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杨刚1905年1月出生于江西萍乡,1922年进入英文授课的南昌葆灵女子学校,并开始写作,是学校公认的才女。动荡的年代没有使她迷乱,反而让她认清了自己努力的方向,坚定了为人民奋斗终生的信念。
1928年秋,杨刚免试进入北平的燕京大学,主修英国文学,当年冬天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杨刚在五一反内战示威游行活动中不幸被捕。她是这次游行中被捕的唯一的女性党员,但却表現出和男性一样的坚强革命意志。夏衍曾给杨刚下过一个评语,称她为“浩烈之徒”。
1938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发表了著名的《论持久战》一文,以指导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为了让世界上更多的国家和人民了解中国革命的重要性、艰巨性、长期性,党内决定将该著作迅速翻译成英文传播到国外去。当时,党组织经过慎重考虑,把翻译《论持久战》的任务交给了杨刚。杨刚夜以继日伏案工作,不久便完成了《论持久战》的翻译和定稿。《论持久战》英译本在寓居上海的外国人士中辗转传播开来后,反响极大,并迅速传到海外,引起世界上热爱和平人士的高度关注,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1939年9月1日,杨刚正式开始在香港《大公报》工作,接替萧乾,担任《文艺》和《学生界》两个副刊的主编。在她的主持下,两个副刊增加了来自敌后游击区作家的战地生活报告等内容。除了正面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政策方针,歌颂敌后军民的感人事迹之外,杨刚在主编《文艺》副刊期间,还敢于大胆揭露反动派的黑暗统治和腐败黑幕。杨刚这块好钢在担任副刊主编的这两年零九个月里,在香港《大公报》副刊上刻写了一段难以抹去的历史。杨刚的文字、工作方法与工作热情,至今仍值得新闻工作者学习和借鉴。
1941年12月25日太平洋战争爆发,香港沦陷,她与茅盾、邹韬奋等文化界人士由周恩来安排营救离港,1942年6月抵桂林《大公报》,继续编《文艺》版。从1942年7月开始,杨刚以《大公报》特派记者身份,与澳洲记者贝却敌到东南前线战地采访,她从湖南、江西、福建、广东发出新闻通讯十余篇,反映国民在日寇铁蹄下的悲惨状况,大众强烈抗日的要求,中国必胜理念,前方将士英勇拼命杀敌的精神。这一系列的报道,载于《大公报》重庆及桂林版,在读者中激发起抗日决心。
1943年,《大公报》任命杨刚为外交记者,兼《文艺》版主编。她的主要精力放在外交记者工作,她的才华引起周恩来关注。在周恩来的影响下,杨刚以《大公报》记者身份,与美国驻华使馆官员和美国记者来往,从事国际关系工作。
1944年,杨刚进入美国哈佛大学女子学院学习。1945年3月,杨刚接受美国自由世界协会邀请,到美国南部考察旅行。从美国南部回来后,杨刚担任《大公报》驻美国特派记者。此后,她以特派记者身份出席美国总统杜鲁门记者招待会,成为第一位参加美国总统举行的记者招待会的中国女记者。她的报道亦比较透彻地分析美国对华政策趋向,使她成为名记者,“美国通讯”也成为《大公报》驰名专栏。
1948年8月,杨刚从美国归来,回国后接受的第一项重大任务就是推动《大公报》走向人民阵营。接着杨刚进入华北解放区,1949年天津解放后进驻天津《大公报》,担任副总编辑和党组书记,随后将其更名为天津《进步日报》。上海解放,杨刚再次随军南下,主持了解放后上海《大公报》的工作。
1949年10月1日,杨刚作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委员,登上了天安门城楼出席新中国开国大典。24小时后,她用激昂的文字写下《毛主席和我们在一起》。
新中国成立,外交工作一切从“零”开始,杨刚任外交部政策研究委员会主任秘书,协助国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部长周恩来出谋划策,深受器重,后转任周恩来总理办公室主任秘书。1954年任中共中央宣传部国际宣传处处长。
在中美谈判期间,杨刚凭借对美国社会、美国人民和美国政府运行机制的深刻了解,对美国政治经济的透彻分析,成为周总理指挥谈判的重要依据。
1955年春,杨刚调任《人民日报》副总编辑,分管国际报道,成为《人民日报》编委中唯一的女性。
杨刚出身豪门望族,却走上革命道路,一生清贫,无欲无求。她是一名出色的记者,一位知名作家,一个才华横溢的诗人,一个运筹帷幄的外交家。同时,她还是一名坚定的共产党员。她的《美国通讯》在解放战争期间,曾风靡一时。
1957年10月7日,杨刚告别人世,享年52岁。杨刚的一生都在奔波中度过。她的话不多,但善于雄辩。她有一个女儿,但是与其团聚时间加起来还不到两年。她用火一样的热情燃烧自己的生命,点亮他人心中的明灯,点燃新中国革命的火种;她以短短的一生,为革命史、文学史和新闻史写下了重要的一页。
