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写作背景知识教学,一般是按照“课题—作家作品—背景知识—整体感知”的程序进行教学的。这本无可厚非,问题是无论什么样的课文类型,不顾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不顾学生的思维发展,一律固守这种背景知识呈现方式的教法,就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反思了。
一、写作背景及其作用
什么是“背景”?“背景”可以指“舞台上或电影电视剧里的布景。放在后面,衬托前景”,可以指“图画、摄影里衬托主体事物的景物”,也可以指“对人物、事件起作用的历史情况或现实环境”,还可以指“背后依仗的力量”。
“写作背景”就是该作品写作时的对该作品“起作用的历史情况或现实环境”。因此课文背景知识的介绍是必要的。它的作用是提供了该作品形成的缘由和动机,以便读者快捷、准确的理解作者的原意,完成对作品的解读。相反,如果不顾语文课文作品的写作背景,特别是一些所谓的名家经典作品,我们就有可能曲解作者创作的真实意图,达不到情感上的沟通或对事件本来面目的辨识;就会不设身处地的历史地科学地评价我们的作者,其结果只能是造成阅读和评价上的混乱。
二、背景知识教学方式
语文课文背景知识介绍形式是多样的而不是僵化的、一成不变的。最为常见的形式就是在抛出课题、作者之后,做相应的背景介绍,也就是先入为主,给课文内容的理解打下一个基调,主观意图就是便于学生直接快速的理解文意。由于这种背景知识介绍方式已经成了课堂教学的一种模式,因而自然便出现不变的、一以贯之的僵化的程式化的呈现方式。
其实,背景知识的呈现是动态的,它可以出现在课文“导语”之中,可以出现在课文赏析之内,包括对字、词、句、段的细致入微的理解时的呈现,也可以出现在课文借鉴、评析之时。背景知识的呈现方式主要是针对文学作品而言;议论性的文章也会考虑写作背景,说明性文章一般不需介绍写作背景。
那么,采用哪种写作背景呈现方式?这就要看这种呈现方式是否有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是否有利于达成教学目标,是否有利于培养和开拓学生的思维。
三、有效的写作背景知识教学
语文课文背景知识的呈现,要把握以下原则
(1)是否有利于达成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达成具体落实在课堂教学实施上。语文课程标准规定了语文教学总体教学目标,各年级相应地分解了语文总体目标,每个年级的每个学期又进一步细化了各个年级的教学目标,每个学期的语文各个单元都有自己的教学任务,每个单元的每一篇课文承担了分解单元教学的任务。语文教学目标的大厦是建立在每一篇具体的课文内容的基石之上的,而每一篇课文教学目标的达成则关涉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因此,每一个教学环节的实施必定指向语文教学目标。
写作背景知识的呈现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它必须指向语文单元教学目标。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不管什么类型文体的文章,一律要讲背景,而且一讲起背景知识则总是滔滔不绝,不着边际,离题万里。文学作品讲背景,议论性文章也讲背景,说明性文章同样讲背景,不分文体,不分有没有必要,不分有没有主次、详略之别,似乎不讲背景知识就无法理解文章似的。其结果只能是课堂教学犹如一匹野马,远远挣脱了教学目标这根缰绳。
(2)是否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种现象是,我们的很多教师出于投其所好的教学动机,不惜牺牲宝贵的课堂时间,大讲特讲写作背景,甚至整节课都在畅谈背景知识。一个严重的结果就是,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甚至无效,最终导致教学目标无法实现。
例如,《荷塘月色》的教学。我们有些教师在板书课题、介绍作者之后,立刻就投入到背景知识的介绍。从朱自清的籍贯出生到朱自清如何考上北大预科班,从朱自清的家庭家境到当时的政治形势,特别是政治形势,由于本文写于1927年7月,因而又讲起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如何叛变革命,中国又如何笼罩在白色的政治恐怖之中,一直讲到朱自清“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硬骨头精神。一路讲来,头头是道,短短的一节课时间就这样白白花费了。
我们无意贬低写作知识的重要作用,但写作背景知识用的不是地方、不是时候也起不到应有的作用,甚至起反作用。
从知识的分类角度来讲,背景知识属于陈述性知识,它是不能直接转化为能力的,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才是我们课堂教学的重点。大量介绍陈述性知识,而不是介绍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说明我们的课堂教学到底教什么出现了问题。试想,一节课不知道教什么,教学目标不明确,哪里谈得上效率呢?过去,我们的语文教学就是这样一直在死胡同里转悠的,课堂上讲授大量的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微乎其微,“少、慢、差、费”的教学结果就是这种低效或者无效的课堂教学制造的。
(3)是否有利于开启学生的思维。我们仍然以《荷塘月色》为例。我们的教师在板书课题、介绍作者之后,便迫不及待地介绍写作背景知识,大讲特讲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叛变革命,中国如何笼罩在白色政治恐怖之中,然后具体到朱自清所在的清华大学,然后讲朱自清作为一名爱国的民主主义者,在革命失败之际那种苦闷和彷徨,他想“超然”,但又不安于这种“超然”,因此,来到月光下的荷塘,需求片刻的宁静和喜悦。
这里和这时的写作背景呈现一个直接的后果就是圈定了本文的思想基调,先入为主地划定了本文的主题思想,它意味着对文章的解读都受制于这种思想的束缚,不能有其他任何的解释和理解。一句话,这样的写作背景知识呈现堵塞了学生的思维,抹杀了学生独立思考、探究和创新的思维。往大里说,这样的背景知识呈现没有遵循“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它打着“以人为本”的幌子,走着过去走不通的老路。
那么,面对《荷塘月色》,我们怎样进行写作背景知识介绍呢?
