各种文体的规范要求学生,画出许多红叉,经常产生挫败感,甚至是恐惧感,学生在写作时很怵、很胆小。以致放不开思维,打不开丰富的生活积累,找不到合适的思路,此时教师为写作而讲的各种规律技巧仿佛离学生远去。学生在作文中产生的这种问题并不能单靠教师的讲解指导就能解决,要放开学生的手脚,给他们自由的空间和发挥的舞台。《语文新课程标准》做出了这样要求:“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 ,“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要实现这些要求,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实施。
一、广泛阅读是基础
阅读是写作的前提,从阅读中可以积累典型的文体实例、语言材料。从读前人的、别人的作品,摘录、收集生活实例、精彩词汇、佳句语段,可以体会作品的意蕴内涵,还可以揣摩语言形式与表达技巧、文章的结构章法、语言运用等等可意会难以言传的隐性知识。所有这些储备是学会写作的最基本的铺垫。“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作文要有一定的阅读量作为基础。 当然,对这些作品的阅读与积累,对示例的领悟,不只靠简单的死记硬背。积累文体例子、语言材料是为了运用,灵活运用的方式之一就是化用前人的诗句,改变语言形式,为我所用。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选择语文教材中的文本体例、典型事例,并且让学生掌握这些文本体式、语言形式与表达技巧等,形成一定量的积累。
二、放开思维是关键
“放胆文”就是让学生放开思想、放开形式,不拘内容、不受任何压力,使学生在思想解放、心情愉快、宽松自由的情境中写作文。写片段、写整篇都可以,只要能写出来就好,各自在自己的基础上前进。课内外结合,训练形式多样,逐渐地把文章写顺,把笔头写开。放胆文要放松心理,放开胆子,相信自己,根据自己现有的生活实际,反映自己独特的观察、体验和情感。放胆文要自由表达,找到自己最想表达的内容,尽可能按自己选取的文体特点自由表达,说自己想说的心里话。把自己想说的意思写清楚,写具体。如果写事,要选取典型事例,表达出真情实感;如果写人,要抓住人物的特点,突出人物的个性;如果写景,要按一定的顺序,抓住景物的特点,描写细致。因为“放胆”,学生的作文即使同题,也是富有个性、风格迥异的,绝不会千人一面、千篇一律,可以充分展现多彩的校园生活,展示丰富的个性特点。按照自己的愿望随心所欲地写自己感兴趣的事,把自己想吐露的思想、想表达的各种心情尽情地袒露,没有束缚头脑和手脚的框框,为学生创造宽松而自然的写作环境。
三、联系生活做源头
宋代理学家朱熹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语文学习必须与生活相联系,写作更与生活密不可分,它用来反映生活并服务于生活,所以它应以生活为第一源泉。要从生活中获得丰富的文章资源,就必须热爱生活、占有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知心人、好心人。还要观察生活、体悟生活、反思生活。放胆文要大胆选材,也就是自主選材。如何选材是习作成功的关键,要善于从实际生活中,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挖掘素材。生活中有许许多多平凡的人用他们的智慧创造着生活,用他们的双手奏出美妙无比的生活乐章,应该说他们身上有取之不尽的习作素材。自己经历的、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有意思的内容均可以作为习作的素材。可以打开自己的日记本、周记本,把目标锁定在一件事、一个人、一处景、一件物上,可抓住那些稍纵即逝的瞬间,“定格”几幅图,“放大”该过程,从平凡的小事、小人物中选取材料。比如第一次干什么事,可以把过程详尽地记录下来。饱览了美丽的风光,可以把它描绘出来;周围千姿百态的事物,各种各样,可以选择印象最深的写下来;还有学习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只要是学生想表达的,都可以一吐为快。学生可以在放胆文中放飞体验、放飞心情。可以倾诉心扉、表白自我的习作,想说就说,想写就写,没有思想上的束缚,没有个性上的压抑,没有感情上的禁锢。内容可以是节假日随父母、亲朋听音乐会,参与社交活动,游览风景名胜,观赏各种赛事、文体、艺术活动,或者参加家务、田间劳动等,学生都可以从体验鲜活的生活中获得不竭的灵感和源泉。
顾之川教授针对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提出了建议:“中学生语文中的写作教学,应该关注学生的表达需求,引导他们关注现实生活,不要回避焦点、热点问题,要促使他们创造性地思考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有更多机会展示自己独立的、有趣味、有创意的思考和表达方式,保障学生真情实感的顺畅表达,从小培养学生为自己所写的文字负责的责任感。”