1984年,萧乾选编的《杨刚文集》出版,邓颖超为《杨刚文集》的出版题词,称赞她是“党和人民的忠诚的优秀女儿”,这一题词也被刻在杨刚的墓碑上。
1928年秋,杨刚免试进入北平的燕京大学,主修英国文学,当年冬天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杨刚在五一反内战示威游行活动中不幸被捕。她是这次游行中被捕的唯一的女性党员,但却表現出和男性一样的坚强革命意志。夏衍曾给杨刚下过一个评语,称她为“浩烈之徒”。
1938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发表了著名的《论持久战》一文,以指导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为了让世界上更多的国家和人民了解中国革命的重要性、艰巨性、长期性,党内决定将该著作迅速翻译成英文传播到国外去。当时,党组织经过慎重考虑,把翻译《论持久战》的任务交给了杨刚。杨刚夜以继日伏案工作,不久便完成了《论持久战》的翻译和定稿。《论持久战》英译本在寓居上海的外国人士中辗转传播开来后,反响极大,并迅速传到海外,引起世界上热爱和平人士的高度关注,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1939年9月1日,杨刚正式开始在香港《大公报》工作,接替萧乾,担任《文艺》和《学生界》两个副刊的主编。在她的主持下,两个副刊增加了来自敌后游击区作家的战地生活报告等内容。除了正面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政策方针,歌颂敌后军民的感人事迹之外,杨刚在主编《文艺》副刊期间,还敢于大胆揭露反动派的黑暗统治和腐败黑幕。杨刚这块好钢在担任副刊主编的这两年零九个月里,在香港《大公报》副刊上刻写了一段难以抹去的历史。杨刚的文字、工作方法与工作热情,至今仍值得新闻工作者学习和借鉴。
1941年12月25日太平洋战争爆发,香港沦陷,她与茅盾、邹韬奋等文化界人士由周恩来安排营救离港,1942年6月抵桂林《大公报》,继续编《文艺》版。从1942年7月开始,杨刚以《大公报》特派记者身份,与澳洲记者贝却敌到东南前线战地采访,她从湖南、江西、福建、广东发出新闻通讯十余篇,反映国民在日寇铁蹄下的悲惨状况,大众强烈抗日的要求,中国必胜理念,前方将士英勇拼命杀敌的精神。这一系列的报道,载于《大公报》重庆及桂林版,在读者中激发起抗日决心。
1943年,《大公报》任命杨刚为外交记者,兼《文艺》版主编。她的主要精力放在外交记者工作,她的才华引起周恩来关注。在周恩来的影响下,杨刚以《大公报》记者身份,与美国驻华使馆官员和美国记者来往,从事国际关系工作。
1944年,杨刚进入美国哈佛大学女子学院学习。1945年3月,杨刚接受美国自由世界协会邀请,到美国南部考察旅行。从美国南部回来后,杨刚担任《大公报》驻美国特派记者。此后,她以特派记者身份出席美国总统杜鲁门记者招待会,成为第一位参加美国总统举行的记者招待会的中国女记者。她的报道亦比较透彻地分析美国对华政策趋向,使她成为名记者,“美国通讯”也成为《大公报》驰名专栏。
1948年8月,杨刚从美国归来,回国后接受的第一项重大任务就是推动《大公报》走向人民阵营。接着杨刚进入华北解放区,1949年天津解放后进驻天津《大公报》,担任副总编辑和党组书记,随后将其更名为天津《进步日报》。上海解放,杨刚再次随军南下,主持了解放后上海《大公报》的工作。
1949年10月1日,杨刚作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委员,登上了天安门城楼出席新中国开国大典。24小时后,她用激昂的文字写下《毛主席和我们在一起》。
新中国成立,外交工作一切从“零”开始,杨刚任外交部政策研究委员会主任秘书,协助国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部长周恩来出谋划策,深受器重,后转任周恩来总理办公室主任秘书。1954年任中共中央宣传部国际宣传处处长。
在中美谈判期间,杨刚凭借对美国社会、美国人民和美国政府运行机制的深刻了解,对美国政治经济的透彻分析,成为周总理指挥谈判的重要依据。
1955年春,杨刚调任《人民日报》副总编辑,分管国际报道,成为《人民日报》编委中唯一的女性。
杨刚出身豪门望族,却走上革命道路,一生清贫,无欲无求。她是一名出色的记者,一位知名作家,一个才华横溢的诗人,一个运筹帷幄的外交家。同时,她还是一名坚定的共产党员。她的《美国通讯》在解放战争期间,曾风靡一时。
1957年10月7日,杨刚告别人世,享年52岁。杨刚的一生都在奔波中度过。她的话不多,但善于雄辩。她有一个女儿,但是与其团聚时间加起来还不到两年。她用火一样的热情燃烧自己的生命,点亮他人心中的明灯,点燃新中国革命的火种;她以短短的一生,为革命史、文学史和新闻史写下了重要的一页。
1984年,萧乾选编的《杨刚文集》出版,邓颖超为《杨刚文集》的出版题词,称赞她是“党和人民的忠诚的优秀女儿”,这一题词也被刻在杨刚的墓碑上。