我们的教师可以把背景知识穿插在课文讲解和理解之中,通过讨论和探究的形式解读课文的主旨。如“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为什么作者心里不宁静呢?学生为了搞清楚其中的秘密必定情绪高昂,跃跃欲试,试图探究其中的奥秘。此时,我们的教师可以做探究方式方法上的引导,比如,可以结合朱自清写作本文时(1927年7月)的时代背景,也可以翻阅朱自清这个时候所写的其他文章(包括书信等),从中捕捉信息,判断此时作者的心境。不同的学生会得出不同的答案,但只要言之成理,言而有据就应得到肯定。这种探究的过程正是我们语文课堂所需要的。而不是相反,先圈定学生的思维,不让其独立思考。
先入为主的写作背景知识介绍不符合人们的阅读习惯,我们平常阅读文章谁也不会先搞清楚作者及其写作背景。而“学法就是教法”的理念告诉我们怎么学就怎么教。语文课堂教学中课文写作背景知识的教学是必要的,它的教学必须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依据,必须以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标准,必须以发展学生的思维为目的。
一、写作背景及其作用
什么是“背景”?“背景”可以指“舞台上或电影电视剧里的布景。放在后面,衬托前景”,可以指“图画、摄影里衬托主体事物的景物”,也可以指“对人物、事件起作用的历史情况或现实环境”,还可以指“背后依仗的力量”。
“写作背景”就是该作品写作时的对该作品“起作用的历史情况或现实环境”。因此课文背景知识的介绍是必要的。它的作用是提供了该作品形成的缘由和动机,以便读者快捷、准确的理解作者的原意,完成对作品的解读。相反,如果不顾语文课文作品的写作背景,特别是一些所谓的名家经典作品,我们就有可能曲解作者创作的真实意图,达不到情感上的沟通或对事件本来面目的辨识;就会不设身处地的历史地科学地评价我们的作者,其结果只能是造成阅读和评价上的混乱。
二、背景知识教学方式
语文课文背景知识介绍形式是多样的而不是僵化的、一成不变的。最为常见的形式就是在抛出课题、作者之后,做相应的背景介绍,也就是先入为主,给课文内容的理解打下一个基调,主观意图就是便于学生直接快速的理解文意。由于这种背景知识介绍方式已经成了课堂教学的一种模式,因而自然便出现不变的、一以贯之的僵化的程式化的呈现方式。
其实,背景知识的呈现是动态的,它可以出现在课文“导语”之中,可以出现在课文赏析之内,包括对字、词、句、段的细致入微的理解时的呈现,也可以出现在课文借鉴、评析之时。背景知识的呈现方式主要是针对文学作品而言;议论性的文章也会考虑写作背景,说明性文章一般不需介绍写作背景。
那么,采用哪种写作背景呈现方式?这就要看这种呈现方式是否有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是否有利于达成教学目标,是否有利于培养和开拓学生的思维。
三、有效的写作背景知识教学
语文课文背景知识的呈现,要把握以下原则
(1)是否有利于达成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达成具体落实在课堂教学实施上。语文课程标准规定了语文教学总体教学目标,各年级相应地分解了语文总体目标,每个年级的每个学期又进一步细化了各个年级的教学目标,每个学期的语文各个单元都有自己的教学任务,每个单元的每一篇课文承担了分解单元教学的任务。语文教学目标的大厦是建立在每一篇具体的课文内容的基石之上的,而每一篇课文教学目标的达成则关涉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因此,每一个教学环节的实施必定指向语文教学目标。
写作背景知识的呈现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它必须指向语文单元教学目标。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不管什么类型文体的文章,一律要讲背景,而且一讲起背景知识则总是滔滔不绝,不着边际,离题万里。文学作品讲背景,议论性文章也讲背景,说明性文章同样讲背景,不分文体,不分有没有必要,不分有没有主次、详略之别,似乎不讲背景知识就无法理解文章似的。其结果只能是课堂教学犹如一匹野马,远远挣脱了教学目标这根缰绳。
