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对于小学生来说,只有具备各学科核心素养,才能更好地学习各学科知识。 2011年《小学课程大纲》指出,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小学学科教学中的核心素养包括认知的与非认知的素养两个方面。认知方面的核心素养指的是学术和知识方面的内容;非认知方面的核心素养是指价值观、价值理念、情感态度等。核心素养有助于个体追求具体生活目标,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学科课堂的教育性功能,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核心素养。基于此,本文主要围绕小学阶段各学科课堂,讨论小学各学科课堂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各学科课堂;学生;核心素养;素质教育;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9-0125-01
前言
现如今,新课标在实施的过程中,大多数的教师都已认可了各式各样的新型教学模式,只有着眼于细节和精细才能获得更好的课堂效果。在小学各科教学过程中,新课程标准着重要求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对于教学实践来说,每当我们进行一个新内容的教授,身为教师,我们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进行教学;采用什么方式手段来进行教学;在考虑好这个因素后,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也是教学中的重要内容。
一、立足于学科学习,对核心素养形成正确的认识
要想通过学科教学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必须先让教师和学生对核心素养形成正确认识。有的老师以为小学阶段是基础阶段,只需要讲解教材上的内容而已,从而忽视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同時,在讲解教材内容时,受长期传统思想影响,大多数老师都采用“填鸭式”教学方式,一味地自顾自讲解,追赶课程进度,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难以消化,这种落后的教学观念对学生各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产生十分消极的影响。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对学生的要求不仅仅是死记硬背各种知识,而且要求他们在掌握各学科基本素养的基础上,能够系统联系各学科,达到活学活用的目的。因此,为了帮助学生更加适应时代发展,老师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充分认识理解各个学科的学科素养和基本要求。
1.增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意识。
在小学各科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教师要采取方法将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在教学中要大胆放手,做到从容稳定,不干扰,不打断,不参与,让学生针对所学知识尽情地发表自己的观点,提出自己的疑问,并能自行查找资料找出解决方法,将自主学习落到实处。
2.教师应该增强教学资源的使用和共享意识。
新课标中强调:一切的教学都应与实际相结合,即教学生活化。学习不仅在于知识的吸收,更在于思维的拓展、逻辑的锻炼。在课堂设计中,注重课前导入融入生活化的教学案例,或是开展生活化的课外活动,为学生营造出熟悉的生活、学习氛围和场景,从而构建更直观化、更具体化、更实效化的小学教学课堂。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借助各种教学资源,通过教学资源,创设教学情境的方式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在学科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可以采取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让学生结成小组,随后教师再为其设置一个问题,针对具体的教学问题,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讨,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可以更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让学生在自主参与中主动学习,在团队协作中提升自身素养。
二、 通过鼓励式教学评价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从文字层面理解起来很抽象,换个说法,它其实就是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不仅仅局限于学生的考试成绩。例如,在讲解“用方程解决问题”一课为例,教师在进行此课教学时,便可以通过评价的方式帮助学生进行反思。可以采用教师评价、学生互评以及自评的方式,从三个角度全面分析这一课学习时存在的不足。可以采取他人评价与自我评价有机结合的评价方式。自我评价是指让学生按照一定的评价标准,实现自己对自己各方面的表现,进行自我价值判断。让小学生通过课堂上的自我评价帮助他们找到自身的闪光点,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从而通过自我评价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他人评价是指除学生本人之外的其他人对学生进行评价,可信度较高,更具有客观性,有一定权威性。评价主要还是以肯定和鼓励学生为主。在评价时,小学教师需要注意到的是必须要保证评语的具体与准确,例如“你回答得真棒,很让老师钦佩哦!”“你说得简直太棒了,老师真为你骄傲!”通过这些正面、积极的评价,树立学生学习各学科的积极性,使其能够获得精神上的满足,进而产生继续学习的动力,通过个人价值的实现,推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三、通过学科教学培养小学生的社会素养
培养学生的社会核心素养,重点在于学生能够妥善处理自己和社会之间的关系,帮助小学生形成现代公民必备的道德准则以及行为规范,做一个勇于承担的人。小学学科教师应该借助学科教学过程,让小学生了解到社会的多元性,在成长的过程中与人相处,处理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在这个个人与社会的接触过程中,小学生亦需要发展如何与他人或群体接触互动的素养,提升自己的社会素养。每个学科的教师都应该重视学科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活动中接触社会,培养小学生的社会素养。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阶段的各学科教学是今后各学科学习的基础,在这一阶段培养各学科核心素养十分重要。各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为学生各学科学习提供了思想上的支持,也为今后各学科学习能力的提升奠定了基础,也有利于提高小学各学科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张传燧, 左鹏. 小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学科策略[J]. 当代教师教育, 2017, 10(2):64-69.
