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个周末,都市里都有一群“路亚玩家”清晨或傍晚出发,带上心爱的全套渔具,借助自身的体力与垂钓经验,与水中的鱼儿展开一次次较劲与挑战,再带着对大自然的虔诚,钓获放流。得到与失去,似乎都在这一刻得到另一种人生意义的注解。
路亚,是英文单词lure的音译,诱惑的意思。钓鱼者通过操控竿线让拟饵在水中或水面游动,模仿受伤小鱼在水中挣扎、逃跑的姿态来引诱鱼儿发动进攻。它在欧美非常普及,已经发展成为有很多常规职业比赛的体育竞技运动。由于动作和打高尔夫球相似,所以也被叫作“水上高尔夫”。“路亚钓法”作为一种健康环保的运动,与高尔夫球、网球、马术并称为四大时尚运动,它所提倡的“钓获即放、放流环保”的垂钓理念,最大限度地保护渔业资源与环境。
关于第一支路亚钓竿的诞生还有一个小故事。芬兰渔夫乐伯乐(Rapala)早年穷苦,常年在Vaaksy湖垂钓以维持生计。
有一次,他在小木船上苦等鱼儿上钩时,发现湖中一种类似于我们国内白鲦的小鱼Minnow(米诺)。米诺常常是掠食性强的鳟鱼、梭鱼的猎物,并且每次都是上层小鱼群中特定的几条被捕食———它们不是虚弱就是受伤,泳姿常和其他小鱼不同。经过长久仔细地观察,乐伯乐居然可以预测一群鱼中究竟谁将是下一个倒霉蛋!
这名芬兰渔夫突发奇想,用剥了皮的松木雕刻成鱼体,用锡箔纸包裹,以胶水牢牢粘合,再描绘出鱼鳞纹。乐伯乐用自己制作的这个松木雕刻品放到水中进行试驗,果然成功钓到了鱼。
1936年,乐伯乐第一支手工路亚钓竿诞生,掀开了世界钓鱼史上新的一页。后来,乐伯乐也成为了世界上知名的钓具品牌。
佐佐木健是日本和中国路亚开发的重要创始人之一。如今,他多次被广州钓鱼协会、黑龙江钓鱼协会等授予名誉校长、技术顾问等头衔。
佐佐木健参加了多次美国的路亚钓活动,和美国路亚大师一起钓鱼研讨,开发出多样的钓法和假饵、鱼竿。自2006年起,佐佐木健开始关注中国的路亚发展,在全国各地举办过多次路亚讲座,并和路亚人及初学者悉心研讨,对中国路亚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路亚钓法近年来才为国人所知,虽然这项运动在国内才刚刚起步,但已经可以看到一个良好的雏形。并且,中国地大物博,水域广阔浩荡,在淡水及海水中栖息着大量的路亚目标鱼种(鲈鱼、黑鱼、鲶鱼、翘嘴、鳜鱼、罗非鱼等),加上那些不断探索路亚的钓友,中国的路亚运动将会全面兴起。
运动环保,享受“钓”趣
王铮70后北京
王铮小时候唯一的爱好就是钓鱼———这个东西是被他妈妈禁止的,有两个原因:第一是在水边很危险;另外一个原因,这是没有用的一个爱好。
可能跟大多数人一样,上学、工作、结婚,差不多把爸妈比较关注的事情都做完了之后,王铮终于有精力、有时间干自己想干的事。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一种新的钓鱼方式吸引了他,那就是路亚钓鱼。
路亚钓鱼最吸引王铮的方式就是它不用坐一天,你一直要走,不断地走,去主动地搜寻鱼可能在的位置。他曾经用GPS记录过一天钓鱼的行程,大概4个小时,步行10公里。但是别忘了,这10公里他要涉水,一会儿爬到岸上,一会儿跳到岸下,所以这又是相当大的一个运动量。
王铮说:“要知道,每一次垂钓都会遭遇大自然不同的客观条件,如大海、水库、河流、季节、气候、日照方向……即使是一个擅用路亚的老手,也会视钓场状况来搭配钓组。另外要考虑你面对的鱼群是掠食性还是觅食性、护巢性,它们所对应的路亚及技法是全然不同的。在这个寻钓的过程中,你可以亲身感受到大自然与各物种之间的奇妙关联,你会更加珍惜自然所赐予的一切。”