(2)是否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种现象是,我们的很多教师出于投其所好的教学动机,不惜牺牲宝贵的课堂时间,大讲特讲写作背景,甚至整节课都在畅谈背景知识。一个严重的结果就是,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甚至无效,最终导致教学目标无法实现。
例如,《荷塘月色》的教学。我们有些教师在板书课题、介绍作者之后,立刻就投入到背景知识的介绍。从朱自清的籍贯出生到朱自清如何考上北大预科班,从朱自清的家庭家境到当时的政治形势,特别是政治形势,由于本文写于1927年7月,因而又讲起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如何叛变革命,中国又如何笼罩在白色的政治恐怖之中,一直讲到朱自清“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硬骨头精神。一路讲来,头头是道,短短的一节课时间就这样白白花费了。
我们无意贬低写作知识的重要作用,但写作背景知识用的不是地方、不是时候也起不到应有的作用,甚至起反作用。
从知识的分类角度来讲,背景知识属于陈述性知识,它是不能直接转化为能力的,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才是我们课堂教学的重点。大量介绍陈述性知识,而不是介绍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说明我们的课堂教学到底教什么出现了问题。试想,一节课不知道教什么,教学目标不明确,哪里谈得上效率呢?过去,我们的语文教学就是这样一直在死胡同里转悠的,课堂上讲授大量的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微乎其微,“少、慢、差、费”的教学结果就是这种低效或者无效的课堂教学制造的。
(3)是否有利于开启学生的思维。我们仍然以《荷塘月色》为例。我们的教师在板书课题、介绍作者之后,便迫不及待地介绍写作背景知识,大讲特讲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叛变革命,中国如何笼罩在白色政治恐怖之中,然后具体到朱自清所在的清华大学,然后讲朱自清作为一名爱国的民主主义者,在革命失败之际那种苦闷和彷徨,他想“超然”,但又不安于这种“超然”,因此,来到月光下的荷塘,需求片刻的宁静和喜悦。
这里和这时的写作背景呈现一个直接的后果就是圈定了本文的思想基调,先入为主地划定了本文的主题思想,它意味着对文章的解读都受制于这种思想的束缚,不能有其他任何的解释和理解。一句话,这样的写作背景知识呈现堵塞了学生的思维,抹杀了学生独立思考、探究和创新的思维。往大里说,这样的背景知识呈现没有遵循“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它打着“以人为本”的幌子,走着过去走不通的老路。
那么,面对《荷塘月色》,我们怎样进行写作背景知识介绍呢?
我们的教师可以把背景知识穿插在课文讲解和理解之中,通过讨论和探究的形式解读课文的主旨。如“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为什么作者心里不宁静呢?学生为了搞清楚其中的秘密必定情绪高昂,跃跃欲试,试图探究其中的奥秘。此时,我们的教师可以做探究方式方法上的引导,比如,可以结合朱自清写作本文时(1927年7月)的时代背景,也可以翻阅朱自清这个时候所写的其他文章(包括书信等),从中捕捉信息,判断此时作者的心境。不同的学生会得出不同的答案,但只要言之成理,言而有据就应得到肯定。这种探究的过程正是我们语文课堂所需要的。而不是相反,先圈定学生的思维,不让其独立思考。
先入为主的写作背景知识介绍不符合人们的阅读习惯,我们平常阅读文章谁也不会先搞清楚作者及其写作背景。而“学法就是教法”的理念告诉我们怎么学就怎么教。语文课堂教学中课文写作背景知识的教学是必要的,它的教学必须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依据,必须以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标准,必须以发展学生的思维为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