[2]左鹏, 张传燧. 发展小学生核心素养的“4S”课堂模式理论构建[J].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18(1).
[3]胡淑云. 中小学校长核心素养:溯源与务本——基于《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的探讨[J]. 中小学管理, 2015(3):7-10.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各学科课堂;学生;核心素养;素质教育;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9-0125-01
前言
现如今,新课标在实施的过程中,大多数的教师都已认可了各式各样的新型教学模式,只有着眼于细节和精细才能获得更好的课堂效果。在小学各科教学过程中,新课程标准着重要求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对于教学实践来说,每当我们进行一个新内容的教授,身为教师,我们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进行教学;采用什么方式手段来进行教学;在考虑好这个因素后,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也是教学中的重要内容。
一、立足于学科学习,对核心素养形成正确的认识
要想通过学科教学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必须先让教师和学生对核心素养形成正确认识。有的老师以为小学阶段是基础阶段,只需要讲解教材上的内容而已,从而忽视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同時,在讲解教材内容时,受长期传统思想影响,大多数老师都采用“填鸭式”教学方式,一味地自顾自讲解,追赶课程进度,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难以消化,这种落后的教学观念对学生各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产生十分消极的影响。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对学生的要求不仅仅是死记硬背各种知识,而且要求他们在掌握各学科基本素养的基础上,能够系统联系各学科,达到活学活用的目的。因此,为了帮助学生更加适应时代发展,老师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充分认识理解各个学科的学科素养和基本要求。
1.增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意识。
在小学各科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教师要采取方法将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在教学中要大胆放手,做到从容稳定,不干扰,不打断,不参与,让学生针对所学知识尽情地发表自己的观点,提出自己的疑问,并能自行查找资料找出解决方法,将自主学习落到实处。
2.教师应该增强教学资源的使用和共享意识。
新课标中强调:一切的教学都应与实际相结合,即教学生活化。学习不仅在于知识的吸收,更在于思维的拓展、逻辑的锻炼。在课堂设计中,注重课前导入融入生活化的教学案例,或是开展生活化的课外活动,为学生营造出熟悉的生活、学习氛围和场景,从而构建更直观化、更具体化、更实效化的小学教学课堂。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借助各种教学资源,通过教学资源,创设教学情境的方式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在学科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可以采取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让学生结成小组,随后教师再为其设置一个问题,针对具体的教学问题,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讨,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可以更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让学生在自主参与中主动学习,在团队协作中提升自身素养。
二、 通过鼓励式教学评价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从文字层面理解起来很抽象,换个说法,它其实就是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不仅仅局限于学生的考试成绩。例如,在讲解“用方程解决问题”一课为例,教师在进行此课教学时,便可以通过评价的方式帮助学生进行反思。可以采用教师评价、学生互评以及自评的方式,从三个角度全面分析这一课学习时存在的不足。可以采取他人评价与自我评价有机结合的评价方式。自我评价是指让学生按照一定的评价标准,实现自己对自己各方面的表现,进行自我价值判断。让小学生通过课堂上的自我评价帮助他们找到自身的闪光点,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从而通过自我评价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他人评价是指除学生本人之外的其他人对学生进行评价,可信度较高,更具有客观性,有一定权威性。评价主要还是以肯定和鼓励学生为主。在评价时,小学教师需要注意到的是必须要保证评语的具体与准确,例如“你回答得真棒,很让老师钦佩哦!”“你说得简直太棒了,老师真为你骄傲!”通过这些正面、积极的评价,树立学生学习各学科的积极性,使其能够获得精神上的满足,进而产生继续学习的动力,通过个人价值的实现,推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三、通过学科教学培养小学生的社会素养
培养学生的社会核心素养,重点在于学生能够妥善处理自己和社会之间的关系,帮助小学生形成现代公民必备的道德准则以及行为规范,做一个勇于承担的人。小学学科教师应该借助学科教学过程,让小学生了解到社会的多元性,在成长的过程中与人相处,处理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在这个个人与社会的接触过程中,小学生亦需要发展如何与他人或群体接触互动的素养,提升自己的社会素养。每个学科的教师都应该重视学科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活动中接触社会,培养小学生的社会素养。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阶段的各学科教学是今后各学科学习的基础,在这一阶段培养各学科核心素养十分重要。各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为学生各学科学习提供了思想上的支持,也为今后各学科学习能力的提升奠定了基础,也有利于提高小学各学科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张传燧, 左鹏. 小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学科策略[J]. 当代教师教育, 2017, 10(2):64-69.
[2]左鹏, 张传燧. 发展小学生核心素养的“4S”课堂模式理论构建[J].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18(1).
[3]胡淑云. 中小学校长核心素养:溯源与务本——基于《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的探讨[J]. 中小学管理, 2015(3):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