跟高尔夫运动一样,路亚讲求抛竿的精确性。王铮经常在周末开车到北京永定河附近去钓鱼。因为河很窄,可能有时候就只有10米,岸边又植物繁茂,要想把假饵在不惊扰鱼的情况下抛到要抛的位置,就需要有很精准的控制,所以每当有一次特别精准地抛到位之后,王铮感觉那种喜悦就跟高尔夫球一下上了果岭差不多。
对鱼生活习性的了解,也是王铮玩路亚最大的乐趣。你要想钓得多、钓得好,就得有鱼感。你要想钓好这条鱼,就要了解它的生活史,知道每个季节是什么样子的变化,它什么时候活跃、什么时候繁殖,每天什么时候出来掠食,它喜欢吃什么东西、喜欢躲藏的地方,然后不断地去搜索,不断地去印证自己的判断。这个时候,王铮会忘记一切,甚至有些时候觉得自己就是那条要抓的鱼。
王铮最初钓鱼的时候就是不知道该去哪钓鱼,方法很简单,哪儿有水就去哪儿钓鱼,北京有88条河流,然后他就按着地图上的蓝线,开车不断地找。从延庆的白河堡水库,一直开车沿山路走,直到密云水库,这条路号称是“百里画廊”,到秋天的时候的确是非常漂亮。在北京周边游历这么长时间,其实挺让王铮诧异的,在印象当中,北京就是一个钢筋水泥的都市,结果没想到居然有这么美的四季,有这么美的自然。钓鱼钓到最后,王铮发现自己不是在钓鱼,而是在自然当中瞎晃悠。有鱼没鱼,只要周末有时间他都会开车去转一转,尤其是在都市空气恶劣的时候。
王铮钓上来的鱼基本上都会放流。很多人问,每天开那么远的车去钓鱼,最后钓了几条小鱼,然后又不吃,到底为了什么?王铮说,钓鱼实际上是他探索自然的一种手段,一开始是探索鱼,到后来真的就不在乎钓不钓得到鱼以及钓的鱼的大小,他就是把钓鱼作为走出城市、走进自然的动力。
钓鱼给王铮一家人的生活也带来了很大的改变。自从钓了鱼之后,媳妇周末再也不逛商场了,她现在在自然界当中表现得特别像一个植物的采集者,最爱问的问题是:“哎,这个能吃吗?”“哎,那个能吃吗?”她学了摄影,然后每天拍拍花草,现在成为王铮贴身的“御用摄影师”。儿子自从跟王铮钓了鱼之后,妈妈再也不担心他的学习了。他周末不用上兴趣班,最大的乐趣就是跟着父母坐上几个小时的车去郊区游玩。在自然里,孩子表现得特别勤学好问,他会追着王铮问:“爸爸,这个是什么?那个是什么?”
路亚让王铮结交了一批有相同爱好的朋友,还有一直鼓励和支持他的北京大学刘华杰教授,他是国内博物生存的倡导者。在他们的鼓励下,王铮把玩路亚的经历写了一本书,叫《北京路亚记》,而且获得了大鹏自然好书的年度博物奖。
路亚,是英文单词lure的音译,诱惑的意思。钓鱼者通过操控竿线让拟饵在水中或水面游动,模仿受伤小鱼在水中挣扎、逃跑的姿态来引诱鱼儿发动进攻。它在欧美非常普及,已经发展成为有很多常规职业比赛的体育竞技运动。由于动作和打高尔夫球相似,所以也被叫作“水上高尔夫”。“路亚钓法”作为一种健康环保的运动,与高尔夫球、网球、马术并称为四大时尚运动,它所提倡的“钓获即放、放流环保”的垂钓理念,最大限度地保护渔业资源与环境。
溯源篇:
关于第一支路亚钓竿的诞生还有一个小故事。芬兰渔夫乐伯乐(Rapala)早年穷苦,常年在Vaaksy湖垂钓以维持生计。
有一次,他在小木船上苦等鱼儿上钩时,发现湖中一种类似于我们国内白鲦的小鱼Minnow(米诺)。米诺常常是掠食性强的鳟鱼、梭鱼的猎物,并且每次都是上层小鱼群中特定的几条被捕食———它们不是虚弱就是受伤,泳姿常和其他小鱼不同。经过长久仔细地观察,乐伯乐居然可以预测一群鱼中究竟谁将是下一个倒霉蛋!