写“放胆文”并不是否定写“规矩文”的好处和必要性,而是为提高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提供一条新的道路,为释放学生的潜力开辟一个突破口,是从另一个角度达到培养学生基本的写作能力的目的。这样做的确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发挥他们各自的写作特长,展示他们丰富多彩的生活。创新是时代的呼唤,是新课改的要求。学生的放胆作文要在形式上与众不同,内容上有所开拓,语言表达上富有创意,改变思维方式,张开创新的想像翅膀。
一、广泛阅读是基础
阅读是写作的前提,从阅读中可以积累典型的文体实例、语言材料。从读前人的、别人的作品,摘录、收集生活实例、精彩词汇、佳句语段,可以体会作品的意蕴内涵,还可以揣摩语言形式与表达技巧、文章的结构章法、语言运用等等可意会难以言传的隐性知识。所有这些储备是学会写作的最基本的铺垫。“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作文要有一定的阅读量作为基础。 当然,对这些作品的阅读与积累,对示例的领悟,不只靠简单的死记硬背。积累文体例子、语言材料是为了运用,灵活运用的方式之一就是化用前人的诗句,改变语言形式,为我所用。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选择语文教材中的文本体例、典型事例,并且让学生掌握这些文本体式、语言形式与表达技巧等,形成一定量的积累。
二、放开思维是关键
“放胆文”就是让学生放开思想、放开形式,不拘内容、不受任何压力,使学生在思想解放、心情愉快、宽松自由的情境中写作文。写片段、写整篇都可以,只要能写出来就好,各自在自己的基础上前进。课内外结合,训练形式多样,逐渐地把文章写顺,把笔头写开。放胆文要放松心理,放开胆子,相信自己,根据自己现有的生活实际,反映自己独特的观察、体验和情感。放胆文要自由表达,找到自己最想表达的内容,尽可能按自己选取的文体特点自由表达,说自己想说的心里话。把自己想说的意思写清楚,写具体。如果写事,要选取典型事例,表达出真情实感;如果写人,要抓住人物的特点,突出人物的个性;如果写景,要按一定的顺序,抓住景物的特点,描写细致。因为“放胆”,学生的作文即使同题,也是富有个性、风格迥异的,绝不会千人一面、千篇一律,可以充分展现多彩的校园生活,展示丰富的个性特点。按照自己的愿望随心所欲地写自己感兴趣的事,把自己想吐露的思想、想表达的各种心情尽情地袒露,没有束缚头脑和手脚的框框,为学生创造宽松而自然的写作环境。
三、联系生活做源头
宋代理学家朱熹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语文学习必须与生活相联系,写作更与生活密不可分,它用来反映生活并服务于生活,所以它应以生活为第一源泉。要从生活中获得丰富的文章资源,就必须热爱生活、占有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知心人、好心人。还要观察生活、体悟生活、反思生活。放胆文要大胆选材,也就是自主選材。如何选材是习作成功的关键,要善于从实际生活中,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挖掘素材。生活中有许许多多平凡的人用他们的智慧创造着生活,用他们的双手奏出美妙无比的生活乐章,应该说他们身上有取之不尽的习作素材。自己经历的、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有意思的内容均可以作为习作的素材。可以打开自己的日记本、周记本,把目标锁定在一件事、一个人、一处景、一件物上,可抓住那些稍纵即逝的瞬间,“定格”几幅图,“放大”该过程,从平凡的小事、小人物中选取材料。比如第一次干什么事,可以把过程详尽地记录下来。饱览了美丽的风光,可以把它描绘出来;周围千姿百态的事物,各种各样,可以选择印象最深的写下来;还有学习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只要是学生想表达的,都可以一吐为快。学生可以在放胆文中放飞体验、放飞心情。可以倾诉心扉、表白自我的习作,想说就说,想写就写,没有思想上的束缚,没有个性上的压抑,没有感情上的禁锢。内容可以是节假日随父母、亲朋听音乐会,参与社交活动,游览风景名胜,观赏各种赛事、文体、艺术活动,或者参加家务、田间劳动等,学生都可以从体验鲜活的生活中获得不竭的灵感和源泉。
顾之川教授针对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提出了建议:“中学生语文中的写作教学,应该关注学生的表达需求,引导他们关注现实生活,不要回避焦点、热点问题,要促使他们创造性地思考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有更多机会展示自己独立的、有趣味、有创意的思考和表达方式,保障学生真情实感的顺畅表达,从小培养学生为自己所写的文字负责的责任感。”
写“放胆文”并不是否定写“规矩文”的好处和必要性,而是为提高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提供一条新的道路,为释放学生的潜力开辟一个突破口,是从另一个角度达到培养学生基本的写作能力的目的。这样做的确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发挥他们各自的写作特长,展示他们丰富多彩的生活。创新是时代的呼唤,是新课改的要求。学生的放胆作文要在形式上与众不同,内容上有所开拓,语言表达上富有创意,改变思维方式,张开创新的想像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