这名芬兰渔夫突发奇想,用剥了皮的松木雕刻成鱼体,用锡箔纸包裹,以胶水牢牢粘合,再描绘出鱼鳞纹。乐伯乐用自己制作的这个松木雕刻品放到水中进行试驗,果然成功钓到了鱼。
1936年,乐伯乐第一支手工路亚钓竿诞生,掀开了世界钓鱼史上新的一页。后来,乐伯乐也成为了世界上知名的钓具品牌。
佐佐木健是日本和中国路亚开发的重要创始人之一。如今,他多次被广州钓鱼协会、黑龙江钓鱼协会等授予名誉校长、技术顾问等头衔。
佐佐木健参加了多次美国的路亚钓活动,和美国路亚大师一起钓鱼研讨,开发出多样的钓法和假饵、鱼竿。自2006年起,佐佐木健开始关注中国的路亚发展,在全国各地举办过多次路亚讲座,并和路亚人及初学者悉心研讨,对中国路亚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路亚钓法近年来才为国人所知,虽然这项运动在国内才刚刚起步,但已经可以看到一个良好的雏形。并且,中国地大物博,水域广阔浩荡,在淡水及海水中栖息着大量的路亚目标鱼种(鲈鱼、黑鱼、鲶鱼、翘嘴、鳜鱼、罗非鱼等),加上那些不断探索路亚的钓友,中国的路亚运动将会全面兴起。
体验篇:
运动环保,享受“钓”趣
王铮70后北京
王铮小时候唯一的爱好就是钓鱼———这个东西是被他妈妈禁止的,有两个原因:第一是在水边很危险;另外一个原因,这是没有用的一个爱好。
可能跟大多数人一样,上学、工作、结婚,差不多把爸妈比较关注的事情都做完了之后,王铮终于有精力、有时间干自己想干的事。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一种新的钓鱼方式吸引了他,那就是路亚钓鱼。
路亚钓鱼最吸引王铮的方式就是它不用坐一天,你一直要走,不断地走,去主动地搜寻鱼可能在的位置。他曾经用GPS记录过一天钓鱼的行程,大概4个小时,步行10公里。但是别忘了,这10公里他要涉水,一会儿爬到岸上,一会儿跳到岸下,所以这又是相当大的一个运动量。
王铮说:“要知道,每一次垂钓都会遭遇大自然不同的客观条件,如大海、水库、河流、季节、气候、日照方向……即使是一个擅用路亚的老手,也会视钓场状况来搭配钓组。另外要考虑你面对的鱼群是掠食性还是觅食性、护巢性,它们所对应的路亚及技法是全然不同的。在这个寻钓的过程中,你可以亲身感受到大自然与各物种之间的奇妙关联,你会更加珍惜自然所赐予的一切。”
跟高尔夫运动一样,路亚讲求抛竿的精确性。王铮经常在周末开车到北京永定河附近去钓鱼。因为河很窄,可能有时候就只有10米,岸边又植物繁茂,要想把假饵在不惊扰鱼的情况下抛到要抛的位置,就需要有很精准的控制,所以每当有一次特别精准地抛到位之后,王铮感觉那种喜悦就跟高尔夫球一下上了果岭差不多。
对鱼生活习性的了解,也是王铮玩路亚最大的乐趣。你要想钓得多、钓得好,就得有鱼感。你要想钓好这条鱼,就要了解它的生活史,知道每个季节是什么样子的变化,它什么时候活跃、什么时候繁殖,每天什么时候出来掠食,它喜欢吃什么东西、喜欢躲藏的地方,然后不断地去搜索,不断地去印证自己的判断。这个时候,王铮会忘记一切,甚至有些时候觉得自己就是那条要抓的鱼。
王铮最初钓鱼的时候就是不知道该去哪钓鱼,方法很简单,哪儿有水就去哪儿钓鱼,北京有88条河流,然后他就按着地图上的蓝线,开车不断地找。从延庆的白河堡水库,一直开车沿山路走,直到密云水库,这条路号称是“百里画廊”,到秋天的时候的确是非常漂亮。在北京周边游历这么长时间,其实挺让王铮诧异的,在印象当中,北京就是一个钢筋水泥的都市,结果没想到居然有这么美的四季,有这么美的自然。钓鱼钓到最后,王铮发现自己不是在钓鱼,而是在自然当中瞎晃悠。有鱼没鱼,只要周末有时间他都会开车去转一转,尤其是在都市空气恶劣的时候。
王铮钓上来的鱼基本上都会放流。很多人问,每天开那么远的车去钓鱼,最后钓了几条小鱼,然后又不吃,到底为了什么?王铮说,钓鱼实际上是他探索自然的一种手段,一开始是探索鱼,到后来真的就不在乎钓不钓得到鱼以及钓的鱼的大小,他就是把钓鱼作为走出城市、走进自然的动力。
钓鱼给王铮一家人的生活也带来了很大的改变。自从钓了鱼之后,媳妇周末再也不逛商场了,她现在在自然界当中表现得特别像一个植物的采集者,最爱问的问题是:“哎,这个能吃吗?”“哎,那个能吃吗?”她学了摄影,然后每天拍拍花草,现在成为王铮贴身的“御用摄影师”。儿子自从跟王铮钓了鱼之后,妈妈再也不担心他的学习了。他周末不用上兴趣班,最大的乐趣就是跟着父母坐上几个小时的车去郊区游玩。在自然里,孩子表现得特别勤学好问,他会追着王铮问:“爸爸,这个是什么?那个是什么?”
路亚让王铮结交了一批有相同爱好的朋友,还有一直鼓励和支持他的北京大学刘华杰教授,他是国内博物生存的倡导者。在他们的鼓励下,王铮把玩路亚的经历写了一本书,叫《北京路亚记》,而且获得了大鹏自然好书的年度博物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